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功能视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法律调整机制,认知分歧,弥合,实践理性
认知功能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蒋春华[1](2019)在《法律调整机制的认知分歧与弥合——一个人工系统功能实现视角下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调整机制是描述和解释法的动态运行与功能实现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理论范畴。但长期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旨趣、哲学前提和学术理路,形成了责任实现论、规范运行论、逻辑基础论、规范运行和逻辑基础结合论、正义实现论和调整机制泛化论等六种主要观点。事实上,以上各观点都是对法律调整机制这个"人工"巨系统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不同局部的认识和把握,而任何分离法律调整机制的规范构成、生效基础和正义价值等要素的理论都是欠妥当的,将有害于该系统功能的有效实现。只有在主客观统一的原则下系统整合,明确其边界和内部结构,方可真正弥合法律调整机制的认知分歧。(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珍,王德文,徐昊楠[2](2019)在《多水平视角下探讨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高龄老人认知能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1998~2011年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观测服务调查问卷(CLHLS)的六期数据,选取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8例高龄老人。受调查者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无显着下降趋势(P=0.834)。女性的认知功能显着低于男性(P=0.011),且其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快于男性(P=0.01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休闲活动的参加程度显着影响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P<0.05)。结论休闲活动是认知功能的关键保护因素。建议为男性和女性高龄老人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提升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相关政策,引导老年人实现个体的健康老龄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刘凤贤[3](2019)在《系统功能视角下多模态隐喻意义的认知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媒体和数据技术的推广将多模态化引入了语言学领域。在异质感官符号的冲击下,语言文字作为表意符号,其垄断地位正逐渐削弱,以多种符号资源为表征的多模态隐喻则日益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多模态隐喻意义的认知构建。(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华[4](2019)在《认知功能视角下英汉花卉名称次范畴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卉是用来观赏的植物的总称。栽培花卉对人类有许多好处:美化环境;增加生活乐趣;促进人体健康;增加经济收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国家间关于花卉的交流日益密切,花卉已不仅仅是文化的象征,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数据表明,中西方花卉研究论着主要在农业科学和技术领域,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论着只占总数0.13%。对花卉词的研究中,大量论着集中于对花卉名称的文化含义和翻译策略的研究,有关语言学研究主要研究花卉词作为来源域迁移到了哪些义域,而非将其作为目标域。因此,从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对比分析、内省与实证的研究方法对英汉花卉次范畴词前置修饰语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扩大了跨范畴理论的应用范围,将其应用于花卉科学词汇,有利于认知隐喻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的本土化。实际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科学命名其他事物,有助于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本论文围绕以下叁个问题对《花卉词典》中1540个英语花卉次范畴词和1540个汉语花卉次范畴词进行研究。(1)英汉花卉次范畴词构词方面的异同点是什么?(2)英汉花卉次范畴词跨语义范畴方面的异同点是什么?(3)英汉花卉次范畴词跨语法范畴方面的异同点是什么?通过研究,本文发现,英汉花卉次范畴词在构词,跨语义范畴和跨语法范畴叁方面存在许多异同点,并分析了其原因。文章还分析了跨范畴理论是如何作为深层机制促进词汇构建,进而影响语篇衔接与连贯。在构词上,英汉花卉次范畴词中的复合词都是“修饰语+中心语”的“逆行结构”。(金立鑫,2000)例如,狒狒花、堆心菊、龙舌兰、野牛草、龟背竹、卷云球、baby rose,bird cherry,blood flower,cotton rose,feather cactus,holly fern,night jessamine。这是因为英汉花卉词具有经济的构词原则,也说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认知体验。不同点是:(1)英语花卉次范畴词单纯词的词化度高于汉语。(2)英语花卉次范畴词多词缀和曲折变化,汉语无曲折变化,有少量派生词缀。不同的原因是汉语思维注重整体,其属于分析型语言,构词注重语序和虚词;英语思维注重部分,作为综合型为主的语言,构词多形态变化。