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雪上大众健身与郊游、娱乐活动的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贺[1](2021)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和地区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城市体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步尖锐地显现出来。诸如:体育旅游发展与城市文化有何内在联系?如何在文化自信保障下,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与促进体育旅游发展双赢?城市体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保持城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作者以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为例,旨在探讨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挖掘文化自信对体育旅游文化品牌创新及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推动作用,最终就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的提出可行策略。在课题研究中,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系统分析法等,对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本质内涵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哈尔滨城市体育文化资源、体育旅游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梳理,进一步体现出其文化价值。本文重点剖析了哈尔滨地域文化内涵与体育旅游、文化自信与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深层关系;分别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对当前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中文化自信缺失而引发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文化自信为城市体育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地域体育文化的振兴为文化自信的树立奠定了基础,两者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2.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全领域、多季度发展优势,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分析其发展过程,发现存在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过于同质化、不能充分挖掘其现代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问题。3.通过打造以地域文化为核心、体育+旅游为载体、文化产业为依托的体系,实现哈尔滨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同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相结合,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融入于体育旅游发展当中,促进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良性发展。
鱼小芸[2](2020)在《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作为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涉及多种乡村资源及其对应的乡村景观建设,承担着乡村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任。目前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宽泛,聚焦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所进行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较少。而且由于“田园综合体”这一模式较新,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导致其在实际建设中仍旧存在与乡村资源结合不紧密、产业链设置不完善、缺乏地域特色与创意等种种问题。本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田园综合体的景观研究基点,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提出切实的建设策略。“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其涵义与“乡村旅游”相近。引文部分对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梳理归纳了各国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的源起与特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与规划研究部分围绕其理论基础、开发要素、产业构成展开,阐述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助益,并从功能结构、空间格局、建筑道路布局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部分由分五个部分层层推进:首先明确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原则,接着明确供求关系并确立开发动力模型,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和客源需求研究,确定主导开发类型,落实到景观层面上对田园综合体中生产、生态、生活三大类资源提出景观营建策略。选取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相关典型案例,对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解读,明确其主导资源与主导开发模式,归纳总结了其规划建设的经验。本文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作为研究实例。通过现场调研与分析,明确其资源构成、开发机遇及挑战,紧密结合理论部分的研究,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农业产业升级为导向,拥有完善产业链的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期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为北方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贺铂文[3](2019)在《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群众和国家更多的关注于精神文化以及身体健康问题。伴随我国居民对于强身健体的需求和休闲娱乐的诉求增加,通过冬奥会等赛事的举办,专业性和娱乐性的冰雪主题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冰雪文化活动的发展逐渐走向高潮。黑龙江省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冰雪资源,已成为我国冰雪发展的重要区域。相关公共政策的不断改革,从运动场地、赛事活动、青少年冰雪等方面为黑龙江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方针指导,推动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冰雪活动场地建设的推进、冰雪设施和器材生产产业链的完善等,使冰雪文化活动进一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有利于提升群众精神文明素养和国民的身体素质。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冰雪文化活动发展的研究现状。对其起源、产生机制、产生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把握此研究领域的进展状况,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其次,对近年来颁布的与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相关的公共政策进行梳理,并对黑龙江省的执行现状进行调查。根据对前人相关文献的分析在进行思考结果后确定了符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的相关维度以及具体问题,并在发放前保证问卷的科学性。之后,对相关政策执行情况以及群众参与冰雪文化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查,以更好地了解群众中冰雪文化活动的发展。根据回收的问卷数据,在统计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对现状的理解。在对这些公共政策及其推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当前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发展现状。最后,结合当前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现状提出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从公共政策以及影响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两个角度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促使黑龙江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在未来可以得到蓬勃发展。
刘晓剑[4](2015)在《北京市群众参与冬季冰上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首部北京的方方面面都在经历着改变,北京市群众的生活也在不断日新月异,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冰上运动作为冬季所特有的娱乐健身休闲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特别是在中国奥委会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请之后,北京市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对此积极响应,同时更重要的是群众参与冰上运动的热情高涨。作为首都北京,有着悠久的冰上运动发展历史,拥有一大批冰上运动爱好者。因此,本人希望通过对北京市群众参与冬季冰上运动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北京市群众冬季冰上运动的现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为冰上运动更好的开展提供帮助。结合北京市群众参与冬季冰上运动的现状,本人认真设计问卷,并通过现场发放,现场回收问卷之后统计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冬季冰上运动群体中男性参与人数多于女性,以学生、中高经济收入人群为主,他们的参与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2.北京市冬季冰上运动的群体对申办冬奥会有极大的热情,并且大都了解冰上运动,普遍认为冰上运动有很好的健身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3.北京市拥有丰富的冰场资源,并且以室外天然冰场为主,大都以参与民族特色滑冰活动为主。4.目前北京市冬季冰上运动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有:部分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淡薄,环境意识有待加强。同时,冰场资源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软件有待升级、缺乏指导员指导、忽略相关安全措施、缺乏丰富多样的冰场活动等问题。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与有关专家的咨询,结合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冰场提供多样化的健身服务项目;借助申办冬奥会,宣传冰上运动,让群众参与冰上运动常态化;增强冰上运动指导员相关专业能力,发挥健身指导作用;完善冰场软件建设,将参与者转化成爱好者;加强对冰场的正规化运营机制,把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同时,借鉴欧洲冰上运动开展好的城市经验,中西合璧出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冰上运动发展道路。
魏丽辉,姜淼淼[5](2014)在《黑龙江民族、民间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娱乐、竞技等价值功能,而带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健身运动更是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不仅具备普通体育的价值功能,同时还传递着民间文化和一个地区的地域精神。把学生喜闻乐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是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发扬光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对学校体育内容的补充和发展,会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冬季体育文化和冬季健身方法独树一帜。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媒介,是提高当代学生综合素质和体育精神的导向和航标。
