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丽江地震前后定点变形变化特征分析

西南地区丽江地震前后定点变形变化特征分析

一、丽江地震前后西南地区定点形变变化的特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腊月,刘峡,万永魁,郑智江[1](2021)在《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西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孕育背景显着。本文利用滇西北地区不同期次(1999~2007期、2013~2018期)GPS观测数据解算地壳应变率场,分析地壳应变率场的动态演化特征。以不同期次GPS观测数据作为边界约束,利用二维有限元接触计算,模拟给出滇西北主要断裂带运动学特征与应力积累速率的变化;并结合汶川、芦山等历史强震和近场跨断层观测等资料,探讨滇西北地区地壳变形特征及其变形机理。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表现为近东西向的拉张和近南北向的挤压,同时还叠加了南西—北东向的剪切变形,地壳应变率场在不同时段经历了动态调整,但最大主压应变方向在两个时段未发生改变,为NNW向。汶川地震前,滇西北地区主要断裂带的运动速率、运动性质与现有地质、形变结果较为一致;汶川、芦山等地震后,部分断裂带的运动性质与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本文分析认为与汶川等远场强震及断裂带近场中强震的发生有关,这些地震对滇西北地区局部应力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是部分断层运动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付虹,刘自凤,胡小静,李智蓉,洪敏,彭关灵,王光明,倪喆[2](2021)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异常跟踪分析》文中指出对云南漾濞MS6.4地震前出现的前震序列、地震学、定点形变和流体观测异常进行系统梳理和回顾,结果表明:前震序列较为复杂,能找到一些地震学的异常特征,但难以通过这些特征对震后趋势进行正确判断;定点形变观测异常出现时间早、异常幅度大,可为震级预测提供依据;流体观测异常出现时间短、异常相对集中,为时间预测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形变和流体异常与亚失稳后期阶段具有较为相似的时空特征,可能与亚失稳过程有关。前震序列的判断结合区域地震危险性,可能是提高判断准确性更好的方法,合理利用地震孕育不同阶段的异常特征,是做好综合预测需要提倡的方法。

史翔宇[3](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侯争[4](2020)在《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地壳异常形变信息主要是指与地震、火山喷发等构造运动相关的异于板块或断层长期运动趋势的地壳形变现象,这些现象常表现为地壳的非线性运动。其中,俯冲带的慢滑移事件能够释放巨大能量,是造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慢滑移等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和分析有助于探索断层滑动机制,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论文以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和异常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分析为主线,进行了基于GNSS坐标序列的噪声特征分析、时空滤波和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用我国华北、京津、川滇及美国Akutan、Cascadia和新西兰Manawatu等地为实验区域,综合使用GAMIT/GLOBK、QOCA、CATS和Fakenet等专业软件实现数据处理和仿真。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质量负荷对京津地区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的影响。扣除质量负荷后,N、E方向的谱指数分别呈现出增加和减小的趋势;U方向的线性速度变化最为明显,且北京强于天津;N、U方向的速度不确定性变化较大,平均变化率分别为45.53%和37.85%。(2)针对小尺度区域,研究叠加滤波、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滤波,滤波后GNSS坐标序列的标准差降低了28%~47%,提取的共模误差相关系数均大于0.7。区域叠加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的滤波效果相似,但存在明显的过度滤波现象,而独立成分分析避免了过度滤波,且共模误差的区域特征更强。(3)针对共模分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贡献值与空间响应相结合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川滇地区N、E、U三个方向的共模误差均为分形白噪声,且存在58.07天的共同周期,空间响应呈现出云南强于四川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在水平方向上探测到3个非线性信号,结合地震数据进行时空分析,推断它们可能与强烈地震有关。(4)提出了将独立成分分析与相对强度指数相结合的无震蠕滑信息探测方法。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提高坐标序列的信噪比,避免了过度滤波的影响;以相对强度指数为振荡指标,有利于异常波动的探测。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地壳异常信息,不仅提高了坐标时间序列的信噪比,还确定了异常信息的测站分布。(5)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探测慢滑移信息。针对异常信息起止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探讨了根据慢滑移波动特征结合现有成果选取迟滞窗口的方案。明确了信号性质,确定了起止时间。提出了将信号振幅归一化为空间响应的方法,明晰了慢滑移的空间分布,揭示了断裂带的滑动特征。通过与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对比,证实了多通道奇异谱分析在确定异常信息的起止时间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揭示断裂带的滑动特征。(6)基于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结果,研究了四川省的地壳形变特征变化,为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相较于2009~2013年,2014~2016年龙门山断裂带的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和最大剪应变率均明显减弱。其中,面压缩应变率由-7.18×10-8/a减小至-3.27×10-8/a,最大剪应变率降低了约3/4。相反,安宁河断裂带的面压缩应变率显着增强,极值达-1.04×10-7/a。鲜水河断裂带的最大剪应变率增强,且范围扩大。