导读:本文包含了耗散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冻结重塑兰州黄土,CT扫描试验,损伤应变临界值,破坏应变临界值
耗散势论文文献综述
赵淑萍,马巍,郑剑锋,焦贵德[1](2012)在《基于CT单向压缩试验的冻结重塑兰州黄土损伤耗散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冻土损伤的物理本质,然后在改进了的与CT试验机配套使用的叁轴试验仪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单向压缩试验过程的CT扫描,获得了冻结重塑兰州黄土试样的屈服应变、损伤应变临界值、破坏应变临界值;发现如果用塑性应变表示损伤阈值,则温度越低、试样的损伤阈值越大;最后通过CT数定义损伤变量,获得了冻结重塑兰州黄土的损伤演化规律和损伤耗散势函数。(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蔡国庆,黄启迪,何旭珍[2](2011)在《关于“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拜读了《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第4期发表的题为"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一文[1(]以下简称"原文")。原文讨论了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热力学理论,利用两个势函数即自由能势函数和耗散势函数建立土的本构方程的方法。该方法由于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系统性,并能克服传统研究方法的诸多不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周家伍,刘元雪[3](2011)在《对“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讨论的答复》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常感谢蔡国庆博士研究生等对"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一文[1](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及讨论,结合讨论稿所提到的几个问题,答复如下:(1)原文中已指出,耗散势涉及两个基本问题:①岩土材料是否存在耗散势函数;②耗散势函数可否分解为塑性势函(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刘元雪,周家伍[4](2011)在《土体耗散势的存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热力学出发,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土体损伤理论所存在的基本问题:耗散势函数可否分解为塑性势函数和损伤势函数,即塑性、损伤两种耗散机制可否解耦,给出了全量型耗散势函数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加以严格证明。结合土体的基本变形性质,证明了土体不存在耗散势函数。(本文来源于《西北地震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周家伍,刘元雪,陆新,郑颖人[5](2011)在《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热力学出发,发现了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土体损伤理论所存在的两大基本问题:①岩土材料是否存在耗散势函数;②耗散势函数可否分解为塑性势函数和损伤势函数,即塑性、损伤两种耗散机制可否解耦。分别给出了全量型和增量型两种耗散势函数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加以严格证明,结合土体的基本变形性质,证明了土体不存在耗散势函数。进一步考察耗散势函数的解耦性,给出了全量型和增量型这两种耗散势函数塑性耗散与损伤耗散可解耦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进行了严格论证,结合土体的基本变形性质,证明了土体塑性耗散和损伤耗散机制不可解耦。从而证明了塑性耗散势与损伤耗散势都是不存在的。(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白冰,李小春,石露,杜学飞[6](2008)在《一族线性屈服破坏函数对应的耗散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材料塑性本构理论中应用热动力学原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引入的屈服(包括硬化)、破坏函数和塑性势概念的基础上,从数学上或者根据试验规律,假设(拟合)其函数形式,然后将热力学定律或准热力学公设作为附加约束引入本构模型;二是直接从热动力学出发,通过构造能量函数(热力学势)、耗散函数及较少的限制条件给出全部的塑性本构理论,而得到的本构理论自动满足热动力学原理。长期以来,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提出的大量屈服破坏函数,许多都是按照第一种方法给出的,却并未见到进行过严格的热动力学限制的验证。研究从塑性本构理论中上述两种研究方式在热力学定律的满足上的一致性出发,将求屈服函数对应的耗散势的问题归结为关于耗散势的偏微分方程求解问题,从理论上演绎出塑性理论中一族率无关线性屈服破坏函数对应的耗散势函数,从而将屈服破坏函数的热动力学验证问题转化为其对应耗散势的正负判断问题,也沟通了塑性理论中屈服破坏函数同热动力学中耗散势在概念上的联系,对于理解屈服破坏函数的热动力学内涵有重要理论意义。特别地,文中给出的求耗散势的方法具有一般性,不仅适合于线性的屈服破坏函数,也适合于非线性的屈服破坏函数。最后,利用热力学第2定律给出了一族线性屈服破坏函数具体的热力学限制条件。(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8年05期)
刘曦[7](1992)在《损伤力学中耗散势的物理意义及正交法则的证明》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不可逆热力学的原理,得出了损伤力学中耗散势的物理意义,并证明了相应的正交法则。(本文来源于《武汉化工学院学报》期刊1992年01期)
耗散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笔者拜读了《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第4期发表的题为"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一文[1(]以下简称"原文")。原文讨论了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热力学理论,利用两个势函数即自由能势函数和耗散势函数建立土的本构方程的方法。该方法由于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系统性,并能克服传统研究方法的诸多不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耗散势论文参考文献
[1].赵淑萍,马巍,郑剑锋,焦贵德.基于CT单向压缩试验的冻结重塑兰州黄土损伤耗散势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
[2].蔡国庆,黄启迪,何旭珍.关于“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1
[3].周家伍,刘元雪.对“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2011
[4].刘元雪,周家伍.土体耗散势的存在性[J].西北地震学报.2011
[5].周家伍,刘元雪,陆新,郑颖人.土体耗散势的不存在与不可解耦[J].岩土工程学报.2011
[6].白冰,李小春,石露,杜学飞.一族线性屈服破坏函数对应的耗散势[J].岩土力学.2008
[7].刘曦.损伤力学中耗散势的物理意义及正交法则的证明[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