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贷款损失拨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贷款损失拨备,有效性,面板分析,前瞻性动态拨备
贷款损失拨备论文文献综述
谢佳斐[1](2015)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法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贷款损失拨备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弥补预期损失的首要防线,危机后诸多研究表明,贷款损失拨备的不足加深了危机的影响程度,因此国外活跃银行开始进一步完善拨备管理制度。自1988年我国拨备制度建立后,经过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各大商行现行的基于现金流折现法的拨备计提虽然有所改进,但依然不完全有效。本文在国内外贷款损失拨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出各上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不能有效的反映出信贷资产的真是质量,不具有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同时具有很强的亲周期性。而当前国外先进银行采取的前瞻性拨备计提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贷款损失拨备的亲周期性,同时可以起到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尤其是西班牙的动态拨备法在前瞻性和逆周期调节方面较为有效。本文在借鉴西班牙动态拨备规则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信贷总量动态拨备模型较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并在论述分析我国商行拨备实际计提情况的基础上对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5-06-19)
李晓甜[2](2015)在《预期损失模型在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贷款损失拨备是银行基于对贷款损失评估进行提取的准备金,是银行用于抵御贷款损失风险的重要措施,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内在机制,导致其自身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期间计提减少,在经济下行期间计提增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展开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参与相关准则的制定,国内专家学者也展开了广泛讨论。就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准则看齐的趋势而言,预期损失模型将很有可能在不久将来在我国大范围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现状及现行计提贷款拨备的方法,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具有顺周期性。进而通过实例对比分析研究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模型的利弊,并引入灰色预测系统对预期损失模型的部分缺陷加以完善。希望能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动态拨备制度,完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提供一些实施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5-05-01)
王斌[3](2015)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动态拨备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贷款损失拨备作为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其设计和实施影响到个体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并进一步影响到整个银行业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银行业监管者们意识到现行的基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加剧了信贷的顺周期性。贷款损失动态拨备制度具备逆周期和前瞻性特征,能够缓解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因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推崇。尽管如此,有效实施动态拨备制度仍面临与国际会计准则冲突、利润操纵以及税收问题等诸多困难。为满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银行业监管制度接轨,我国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经历了从按已发生损失、固定比例方式计提拨备到现行的按预期损失、动态调整拨备标准计提拨备。拨备计提方式日趋科学和灵活,拨备制度日臻成熟和完善。虽然我国现行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已经具备了“动态”特征,但是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动态拨备制度,且还存在拨备计提顺周期性、利润操纵动机、监管部门协调性不够、与现行会计准则相冲突、数据基础薄弱以及缺乏激励相容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本文还以16家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作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并采用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Diff-GMM)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是否存在的顺周期性以及银行业经营者是否存在利用拨备金进行利润操纵。实证检验的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具有比较明显的顺周期性,缺乏前瞻性和逆周期特征,并且在现行的拨备制度框架下,商业银行经营者会利用贷款损失拨备金操纵利润。有鉴于此,可考虑以“信贷总量模型”为基础,引入分别反映宏观经济历史周期信息和个体银行资产风险特征的调整系数,进一步优化贷款损失动态拨备模型。理论上,该模型具备一定的逆周期和前瞻性特征,能够较好的解决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顺周期性和激励相容等问题。同时,完整的贷款损失动态拨备体系还需要相关政策措施相配合。因此,当局应出台解决与会计准则的冲突,统一拨备监管要求,实施差别化监管、避免逆向激励,加强商业银行历史数据的收集,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斌[4](2015)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及应对策略——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拨备制度会加剧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从而加剧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本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对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且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应积极实施基于预期损失原则的动态拨备制度。(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03期)
王兆星[5](2014)在《贷款风险分类和损失拨备制度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银行监管理论框架中,资本的作用是抵补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资本充足的标准是银行所持有的资本足以覆盖各类非预期损失,而各类资产和表外项目的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应由银行所提取的风险损失准备金抵补。如果风险损失准备金不足,就要直接冲减资本。因此,资本与拨备是密切相关的,拨备监管制度是整个资本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计提拨备后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才是真实可靠的。在我国的监管实践中,拨备提取的主要依据是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资本和拨备又与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密切相关,这也是银监会成立后,提出"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本文来源于《新产经》期刊2014年10期)
王兆星[6](2014)在《贷款风险分类和损失拨备制度变革——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银行监管理论框架中,资本的作用是抵补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资本充足的标准是银行所持有的资本足以覆盖各类非预期损失,而各类资产和表外项目的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应由银行所提取的风险损失准备金抵补。如果风险损失准备金不足,就要直接冲减资本。因此,资本与拨备是密切相关的,拨备监管制度是整个资本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计提拨备后计算的资(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2014年17期)