此外,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的基线长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晏锐[5](2018)在《云南省龙陵邦腊掌温泉水文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云南省龙陵邦腊掌温泉40余年的水氡、水温和流量等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降雨、气压、地震以及太阳活动等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该泉水氡、水温和流量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多年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引起的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机理,并对该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观测资料的映震效能进行了统计检验,这对深入认识温泉流体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索温泉流体地震前兆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时间序列呈现出8-11年左右的准周期性、准同步变化特征,水氡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水温与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小波功率谱、小波相干和小波偏相干计算结果显示,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流量和银河宇宙射线均存在8-11年的准周期性同步变化特征,目前尚不能对该现象进行物理解释;小波相干和偏相干计算结果显示,水氡受水温和流量的影响,水氡、水温和流量之间存在内在的物理关系。根据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对1976年龙陵MW7.0、1996年丽江MW6.6和2004年苏门答腊MW9.1等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利用静态应变模型、渗透率永久和暂时变化模型以及区域补给量变化模型等,对地震引起的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观测资料进行检验。同时,结合端元混合模型对地震引起的水文变化进行物理解释。结果表明:静态应变模型不能解释这些地震引起的邦腊掌温泉水文观测资料变化;地震引起的断裂带渗透率下降,从而减少深层热水的补给量,是导致该泉同震流量和水温同步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过程可能反应了地热系统的动态变化,在今后研究地震引起的断裂带渗透率变化时,应予以关注。在分析邦腊掌温泉各影响因素后,利用异常叠加法和Molchan图表法对邦腊掌温泉水氡、水温和流量的映震效能进行统计检验。异常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水氡和水温异常频次在地震前80天左右和1个月内均高于平均水平,且1个月内异常频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Molchan检验结果表明,水氡和水温对应变量大于10-8的地震有一定的短临预测意义,其概率增益介于2-4之间,且水氡和水温预测效果较流量好。

贾鹏,唐红涛,李瑞莎,张希[6](2018)在《川滇地区近期断层运动特征分析》文中认为通过对川滇地区的跨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多条重要断裂的形变资料进行了速率合成计算,并对这些场地的短水准和短基线在芦山地震、汶川地震等几次强震前后速率合成结果和张压趋势变化进行分析,最后结合2011—2015年川滇地区GPS资料的面膨胀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该地区近年活动形变特征。结果表明:(1)大多数断裂保持正常幅度的张、压变化,而在地震前13年的变化幅度会明显异于常年;(2)可能的地震前异常变化在短水准和短基线形变中反映并不完全一致;(3)大地震后会对该地区及其附近的构造应力场产生深远影响,加快断层的运动速率。

邹正波[7](2016)在《利用GRACE卫星重力场研究地震重力变化》文中认为地震的能量积累、快速释放、缓慢恢复的整个过程均伴随着运移及质量再分布,能够导致地球重力场数千千米的空间变化及数秒到数十年的时间变化,因此重力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震监测手段应用于地震科学研究和预报工作。然而目前以接触式测量为基础的地面观测技术,存在着非均匀性、时空局限性等不足,难以追踪地震前的重力场时空演变过程,不能满足地震预测所需的信息量,并受到观测环境条件和投资等限制。据推测,未来十年,我国将可能进入新一轮大地震活跃期,因此我国未来将面临的地震形势非常严峻,这对提高地震信息提取能力和包括地震前兆机理在内的地震研究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卫星重力具有空间广域性、时间准实时性、长期近连续观测等优点,本文将针对如何有效利用重力卫星提取地震相关重力信号及如何实现卫星重力数据的快速地震应用展开深入的探讨,成果将为地震重力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长时间、大尺度、高分辨率的系统支持。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具体成果如下:阐述开展地震重力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地面地震重力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开展卫星重力地震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目前国内外卫星重力在地震应用中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开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构造性重力变化提取是研究地震重力变化的前提,本文通过研究初步给出了GRACE构造性重力时变信号提取的系统方法。首先对GRACE数据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针对当前主要几种处理GRACE南北向异常条带的滤波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给出重力周期性变化及水文因素对构造性重力变化提取干扰的处理方法。利用实例说明了重力差分变化及累积变化这两种动态变化在地震应用中的用途和差异。研究了基于地震位错理论提取理论同震重力变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考虑了海水对同震变化的影响;提出利用GRACE时空数据提取地震的同震重力变化的三种方法:差分法、最小二乘法、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给出两种可行的比较卫星重力同震变化与理论同震重力变化的检测方法。为验证构造性重力变化提取方法的正确性,针对全球若干巨震震例的重力变化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巨大地震震级、地震类型、发生区域及其对人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选择了2004年苏门答腊-安达曼Mw9.1地震、2011年日本-宫城Mw9.0地震、2010年智利-马乌莱Mw8.8地震、2012年苏门答腊Mw8.6地震和2008年中国-汶川Mw7.9地震进行了分析。成功提取到相关震例的震前、同震、震后重力变化及震源区周边局部重力场的动态演变过程,为开展地震孕震机理,地震震源参数反演,震源区地面粘滞性系数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分析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后给出了苏门答腊-安达曼Mw9.1地震、日本-宫城Mw9.0地震与苏门答腊Mw8.6存在震前异常变化的证据:①苏门答腊-安达曼Mw9.1地震震中区周边在地震前一年(2004-2003)发震断层两侧出现明显“正-负”异常;②日本-宫城Mw 9.0地震前3年震中区左侧出现异常的重力增加,且震前半年开始正变化量减少直至发震。