宋铁男[6](2013)在《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建设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人类生活的核心聚居区,城市是运动性休闲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而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要找到便利性和品质感兼具的运动休闲空间有时并非是一件易事。因此,为了塑造良好的运动休闲空间场所,促进城市居民运动休闲生活质量的提升,需要对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这一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性分析和认知,进而开展相应的规划布局。基于此,本研究以理论——实证为基本研究范式,主要研究了两大部分内容:(一)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基础理论。包括:概念、要素、特征、类型、形态、价值、构建原则(二)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包括: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的范围;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空间结构特征;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一)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基础理论1、概念: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及周围都市圈的范围内,充分考虑人们运动休闲的实际需求和自然条件,以各种运动设施为主,同时兼顾周边的景观环境建设,为运动休闲参与者提供恢复身体机能,享受运动游戏乐趣,体验生命活力的行为环境。2、构成要素:硬件、软件3、主要特征:识别性、社会性、舒适性、愉悦性、文化性、生态性、多样性、模糊性、便利性、安全性4、类型划分标准:按形成机理划分、按服务半径划分、按使用频率划分、按运营性质划分、按受益途径划分、按功能专一性划分、按人类影响程度划分5、基本形态:广场形态、公园形态、滨水区形态、度假区形态、社区形态、商业综合体形态6、主要价值: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有助于实现“健康城市”的建设目标;有助于实现“体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有助于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有助于完善城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推进旧城区的改造和面貌更新;有助于完善都市生活圈的功能配套;有助于培养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塑造城市自然和人文特色景观7、构建原则:以人为本、文化导向、可持续发展、多样化、公正平等性、公共效益优先。(二)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1、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的范围:日常圈——沈阳市的社区、周末圈——沈阳市域辖区、节假日圈——大沈阳都市圈直至大东北城市连绵区(带)2、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空间结构特征:层次性、模糊性、外推性、叠加性3、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1)参与现状:日常圈,以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的传统性项目为主,住所旁的小区空地、公园绿地、社区健身点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1000米;周末圈,以健身类、娱乐类项目为主,社区健身点、广场、公园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3000米;节假日圈,以亲水类、亲山类等与自然环境十分贴近的项目为主,旅游景点、远郊公园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400公里。(2)参与倾向:日常圈,徒步、健身舞、羽毛球是理想活动项目,社区健身点、公园绿地、体育场馆是理想活动空间,500米是理想利用半径;周末圈,钓鱼、羽毛球、游泳是理想活动项目,城市公园、综合性体育场馆、林带运动设施是理想活动空间,3000米是理想利用半径;节假日圈内,与自然环境融合度较高的项目是理想活动项目,运动休闲特色度假区是理想活动空间,400公里是理想利用半径。4、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日常圈,按照社区健身点(覆盖人群为0.5万人,利用半径为500米)、苑(覆盖人群为1万人,利用半径为1000米)、中心(覆盖人群为2万人,利用半径为2000米)进行三级布局;周末圈,按照二环内(布局具有商业综合体运动休闲功能区、游泳馆、乒乓球和羽毛球馆、公园、滨水运动休闲带,利用半径为5公里)、三-四环(布局综合性运动中心、大型运动游乐场、滨水运动休闲带,利用半径为11公里)、五环及以外市域(布局森林公园、度假区、体育主题公园,利用半径为50公里)进行三级布局;节假日圈,按照大沈阳都市圈(布局山川型、温泉型、山水型、海洋型运动休闲活动区,利用半径为100公里,适合2—3日的运动休闲度假)、大东北城市连绵区(布局滑雪、草原骑马、沙漠徒步、森林探险、海上帆船活动区,利用半径为400公里,适合4—7日的运动休闲度假)进行两级布局。
李博旸[7](2013)在《寒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郊野公园做为城市绿地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为地区提供珍贵的资源、休闲空间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但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加快,城市扩张,人口增加,给城市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削减了人们的休闲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对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难以接受,对日前城市景观的单一的形式美和简单的功能性也表示出不满意。更具有自然性、亲切性、舒适性的景观环境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郊野公园如何在保持自然资源的情况下,结合本地的特定的自然和历史环境,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好,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这也给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对于郊野公园,特别是寒地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处于起步和探索时期,由于气候、地理条件、植被资源、文化底蕴、城市发展水平等原因,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南方城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寒地郊野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东三省为寒地主要代表地区,选择现有的不同类型的郊野公园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资源特点、游客需求和实际问题,进而从规划和设计两大方面入手,对寒地郊野公园的项目规划、总体布局、和各个造园要素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郊野公园的整体规划、活动项目安排、主要景观设计,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持生物系统稳定性和资源环境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郊野公园的布局合理、功能和景观完善,突显寒地自然景观特色。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践、问卷调查、文献收集与实地勘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本文对郊野公园和寒地地区所构建的基础理论为研究依据,系统地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寒地郊野公园的现有状况和规划设计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寒地地区如何通过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塑造地区形象、提高人们休闲环境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承磊[8](2012)在《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旅游是战略性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城市是旅游业的核心、主体和结构性支撑条件。城市体育旅游是现代生活性服务业的新领域、新业态、新热点。正为越来越多城市政府所关注和重视。研究拟从城市经营理念出发,从供给的视角,运用旅游学的理论,廓清城市体育旅游的资源、产品等基本理论,对主要的城市体育旅游产品进行系统梳理和旅游效应进行实证,旨在为一些城市政府有重点、分类别的选择和植入城市体育旅游产品,丰富城市旅游的产品体系,增强其城市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转型升级中的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旅游强国、体育强国的建设步伐提供有益的视角。在旅游消费从观光向观光、康体、体验、休闲、度假转型升级背景下,城市体育研究是城市旅游吸引力、竞争力提升,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诉求;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关键着力点,是回答城市体育旅游实践中所提问题的现实需要。其于城市旅游,将有助于其理论的建设和完善;于整个旅游学,则具有理论补缺的意义;于体育产业的理论体系,则具有充实、深化的价值。对指导城市功能转变,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使城市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宜居,更好的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旅游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旅游本底趋势、调查、专家咨询、案例等方法,基于环城游憩带、旅游产品、城市经营、城市旅游、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区位等理论,从供给的视角,阐述了城市体育旅游的基础理论,对城市体育旅游产品进行了系列化梳理,着重考察了典型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旅游效应。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论、附录等几部分构成。正文共分七个部分。正文部分首先对城市体育旅游的概念、资源、产品等基础理论进行了廓清,然后对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四种目前主要产品的相关理论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的结论与建议如下:在旅游供给的视角,体育旅游是以各种体育活动或有关体育的实体景观作为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系列旅行、游览活动的总称。城市体育旅游是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辐射广大城郊在内的以各种体育活动或有关体育的实体景观作为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系列旅行、游览活动的总称。具有完善城市旅游产品种类结构、季节结构,提高城市旅游吸引力、影响力,促进和激活城市旅游消费的功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是以城市为时空载体,能够被开发、利用形成体育吸引物的各种客观要素。依资源属性,可分为城市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城市体育旅游社会资源;具有区位性、开放性、聚散性特点。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广义上是指城市所提供的各种体育吸引物、相关的有形服务设施和无形服务的总和;中义上是指由城市提供的各种体育吸引物及相关的有形服务设施;狭义上是指城市提供的各种体育吸引物。主要包括10个类型: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实体景观旅游产品、城市体育会展旅游产品、城市体育修学旅游产品、城市体育保健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度假旅游产品、城市体育主题公园旅游。