袁典[7](2014)在《中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周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内在的亲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它通过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对全球金融系统及实体经济造成重创。危机之后各国监管当局纷纷以减轻商业银行周期性、防范系统性危机为目的推出了多项监管措施,《巴塞尔协议Ⅲ》却未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实施路径与实现时间提供明确的指导。然而逆周期的贷款损失拨备是防范银行系统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不同组成成分的周期性,并对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方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本文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1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广义矩阵估计,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周期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上市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具有逆周期性与前瞻性;中国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将加强上市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逆周期性。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比如资本充足率监管与贷款损失拨备监管之间,存在着非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在中国实施逆周期拨备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4-05-20)
戴旭磊[8](2014)在《关于我国金融租赁公司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贷款损失拨备是金融机构用于补偿未来资产遭受损失所提取的准备金,拨备的正确计提既能真实地反映资产质量,又能有效防范风险,是构筑起贷款损失造成对资本形成冲击前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贷款损失拨备已成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理想工具之一。同时,金融租赁已成为国际上继商业银行信贷后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且我国金融租赁正处在蓬勃发展期,近年来规模迅速扩张,对实体经济的贡献较大,有必要从这一角度切入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贷款损失拨备的各种理论,阐述了拨备计提的难点,以及计提偏差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因而研究拨备计提方法可以达到正确计量拨备的目的。我国贷款损失拨备的实践和研究经历的时间不长,无从谈及金融机构拨备的差异化发展,而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理应分而治之。因此,本文在我国现有普适的拨备计提方法上,通过比较研究,对金融租赁公司拨备计提方法提出特色化改进方案,以适应金融租赁自身特点。然后通过分析阐明了金融租赁公司和拨备计提产生的顺周期问题,在研究了国内金融租赁公司拨备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验证了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拨备计提的顺周期效应,并提出运用动态拨备理论作为克服周期性因素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旨在于通过研究拨备计提来提高金融租赁公司的拨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拨备的作用,达到稳健经营,平抑经济波动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4-03-31)
彭士煜[9](2013)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提取方法及适度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前瞻性拨备计提方法,并对我国银行拨备的适度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拨备监管标准存在偏高的可能,而过量的贷款损失拨备会覆盖到银行的非预期损失,这就会催生银行贷款意愿降低、会计报告失真等问题,从而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资》期刊2013年08期)
李树彬[10](2012)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银行业为主体的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与巨额的损失。虽然这次金融危机的起因是由于银行业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但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贷款损失拨备正是反映银行贷款质量与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因此制定完善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将有助于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保障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是在风险管理理论和财务会计理论基础上建立,要求商业银行为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风险而从当期损益中提取准备金的制度体系。进入后危机时期,为了缓解传统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亲周期性问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均提出了建立前瞻性拨备制度的改革方向。我国目前实行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则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与其他国家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相比,我国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2011年7月,中国银监会为了加强贷款损失拨备的审慎监管,顺应国际贷款损失拨备制度前瞻性改革趋势,创造性的提出了我国的动态拨备制度。总体而言,这一制度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体现动态拨备思想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从制度本身和实施效果来看,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动态拨备制度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对策及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2-06-01)
贷款损失拨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贷款损失拨备是银行基于对贷款损失评估进行提取的准备金,是银行用于抵御贷款损失风险的重要措施,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内在机制,导致其自身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期间计提减少,在经济下行期间计提增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展开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参与相关准则的制定,国内专家学者也展开了广泛讨论。就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准则看齐的趋势而言,预期损失模型将很有可能在不久将来在我国大范围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现状及现行计提贷款拨备的方法,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具有顺周期性。进而通过实例对比分析研究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模型的利弊,并引入灰色预测系统对预期损失模型的部分缺陷加以完善。希望能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动态拨备制度,完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提供一些实施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贷款损失拨备论文参考文献
[1].谢佳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法有效性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李晓甜.预期损失模型在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
[3].王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动态拨备制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
[4].王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及应对策略——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商.2015
[5].王兆星.贷款风险分类和损失拨备制度变革[J].新产经.2014
[6].王兆星.贷款风险分类和损失拨备制度变革——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叁[J].中国金融.2014
[7].袁典.中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周期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4
[8].戴旭磊.关于我国金融租赁公司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
[9].彭士煜.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提取方法及适度性研究[J].中国外资.2013
[10].李树彬.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