在跨语义范畴方面,经统计,英汉花卉次范畴词来源域类型基本一致,前六名为动物、工具、颜色、自然现象、地名和人类,后五位都是数词、矿物、神灵、化工和食物。说明英汉语言都注重用隐喻性思维增加花卉词内涵。来源域的前六名占很大比重是因为其跟花卉的形状、特点、颜色、生长环境有关,也与人息息相关。不同点及原因是:(1)中国具备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是许多花卉的原产地,而西方花卉植物较多来自他国,所以前置修饰语中来源域为地名的英语花卉次范畴词数量远多于汉语。(2)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更注重用隐喻性思维增加花卉内涵以方便记忆,所以汉语花卉次范畴词跨语义范畴总比重高于英语。(3)每个源域的具体内容有所区别。英汉民族的词汇体系以及文化背景不同,汉语的龙凤文化,中医文化,儒家和道家的阴阳五行文化,集体主义思想以及独特的历史典故和英语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个体主义思想是导致具体内容不同的原因。最后,本部分指出,跨语义范畴作为深层机制,通过把来源域的许多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上,精简语篇结构,密切句子语义关系,从而促进语篇连贯。在跨语法范畴方面,本研究发现,英汉花卉次范畴词前置修饰语都存在大量形容词化的现象。英汉花卉次范畴词前置修饰语表现“性质”语义功能都主要来源于“实体”语义功能,即将名词用作形容词的用法数量最多。例如,“指甲兰、箭头藤、酒瓶椰子、鸦胆树、眼镜蛇草、马蹄莲、墨兰、流苏树、胭脂掌、ballon flower、banana shrub,bear cherry,bottle palm,dagger fern,flame vine,rock jasmine”。形容词化的大量使用是因为其可以增大信息密度,简化词汇结构。名词被用作形容词数量和比重居于首位的原因是,名词具有客观、科学、严谨、权威的特点,且名词用作前置修饰语使得花卉次范畴词具有被进一步分类的可能性。但是,汉语花卉次范畴词跨语法范畴总量以及各个分支的数量均多于英语。汉语花卉次范畴词前置修饰语语义功能为“过程”的动词用作形容词的数量占相当比重,而对此词典中英语花卉次范畴词的研究并没有发现这种用法。原因是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英语可以通过添加词缀使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转化,汉语各词类间功能和语义不同,但无形式变化。英汉花卉次范畴词前置修饰语都没有语义功能为“关系”的连词用作形容词的情况,这是因为连词适用于语篇而非科学词汇。因环境对花卉极为重要,英汉花卉次范畴词都存在表示“环境成分”语义功能的副词等用作形容词的现象,汉语略多于英语是因为英语副词可转化为形容词。英语花卉次范畴词前置修饰语存在大量跨语法范畴现象是为了避免语义偏离。最后,本研究提出,跨语法范畴作为深层语法机制,通过对词汇构建,促进主述位变化和信息流动,进而推动语篇衔接。(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4-01)
冷玉芳[5](2018)在《对话句法:认知功能视角下的会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话句法理论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考察会话语言中的在线句法。对对话句法的主要观点、基本概念及理论价值进行了评介,并运用对话句法的概念和工具分析了实际场景下的汉语语料。对话句法克服了关联理论过于笼统、形式句法学过于抽象的缺陷,它将形式与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对话句法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价值,是语言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牛婕,严灿,吴丽丽[6](2019)在《补肾法抗晚发型抑郁症研究的新视角:脉络丛衰老—叶酸脑转运—海马神经发生—认知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发型抑郁症(LOD)特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的原发性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是增加LOD治疗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抗抑郁基础上改善认知功能损害是有效治疗LOD的关键。本文从"脉络丛(CP)衰老—叶酸脑转运—海马神经发生"这一新视角,探讨了LOD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结合补肾法抗衰老和抗抑郁的效应及机制,认为运用补肾法治疗LOD能充分体现针对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治疗特色和优势。以认知功能修复为切入点,今后应深入开展有关补肾法发挥其整体有效抗LOD效应的作用靶点和机制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这对于LOD临床疗效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唐小宁[7](2018)在《莎士比亚戏剧功能词and的语义探究——以隐、转喻认知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据语料库统计,"and"是莎剧中高频、多义的功能词之一,在莎剧情节中起着生成意义的作用。以认知隐喻和转喻为视角,分析莎翁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中"and"的语义,发现"and"的时间意义是空间意义的隐喻,时间意义又通过隐喻和转喻延伸出因果、条件、目的、转折、评论等语用义;这些语义在认知上呈现出层级性。(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璐宁,金亚虹[8](2018)在《身体锻炼与认知功能:开放-封闭性锻炼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锻炼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已被众多的研究者证实,但仍存在不一致结果,其机制也不明确。除了项目、强度、单次锻炼时间、持续时间、频率等变量之外,开放性也是描述身体锻炼特征的变量。从事开放性高的身体锻炼,个体需要投入较高的认知资源,用于刺激辨别和决策制定,以便应对不断变化的锻炼情境(线索)。然而,目前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支持。