案例实证表明,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4类主要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在丰富和完善城市旅游的产品结构、吸引游客对城市造访、活跃和促进城市旅游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作用。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在建设体育强国和旅游强国的背景下,城市体育旅游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加强合作,在“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评选中增列“中国最佳体育旅游城市”评选;建议城市政府在选择发展城市体育旅游产品时,应与城市发展定位相符合、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一致、与城市旅游规划相协调、与城市体育发展相结合。力争“多元一品”;实施产业化运营;注重借助产品,塑造城市品牌;注重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生成新的景源点;坚持市场性与公益性相结合;实施旅游体育化、体育旅游化战略;积极打造城市体育旅游引擎区,与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国家旅游局重点培育的旅游功能区积极对接,争取相关的政策、技术、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吴晓曦[9](2012)在《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加速病后身体机能的恢复,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对于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有积极和良好的作用。哈尔滨地处我国东北边疆,冬季寒冷漫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哈尔滨市区居民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冬季参加健身锻炼的机会。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市区居民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哈尔滨市区居民不再仅把健身时间定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也开始积极的参与到冬季健身活动当中来。由于场地场馆设施不能满足全部哈尔滨市区居民的冬季室内健身活动,因此,很多市区居民将健身定位在户外健身活动。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专家访谈,利用归纳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统计调查结果,发现哈尔滨市区冬季户外健身锻炼的现状如下:1、参与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且中老年人居多。2、主城区的健身参与者数量较多。3、哈尔滨市区居民参与冬季户外健身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健康。4、市区居民更愿意参加简便易行,且消费不高的健身活动。5、冬季参与健身运动的频率和时长均有所下降。6、体育设施建设不健全,政府管理组织不到位,没有专业的冬季户外健身指导员。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全面的体系,以规范和指导哈尔滨市区居民的冬季户外健身体系:1、建立良好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冬季健身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社会资源。3、加强健康教育;加大社区体育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体育活动意识。4、培养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并加强与学校体育组织的配合工作;努力创新,开发适合哈尔滨市区乃至东北地区方便可行的冬季户外健身项目。5、开展城际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大型赛事,带动全民健身。
曹莉[10](2012)在《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文化大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支撑,需要通过民族文化传承体系的现代构建和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体育生活化进程的提速,人们对高品位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儒家人文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流,正在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不同种族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显然,将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造基于儒家人文精神基础上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是时代的强烈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发现:①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比较细致,其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已涉及到体育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演艺业等各个方面,研究水平较高。但是,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研究领域较松散等突出问题,另外,技术与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多、战略层次的研究较为缺乏;②我国学者主要从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作用、内容、现状、对策及区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对体育文化产业现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缺乏深度研究,对体育文化产业对策建议的研究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和表面层次上,一般性议题较多而实证性研究偏少,缺乏战略层次的系统研究。目前,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到儒家人文精神与政治、管理、音乐、和谐社会、宗教、教育和市场经济等多个方面,尚未发现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更未检索到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明显的原创性。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探索性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分析中外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和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入手,系统地探讨儒家人文精神为什么要融入体育文化产业?能否融入?以及怎样融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战略构想,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的布局、品牌的打造、资源的配置、风险的控制、市场的营销、国际化的传播、人才的管理和培养等战略性问题,从而建立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方法体系和模式结构;在对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融入的儒家人文精神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和基于儒家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为例,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系统开发进行了应用性举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指以体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经营体育文化的符号性商品为主体,以满足消费者体育文化娱乐需求为目标,借助现代管理手段,提供体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过程中的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体育文化符号价值是体育文化产品的核心和主体,现代的组织管理体系是提升体育文化附加值的保障,体育文化符号的外向化则是体育文化产业化的灵魂与核心。体育文化产业实质是通过体育对文化符号的创造和加工,获得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以提升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附加值。2、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整合我国体育文化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3、儒家人文精神是指由孔子创立,经过弟子和后学的传播与阐扬而形成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这些理念历经2500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百年的冲刷洗礼,其“三纲五常”、封建等级思想被逐渐淘汰,而其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谐尚中”、“实事求是”、“诚实守信”、“见利思义”、“道德自律”等人文精神正跨出本土,走向世界,为世界范围的人文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智慧。4、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生,服务于人生的健康、愉悦、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尊严、追求和自由。所以,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终极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为了人的更加道德化、更加人性化服务。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事业所崇尚的价值追求相近,两者的融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5、将儒家人文精神元素融入体育产业产品开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可为世界各国提供有形的蕴含儒家文化精神的产品,以满足国际社会当下对儒家文化教育日益强烈的现实需求,又可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表明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以儒家人文精神为核心价值,以实现产业繁荣和弘扬儒家人文精神为目标,立足儒家人文精神加速产业推广和普及,以儒家人文精神提升产业文化认同的体育文化产业。7、从儒家人文精神的视角规划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以将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国与外国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礼与法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树立以仁务本,构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以义取利,提升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感;以礼经营,优化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以智明理,培育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以信立业,规范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等具体战略目标。以儒家“和而不同”精神为指导实施创新战略,以儒家人文精神为元素实施品牌特色战略,以儒家“协和万邦”精神为主导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儒家的“仁道”和“经世致用”精神为指导实施人才聚集战略。8、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以儒家的“仁道”为指导思想,以儒家的“厚德”思想为开发原则,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为开发路径实施综合开发。