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渡区太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阳大气,谱线,视场,空间分辨率
过渡区太阳论文文献综述
田晖[1](2016)在《太阳过渡区探测的进展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过渡区是位于色球和日冕之间的、理论上认为很薄的一个层次。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过渡区是一个高度动态的区域,准静态薄过渡区的图像已经不能解释高分辨率的观测结果。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用温度范围而非高度范围来定义过(本文来源于《中国天文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6-11-01)
章敏,王东[2](2011)在《太阳过渡区紫外光谱的观测与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过渡区是太阳色球层顶到日冕底部的大气薄层。厚度仅几百千米,但其间太阳等离子体参数变化剧烈。过渡区的辐射多为光学薄的远紫外、极紫外发射谱线和背景连续谱线。由于地球大气的吸收,过渡区紫外光谱需通过天基观测才能实现。近几十年来,星载仪器的成功发射为太阳过渡区的研究打开了新纪元。工作回顾了太阳过渡区紫外光谱的观测历史和各类星载仪器,特别介绍了近十几年几种重要的光谱仪器。详细阐述了过渡区紫外光谱的发生率、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诊断原理。讨论了过渡区紫外谱线的形状,并以SOHO/SUMER光谱仪为例介绍了表征谱线的几种重要参量及其物理意义。(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1年12期)
章敏,夏利东,黄正化[3](2010)在《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的观测及理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是过渡区重要的小尺度活动现象之一,常被过渡区的紫外和极紫外谱线观测到。典型的爆发事件的寿命为60~360 s,现象出现时谱线形状呈非高斯形,谱像两翼显示双向喷流结构,喷流速度大致在100 km·s~(-1),与色球局地阿尔芬速度相当。普遍认为其产生原因为小尺度快速磁重联。主要回顾了爆发事件的观测特征及其光谱学诊断方法,阐述了爆发事件的物理形成机制及与其他过渡区小尺度结构的联系,并讨论其在太阳风形成和日冕加热过程中对物质及能量输运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爆发事件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2010年03期)
章敏[4](2010)在《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的紫外谱线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是过渡区重要的小尺度现象之一,普遍认为其产生机制为小尺度快速磁重联,对其系统、全面地研究始于SOHO时代。SOHO/SUMER具有高时空和谱分辨率、宽的谱线覆盖,其观测的光谱数据为探究过渡区小尺度事件提供了有力的光谱学诊断工具。爆发事件及其它过渡区小尺度现象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与EUV针状体和闪烁物的联系)一直是太阳物理学家讨论的问题。对这些重要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过渡区结构,建立清晰准确的过渡区模型。过渡区小尺度事件的研究对日冕加热、太阳风起源和过渡区能量输运等问题的探究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Lyβ谱线是氢原子Lyman系列谱线中重要的一支谱线。由于辐射转移效应,Lyβ谱线与其它过渡区发射谱线的形状差异很大,普遍呈现非高斯形状(中心反转、两翼形成两峰)。Lyβ谱形受到宁静区与冕洞的不透明性和过渡区流场(稳定的流场和瞬时流动)的影响。对Lyβ谱线形状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太阳大气各区域的结构和流动,深入理解谱线的产生和吸收机制。本文以分析紫外谱线资料为主并结合理论分析,对爆发事件及Lyβ谱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过去对爆发事件的研究主要基于日面宁静区的观测,冕洞区极少涉及。本文系统研究了极区冕洞内爆发事件及其在低日冕的速度特性。通过极区冕洞内观测的爆发事件的统计分析,得到冕洞内爆发事件的出现率约10-21~10-20cm-2 s-1,爆发事件寿命约2min,与日面爆发事件基本一致。但是,极区冕洞内观测的爆发事件的空间尺度普遍较大(沿狭缝方向尺寸约4″),同时,靠近日面边缘可观测的爆发事件很少,这两个新的发现说明爆发事件的喷流速度主要沿垂直日面方向,所以在视向上不易产生谱线展宽且由于投影效应使其在极区的尺度变大。同时,低温谱线N IV观测的爆发事件在高温谱线Ne VIII相应位置均有响应,表现为蓝移增大或谱线增宽。对爆发事件谱线进行叁高斯拟合的结果表明,高温谱线Ne VIII得到的蓝翼平均速度高于低温谱线N IV,表明在这一过程中等离子体既得到加热又得到加速。本文对冕洞区爆发事件的系统分析,是对前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日面观测的小尺度事件与太阳边缘观测到的小尺度事件之间的联系一直被探讨,但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宁静区和极区冕洞观测到的OⅣ、NⅣ和Ne VIII谱线的速度图,研究了两区域小尺度速度跃变事件的强度、宽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跃变事件的蓝移、红移速度可达每秒几十千米。