③2012年苏门答腊Mw8.6地震震中右侧(靠近内陆)震前3年开始出现重力异常增加,并逐年增强。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的观测手段,卫星重力确实具有探测大地震震前重力变化的能力,对地震应用及监测预测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现有的震例分析显示同震重力变化与震源机制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低倾角逆冲型地震的同震重力变化在压缩区重力增加,拉张区重力减小;走滑性地震同震重力压缩区重力减小,拉张区重力增加。这一成果揭示了地震同震重力变化与板块运动之间的动力学关系。经验正交函数方法是一种有效应用于卫星重力地震研究的数学方法,能有效提取区域重力场时空特征,能定量给出地震变化在区域重力场的贡献率。震例研究说明周期性信号的预先处理有助于突出地震相关重力同震时间和空间特征。较之提取走滑性地震的时空效应,该方法在提取逆冲型地震时效果更佳。研究了中国大陆及周边重力变化的动态变化与地震之间存在的可能联系和规律,研究表明:多数地震并非发生在重力变化最大的地点,而是发生在具有构造背景的重力变化的高梯度上或者零值线附近,这为利用卫星重力资料判定地震地点提供了一定的预报依据。时间判定则以岩石破裂应力应变关系为依据。

李瑞芬,高伟[8](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牛安福,张凌空,闫伟,贾晓东,李晓帆[9](2009)在《汶川地震前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地形变变化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灾难最为严重的一次强地震。文中讨论了汶川地震前震源附近与外围地区潮汐形变变化及龙门山地震带、鲜水河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断层活动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震前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雅安、汶川及茂县观测台地倾斜测项在2006年初发生转折,由单向东倾或西倾转向平稳,临震前无明显变化;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地区有5个断层水准观测场地,除耿达场地观测到巨幅变化外,其他场地震前未观测到突出的前兆性变化。震源外围龙灯坝断层蠕变仪(Δ=220 km)震前观测到持续时间在3个月左右的突变性异常,但依据突变持续时间较难估计相应地震为8级。而离震中较远的祁连山地震带中西段,震前也有巨大的断层水准变化,其与汶川地震的关系值得讨论。

范弢[10](2008)在《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以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野外调研、GIS、数理模型分析、文献分析对比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研究方法,对云南丽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地球系统科学、环境地质学的角度讨论了生态地质环境研究的兴起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界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的内涵。从地质构造、气候、水资源、植被与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子系统等方面分析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特征。(2)研究了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对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演化过程及环境效应。通过对丽江拉市海湖泊沉积物磁化率等环境指标研究,近2000aBP以来丽江气候环境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阶段Ⅰ(2000~1480aBP)气候偏暖干;阶段Ⅱ(1480~890aBP)气候较冷湿;阶段Ⅲ(890~450aBP)气候较暖干,存在明显冷湿波动;阶段Ⅳ(450~130aBP)气候冷湿;阶段Ⅴ(130aBP以来)气候向偏暖干发展,存在冷湿波动。磁化率指标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反映拉市海流域近2000aBP以来人类活动的环境响应不断加强。第四纪以来丽江气候与植被演替显示出冷湿—暖干气候组合,代表着西南季风区气候演化的区域性特点。与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抬升相对应,滇西北金沙江水系的形成经历了上新世末期以前的外流水系阶段、上新世末期—早更新世早期的内陆河水系阶段以及早更新世晚期的现代水系发育与金沙江河谷形成阶段。探讨了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形成的“新构造”模式,认为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的形成是在第四纪多期新构造运动,导致生态地质环境变异,并叠加多期冰川作用的结果。(3)重点研究了近现代丽江生态地质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丽江大研古城生活污染导致丽江盆地地下水和漾弓江水污染加剧,盆地现有水资源仅可满足丽江城市近期和中期发展需要,而对远期保障率不高。暖干气候变化、过度抽取地下水以及水源地生态环境退化导致地下水位动态不稳定,对拉市海调水依赖性增强,古城景观水质下降和水量不足影响世界遗产地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龙雪山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显着的响应,表现为冰川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等特征。山坡地质灾害、特殊类土及地震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强降水及城市工程扰动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两个最直接因素。森林资源低位消耗、城市建设扰动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加速了丽江盆地周缘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恶化趋势。利用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ⅢSNE),研究了丽江地区1992~2006年产业结构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1992年以来丽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是可持续的。(4)从演化动力、演化过程及环境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是生态地质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第四纪以来,受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影响,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经历了第三纪末至更新世早期、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以来以及全新世以来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格局。