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叁个中译本论文-邢继媛

飘的叁个中译本论文-邢继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飘的叁个中译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翻译,人际意义,性别差异

飘的叁个中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邢继媛[1](2017)在《从人际意义视角看译者性别对其译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韩礼德指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意义作为语言的叁大元功能之一,具有表达并解释语言的功能。在识别和说明说话者态度、意图、立场观点、社会地位、身份和权力方面,人际意义是一项有效的参数。近些年,学者们已经开始从性别差异的视角,探索男性和女性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人际意义差异。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际意义与翻译学的结合让学者们看到更多希望,“译者的性别”这一概念作为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也同时被引入到翻译实践中来,这使得翻译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宽广。因此,本文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研究语料,从人际意义的视角,探索译者的性别对其译作的影响,以期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本文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据人际意义相关理论和译者的性别差异因素,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男女性译者的译文在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两方面存在差异。首先,在语气系统中语气的选择方面,女性译者李美华擅于改译源语言的语气类型。相反,男性译者们更倾向于在其译文中保留源语言中的语气类型。在译文中主语的转换上,男女译者都能够在其译文中改变、增加或省略源语言中的主语。而且,相比于男性译者,女性译者使用了更多的语气隐喻。其次,在情态系统方面,女性译者比男性译者使用了更多的情态操作词,传达出其对原作中女性人物的诸多理解和同情。相反,男性译者倾向于将其自身的性别优势融入到其译作中,以此显示出其不可撼动的社会地位并维护了其男性的性别优势。此外,在翻译过程中,男性译者比女性译者采用了更多高量值的情态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郭秀治[2](2016)在《镣铐舞者的新姿――以《飘》两个中译本为例探讨译者主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转向"改变了翻译研究的重心,译界肯定了译者的主体地位,使译者的地位得到提升,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本文从《飘》的两个中译本中,对比了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处理,从而探讨译者主体性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6年04期)

赵云笑[3](2015)在《从规范论角度解析《飘》的两个中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经典巨作,美国通俗小说《飘》历来得到中国文学界尤其是中国译家的关注。傅东华和李野光等人分别于1940年和1990年将《飘》译介到中国,二者的译本存在很大的不同。从图里规范论的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解读,发现翻译是一个译者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受规范支配的过程,规范对译者的决策构成选择性的制约。规范因时而异,译作也要因时制宜。然而译者并不是规范的奴隶,译者可以在规范的制约下,发挥能动性,做出个性化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上半月)》期刊2015年10期)

梁颂宇[4](2015)在《从《飘》的两个中译本看翻译中的性别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飘》是一部着名的美国小说,自上世纪介绍入我国以来,已有多个译本。这些译本因其译者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本文将选择1940年傅东华的译本和2010年李美华的译本进行比较,通过探究两个译本不同的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分析其中的性别因素和时代因素,明确性别和性别意识对翻译和译者主动性发挥等方面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5年07期)

翁慧玲[5](2013)在《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看译者主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史悠久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翻译可以说是一项双语之间转换的交流活动。综观人类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和翻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从未停止,各种不同特点的翻译理论也是层出不穷。从十九世纪末女性主义产生开始,有关女性主义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而出现的一种比较新的翻译理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翻译研究中的重点内容。许多的翻译理论家对此做出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路易丝·冯·弗洛图(Luise von Flotow)和加拿大着名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芭芭拉·戈达尔德(Barbara Godard)等。从此之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逐渐得到发展,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还促进了女性翻译活动的迅速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把女性和翻译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研究,这既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也提高了翻译的地位。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哲学领域内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主体性问题,从哲学产生之后就对其进行了长期的探讨。主体性是自然界一切活动的固有属性,翻译活动也不例外。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把译者主体性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得到了发展。但相比之下,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还刚刚起步。该论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对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并通过《飘》的叁个中译本的不同角度的对比,揭示了不同性别的译者的主体性发挥过程.特别是女性译者的主体性发挥。该论文还对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3-06-30)

陈潇[6](2013)在《传播理论视角下译文读者的主体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联邦德国的接受美学高擎读者的主体性,实现了西方文论研究从“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转向。译文读者的主体性研究也在译学界引起了关注。学者主要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论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翻译传播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和目的是信息的传播,译文的最终服务对象乃是译文读者,因此,本研究意欲以翻译传播理论为指导,以《飘》为例,通过调查译文读者对其两种译文的喜好来证明译文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译文有不同的选择,而不只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从而体现出译文读者的主体性地位。本研究通过介绍翻译传播理论中的两个基本的信息传输模式来作为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其选择性理解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研究问题并进行研究。此外,传播学当中的反馈理论也为本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笔者首先以傅东华及李美华所译的《飘》为例,将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类,找出使用了不同翻译手法的例句,运用传播理论当中的选择性理解理论进行分析,然后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种译文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笔者根据读者不同的教育背景将其分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组的读者对译文有不同的喜好。对源语国家文化背景更了解的读者倾向于接受以异化为主的文本,而对源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较少的读者则更偏爱以归化为主,有“中国味”的译文。第二,笔者在例句选择时按照其所包含的不同的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分类。调查结果显示读者对生态类及宗教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倾向于接受异化的翻译方式;对语言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则更偏爱归化的译法;而对物质类及社会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的选择则需视情况而定。本研究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并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来对译文读者的主体性进行研究,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翻译研究与定量研究法更好地有机结合。(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姜皓[7](2013)在《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引起译界广泛关注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是在这次大潮中应运而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促使性别视角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向传统翻译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挑战,并对中国的译界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虽然中国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起步较晚,但性别视角下的翻译无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中国的女性译者虽然不能被称为女性主义译者,但其译作中还是充分体现了其显着的性别意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本文选取了《飘》的两个中译本,分别为李美华(女)和陈良廷(男)的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女性话语如何体现原文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及译者性别意识的强弱对译作面貌产生的影响。语言是权利斗争的工具,因此,一直以来,女性主义者都非常关注语言中的性别问题,挖掘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成因,并积极构建区别于男性话语的女性话语权。女性语言在语音、语调、句法和词汇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女性主义译者把语言作为其政治手段,在翻译中彰显其女性身份,进而提高译者地位。她们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翻译策略,积极构建自己的话语权。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性别译者的译文,得出以下结论:性别意识在两个译文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女性译者的译着中充分显示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并以其鲜明的语言特色再现了原文的女性主义情怀。相对于西方激进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本文的女性译者运用温和的改写、选词和调整句子结构的方式凸显了其女性身份。男性译者的译文语言平实,如果能够运用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就能更好地传递原着的女性主义意图,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3-05-20)