跃变事件的尺寸、寿命与常见的日面边缘EUV针状体大致相符。速度跃变事件初始时,一般在一些强的蓝移点处产生爆发事件,谱线呈现非高斯形状,寿命约几分钟,有的光谱可见明显的双向喷流,且均能被高温谱线NeⅧ所观测。有的爆发事件产生时谱线强度急剧增加,导致局地亮度突然增强,类似于闪烁物增亮事件。冕洞内可观测到准周期约16分钟的小尺度速度跃变事件,其强度振荡变化可判断出闪烁物事件。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本文在极区冕洞内观测的速度跃变事件与爆发事件、闪烁物和EUV针状体有着紧密的联系。Lyβ谱线形状受到区域大气不透明性与流动的影响。我们统计研究了宁静区、赤道和极区冕洞各区域Lyβ的谱形。通过分析冕洞和宁静区按强度分类得出的Lyβ谱形,我们发现:冕洞区Lyβ谱线强度越大,谱线中心反转越强;反之越弱,最弱的谱线有的无反转。宁静区Lyβ谱线红峰高于蓝峰,赤道冕洞的Lyβ谱线红峰与蓝峰强弱相当,极区冕洞的Lyβ谱线蓝峰却高于红峰。各区域谱线形状随强度渐进性变化。同时对Lyβ谱形与CⅡ和OⅥ谱线的速度关系的统计分析表明,CⅡ谱线的多普勒速度越大,Lyp谱线的不对称性越明显。赤道冕洞的Lyβ谱线的反转中心与OⅥ谱线线心位置有较明显一致性。我们发现宁静区Lyβ谱线的强度仅与OⅥ速度大小相关,随着OⅥ视向速率变小Lyβ谱线的强度也变小。Lyβ谱形的这种复杂变化现象可能说明该谱线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太阳色球层和过渡区的动力学过程的信息。太阳动态的过渡区存在各种瞬变现象产生的瞬变流场可能导致Lyβ谱线形状的变化,我们首次研究了过渡区爆发事件喷流对Lyβ谱线形状的影响。通过赤道冕洞和宁静区CⅡ、OⅥ谱线的爆发事件诊断,得出了CⅡ事件和OⅥ事件对应的OⅥ、Lyβ和CⅡ谱线的平均谱形。不论宁静区还是冕洞,爆发事件的Lyβ平均谱线的中心反转强且有明显的两峰。这种趋势在CⅡ事件的Lyβ谱线上更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爆发事件发生时CⅡ和OⅥ谱线的两翼和Lyβ两峰的辐射强度均有正相关性,且两者的相关性在CⅡ谱线的两翼和OⅥ的红翼较好,但在OⅥ的蓝翼较弱。本文研究证明,瞬变的过渡区流场可以明显改变Lyβ的谱形。因此,在分析Lyβ等赖曼谱线的谱形所反映的物理过程时,既要考虑谱线的源函数、不透明度,也要考虑过渡区和日冕中的流场,包括准稳定的流场和瞬变的流场。本文对于Lyβ谱形研究也将推动Lyα谱线对动态现象响应的研究,其谱形对动态现象(小到过渡区爆发事件,大到耀斑和CMEs)的响应将是研究太阳爆发的一个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0-05-01)
黄正化[5](2009)在《太阳过渡区精细结构的紫外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过渡区是太阳色球和日冕之间重要很薄的一个层次,等离子体温度经过这个薄层后温度上升两个量级。如此大的温度梯度,势必使得其中的等离子体处于非平衡态。随着太阳物理研究的逐渐深入和观测手段的提高,在太阳的紫外观测波段,在太阳过渡区发现了很多表征过渡区动态等离子体的精细结构和现象。Blinker是过渡区的精细结构之一,利用SUMER的NIV(765(?))在太阳极区冕洞内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极区冕洞区,blinkers的平均寿命约为15.4分钟,空间尺度为6.5″。而且其寿命和空间尺度不依赖于太阳纬度,它在极区冕洞内发生的几率要比在日面上的高。在极区冕洞,blinker等离子体的多普勒速度大约在-20 km s~(-1)到20 km s~(-1),等离子体的非热速度约在25-70 km s~(-1)。在blinker的生命中,其多普勒速度和非热速度不断的改变,但它们的变化与辐射强度的变化的相关性并不高,当辐射强度达到最大时,等离子体的的多普勒速度偏向于蓝移或者很小的红移,非热速度也比较大。太阳过渡区发射线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观测特征就是谱线的非高斯型。谱线的非高斯成分(tail component)也是过渡区动态等离子体的一种体现。这种非高斯成分即使在很短的曝光时间上观测也能够被发现。在SUMER的O VI(1032(?))观测谱线上,在曝光时间小于10s时这种非高斯成分仍然能够被观测到。而且不论是过渡区中网络区还是暗区,这种现象都非常普遍。谱线展宽的分析表明非高斯成分对谱线的展宽有限,不足以引起谱线的强烈展宽。平均上说,非高斯成分相对于其高斯主成分的多普勒谱移约为20 km s~(-1),对总辐射的贡献约为20%。这里的研究表明,过渡区的种种精细结构和现象可以统一在谱线的非高斯成分下解释,blinker和explosive event可能都只是谱线非高斯成分的特例,而针状体和太阳大气中低矮的loop结构可能直接对应于非高斯成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9-04-01)
田晖,谭博,夏利东,何建森,周桂清[6](2009)在《太阳过渡区的结构与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过渡区是位于色球与日冕之间的一个高度动态的等离子体区域。通过对太阳紫外光谱的研究发现,过渡区的主要结构是以磁场集中为特征的网络组织。首先回顾太阳过渡区的研究历史,接着从整体上介绍太阳过渡区的结构及观测特征,然后介绍过渡区各种结构和现象的主要模型和物理解释,并结合作者的认识进行必要的评论,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看法。(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2009年01期)
