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研究型高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研能力,分阶段培养模式,非研究型高校,本科生
非研究型高校论文文献综述
梁英,陈真诚,伍婵翠[1](2018)在《非研究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分阶段培养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非研究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研能力分阶段培养模式,包括科研兴趣启蒙阶段、科研能力培养实践阶段和科研能力培养成果展示阶段。将培养模式应用于G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成效显着。分阶段培养模式可推广至其他非研究型高校。(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8年17期)
梁传杰,毕姗姗[2](2013)在《非研究型高校学科交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学科交叉是一种重要的学科建设思路。对于非研究型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办学实力和学科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选准交叉学科,选好管理模式,进行系统规划与建设,是一般高校有效开展学科交叉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教育》期刊2013年10期)
李军[3](2009)在《试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以非研究型财经类院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背景下所产生的传统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日益暴露出严重问题,需要构建与教育现实相符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但真正改变实践教学现状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创新型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实践教学观的根本改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抛弃陈旧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传统主流管理思想,就无法建立现代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理念。(本文来源于《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期刊2009年03期)
周颐[4](2009)在《基于高校战略的非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导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战略的重要性。高校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了人才的质量,人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成败,而高校所承担的另一项重大使命——科学研究,也关系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鲜知识的传播和创造,因此高校能否完成这两项重要使命与高校的有效管理息息相关。在明确了高校的重大责任后,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高校中真正承担这些使命,执行这些使命的正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高校教师。因此高校管理的核心落脚到了对高校教师的管理上,然而高校教师的绩效导向对高校教师的管理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高校教师绩效导向的设计也就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现今高校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象牙塔不可避免的与其相关利益群体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些相关利益者又对其发展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但是当前的国内高校发展有目标趋同、盲目升格、考评单一的趋势。因此在对高校管理及对高校教师绩效导向问题进行研究时,必须将新的环境变化纳入考虑的范围。本文旨在运用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价值链理论、系统生存理论和平衡记分卡这一战略管理工具,结合非研究型的叁类高校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要求确定高校目标定位,以求探索出适合高校长期健康发展的途径,从而在内部构建有利于高校教师发展的绩效导向体系和职业发展路径。平衡记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对组织的绩效进行考核,强调了绩效考核的战略性、全面性、平衡性和发展性。自平衡记分卡产生至今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地蔓延到全球,被各类企业采用并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国外一些非营利性组织也将平衡计分卡思想引入到其管理过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鉴于平衡记分卡适合非营利性组织的特点,此次研究中也引入了这一战略管理工具对高校教师的绩效导向进行系统指导和构建。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提出了文章的创新之处,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为相关理论文献综述,将文章要采用的相关理论及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本文研究做理论铺垫;第叁章为实施确定战略的环境分析,主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战略选择环境进行详尽的分析,为制定科学的高校战略提供支持;第四章对高校实施平衡记分卡的思路和前提条件进行了分析,此章将文献综述中所总结的理论基础与此次研究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还将平衡记分卡与非研究型高校从四方面进行匹配,从而引出非研究型高校实施平衡记分卡的思路;第五章则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高校战略的教师绩效导向平衡记分卡设计,在明确高校战略和教师绩效导向原则的前提下,构建出教师绩效导向体系的平衡记分卡框架及指标体系;第六章为高校平衡记分卡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评价;第七章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文章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企业的战略管理理念引入到高校管理之中,希望能够帮助高校像企业那样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制约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促进高校和高校教师的发展。第二,创新性的融入价值链和系统生存的理论基础,使高校与其利益相关者进行必要的联系,形成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系统。进而运用平衡记分卡构架一个教师战略绩效导向框架,以求站在战略而非简单的战术层面指导高校定位,同时解决内部存在的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第叁,将高校视为一个为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提供主要助推力的公益服务性组织,从环境和战略的角度来确定高校的定位,帮助高校运行,希望能大大的提高高校作为社会服务组织的功能和效率的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09-05-01)
陈昌耀[5](2008)在《非研究型高校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倾向,本文对叁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非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08年06期)
陈昌耀[6](2008)在《用系统论基本原理 探讨非研究型高校学科结构合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来审视非研究型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用"结构-功能"模式,探索非研究型大学学科结构合理化。(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决策管理)》期刊2008年05期)
非研究型高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学科交叉是一种重要的学科建设思路。对于非研究型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办学实力和学科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选准交叉学科,选好管理模式,进行系统规划与建设,是一般高校有效开展学科交叉的关键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研究型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1].梁英,陈真诚,伍婵翠.非研究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分阶段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
[2].梁传杰,毕姗姗.非研究型高校学科交叉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
[3].李军.试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以非研究型财经类院校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
[4].周颐.基于高校战略的非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导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5].陈昌耀.非研究型高校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J].江苏高教.2008
[6].陈昌耀.用系统论基本原理探讨非研究型高校学科结构合理化[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