暖干气候变化和丽江社会经济发展是未来50~100年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界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脆弱性评价”的内涵,并以地质构造、岩性、海拔高度、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类型及覆盖率、土壤类型、水资源、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影响及环境质量等10个评价因子构建了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及脆弱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丽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较高,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区及丽江盆地是生态地质环境高脆弱区,各生态脆弱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并指出了各脆弱区主要影响因素及环境效应。(5)利用野外调查、文献综述、模型分析以及历史对比等方法探讨了未来50年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到2050年,丽江增温1.6℃(相对1990s),人类活动成为增温的主要因素;而降水波动明显,先增后减,2030年以后呈加速减少趋势,到2050年约减少10%左右,枯水年概率增加。暖干气候导致玉龙雪山冰川融水在2020~2050左右将经历先增后减的状态,漾弓江地表径流和盆地地下水补给增加,但2050年后雪山融水逐年减少将严重威胁丽江城市水资源安全。运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丽江盆地地下水评价表明,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高,盆地边缘的岩溶水以及孔隙水易受污染。水污染加剧以及景观水质和水量不足影响丽江城市水安全,并提出丽江盆地边缘的岩溶大泉及盆地中部冰水堆积的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及承压水可作为丽江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利用玉龙雪山区气候监测数据,运用冰川物质平衡模型分析了白水1号冰川ELA演化。到2050年温度上升1.6℃,白水1号冰川相对物质平衡将达到-1430mm水当量,ELA将上升166m至5000m左右;冰川积累区面积从0.713 km2减小到0.155km2左右,冰川面积将约减小到现在面积的22%左右。综合分析了未来丽江山地灾害演变趋势,气候波动、地震活动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三方面是制约山地灾害发育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目前丽江山地灾害恶化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逆转,2005年、2020年、2030年左右是灾害比较活跃的年份,且自2000年开始,山地灾害又将进入一个12年左右波动周期的上升阶段。未来滇西北7级以上大地震可能转移到近SN向强震带上,丽江地区所在的中甸—大理地震带7级地震的重现期为72年左右,未来50~70年强震活动处于较低水平。而虎跳峡区地质构造运动和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活跃性,是诱发水库地震的高概率因素。运用概率分析法,分析了未来虎跳峡“一库八级”水电开发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推测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在里氏2.3~4.7级左右。未来50年丽江山地灾害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世纪80~90年代平均水平的6~8倍左右,达到年均2~3亿元左右。丽江土地覆被类型变化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的减少和森林向草地转移速率将加快。在经济主导性和自然主导性原因为主导因子作用下,林地比例减少速率达0.66%/a,草地比例增加速率达0.59%/a。土壤侵蚀量到2050年将增加1.59倍,水土流失面积将翻倍扩大。而相关政策性因素的有效实施,将使土地覆被面积变化速率减缓,尤其是森林转化为草地的速度将明显降低,森林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增加的幅度减缓,将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退化趋势。以旅游业和水电开发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将成为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2001年以来丽江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必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虎跳峡“一库八级”水电站工程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影响金沙江上游生态环境和原着民的生活。增强适应能力,减少脆弱性是丽江地区未来实现人一地和谐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地质环境建设、协调人地关系是丽江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保护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以及玉龙雪山冰川资源环境、协调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丽江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丽江地震前后西南地区定点形变变化的特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丽江地震前后西南地区定点形变变化的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2 数据与方法
    2.1 GPS数据
    2.2 GPS应变率场
    2.3 二维有限元接触模型和“块体加载”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滇西北地区地壳应变率场动态演化特征
    3.2 滇西北地区主要断层运动与受力变化分析
4 讨论
    4.1 滇西北地区现今地壳应变场与区域构造应力场
    4.2 滇西北地区地壳变形特征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5 结论

(2)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异常跟踪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漾濞MS6.4地震前震序列跟踪分析和地震学显着异常
    1.1 前震序列跟踪分析
        (1)序列参数:
        (2)震源机制一致性:
        (3)视应力:
    1.2 地震学显着异常
2 地球物理定点形变和流体观测异常
    2.1 定点形变观测异常
    2.2 流体观测异常
3 结论和讨论

(3)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2.1 引言