张睿思[8](2013)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兼比较《飘》的两个中译本的人物描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主义翻译观兴起于西方翻译界,它关注语言中的性别问题,强调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本文主要探讨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来体现女性话语的翻译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08期)

孙青[9](2012)在《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国黑人英语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美国黑人社会地位逐步提高,黑人英语和美国黑人文化也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得到了人们的正确认识。文学作品中的黑人英语翻译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作为一部享誉全球的经典文学作品,《飘》受到各国翻译家的追捧。在中国,从民国时期开始至今,该作品不断被重译,黑人语言的汉译处理各具特色。本文从历时性的角度总结了19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黑人英语汉译的四种方法:30年代的方言对译法;50年代的标准口语法;80年代的语音飞白法和90年代的方言混杂法。翻译于不同时代,采用不同翻译方法的傅东华,黄怀仁和朱攸若,李美华叁位译者的中译本被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本篇论文从目的论出发,对《飘》不同年代的叁个中译本中对众多黑奴保姆语言的翻译进行描写研究,从语法和词汇拼写两方面,考察叁译本之间的异同,并试图以目的论叁大原则解释叁中译本在语言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别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傅译的方言对译重在介绍故事情节;黄朱译的标准口语则突出忠实;李译综合并优化了前两者的优点。叁中文译本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出于各自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翻译黑人英语,都实现了预期的目的,都是“充分”的。同时该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目的论能够描述和解释翻译中的现象和问题,对翻译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2-11-01)

刘露[10](2012)在《文学作品中的前景化语言及其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文体学理论和文体学中的前景化概念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的比较方法,对《飘》两个中译本处理前景化语言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文学翻译中重现原作前景化和文体特色的最佳方式。本文中涉及的两个译本分别是傅东华1940年(1979年版本)的版本和李美华2000年(2008年版本)版本,参考的原着小说则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版本。前景化源于绘画,现在已成为文体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其新鲜、新颖的特点,前景化语言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前景化分为定性前景化和定量前景化,亦即变异和过分规则。变异指违反语言标准;而过分规则正相反,指的是有意识地频繁使用某种词句,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排比或反复。利奇(1969:42-51)把语言中的变异分为以下八类: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音变异、书写变异、语义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以及历史时期变异。而列文(1963)认为变异可从下面五个方面来考察:语音、语法、词汇、句法以及语义。结合这两种分类法,本论文涵盖了最广泛应用于《飘》中的五种(语音变异、语法变异、词汇变异、句法变异以及语义变异)。从前景化语言角度对《飘》的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比较少见,本文将尝试从此角度进行研究,以填补翻译研究在此方面的学术空白。同时,希望该个案比较研究为前景化语言翻译领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本论文分成五章。首先,引言部分大致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信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整个论文架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概述了文体学理论和文体学中的前景化概念,以及前人对《飘》及其主要中文译本所做的研究。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第叁章对《飘》所运用的前景化语言进行了分类和赏析,第四章则比较了两个中译本对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处理。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该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同时,也为将来的前景化语言翻译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03-17)

飘的叁个中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转向"改变了翻译研究的重心,译界肯定了译者的主体地位,使译者的地位得到提升,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本文从《飘》的两个中译本中,对比了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处理,从而探讨译者主体性这一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飘的叁个中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1].邢继媛.从人际意义视角看译者性别对其译作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2].郭秀治.镣铐舞者的新姿――以《飘》两个中译本为例探讨译者主体性[J].教育现代化.2016

[3].赵云笑.从规范论角度解析《飘》的两个中译本[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

[4].梁颂宇.从《飘》的两个中译本看翻译中的性别意识[J].英语广场.2015

[5].翁慧玲.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看译者主体性[D].厦门大学.2013

[6].陈潇.传播理论视角下译文读者的主体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7].姜皓.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8].张睿思.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兼比较《飘》的两个中译本的人物描写[J].科技信息.2013

[9].孙青.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国黑人英语汉译[D].南京农业大学.2012

[10].刘露.文学作品中的前景化语言及其翻译[D].北京邮电大学.2012

标签:;  ;  ;  

飘的叁个中译本论文-邢继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