9、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布局策略主要有:(1)弘扬儒家“天人合一”人文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观;(2)健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结构机制,促进体育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3)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布局的产业关联度,建立体育文化产业整体布局的协调服务机制;(4)依托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特色,促进体育文化产业链集群布局创新。10、市场是体育文化产业的基点,营销行为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逐“利”的营销活动中,弘扬儒家“利者,义之和也”的财富观,树立“义以为上”的指导思想,坚持“信以导利”的道德操守,遵循“见利思义”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体育文化产业价值的有效途径。11、体育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主要通过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条途径来实现。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秉承儒家“天下为公”的精神和理念,既可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合理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性、创造性。12、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是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失去应有收益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风险主体为避免产业风险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控制方法。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儒家“中庸”、“尚中”的辩证法,“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执两用中”的控制方法,为产业风险控制提供了有益的价值资源。13、儒家诚信精神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中的转化策略:首先要汲取儒家诚信思想精华,改造儒家传统诚信观,丰富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诚信内涵;其次要培植体育文化主体企业的诚信品牌;再次要构建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现代信用体系;最后要建立体育文化产业诚信品牌的评价体系。14、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所追求的“相争与相融”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模式,需要在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精神关照下创新发展。可通过健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结构机制,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升级,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关联度,形成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带等策略实现。15、在“协和万邦”精神关照下,夯实国内市场基础,塑造体育文化产业出口品牌;扩大国际目标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扶持成立国际中介机构,健全涉外文化产业促进组织;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区域政策,形成共赢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扶持机制等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路径。16、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充分挖掘儒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谐尚中”、“见利思义”、“勇于担当”的人文精神,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可为奥运会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持,本研究梳理的这些经典案例,可作为遗产,加以保护。17、本研究设计的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开发举例和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举例可为塑造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保护、传承、传播儒家人文精神,促进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崭新思路。
二、冬季雪上大众健身与郊游、娱乐活动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季雪上大众健身与郊游、娱乐活动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视域下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框架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有关研究 |
1.5.2 国内有关研究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文化自信的内涵与价值 |
3.1.1 文化自信的概念 |
3.1.2 文化自信的本质 |
3.1.3 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
3.1.4 哈尔滨城市体育文化的历史追溯 |
3.2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内涵与发展 |
3.2.1 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内涵 |
3.2.2 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分析 |
3.3 文化自信与哈尔滨市体育旅游的关系 |
3.3.1 树立文化自信是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发展的必要前提 |
3.3.2 文化自信是哈尔滨建设体育旅游城市的战略选择 |
3.3.3 文化自信是推动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 |
3.3.4 文化自信是哈尔滨强化旅游资源优势的重要保障 |
3.3.5 发展体育旅游是深化哈尔滨城市体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
3.4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的对策 |
3.4.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为引领 |
3.4.2 提炼城市文化打造体育旅游文化形象 |
3.4.3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体育文化价值的认同 |
3.4.4 挖掘哈尔滨城市体育特色文化创建体育旅游新品牌 |
3.4.5 加强体育旅游城市服务体系建设 |
3.4.6 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 |
4.结论 |
4.1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
4.2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的战略意义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
4.3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发展需要一套依据自身定位的发展策略 |
4.4 文化自信与哈尔滨市体育旅游构成良性互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2)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
1.1.2 乡村旅游开发所暴露的问题亟待解决 |
1.1.3 乡村发展迎来政策机遇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 |
1.3.2 乡村旅游 |
1.4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综述 |
1.4.1 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与发展 |
1.4.2 乡村旅游的研究与发展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与规划策略 |
2.1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相关理论 |
2.1.1 新田园主义理论 |
2.1.2 产业融合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体验经济理论 |
2.2 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要素 |
2.3 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构成 |
2.3.1 产业融合 |
2.3.2 产业构成 |
2.4 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助益 |
2.5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策略 |
2.5.1 明确功能构成 |
2.5.2 统筹空间格局 |
2.5.3 梳理建筑排布 |
2.5.4 规划道路布局 |
2.6 小结 |
3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 |
3.1 开发建设原则 |
3.2 开发动力模型 |
3.3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
3.3.1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
3.3.2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
3.4 乡村旅游开发的需求特征 |
3.5 主导开发类型的确定 |
3.6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景观营建策略 |
3.6.1 乡村生产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
3.6.2 乡村生态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
3.6.3 乡村生活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
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4.1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资源构成 |
4.1.3 开发建设 |
4.1.4 .经验借鉴 |
4.2 浙江安吉“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资源构成 |
4.2.3 开发建设 |
4.2.4 经验借鉴 |
4.3 台湾南投清境农场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资源构成 |
4.3.3 开发建设 |
4.3.4 产业构成 |
4.3.5 经验借鉴 |
4.4 日本群马县利根沼田区乡村振兴事例一——川场田园Plaza |
4.4.1 项目概况 |
4.4.2 资源构成 |
4.4.3 开发建设 |
4.4.4 经验借鉴 |
4.5 日本群马县利根沼田区乡村振兴事例二——水上町事例 |
4.5.1 项目概况 |
4.5.2 资源构成 |
4.5.3 开发建设 |
4.5.4 经验借鉴 |
4.6 案例对比与小结 |
5 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旗域条件 |
5.1.3 基地条件 |
5.2 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
5.2.1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 |
5.2.2 旅游市场分析 |
5.2.3 现状条件总结 |
5.3 规划目标、定位与策略 |
5.3.1 目标与定位 |
5.3.2 规划策略 |
5.4 总体规划设计 |
5.4.1 规划平面 |
5.4.2 规划结构 |
5.4.3 规划分区 |
5.4.4 用地分类 |
5.4.5 道路交通规划 |
5.4.6 建筑布局规划 |
5.4.7 植物规划 |
5.4.8 水系利用规划 |
5.4.9 游憩规划 |
5.5 分区规划设计 |
5.5.1 旅游门户区 |
5.5.2 田园生产区 |
5.5.3 田园生态区 |
5.5.4 田园生活区 |
5.6 专项规划 |
5.6.1 旅游产品专项 |
5.6.2 生态设计专项 |
5.6.3 住宿设施专项 |
5.6.4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3)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文化活动公共政策 |
2.2 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 |
2.3 相关理论 |
