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直接抗球蛋白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临床意义
直接抗球蛋白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施美琳[1](2019)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受输血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各给予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2种检查方式,结合有无输血史以及妊娠史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与分析筛查阳性标本的抗体特异性。结果观察组在输血前检测出不规则抗体者18例,其中包括抗-E2 6例、抗-C1 8例、抗-S1 4例,检出率为54. 5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出者26例,其中包括IgG 11例、抗C3d 6例、抗IgG+C3d 9例,检出率为78. 79%,高于对照组不规则抗体筛查率(0%),直接抗人体球蛋白试验检出8例,检出率为25.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提高输血的安全性,降低溶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喆,周国平,任亚娜[2](2018)在《直接抗人球蛋白微孔板检测红细胞表面不规则抗体的实验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用于红细胞表面不规则抗体大规模筛查的试验方法。方法根据直接抗人球蛋白试管法原理,用已知阴性和阳性样本,摸索在微孔板中最适样本浓度、样本量与试剂量,离心速度和时间,振荡频率,特殊样本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建立直接抗人球蛋白微孔板筛查红细胞表面不规则抗体的实验方法46例阴性或4例阳性样本微孔板法与用试管法同步检测,比对测试其准确性;84例阴性、4例阳性样本3次微孔板法检测,测试其重复性。结(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九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8-11-01)
蔡玲,屈焕霞,陈鹏[3](2018)在《输血前实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输血前实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需要输血患者2484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2484例患者中共检出10例为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其中抗IgG+C3d体3例、抗C3d体2例及IgG体5例,20例为不规则抗体阳性,其中抗-JKa 4例、抗-s1 5例、抗-c1 4例、抗-C4例、抗-E 3例,有输血史和妊娠史者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率和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和妊娠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尤为重要,特别是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要着重进行检查,排除一切干扰素,确保安全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且操作简单,准确性好,临床应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8年14期)
徐宁,张勇萍,杨世明,王琛,江涛[4](2018)在《献血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不规则抗体阳性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献血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及不规则抗体阳性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对排除受血者原因以外9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献血员血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DAT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对DAT及抗体筛选阳性的血标本再采用单特异性抗人球蛋白试剂和谱细胞进行免疫球蛋白分型及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9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献血员血标本中检出DAT阳性4例,其中多特异性抗体和IgG同时阳性3例,多特异性抗体和C3d同时阳性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5例,其中抗E抗体3例,抗M抗体2例。结论献血员DAT及不规则抗体阳性可引起交叉配血不合或输血不良反应,对其进行检测既可方便再次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又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杜春红,董守智,苑广洋,黄海涛,李红学[5](2016)在《自身抗体阳性伴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和直接抗人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配血的处理方法,寻求安全、有效的输血对策。方法结合吸收放散方法采用不同厂家、批号的抗筛细胞和谱细胞对待检血清和红细胞放散液进行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特异性的鉴别;选取合适的献血者进行主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分析自身抗体、同种抗体的特异性及其与ABO血型、疾病、贫血的关联和对输血及输血疗效的影响。结果 139例研究对象均为自身抗体阳性伴DAT阳性且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均不合,其中20例只含有自身抗体,59例伴Rh系统或MNs系统或Kidd系统抗体,47例为自身抗体不能排除同种抗体,13例伴有药物抗体或其他系统抗体;共进行221次输血治疗,未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自身抗体和DAT的凝集强度与贫血呈正相关(P<0.05),与输血疗效呈负相关(P<0.05);自身抗体的强度与自身红细胞被致敏的程度呈正相关(P<0.05),且多为免疫性疾病,与ABO血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自身抗体伴DAT阳性的病例,其贫血的严重程度、输血次数、输血后疗效与自身抗体和DAT的凝集强度有关,交叉配血前必须采用合理的流程和方法判定是否伴有同种抗体,选取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或该地区出现较高频率的同种抗体对应的抗原系统同型的献血者配血,可提高安全输血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于明[6](2015)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输血的10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输血前分别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筛查阳性标本的抗体特异性进行分析。并根据有无出输血史和妊娠史将患者分作A、B两组,每组500例,在输血前分别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筛查阳性标本的抗体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输血前,在100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5例不规则抗体,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验出阳性结果的为45例,对比两组的阳性率,A均高于B,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对患者采取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保证输血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溶血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5年23期)
