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度牒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度牒制度,明太祖,藏传佛教,僧录司
度牒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阴海燕[1](2015)在《明代藏传佛教度牒制度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度牒是封建政府为监督和管理宗教事务而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具有限制僧尼数量和稽查约束宗教发展的重要功能。自元代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奉行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藏传佛教逐渐向内地的青海、京畿、五台山、云南等地传播发展。藏传佛教僧人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却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负担,甚至屡有违法犯罪事件发生。明代对藏传佛教僧侣的管理,开始把广泛流传于内地的度牒制度施之于藏传佛教僧人,是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藏学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阴海燕[2](2015)在《明代藏传佛教度牒制度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度牒是封建政府为监督和管理宗教事务而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具有限制僧尼数量和稽查约束宗教发展的重要功能。自元代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奉行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藏传佛教逐渐向内地的青海、京畿、五台山、云南等地传播发展。藏传佛教僧人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却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负担,甚至屡有违法犯罪事件发生。明代对藏传佛教僧侣的管理,开始把广泛流传于内地的度牒制度施之于藏传佛教僧人,是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藏学学刊(第13辑)》期刊2015-12-01)
宋晓亮[3](2014)在《清代藏传佛教度牒制度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度牒是封建政府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具有限制僧尼数量和稽查约束功能,在汉传佛教管理中有悠久历史,是封建王朝监督和管理宗教事务的一种重要手段。自元代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奉行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汉、藏、蒙的等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藏传佛教作为一种重要文化载体,逐渐向内地传播发展。北京、五台山等地出现了很多官建藏传佛教寺院,藏传佛教僧人开始留驻京城等地。众多留京藏僧为汉藏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却也增加了政府负担,甚至屡有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对藏传佛教僧侣的管理,尤其是在留京藏传佛教僧人数目限制和僧人行为约束等领域的管理迫待加强。清政府为根治留京藏僧人数过多以及为加强稽查约束,首先在驻京喇嘛中试行度牒制度。本文第二章以清代两份典型的喇嘛度牒为切入点,试图还原清代藏传佛教度牒概貌,并简要分析度牒的管理程序,包括相关管理机构、度牒禁令等事项,展现了清代藏传佛教度牒管理的方式方法与历史地位。在第叁章梳理了清代藏传佛教度牒制度的发展历程:清代藏传佛教度牒制度萌芽于顺治时期,试行于康熙时期,在罗卜藏丹津叛乱后,推行于甘青等地区,到乾隆时期逐渐成熟,覆盖了京城、五台山、蒙古已及甘青等广大地区。藏传佛教度牒制度借鉴蒙藏地区宗教管理体制,以政令为制度保障,以寺院额缺和喇嘛口粮衣单为补充手段,体现了清代僧人管理的法制化理念。最后,笔者研究认为度牒制度的出现是藏传佛教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清代对藏传佛教以管促控,以控带管的生动实践,是清代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控制力强化的具体表现。藏传佛教度牒制度是对元代、明代藏传佛教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升华,同时又是对汉传佛教僧尼管理模式的借鉴,是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产物。习近平同志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点出了西藏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在西藏,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藏传佛教管理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创新寺庙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前朝的管理做法和经验,必然会对今天的实践探究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期刊2014-03-01)
张庆松[4](2010)在《从度牒制度的兴废看当代户籍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度牒是封建政权向入册僧道颁发的资证。度牒制度演变千余年最终淡出历史的主要原因是清乾隆朝彻底根除了度牒制度上的利益附着及其对僧道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为何举步维艰?简言之,户籍制度附着特殊利益,而剥离附着利益的相关制度尚不成熟。以史为鉴,我们得出对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有益的启示:根除现行户籍制度的附着利益,完善配套政策,真正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是现行户籍改革的根本方向。(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0年01期)
赵轶峰[5](2008)在《度牒制度与清前期社会制度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入关前即已实行度牒制度,康熙初限制寺观及僧道数量,雍正时期,放松对僧道管理,度牒失去效力。乾隆初恢复度牒制度,乾隆叁十九年,正式废止度牒制度,从此僧道身份与政府干预脱节。清前期度牒制度着眼于社会治理,而非宗教规范。度牒制度在清代之废止,是明清帝制框架下民间社会自由生活秩序之逐步发展,佛、道教与其他民间信仰乃至普遍日常生活习俗融和,僧道成为大量普通人生存出路,政府对社会控制放松的结果。乾隆帝复、废度牒制度之转变,反映出其现实主义的政治策略思想。(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08年04期)
赵轶峰[6](2008)在《明代僧道度牒制度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初通过实行度牒制度,将僧道身份之合法确认权归于国家,实现对制度宗教组织成员的掌控,保持世俗政治文化主导地位及相关经济制度之推行。其基本目标,主要包括限制僧道人口、划分僧俗界限、考试授牒。但僧道定额在正统以后被大幅度突破,成化时期因滥度僧道,已经基本失去效力,虽经弘治时期整理,未根本改变趋势。明中叶以后,僧道中有度牒者,当不低于70万人,其无度牒者,又当远多于有度牒者。嘉靖中叶以后,纳银给度成为主要做法,明初制度精神已然丧失。度牒制度变迁与皇室家族信仰倾向及其利益关系密切。有关争论,基本在官僚士大夫与皇帝、后妃、僧道势力间展开,反映出儒家治国理念与佛道信仰之间的严重冲突。度牒制度由社会控制手段蜕变为财政手段,是明朝社会控制力削弱的过程,也是包括社会救助需求在内的财政压力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古代文明》期刊2008年02期)
任宗权[7](2008)在《道教度牒制度的兴起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度牒制度,是封建政权管理道教教职人员户籍的一种特殊法制手段。这种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延续长达一千多年,是世界宗教史绝无仅有的,在道教史以及中国法制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封建政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种特殊历史产物。其实,这种制度来自早期(本文来源于《中国道教》期刊2008年01期)
曹旅宁[8](1990)在《试论宋代的度牒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中国与前代相较,社会变化异常明显,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及其特性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自南北朝以来由封建统治阶级扶植起来的寺院经济也在外部形式和经济内涵上与前代迥然不同,这种不同集中表现在度牒制度的变化上。度牒制度,大概南北朝时业已存在,但出家须领官家度牒有明文记载的却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度牒制度的本来目的在于限制人民随意出家,以保证封建国家拥有足够的剥削对象。但是到了宋代前期,度牒仅是一纸单纯的身份证明文件,并无限制的用意。到了末代中(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0年01期)
度牒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度牒是封建政府为监督和管理宗教事务而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具有限制僧尼数量和稽查约束宗教发展的重要功能。自元代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奉行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藏传佛教逐渐向内地的青海、京畿、五台山、云南等地传播发展。藏传佛教僧人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却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负担,甚至屡有违法犯罪事件发生。明代对藏传佛教僧侣的管理,开始把广泛流传于内地的度牒制度施之于藏传佛教僧人,是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管理的重要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度牒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阴海燕.明代藏传佛教度牒制度探微[J].藏学学刊.2015
[2].阴海燕.明代藏传佛教度牒制度探微[C].藏学学刊(第13辑).2015
[3].宋晓亮.清代藏传佛教度牒制度探究[D].西藏大学.2014
[4].张庆松.从度牒制度的兴废看当代户籍制度改革[J].学园.2010
[5].赵轶峰.度牒制度与清前期社会制度变迁[J].求是学刊.2008
[6].赵轶峰.明代僧道度牒制度的变迁[J].古代文明.2008
[7].任宗权.道教度牒制度的兴起与演变[J].中国道教.2008
[8].曹旅宁.试论宋代的度牒制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