2.3.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3.2 公共政策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黑龙江省冰雪文化活动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冰雪文化活动环境分析 |
3.1.1 自然资源分析 |
3.1.2 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项目分析 |
3.2 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相关政策概述 |
3.3 关于青少年群体的冰雪活动相关政策执行情况 |
3.3.1 关于青少年群体的相关政策 |
3.3.2 青少年群体冰雪活动相关政策执行现状 |
3.4 关于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的宣传及专业指导的执行情况 |
3.4.1 活动宣传及专业指导相关政策 |
3.4.2 关于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的宣传及专业指导政策的成效 |
3.5 主题冰雪文化活动和专业赛事相关政策及开展状况 |
3.5.1 关于主题冰雪文化活动和专业赛事的政策 |
3.5.2 关于黑龙江省群众性主题冰雪活动和专业赛事的政策执行现状 |
3.6 场地供给及冰雪装备制造业等冰雪文化活动配套设施发展 |
3.6.1 关于场地供给及冰雪装备制造业的相关政策 |
3.6.2 关于黑龙江省场地供给及冰雪装备制造业政策执行现状 |
3.7 相关政策在黑龙江省执行存在的问题 |
3.7.1 相关场馆专业性、多元性不足,装备器材价格昂贵 |
3.7.2 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宣传广度深度较低、冰雪专业人才依旧不足 |
3.7.3 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赛事没有走入百姓,缺乏文化气息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群众参与冰雪文化活动情况调查分析 |
4.1 黑龙江省群众参与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基本情况分析 |
4.1.1 黑龙江省群众参与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选择的项目 |
4.1.2 黑龙江省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活动的地点 |
4.1.3 黑龙江省群众参与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时间和频率 |
4.1.4 黑龙江省群众参与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的形式 |
4.1.5 黑龙江省群众获取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知识的渠道 |
4.2 影响黑龙江省群众参与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的因素分析 |
4.2.1 公共因素个数的确定 |
4.2.2 公共因子的命名 |
4.2.3 影响黑龙江省群众参与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发展的建议 |
5.1 加强冰雪场馆建设、完善冰雪装备产业链 |
5.1.1 建设专业化,多元化冰雪场馆、升级现有冰雪场馆设施 |
5.1.2 完善冰雪场馆周边基础设施及运营体系 |
5.1.3 促进冰雪装备产业链的完善 |
5.2 加大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宣传力度、加快冰雪人才培养 |
5.2.1 加大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宣传深度 |
5.2.2 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 |
5.3 打造品牌冰雪活动、促进冰雪文化发展 |
5.3.1 举办专业冰雪赛事、开展丰富多彩冰雪活动 |
5.3.2 深入挖掘冰雪文化内涵 |
5.4 提升政策执行力度与效率 |
5.5 推动解决省内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发展不平衡现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北京市群众参与冬季冰上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社会发展、群众生活的需求 |
1.1.2 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 2022 年冬奥会的契机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北京市群众参与冬季冰上运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1 北京市冬季冰上运动群体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3.1.2 北京市冬季冰上运动群体对冰上运动主观认知调查 |
3.1.3 北京市冬季冰上运动群体参与行为特点分析 |
3.1.4 北京市冬季冰上运动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
3.2 北京市群众冬季参与的冰场资源类型开发情况分析 |
3.2.1 室外天然滑冰场分析 |
3.2.2 室外人工滑冰场分析 |
3.2.3 室内滑冰场分析 |
3.3 北京市群众参与冬季冰上运动的发展对策分析 |
3.3.1 冰场提供多样化的健身服务项目 |
3.3.2 借助申办冬奥会,宣传冰上运动,让群众参与冰上运动常态化 |
3.3.3 增强冰上运动指导员相关专业能力,发挥健身指导作用 |
3.3.4 完善冰场软件建设, 将参与者转变成爱好者 |
3.3.5 增强对冰场的正规化运营机制,把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黑龙江民族、民间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由多元化民族事实决定的民间特色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发展 |
2 由地理特点所产生的民间特色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发展 |
2.1 滑冰 |
2.2 滑雪 |
2.3 其他特色冰雪运动 |
3 民间传统健身方法在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3.1 把中华武术应用于冬季户外运动之中 |
3.2 游泳·冬泳 |
3.3 轮滑 |
3.4 秉承阳光体育理念的传统运动 |
4 结语 |
(6)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建设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缘于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规划实践的需要 |
1.1.2 缘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1.3 缘于城市体育理论学科体系范围拓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城市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1 关于城市发展的内涵 |
2.1.2 关于城市发展的理论模式 |
2.2 关于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城市空间基本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 |
2.2.3 关于城市休闲空间的研究 |
2.2.4 关于城市体育环境的研究 |
2.2.5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研究 |
2.3 关于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都市圈内涵的研究 |
2.3.2 关于都市圈发展阶段的研究 |
2.3.3 关于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研究 |
2.3.4 关于都市生活圈的研究 |
2.3.5 关于都市体育圈的研究 |
3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启示 |
3.1 模式理论及其启示 |
3.1.1 模式理论 |
3.1.2 模式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3.2 时间地理学理论及其启示 |
3.2.1 时间地理学理论 |
3.2.2 时间地理学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3.3 生活圈理论及其启示 |
3.3.1 生活圈理论 |
3.3.2 生活圈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4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基础理论研究 |
4.1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相关概念界定 |
4.1.1 休闲 |
4.1.2 运动休闲 |
4.1.3 城市休闲空间 |
4.1.4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 |
4.2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要素 |
4.3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特征 |
4.4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类型 |
4.4.1 按形成机理划分 |
4.4.2 按服务半径划分 |
4.4.3 按使用频率划分 |
4.4.4 按运营性质划分 |
4.4.5 按受益途径划分 |
4.4.6 按功能专一性划分 |
4.4.7 按人类影响程度划分 |
4.5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形态 |
4.5.1 广场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2 公园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3 滨水区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4 度假区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5 社区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5.6 商业综合体形态的运动休闲空间 |
4.6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价值 |
4.6.1 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
4.6.2 有助于实现“健康城市”的建设目标 |
4.6.3 有助于实现“体育强国”的建设目标 |
4.6.4 有助于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 |
4.6.5 有助于完善城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
4.6.6 有助于推进旧城区的改造和面貌更新 |
4.6.7 有助于完善都市生活圈的功能配套 |
4.6.8 有助于培养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
4.6.9 有助于塑造城市自然和人文特色景观 |
4.7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构建原则 |
4.7.1 以人为本原则 |
4.7.2 文化导向原则 |
4.7.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7.4 多样化发展原则 |
4.7.5 公正平等性原则 |
4.7.6 公共效益优先原则 |
5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5.1 沈阳市相关发展规划对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影响 |
5.1.1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对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影响 |
5.1.2 《沈阳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影响 |
5.2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的范围界定 |
5.2.1 日常运动休闲圈的范围 |
5.2.2 周末运动休闲圈的范围 |
5.2.3 节假日运动休闲圈的范围 |
5.3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圈的空间结构特征 |
5.3.1 层次性 |
5.3.2 模糊性 |
5.3.3 外推性 |
5.3.4 叠加性 |
5.4 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5.4.1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5.4.2 日常运动休闲圈内的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 |
5.4.3 周末运动休闲圈内的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 |
5.4.4 节假日运动休闲圈内的沈阳市民运动休闲活动参与状况 |
5.5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 |
5.5.1 日常运动休闲圈的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 |
