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桂英刘彤(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外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235-02
【摘要】目的解决手术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进一步做好心理护理,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56例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记、分析,找出术前患者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发现56例手术患者均因不同原因处于焦虑状态。结论分析择期手术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解除或减轻术前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手术焦虑心理护理
手术焦虑是指在手术前期产生的焦虑反应。为解除或减轻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模式,我院手术室自2007年规范并实施对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开展的系列化心理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将笔者体会总结如下。
1调查评估
1.1调查对象自2007年1月~2008年9月随机抽取外科患者56例。文化程度:文盲9例,小学7例,中学4例,中专15例,大专以上21例;均意识清楚。
1.2调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对56例病人按不同病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分组进行,由病人自行填表评估。不能自行填写或不识字的,由调查者说明后,按患者叙述填写,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率100%,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术前焦虑的原因。
1.3调查结果56例患者均明确表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恐惧,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14分。不同病种组中阑尾炎、肿瘤组焦虑值较其他两组高。不同文化程度组中焦虑值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组中,女性焦虑值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中中年组焦虑值高于其他组。其担心的问题,归纳如下:(1)紧张,要求关心、照顾;(2)关心手术时间长短;(3)怕痛,关心麻醉效果;(4)担心体位不适;(5)担心手术效果;(6)害怕术前准备;(7)担心疾病性质;(8)担心术后对生活的影响;(9)担心手术室环境;(10)担心静脉输液困难。总之,手术患者缺乏消除心理应激因素能力。因患者缺乏对手术的认识及手术室医疗环境的陌生,无论手术大小或者对手术成功的把握度有多高,对于患者来说都有较强烈的精神应激源,在其刺激下,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身体颤动,精神紧张,对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等恐惧,甚至出现心理反应[2]。
2实施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访视:手术前1天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1)向患者介绍自己,初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介绍手术须知,并逐个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重要性,尽量从对病人有利的角度出发,让病人更容易理解,觉得护士这样做都是为了自己好,并主动配合。(3)向病人介绍麻醉方法,我们可以现身说教,让病人放心。(4)简单地向病人阐述手术的过程及大概需要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介绍避免详细,避免做任何承诺。若病人有更进一步的要求,或我们不能回答的,可以借助医生的力量,告诉患者,详细的有关手术过程的事项,手术医生会给以详细的解释。(5)介绍手术及麻醉体位配合。(6)主动询问病人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7)向患者介绍一些消除紧张的方法。
3术前心理护理注意事项
3.1讲解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患者年龄不同,对手术的认知程度不相同,产生的焦虑程度及其焦虑的方面也不相同。因此,解释方法要有针对性,以取得患者的协作与配合。
3.2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焦虑的程度不同对于文化素质较高的患者来说,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经常看一些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书籍,却不一定能正确了解自己疾病的程度,因此焦虑和恐惧压力较大[2]。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教育方法,耐心聆听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3.3给予合理的解释以及适当的保证,消除焦虑心理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3.4注意联合周围人群的力量让病人知道大家都很关心他,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术前心理护理后评估
对56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后,调查反馈的信息显示:54例基本消除心理压力,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14分,手术顺利通过。2例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仍>14分。
5讨论
经过心理准备,病人焦虑、恐惧、抑郁、疼痛及痛苦程度均有所减轻,心率、血压和血或尿中儿茶酚胺含量变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也减少[1],通过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点,所以为解除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模式,通过一年多的护理实践,我们开展的术前系列化心理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值得推荐,同时术前心理护理也确保了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罗洁芳.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护理.现代医院,2007,4:34-35.
[2]刘庆红.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焦虑心理与术前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