林翠媛[7](2015)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输血前对需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IAS)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输血患者1598例为研究对象,在输血前对其进行IAS和DAT检查,分析筛查阳性率、抗体类型以及输血经历对于患者IAS/DAT检查阳性率的影响情况。结果在1598例检测对象中,IAS阳性者占0.25%(4/1598),DAT呈现阳性者占1.13%(18/1598),IAS结果中抗-E、-D、-C、-Jkb各1例,DAT结果中抗Ig G型、C3d型、C3d+Ig G型分别有9例、5例和4例,结合病史资料分析可知,75%(3/4)的IAS阳性者、83.3%(15/18)的DAT阳性者具有输血经历。结论在输血前对需输血患者的进行IAS、DAT检查,可有效预防输血过程中发生的溶血反应和凝集反应,从而保证患者安全,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显示,具有输血经历的患者出现IAS/DAT阳性的概率更高,在临床中应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5年38期)
曾学平[8](2014)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住院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阳性率以及抗体的特异性。方法选择海口市解放军第187医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住院后需要输血的患者3454例,运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进行DAT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同时对阳性患者的血液抗体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 3454例患者中共检测出6例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17%,其中2例为抗-E、1例为抗-C,1例为抗-c1、1例为抗-s1、1例为抗-Jka,35例为DAT阳性,阳性率为1.01%,其中18例为IgG型抗体、7例为C3型抗体、10例为IgG+C3型抗体。有输血史或者妊娠史的患者出现DAT或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远远高于无妊娠史及输血史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输血前要对DAT及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特别是有妊娠史及输血史的患者,这样可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同时降低出现溶血反应的概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4年02期)
余艳[9](2013)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住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符合输血指征的2758例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DAT,并分析筛查阳性标本的抗体特异性。结果本组2758例患者,输血前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4例,阳性率0.15%;经DAT(定性)共检测出阳性结果 31例,阳性率1.12%。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患者不规则抗体、DAT的阳性率均高于无输血史和(或)妊娠史患者,P<0.01。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血清(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DAT,发现不规则抗体,对于保证输血安全、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35期)
袁淑英,钱晓萍[10](2013)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实施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检查结果,并总结检查临床意义。方法输血前患者2000例,实施不规则抗体筛选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两种辅助检查,分析结果以及研究性别、既往妊娠史和输血史对结果的影响。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查阳性率为0.20%,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阳性率为1.05%;既往输血史或者妊娠史是影响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可以针对检查结果实施输血,避免溶血反应,临床上对患者安全以及治疗有很大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3年30期)
直接抗球蛋白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用于红细胞表面不规则抗体大规模筛查的试验方法。方法根据直接抗人球蛋白试管法原理,用已知阴性和阳性样本,摸索在微孔板中最适样本浓度、样本量与试剂量,离心速度和时间,振荡频率,特殊样本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建立直接抗人球蛋白微孔板筛查红细胞表面不规则抗体的实验方法46例阴性或4例阳性样本微孔板法与用试管法同步检测,比对测试其准确性;84例阴性、4例阳性样本3次微孔板法检测,测试其重复性。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接抗球蛋白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施美琳.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临床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2].周喆,周国平,任亚娜.直接抗人球蛋白微孔板检测红细胞表面不规则抗体的实验方法探讨[C].中国输血协会第九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8
[3].蔡玲,屈焕霞,陈鹏.输血前实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的临床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
[4].徐宁,张勇萍,杨世明,王琛,江涛.献血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不规则抗体阳性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8
[5].杜春红,董守智,苑广洋,黄海涛,李红学.自身抗体阳性伴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
[6].于明.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7].林翠媛.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8].曾学平.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J].医学综述.2014
[9].余艳.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0].袁淑英,钱晓萍.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