5.5.2 周末运动休闲圈的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 |
5.5.3 节假日运动休闲圈的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 |
6 结论 |
6.1 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基础理论 |
6.2 沈阳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布局模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7)寒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郊野公园目前发展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未来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关于寒地地区 |
2.1.1 寒地城市定义 |
2.1.2 气候特征及分布 |
2.1.3 本文界定的范围 |
2.2 影响郊野公园的寒地地区资源特点 |
2.2.1 气候优缺点 |
2.2.2 物种资源 |
2.2.3 人文资源 |
2.3 郊野公园 |
2.3.1 相关概念与定义 |
2.3.2 郊野公园的特点、功能及分类 |
2.3.3 郊野公园总体的突出问题 |
2.4 郊野公园相关的基础理论 |
2.4.1 城郊游憩地带基本理论 |
2.4.2 城乡融合设计理论 |
2.4.3 生态伦理学理论 |
2.4.4 自然生态美学理论 |
2.4.5 郊野公园与人的游憩行为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寒地郊野公园调查研究 |
3.1 寒地郊野公园带来的益处 |
3.1.1 提供市民更多的休闲空间 |
3.1.2 利用寒地地区的资源 |
3.1.3 解决寒地地区旅游业的实际问题 |
3.2 现有寒地郊野公园概况 |
3.2.1 建设及分布情况 |
3.2.2 利用情况 |
3.3 加格达奇北山森林公园调研分析 |
3.3.1 概况介绍 |
3.3.2 北山森林公园问卷调查分析 |
3.3.3 北山公园现状问题分析 |
3.4 大连冰峪沟地质公园调研分析 |
3.4.1 概况介绍 |
3.4.2 主要景区分析 |
3.4.3 大连冰峪沟问卷调查分析分析 |
3.4.4 大连冰峪沟现状问题分析 |
3.5 国外优秀案例分析——韩国南怡岛 |
3.5.1 概况介绍 |
3.5.2 景点介绍 |
3.5.3 特色分析 |
3.5.4 我国寒地郊野公园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3.5.5 解决策略和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寒地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 |
4.1 寒地郊野公园规划 |
4.1.1 规划原则 |
4.1.2 选址规划 |
4.1.3 容量控制 |
4.1.4 用地规模 |
4.1.5 游憩活动项目规划 |
4.1.6 功能分区 |
4.1.7 交通组织 |
4.1.8 维护与管理 |
4.2 寒地郊野公园设计 |
4.2.1 设计原则 |
4.2.2 水体空间设计 |
4.2.3 驳岸处理 |
4.2.4 地形设计 |
4.2.5 冻水冻土处理 |
4.2.6 建筑外形及色彩 |
4.2.7 植物设计 |
4.2.8 野生动物保护与观赏设计 |
4.2.9 配套服务设施 |
4.2.10 防风防寒设计 |
4.2.11 防滑铺装 |
4.3 寒地郊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
4.3.1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景观 |
4.3.2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旅游的研究 |
1.2.2 体育旅游的研究 |
1.2.3 城市体育旅游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视角、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视角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城市体育旅游概述 |
2.1 城市体育旅游的理论基础 |
2.1.1 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 |
2.1.2 旅游产品理论 |
2.1.3 城市经营的理论 |
2.1.4 城市旅游理论 |
2.1.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6 旅游区位理论 |
2.2 城市体育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
2.2.1 城市体育旅游的概念 |
2.2.2 城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特征 |
2.3 城市体育旅游的功能 |
2.3.1 促进和激活城市旅游消费 |
2.3.2 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
2.3.3 增强城市竞争力 |
2.3.4 美化城市生活环境 |
本章小结 |
3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 |
3.1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概念 |
3.1.1 资源的概念 |
3.1.2 旅游资源的概念 |
3.1.3 城市旅游资源的概念 |
3.1.4 体育旅游资源及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 |
3.2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分类 |
3.2.1 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2 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3 城市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4 城市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5 体育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6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 |
3.3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
3.3.1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 |
3.3.2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4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 |
4.1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概念 |
4.1.1 国内外关于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基本认识 |
4.1.2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界定 |
4.2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类型 |
4.2.1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生成路径 |
4.2.2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生成条件 |
4.2.3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类型 |
4.3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
4.3.1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内涵 |
4.3.2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
4.3.3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 |
本章小结 |
5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及案例实证 |
5.1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概述 |
5.1.1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概念 |
5.1.2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性质 |
5.1.3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特点 |
5.1.4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分类 |
5.2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效应分析 |
5.2.1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效应的形成机制 |
5.2.2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效应分析 |
5.3 城市观赏型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实证 |
5.3.1 研究方法:旅游本底趋势法 |
5.3.2 29 届奥运会对北京市的旅游效应 |
5.3.3 本节结论与讨论 |
5.4 城市参与型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实证 |
5.4.1 厦门国际马拉松简况 |
5.4.2 厦门国际马拉松的旅游效应 |
5.4.3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旅游的成功原因与借鉴 |
本章小结 |
6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及案例实证 |
6.1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概述 |
6.1.1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的概念 |
6.1.2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的特点 |
6.1.3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的分类 |
6.1.4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效应分析 |
6.2 国外典型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 |
6.2.1 美国迪斯尼主题乐园 |
6.2.2 法国地中海俱乐部 |
6.2.3 英国塔姆沃思(Tamworth)室内滑雪 |
6.2.4 荷兰鹿特丹的热带娱乐园 |
6.3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实证 |
6.3.1 城市陆地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哈尔滨与海口案例 |
6.3.2 城市海洋体育场地旅游产品:三亚案例 |
本章小结 |
7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及案例实证 |
7.1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概述 |
7.1.1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概念 |
7.1.2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特点 |
7.1.3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分类 |
7.1.4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的功能 |
7.2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实证 |
7.2.1 登封武术旅游概况 |
7.2.2 登封武术演艺旅游产品 |
7.2.3 成功原因与借鉴 |
本章小结 |
8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及案例实证 |
8.1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概述 |
8.1.1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概念 |
8.1.2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分类 |
8.1.3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特征 |
8.2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效应分析 |
8.2.1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积极效应 |
8.2.2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消极效应 |
8.3 我国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实证 |
8.3.1 潍坊国际风筝节 |
8.3.2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
本章小结 |
9 研究总结 |
9.1 结论与建议 |
9.1.1 结论 |
9.1.2 建议 |
9.2 创新与不足 |
9.2.1 创新 |
9.2.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各地实地调研情况 |
附件二:各地座谈调研纪要 |
附件三:全国体育旅游专项调查问卷 |
附件四:主要学习经历 |