        2.1.1 机器学习概述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2.2 广义线性模型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2.2.2 指数族分布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2.3.1 CART回归树
        2.3.2 随机森林
        2.3.3 梯度提升机
    2.4 深度神经网络
        2.4.1 M-P神经元模型
        2.4.2 激活函数
        2.4.3 深度神经网络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2.5.1 Stacking算法
        2.5.2 交叉验证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3.1 引言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3.2.1 震级—序号法
        3.2.2 最大曲率法
        3.2.3 拟合度检测法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3.3.1 地质构造背景
        3.3.2 地震活动特征
        3.3.3 地震目录
        3.3.4 地震区(带)划分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3.4.1 时间演化特征
        3.4.2 空间分布特征
        3.4.3 汇总分析结果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4.1 引言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4.2 特征参数定义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4.2.4 综合类参数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5.3.1 平均绝对误差
        5.3.2 决定系数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5.3.4 R值评分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的必要性
        1.1.2 慢滑移信息探测的意义
        1.1.3 GNSS研究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
        1.2.2 GNSS坐标时间序列时空滤波方法
        1.2.3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方法
        1.2.4 基于GNSS的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2 地球参考框架与水平速度场基本理论
    2.1 地球参考框架理论
        2.1.1 基本概念
        2.1.2 地固坐标系与惯性坐标系转换
        2.1.3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2.1.4 ITRF建立与转换
    2.2 水平运动速度场建立
        2.2.1 板块构造理论
        2.2.2 ITRF速度场
        2.2.3 相对于板块运动的速度场
        2.2.4 实例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3.1 噪声模型及其协方差阵
        3.1.1 幂律噪声
        3.1.2 噪声协方差阵
        3.1.3 线性速度不确定性估计
    3.2 噪声模型确定
        3.2.1 功率谱分析
        3.2.2 极大似然估计
    3.3 顾及地表质量负荷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3.3.1 研究背景
        3.3.2 GNSS数据来源
        3.3.3 地球物理资料来源
        3.3.4 最优噪声模型确立准则
        3.3.5 质量负荷对谱指数的影响
        3.3.6 质量负荷对最优噪声模型的影响
        3.3.7 质量负荷对速度估计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时空滤波及ICA异常信息探测
    4.1 时空滤波方法
        4.1.1 区域叠加滤波
        4.1.2 主成分分析
        4.1.3 独立成分分析
    4.2 非高斯性判断
    4.3 小尺度区域GNSS网三种时空滤波方法比较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时空滤波结果分析
        4.3.3 仿真实验
    4.4 基于ICA的川滇地区时空分析及异常信息探测
        4.4.1 分量顺序确定
        4.4.2 仿真实验
        4.4.3 川滇地区共模误差特征分析
        4.4.4 异常信息探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相对强度指数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与分析
    5.1 探测方法
        5.1.1 时空滤波
        5.1.2 相对强度指数
        5.1.3 瞬态蠕滑事件概率转换
    5.2 仿真实验
    5.3 实例分析
        5.3.1 Akutan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
        5.3.2 四川省地表位移异常信息探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慢滑移信息探测与分析
    6.1 探测方法
        6.1.1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6.1.2 窗口选择
    6.2 仿真实验
    6.3 实例分析
        6.3.1 Cascadia消减带慢滑移信息探测
        6.3.2 新西兰Manawatu慢滑移信息探测
    6.4 本章小结
7 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7.1 地壳形变特征参数
        7.1.1 水平应变率场
        7.1.2 基线变化时间序列
    7.2 芦山地震前后四川省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7.2.1 研究背景
        7.2.2 水平速度场分析
        7.2.3 主应变率场分析
        7.2.4 面膨胀率场分析
        7.2.5 最大剪应变率场分析
        7.2.6 基线长变化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川滇地区CMOCON基准站线性速度估计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云南省龙陵邦腊掌温泉水文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水氡影响因素与多年周期性变化特征
    1.2.2 同震引起的水文变化
    1.2.3 水文地震前兆与统计检验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邦腊掌温泉概况与观测
2.1 地质与构造概况
2.2 资料与观测 第3章 邦腊掌温泉多年水文变化特征
3.1 多年水文变化特征
3.2 分析方法
    3.2.1 小波功率谱(WPS,WaveletPowerSpectrum)
    3.2.2 小波相干(WTC,WaveletCoherence)
    3.2.3 小波偏相干(PWC,PartialWaveletCoherence)