陈鹏飞[7](2007)在《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日震波调制下的磁重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的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经过了大量的研究,人们发现其典型的抛射速度是100公里每秒,典型的寿命是60秒,表现在谱线轮廓上是以蓝移为主的双向喷流,它们主要发生在网络边界上,即使在太阳活动极小年,任何时刻太阳表面可以观测到3万个这种事件。各种证据表明它们是太阳低层大气磁重联的结果。但仍然有很多疑问有待澄清。主要的疑问是最近的观测表明这种现象存在周期性,且周(本文来源于《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7-11-01)
夏利东[8](2007)在《太阳大气过渡区小尺度活动现象的紫外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大气的色球—日冕过渡区内普遍存在着各种小尺度活动现象和精细结构,包括网络增亮、双向喷流、环状结构、EUV 针状物及巨针状物等。对这些活动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它们在日冕加热和初始太阳风加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国际同行利用天基和地基观测数据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报告我们近年来利用太阳和日球观测台(SOHO 卫星)搭载的太阳紫外辐射测量仪(SUMER)高空间、时间分辨率光谱数据并结合 SOHO EIT 全日面紫外成像观测所开展的一些工作。(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翟迪生[9](1990)在《晚型恒星中的类太阳活动(Ⅱ):活动色球、过渡区和冕区发射、耀发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晚型恒星的色球、过渡区和冕区的类太阳活动,恒星的耀发活动,及其与恒星的光谱型、自转、Rossby数、年龄等恒星基本参数的关系作了综合叙述,并对有关的物理问题和研究进展作了介绍。(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1990年03期)
周爱华,范大雄,王建民,林春梅[10](1989)在《无碰撞阿尔文波加热在决定太阳过渡区模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的一套全MHD方程组,计算了无碰撞阿尔文波波能密度W和波能耗散项E_m,在太阳过渡区和内冕大气中随高度的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温度、密度偏低的大气,在过渡区底部几十甚至几百公里范围内,无碰撞阿尔文波的耗散引起的对大气的加热可超过热传导的贡献。从而说明这种阿尔文波的加热似乎是引起温度、密度偏低的大气(例如冕洞大气)在过渡区中温度陡升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期刊1989年02期)
过渡区太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阳过渡区是太阳色球层顶到日冕底部的大气薄层。厚度仅几百千米,但其间太阳等离子体参数变化剧烈。过渡区的辐射多为光学薄的远紫外、极紫外发射谱线和背景连续谱线。由于地球大气的吸收,过渡区紫外光谱需通过天基观测才能实现。近几十年来,星载仪器的成功发射为太阳过渡区的研究打开了新纪元。工作回顾了太阳过渡区紫外光谱的观测历史和各类星载仪器,特别介绍了近十几年几种重要的光谱仪器。详细阐述了过渡区紫外光谱的发生率、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诊断原理。讨论了过渡区紫外谱线的形状,并以SOHO/SUMER光谱仪为例介绍了表征谱线的几种重要参量及其物理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渡区太阳论文参考文献
[1].田晖.太阳过渡区探测的进展与趋势[C].中国天文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6
[2].章敏,王东.太阳过渡区紫外光谱的观测与诊断[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
[3].章敏,夏利东,黄正化.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的观测及理论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2010
[4].章敏.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的紫外谱线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5].黄正化.太阳过渡区精细结构的紫外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6].田晖,谭博,夏利东,何建森,周桂清.太阳过渡区的结构与特性[J].天文学进展.2009
[7].陈鹏飞.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日震波调制下的磁重联[C].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8].夏利东.太阳大气过渡区小尺度活动现象的紫外观测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7
[9].翟迪生.晚型恒星中的类太阳活动(Ⅱ):活动色球、过渡区和冕区发射、耀发活动[J].天文学进展.1990
[10].周爱华,范大雄,王建民,林春梅.无碰撞阿尔文波加热在决定太阳过渡区模型中的作用[J].ChineseJournalofAstronomyandAstrophysic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