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线型设计论文-刘栋栋,叶兴联,章华熔,苏寅彪,李立锋

流线型设计论文-刘栋栋,叶兴联,章华熔,苏寅彪,李立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线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线型,烟冷器,节能,数值模拟

流线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栋栋,叶兴联,章华熔,苏寅彪,李立锋[1](2019)在《基于流线型设计理念的烟冷器流场优化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烟冷器烟道设计存在阻力大、流动状态差、换热效果差、换热管磨损等问题。本文基于流线型设计理念,采用CFD方法,对烟冷器上、下游的烟道和导流板进行了优化设计。数值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烟冷器内部的大涡流基本消失,局部流速降低,气流湍流耗散减少,系统的压降和烟道流场分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减阻效果明显。通过现场实测发现,系统阻力减少了680Pa,与数值模拟显示的系统减阻702Pa基本相当,证明了流线型烟道设计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可见,流线型技术对于烟冷器节能减阻改造和提高烟冷器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燃煤电厂烟道优化设计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期刊2019-08-23)

叶兴联,李立锋,章华熔,赖晖才,刘栋栋[2](2018)在《低低温电除尘器烟风道流线型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电厂烟风道用于输送烟气、冷风等介质,其设计优化不仅影响烟风道的流场分布均匀性、流量分配和系统阻力,而且会影响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了解决常规布置烟风道存在的流场均匀性较差、流量偏差大、阻力大等问题,结合某电厂1 000 MW机组配套低低温电除尘器进出口烟道,采用多尺度的研究方法,对常规烟风道和流线型烟风道进行设计与分析研究,对不同布置方式烟风道的流场分布均匀性、流量偏差、烟道阻力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CFD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CFD模拟结果与物模实验结果吻合性良好;流线型烟风道的布置较常规烟风道更简单,且流场分布均匀性、流量偏差、阻力都比常规烟风道有较大改善。采用流线型烟风道可起到较明显的节能降耗作用,为燃煤电厂烟风道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永文[3](2016)在《比较“流线型”设计与中国“圆和”设计的两种造物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设计大师与古代的中国先哲,他们分别通过自己对"流线型"设计和中国"圆和"设计的造物立场表达了对宇宙、自然界的理解。我国早在新时器时代的陶器中就能见到"圆和"设计的端倪,虽与"流线型"设计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但却殊途同归。本文主要从这两种设计的造物立场出发,并从其内外因的维度进行分析,以窥视两者造物立场的异同。(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6年21期)

王敏[4](2016)在《“形式追随市场”——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设计风格”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流线型设计风格",体现了在"美国制造系统"背景下消费品设计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特点。这种"人为"风格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借自工程设计领域,以期刺激经济走向复苏。尽管流线型设计风格遭到了不同的批评,但却有效地引导了大众消费的审美取向,使之成为鼓励美国民众克服经济危机影响的一种精神象征。(本文来源于《设计学研究·2015》期刊2016-06-01)

刘旭[5](2016)在《论流线型设计风格的产生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流线型设计是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流行起来的一种设计风格,其率先应用在交通工具的外观设计中,后拓展到其他与运动无关的产品设计上。本文主要从科技发展、社会变革、消费者叁个方面来分析流线型设计产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室内设计与装修》期刊2016年05期)

周绍文,张怀奎[6](2014)在《马来西亚动车司机室操作台的模块化流线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车司机室操作台结构简统型、目视广角型的设计目标,采取零部件模块化和面板流线型设计,产品满足了客户操作舒适性,降低疲劳强度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4年08期)

方琼琳[7](2013)在《“流线型”设计风格归属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设计风格流派的典型特征为依据分析"流线型"设计风格,试图给流线型设计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位。(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3年08期)

张希恒,吴佳宝,段峰波,李科[8](2013)在《基于源汇法和数学解析法的轴流式止回阀阀芯流线型设计及流阻系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源汇法和数学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轴流式止回阀的阀芯线型,利用等强度线源与直线均匀流迭加法以及精确数学表达法,分析推导了阀芯中阀瓣和导流罩的表面曲线数学表达式,解析推导了轴流式止回阀的流阻系数。以此方法对某型号的轴流式止回阀阀芯的线型进行改进设计,计算了改进前后的阀门流阻系数,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流阻系数降低明显,此研究结果可为轴流式止回阀阀芯的线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期刊2013年04期)

杨帆[9](2012)在《客运机车司机室流线型设计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客运机车司机室流线型设计过程的简述,总结了一些工作上的经验,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2年13期)

庄文彬,王坤茜,邵琳雅[10](2011)在《“流线型设计”在产品造型中存在的弊端》一文中研究指出"流线型设计"自20世纪的发现,到叁四十年代的发展,至今仍在流行,一度被人们所崇拜。但是,这种被称为非现代主义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吗?我们不能片面提倡"形式追随功能",但更不能让功能追随形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1年15期)

流线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燃煤电厂烟风道用于输送烟气、冷风等介质,其设计优化不仅影响烟风道的流场分布均匀性、流量分配和系统阻力,而且会影响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了解决常规布置烟风道存在的流场均匀性较差、流量偏差大、阻力大等问题,结合某电厂1 000 MW机组配套低低温电除尘器进出口烟道,采用多尺度的研究方法,对常规烟风道和流线型烟风道进行设计与分析研究,对不同布置方式烟风道的流场分布均匀性、流量偏差、烟道阻力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CFD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CFD模拟结果与物模实验结果吻合性良好;流线型烟风道的布置较常规烟风道更简单,且流场分布均匀性、流量偏差、阻力都比常规烟风道有较大改善。采用流线型烟风道可起到较明显的节能降耗作用,为燃煤电厂烟风道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线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刘栋栋,叶兴联,章华熔,苏寅彪,李立锋.基于流线型设计理念的烟冷器流场优化及工程应用[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9

[2].叶兴联,李立锋,章华熔,赖晖才,刘栋栋.低低温电除尘器烟风道流线型设计与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8

[3].李永文.比较“流线型”设计与中国“圆和”设计的两种造物立场[J].设计.2016

[4].王敏.“形式追随市场”——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设计风格”新论[C].设计学研究·2015.2016

[5].刘旭.论流线型设计风格的产生原因[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

[6].周绍文,张怀奎.马来西亚动车司机室操作台的模块化流线型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4

[7].方琼琳.“流线型”设计风格归属问题探究[J].美术大观.2013

[8].张希恒,吴佳宝,段峰波,李科.基于源汇法和数学解析法的轴流式止回阀阀芯流线型设计及流阻系数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2013

[9].杨帆.客运机车司机室流线型设计浅谈[J].才智.2012

[10].庄文彬,王坤茜,邵琳雅.“流线型设计”在产品造型中存在的弊端[J].中国市场.2011

标签:;  ;  ;  ;  

流线型设计论文-刘栋栋,叶兴联,章华熔,苏寅彪,李立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