    3.2.4 全局小波相干(GC,GlobalCoherence)
3.3 计算结果分析
    3.3.1 功率谱密度(PSD)
    3.3.2 小波功率谱(WPS)
    3.3.3 小波相干(WTC)
    3.3.4 小波偏相干(PWC)
3.4 讨论
    3.4.1 水文资料是否受11年太阳活动周期的影响?
    3.4.2 水温和流量对水氡的影响
    3.4.3 地震引起的水文变化
3.5 小结 第4章 同震引起的邦腊掌温泉水文变化
4.1 同震响应特征
4.2 静态应变模型
4.3 动态应变引起的断裂带渗透率下降
    4.3.1 渗透率下降与补给量下降模型
    4.3.2 基流量回归模型(BaseflowRecession)
    4.3.3 渗透率下降引起的深部补给量减少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水文地震前兆与统计检验
5.1 邦腊掌温泉典型地震前兆
5.2 地震前兆统计检验
    5.2.2 资料预处理与异常提取
    5.2.3 统计检验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利用GRACE卫星重力场研究地震重力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卫星重力地震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利用GRACE卫星提取构造性重力变化
    2.1 GRACE数据
    2.2 利用GRACE重力场模型提取重力变化
    2.3 GRACE滤波方法
    2.4 陆地水储量变化对GRACE重力场影响
    2.5 周期性信号处理方法
    2.6 重力动态变化
    2.7 本章小结
3 地震同震重力变化检测方法
    3.1 地震位错理论提取同震重力变化
        3.1.1 地震位错理论基本原理
        3.1.2 位错模型提取同震重力变化
        3.1.3 海洋质量改正
    3.2 GRACE同震信号提取方法
        3.2.1 差分法
        3.2.2 最小二乘方法
        3.2.3 经验正交函数方法
    3.3 卫星重力变化与理论同震变化的比较方法
        3.3.1 球谐展开方法
        3.3.2 向上延拓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巨震震例的重力变化
    4.1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Mw9.1地震
        4.1.1 地震概况
        4.1.2 理论同震重力变化
        4.1.3 GRACE长期重力变化
        4.1.4 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结果
        4.1.5 小结
    4.2 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0地震
        4.2.1 地震概况
        4.2.2 理论同震重力变化
        4.2.3 GRACE长期重力变化
        4.2.4 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结果
        4.2.5 小结
    4.3 2010年2月27日智利Mw8.8地震
        4.3.1 地震概况
        4.3.2 理论同震重力变化
        4.3.3 GRACE长期重力变化
        4.3.4 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结果
        4.3.5 小结
    4.4 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Mw8.6地震
        4.4.1 地震概况
        4.4.2 理论同震重力变化
        4.4.3 GRACE长期重力变化
        4.4.4 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结果
        4.4.5 讨论与结论
    4.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w7.9地震
        4.5.1 地震概况
        4.5.2 同震重力变化GRACE探测能力讨论
        4.5.3 GRACE长期重力变化
        4.5.4 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结果
        4.5.5 小结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大陆及邻区重力变化与地震预测实践
    5.1 中国及周缘卫星重力变化
        5.1.1 年重力变化
        5.1.2 长期重力变化
        5.1.3 点位时间序列
    5.2 GRACE重力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系
    5.3 卫星重力的地震预测实践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致谢

(9)汶川地震前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地形变变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汶川地震附近及外围地倾斜应变与断层活动监测能力
2 震源区及外围断层活动的特点
    2.1 龙门山断裂带
    2.2 鲜水河断裂带
    2.3 祁连山地震带
3 汶川地震附近及外围地倾斜与应变变化的特点
    3.1 近震源区定点形变震前变化的特点
    3.2 外围定点形变变化
4 地震前兆与预测问题的思考

(10)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分析
        1.1.1 生态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1.1.2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组成要素
        1.1.3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
    1.2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地质构造─气候─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1.2.1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地质构造与环境演化研究
        1.2.2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气候环境演化研究
        1.2.3 晚新生代以来滇西北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1.3 论文研究框架设计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组成要素
    2.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自然要素构成
        2.1.1 地质构造与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与水资源
        2.1.4 植被与土壤
        2.1.5 土地利用状况
    2.2 丽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特征
        2.2.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3.1 第四纪以来地质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演化