(9)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健身理论 |
1.1.2 户外健身理论 |
1.1.3 冬季户外健身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冬季健身运动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冬季户外健身运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开展现状 |
3.1.1 哈尔滨市区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居民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
3.1.2 哈尔滨市区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居民的职业构成 |
3.1.3 哈尔滨市区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居民的区域特征 |
3.1.4 哈尔滨市居区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所选择的健身项目 |
3.1.5 哈尔滨市区居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所选择的场所 |
3.1.6 哈尔滨市区居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时间 |
3.1.7 哈尔滨市区居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频度 |
3.1.8 哈尔滨市区居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动机 |
3.1.9 哈尔滨市区居民每月用于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消费支出情况 |
3.2 哈尔滨市区冬季户外健身组织管理及活动开展现状 |
3.2.1 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组织管理情况 |
3.2.2 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群体户外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 |
3.2.4 冬季健身指导员情况 |
3.3 哈尔滨市区发展冬季户外健身的主要问题 |
3.3.1 气候因素对冬季户外锻炼的影响 |
3.3.2 场地设施的缺失 |
3.3.3 政府管理机构对于群众体育工作的不到位 |
3.3.4 投入经费不足是制约冬季户外健身的发展 |
3.3.5 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正确指导 |
4.冬季户外健身的对策 |
4.1 建立良好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 |
4.2 加强冬季健身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 |
4.3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
4.4 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
4.5 努力创新,开发适合哈尔滨市乃至东北地区方便可行的冬季户外健身项目 |
4.6 出台相关政策 |
4.7 加强健康教育 |
4.8 加大社区体育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体育活动意识 |
4.9 开展城际间的交流合作 |
4.10 与学校体育组织配合提升市区居民健身能力 |
4.11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
4.12 举办大型赛事,带动全民健身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参考文献 |
7.附录 |
8.致谢 |
(10)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二) 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路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体育文化产业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体育文化概念的内涵 |
二、 文化产业概念的再审视 |
(一) 国外相关文化产业概念 |
(二) 国内相关文化产业概念 |
三、 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 |
四、 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体育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分类 |
一、 体育产业的内容与分类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内涵和分类 |
(一) 体育文化产业内涵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分类 |
第三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一、 体育文化产业的规模较小 |
二、 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较弱 |
三、 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四、 体育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
五、 体育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
六、 体育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力度不足 |
七、 体育文化产业中介薄弱 |
八、 体育文化产业政策不健全 |
九、 体育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善 |
十、 体育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缺乏智力支撑 |
十一、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中传统人文精神的缺失 |
第四节 国外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 完善的市场体系 |
二、 发达的体育竞赛表演业 |
三、 成熟的大众体育健身娱乐业 |
四、 健全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竞赛体系 |
五、 先进的高科技技术 |
六、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
七、 规范的体育传媒业 |
八、 合理的竞赛联盟体制 |
九、 体育产业市场国际化 |
第二章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因素分析 |
一、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展示出的顽强生命延续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泉 |
二、 我国 56 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地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
三、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鲜明的主体凝聚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品牌塑造保障 |
四、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东方哲学思想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五、 我国日益增多的现代体育活动为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
六、 我国现代体育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的发展现状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七、 蓬勃开展的群体体育活动拓展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 |
第二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劣势因素分析 |
一、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尚未广受社会认同 |
二、 管理部门专门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三、 优势体育文化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
四、 行业缺乏打造彰显自我的国际品牌意识 |
五、 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 |
六、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萎缩 |
七、 体育文化产业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不足 |
第三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机会因素分析 |
一、 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竞争加快使人们体育消费观发生转变 |
二、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的国家政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三、 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
四、 华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带来了借鉴 |
五、 体育管理与行业层面上的不断重视与发展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
六、 我国特色文化在国外的广泛推广打开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发展的大门 |
第四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威胁因素分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主导地位的衰落 |
二、 文化挖掘保护力度的缺乏 |
三、 经营活动中的诚信危机 |
四、 体育文化的无序开发和行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 |
五、 体育市场规模性发展不足、消费人群定位欠准确 |
第五节 SWOT 下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明确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规范体育文化产业市场 |
二、 积极整合我国体育文化优势资源,走民族化道路,树立体育文化产业特色 |
三、 在体育文化产品发展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模式 |
四、 建立完善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
五、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激发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性 |
六、 加强区域帮扶合作,构建地区互补发展 |
七、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实施积极保护 |
第三章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儒家人文精神述要 |
一、 儒家人文精神的涵义 |
二、 孔子与儒家人文精神 |
(一) 对“人”的本质规定 |
(二) “克己复礼为仁” |
(三) “为仁由己”与“修己安人” |
(四) 对传统天命观的继承与修正 |
(五) 和谐尚中的思想 |
三、 孔子身后早期儒家人文精神的拓展丰富 |
(一) 孟子对早期儒家人文精神的丰富 |
(二) 荀子对儒家人学思想的拓展 |
(三) 董仲舒对儒家人文精神的提升 |
(四) 儒家人文精神的流变——三教融合,以儒为主 |
(五) 儒家人文精神的复兴与高涨——宋明理学 |
(六) 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转型 |
第二节 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
一、 促进社会和谐 |
(一) 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下价值 |
(二)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
二、 重塑社会道德 |
三、 培养理想人格 |
四、 激励爱国热情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第三节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儒家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
(一)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体育文化产业提供传统文化元素 |
(二)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
