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英汉存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存现结构,非宾格性,语迹语链,方位名词组
英汉存现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邓林[1](2018)在《英、汉存现结构非宾格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英、汉语存现动词非宾格性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发现英、汉存现结构中的动词都包括原型非宾格动词和衍生非宾格动词,存现动词都具有非宾格性。根据"语链传递格位假说",英语存现结构中there和方位性名词组都获得主格,并将通过语迹语链格位传递给动词后的名词组;汉语存现结构中的方位名词组也获得主格,并通过语迹语链将格位传递给动词后的名词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璠[2](2017)在《事件结构视角下的英汉存现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汉语言中,允许进入存现结构的动词除了非宾格动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作格动词,甚至及物动词。在事件结构的框架中,事件语义与句法结构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句法结构在很大程度由事件结构派生而来,语义与句法在事件结构的框架中得以统一。英语存现动词为非宾格形式,其非作格存现动词本身蕴含结果性次事件,在存现结构中亦体现非宾格性质。而汉语存现动词的句法特征与其后补语的出现与否存在直接关系:当补语缺失存现动词单独充当谓词时,不产生结果性次事件,动词呈现出非作格动词性质;而当补语出现,与存现动词共同充当谓词时,则产生结果性次事件,动词呈现非宾格性质。(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7年18期)
彭逸红[3](2012)在《法汉存现句句法结构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法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特殊的句式—存现句,都表示在某个处所或地点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事物,但是同样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的是它们句法方面的差异,首先简单地探讨了差异的原因是这两种语言语系语族的区别以及本身句法结构,然后具体分析了法、汉语存现句的SP、SV以及语序的区别,其中包括SP中介词以及句法的对比,SV种类以及时态的对比。(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郑香清[4](2011)在《英汉存现结构的生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存现结构的一个重大的差别就是英语存现结构由一个虚词there做主语,而汉语存现结构始终由一个方位词组充当,但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谓语动词都具有非宾格性,名词位于动词的后面。因此,对于英汉存现结构的生成,本文欲在对以往学者对英汉存现结构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全新的方案。(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中旬刊)》期刊2011年03期)
于雪莹[5](2010)在《英汉存现句句法结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汉英两种语言的存现句进行句法结构对比研究,揭示出汉英存现句在主语、处所词、动词上相似点与不同之处。(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期刊2010年06期)
张达球[6](2006)在《英汉存现结构句法-语义关系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句法语义界面,对存现结构句法配置进行关系诠释,认为英汉典型存现结构句法表征不尽相同,但都是在存现事件结构中表达凸像与背衬的语义关系,在句法结构上表现出非宾格性特征。其句法配置都不是由存现主动词而是由存现轻动词允准。汉语存现结构的外论元要求外部引入。(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06年04期)
崔全全[7](2006)在《英汉存现结构生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现结构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长期以来备受瞩目和争论。本文研究目的是: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比英汉存现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释英汉存现结构的生成。 本文在分析英汉存现结构语义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将英汉存现结构分为两大类:典型存现结构和非典型存现结构。通过对比英汉存现结构各个成分的特征,发现英汉存现结构谓语都是非宾格动词,可以分为叁类:纯存现动词,纯非宾格动词和准非宾格动词;发现英汉存现结构的表层主语有叁种情况:英汉存现结构深层主语的语义特征之一是定指限制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深层主语都同等程度地展现定指限制特征;方位词组在英汉存现结构中做地点状语时,形式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对比英汉存现结构特征之后,本文采用了一个存现结构的基础生成结构,分别说明了英汉存现结构的生成,最后得出结论:英汉存现结构的生成过程大体一致,只是在生成的过程中由于语言间参数的不同,导致两者表层构造的差异。 然而,因为语言现象是极其复杂的,本文在分析英汉存现结构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以及生成后,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6-06-02)
英汉存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英汉语言中,允许进入存现结构的动词除了非宾格动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作格动词,甚至及物动词。在事件结构的框架中,事件语义与句法结构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句法结构在很大程度由事件结构派生而来,语义与句法在事件结构的框架中得以统一。英语存现动词为非宾格形式,其非作格存现动词本身蕴含结果性次事件,在存现结构中亦体现非宾格性质。而汉语存现动词的句法特征与其后补语的出现与否存在直接关系:当补语缺失存现动词单独充当谓词时,不产生结果性次事件,动词呈现出非作格动词性质;而当补语出现,与存现动词共同充当谓词时,则产生结果性次事件,动词呈现非宾格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汉存现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邓林.英、汉存现结构非宾格性对比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
[2].王璠.事件结构视角下的英汉存现动词[J].海外英语.2017
[3].彭逸红.法汉存现句句法结构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4].郑香清.英汉存现结构的生成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
[5].于雪莹.英汉存现句句法结构对比[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
[6].张达球.英汉存现结构句法-语义关系诠释[J].外语研究.2006
[7].崔全全.英汉存现结构生成对比[D].延边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