        3.1.1 青藏高原隆升与滇西北生态地质环境变化
        3.1.2 丽江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3.2 第四纪以来丽江古环境演化过程
        3.2.1 第四纪以来丽江环境演化
        3.2.2 拉市海湖泊沉积记录与气候环境演化
    3.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
        3.3.1 丽江水系演化
        3.3.2 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的形成机制
第四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4.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现状
        4.1.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特征
        4.1.2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玉龙雪山冰川变化状况
        4.2.1 横断山海洋型冰川区近期冰川变化
        4.2.2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状况
    4.3 丽江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4.3.1 山地城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3.2 丽江盆地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4.3.3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4.4 丽江森林植被变迁及其环境效应
        4.4.1 森林资源变迁
        4.4.2 生态环境效应
    4.5 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环境效应
        4.5.1 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4.5.2 城市发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第五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变机制及脆弱性评价
    5.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动力机制与过程
        5.1.1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及其演化动力机制
        5.1.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
    5.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5.2.1 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脆弱性评价
        5.2.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5.2.3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区综合评价
第六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
    6.1 丽江气候变化趋势
        6.1.1 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6.1.2 气候变化趋势
    6.2 玉龙雪山冰川演变趋势
        6.2.1 玉龙雪山更新世冰川演化过程
        6.2.2 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演化趋势
    6.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趋势
        6.3.1 丽江水资源总体演化趋势
        6.3.2 丽江盆地水资源演化趋势
    6.4 丽江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6.4.1 滇西北山地灾害总体发展趋势
        6.4.2 丽江地震灾害发展趋势
        6.4.3 丽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
        6.4.4 丽江盆地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
    6.5 丽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趋势
        6.5.1 丽江植被变化规律
        6.5.2 森林和草地变化趋势
    6.6 丽江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态势及其影响
    6.7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及影响
        6.7.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
        6.7.2 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对丽江发展的可能影响
    6.8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调保护与调适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简况

四、丽江地震前后西南地区定点形变变化的特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J]. 李腊月,刘峡,万永魁,郑智江. 地质学报, 2021(11)
  • [2]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异常跟踪分析[J]. 付虹,刘自凤,胡小静,李智蓉,洪敏,彭关灵,王光明,倪喆. 地震研究, 2021(03)
  • [3]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4]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侯争.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云南省龙陵邦腊掌温泉水文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D]. 晏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6]川滇地区近期断层运动特征分析[J]. 贾鹏,唐红涛,李瑞莎,张希. 地震研究, 2018(01)
  • [7]利用GRACE卫星重力场研究地震重力变化[D]. 邹正波. 武汉大学, 2016(06)
  • [8]《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9]汶川地震前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地形变变化特征的研究[J]. 牛安福,张凌空,闫伟,贾晓东,李晓帆. 地震, 2009(01)
  • [10]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D]. 范弢.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西南地区丽江地震前后定点变形变化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