(三)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体育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方法论的支持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对儒家人文精神现代化的影响 |
(一) 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普及提供了平台 |
(三)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有形的传播产品 |
第四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位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 |
(一) 以仁务本,构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 |
(二) 以义取利,提升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感 |
(三) 以礼经营,优化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 |
(四) 以智明理,培育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 |
(五) 以信立业,规范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 |
第二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
一、 传统与现代结合 |
二、 中国与外国结合 |
三、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 |
四、 礼与法结合 |
第三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础(资源) |
一、 基础资源分析 |
(一) 文化资源分析 |
(二) 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分析 |
(三) 文化产业资源分析 |
二、 基础劣势分析 |
三、 政策保障资源分析 |
(一)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 |
(二) 扩大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
(三) 完善管理机制,搭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
(四)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四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
一、 以儒家“和而不同”精神为指导,实施创新战略 |
二、 以儒家人文精神为元素,实施品牌特色战略 |
三、 以儒家“协和万邦”精神为主导,实施“走出去”战略 |
四、 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精神为指导,实施人才聚集战略 |
第五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以儒家的“仁道”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一、 基于儒家“仁者爱人”、“人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管理 |
(一) 儒家人文精神中的管理思想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管理 |
二、 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布局 |
(一) 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 |
(二) 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哲学特质 |
(三) 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 |
三、 基于儒家“爱国敬业”、“自强不息”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
(一) 儒家人文精神中的人才观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以儒家的“厚德”思想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开发原则 |
一、 基于儒家“义利观”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营销策略 |
(一)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文化背景 |
(二) “利者,义之和也”——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财富观 |
(三) “信以导利”——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 |
(四) “见利思义”——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经营之道 |
二、 基于儒家“天下为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配置 |
(一) 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释义 |
(二) 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透视与省思 |
(三) 基于儒家“天下为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
三、 基于儒家“中庸”、“和谐”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机制 |
(一) 儒家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解读 |
(二)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精神源泉 |
(三) 儒家“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
(四) 儒家“致中和”的理想境界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终极目标 |
第三节 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开发路径 |
一、 基于儒家“经世致用”理念的我国体育文化产品开发设计 |
(一) 儒家“经世致用”人文精神的发展脉络 |
(二) “经世致用”思想的一般特点 |
(三) 我国体育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的价值取向——“经世致用”价值观 |
(四) 儒家“经世致用”精神在开发设计体育文化产品中的指导策略 |
二、 基于儒家“诚信”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塑造 |
(一) 儒家“诚信”内涵的原初表述 |
(二) 儒家诚信思想的主要观点 |
(三) 体育文化产业打造“诚信”品牌的时代价值 |
(四) 儒家诚信精神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中的转化策略 |
三、 基于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非均衡发展 |
(一) 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内涵 |
(二) 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现代意义 |
(三) 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精神关照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创新发展的对策 |
四、 基于儒家“协和万邦”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视域 |
(一) 儒家“协和万邦”精神的内涵 |
(二) 儒家“协和万邦”精神关照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第一节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一、 案例一: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市场开发 |
(一) “三大理念”蕴含的儒家人文精神及其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契合 |
(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基于“三大理念”的市场开发 |
二、 案例二:灵动的五环,幻化的太极——北京申奥标志的儒家人文精神理念 |
三、 案例三:喜迎宾朋祈福天下——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儒家人文精神元素 |
四、 案例四:中西合璧,金玉满堂——2008 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蕴含的儒家人文精神 |
五、 案例五:飞来祥云一抹,播撒和谐几多——北京奥运火炬的儒家人文追求 |
六、 案例六:“中石化进来了,中石油不干了”——国企在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中彰显了儒家“重公益而抑私利”的经济伦理思想 |
第二节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一、 案例一:能动创造精神成就市场开发三大创新 |
二、 案例二:义利并重造就齐鲁企业风采 |
三、 案例三:全运特许商品主打“文化牌” |
四、 案例四:形象标识彰显齐鲁文化内涵 |
(一) 会徽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二) 吉祥物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三) 奖牌设计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第七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与设计举例 |
第一节 背景与启示 |
一、 体育文化产业与儒家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背景分析 |
二、 儒家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启示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开发与设计的具体举例 |
一、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开发与设计举例 |
(一)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初衷 |
(二)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愿景 |
(三)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 SWOT 分析 |
(四)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内容和路径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与设计举例 |
(一) 开发的初衷 |
(二) 开发的愿景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的 SWOT 分析 |
(四) 开发内容与路径 |
(五) 实施方案及运行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冬季雪上大众健身与郊游、娱乐活动的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视域下哈尔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D]. 刘贺.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2]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D]. 鱼小芸.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省群众性冰雪文化活动管理对策研究[D]. 贺铂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4]北京市群众参与冬季冰上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刘晓剑. 首都体育学院, 2015(07)
- [5]黑龙江民族、民间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发展[J]. 魏丽辉,姜淼淼. 冰雪运动, 2014(05)
- [6]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建设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D]. 宋铁男. 上海体育学院, 2013(11)
- [7]寒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李博旸.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8]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赵承磊.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4)
- [9]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研究[D]. 吴晓曦.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2(10)
- [10]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曹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