为此,本研究对近年来关于身体锻炼与认知功能的中外文献进行梳理,从身体锻炼的开放-封闭性这一维度入手,旨在探讨封闭性身体锻炼(跑步、功率自行车等)、具有一定开放性身体锻炼(太极拳、瑜伽等)以及开放性身体锻炼(篮球、乒乓球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1)身体锻炼的开放-封闭性可能是影响个体认知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2)跑步、功率自行车等封闭性身体锻炼可能更有利于执行功能和一般认知功能的改善;(3)篮球、乒乓球等开放性身体锻炼可能更有利于注意、抑制控制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的改善。今后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究身体锻炼的开放性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便深入理解身体锻炼改善认知功能的内在过程。(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期刊2018-08-22)
侯俊林,詹向红[9](2018)在《以五脏视角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认为认知功能是神的一部分,脑主神明而五脏藏神。五脏功能状态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发生均有影响。五脏协调运转才能顺利化生精气血津液,并避免痰浊瘀血的形成,保证脑神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不应根据经验囿于脾、肾等某一脏腑,而应该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特别是五脏功能,辨证施治。(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熊舒婷,张健[10](2018)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其最大特色是打破共时和历时的畛域,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的形成过程,语法化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回答"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人类语言的语法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构造的"。因此,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语法化视角的引入不仅能深化我们对汉语语法演变事实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汉语共时语法系统的深入理解。(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29期)
认知功能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认知能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1998~2011年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观测服务调查问卷(CLHLS)的六期数据,选取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8例高龄老人。受调查者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无显着下降趋势(P=0.834)。女性的认知功能显着低于男性(P=0.011),且其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快于男性(P=0.01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休闲活动的参加程度显着影响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P<0.05)。结论休闲活动是认知功能的关键保护因素。建议为男性和女性高龄老人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提升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相关政策,引导老年人实现个体的健康老龄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功能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1].蒋春华.法律调整机制的认知分歧与弥合——一个人工系统功能实现视角下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9
[2].李珍,王德文,徐昊楠.多水平视角下探讨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
[3].刘凤贤.系统功能视角下多模态隐喻意义的认知构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刘华.认知功能视角下英汉花卉名称次范畴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冷玉芳.对话句法:认知功能视角下的会话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牛婕,严灿,吴丽丽.补肾法抗晚发型抑郁症研究的新视角:脉络丛衰老—叶酸脑转运—海马神经发生—认知功能[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7].唐小宁.莎士比亚戏剧功能词and的语义探究——以隐、转喻认知为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2018
[8].王璐宁,金亚虹.身体锻炼与认知功能:开放-封闭性锻炼的视角[C].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2018
[9].侯俊林,詹向红.以五脏视角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J].辽宁中医杂志.2018
[10].熊舒婷,张健.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献综述[J].校园英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