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村落权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屯堡,抬菩萨,文化网络,乡村权力
村落权力论文文献综述
周杉杉[1](2016)在《村落仪式中的民间组织与权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地方文献与田野调查,考察屯堡人“抬菩萨”习俗中出现的仪式组织、圣会经济周转与由此呈现出的屯堡乡村社会权力结构,试图说明抬菩萨显示出的不同历史条件下屯堡乡村社会权力关系的变迁,思考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意义。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导论和结论,第叁、四、五章是主要部分:导论介绍了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梳理了民间信仰、仪式与地方社会,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与屯堡“抬菩萨”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指出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使用杜赞奇“权力的文化网络”,以及田野点进入的特点与相关概念。第一章“田野点概况”从明代中央对贵州安顺的经营入手,论述了“屯堡”出现的历史境遇,简述了屯田制度下屯堡人角色和身份的转变,以及学界对“屯堡人”的考证。第二章“文化网络下的村落空间”介绍屯堡村落里的各种乡礼,屯堡人热衷的“抬菩萨”风俗,与地方民众借由这种村落仪式塑造的代表自身利益的“权威”。第叁章“抬菩萨”村落仪式的展演,以九溪、鲍屯、吉昌为田野点,论述了村落历史、地方神信仰、村寨内寺庙系统,考察叁个村落“抬菩萨”活动的筹备、组织与仪式过程,与在仪式活动中屯堡人体现出来的、对“正统”身份的认同。第四章“村落仪式传统中的民间组织与权力”,分析屯堡社区在各组织力量牵引下的运转,仪式中体现的村落边界与秩序。揭示地方与代表“国家”意志的村支两委方面的相互关系,探讨这种社区仪式背后屯堡村民想要表达的话语与乡村社会内部的权力关系。第五章“历史的交织:乡村传统权威与现代国家行政权力”论述了屯堡“抬菩萨”背后隐藏的人类学涵义,总结“抬菩萨”村落仪式具有的经济、政治、权威塑造与权力竞争方面的意义,村落仪式折射出的地方民众——乡村精英——国家叁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仪式权力关系折射出的现代国家政权“内卷化”问题。论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普遍提及的今天,这种民间风俗受到外来知识影响而发生的改变。(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6-05-01)
易文彬,周云水[2](2014)在《村庄权力结构的变迁及发展趋势——基于对J市一个客家村落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村庄权力结构是村庄秩序的政治基础。它不仅决定一个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也决定一个村的政治生态。村庄权力结构是村庄各种权威的相互关系,它由结构性要素和构成性因素两部分构成,二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不同的权力结构形态。不同时期、不同村庄的权力结构形态不同。从个案研究看,其演变的趋势是传统因素萎缩,现代性因素急剧扩张。个人关系逐渐被经济关系取代,政治和经济因素逐渐主导村庄公共事务。但政治经济化和经济政治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执政党的高度关注,执政党加以有效遏制,防止其"黑恶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李军[3](2015)在《神人共享:一个闽北村落庙宇的历史变迁及其权力意涵》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邵武坎头村惠安祠的始建年代可以追溯到宋元之前,经历了明清时代的变化,一直延续至今。惠安祠的祭祀空间与神明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文化积淀的结果。与之相应的祭祀活动已经融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活动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地域社会的性质、内部关系、权力网络及其历史变迁。从惠安祠的个案研究,可以看出,唯有将民间信仰的研究置于宽广的历史背景与具体的地理空间之下,从社区生活内部的长期历史和文化因素的视角出发,才得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时期中国民众的心态和村落日常生活的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期刊2015年00期)
钱静怡[4](2015)在《日本战国时期村落与大名权力关系考论——以16世纪近畿地区菅浦村债务问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菅浦村是日本战国时期近畿地区大名浅井氏统治下的基层村落。在20世纪初的此地神社申,数量巨大的中世纪村落文书被发现。通过对相关文书的分析可知,菅浦村需要向大名浅井氏缴纳年贡和租税。当因各种原因出现滞纳年贡的情况时,通常由来自大名一方的代官浅井井伴为村落代付,但要收取巨额利息。菅浦村并不能利用大名浅井氏颁布的"德政令"来解除与代官的债务关系,而是需要将债务详细记录在案并尽力偿还。这一个案反映出,在16世纪日本战国大名与基层村落的权力关系中,大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统治也需要利用村落内部成熟的管理机制来实行。(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15年04期)
韩朝建,赵彦民[5](2014)在《民国时期乡村精英与权力结构——华北村落特质的一个侧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至民国初期,在乡村民间组织的基础上产生了村政权即村公会,作为村落内生的自治机构,它成功地适应了民国时期政府对基层政权的改造。与此相应,传统村落的精英群体即有产者也经受住了时代的变迁,仍保持对村政的支配局面。由于权力斗争的关系,精英群体的内部产生分化,失败者往往以负面的形象被逐出村政权,形成所谓的"营利型经纪",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弱化村落精英的集体领导制,村落的精英政治仍然延续了下来。正确认识华北村落领袖的集团性和权力结构的连续性,有助于厘清华北村落的近代化、村落与国家的关系等方面的不少认识误区。(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向笔群[6](2014)在《从一个村落看一个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读梁正海的《传统知识的传承与权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正海博士是一个善于田野调查的学者。长期以来,他深入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山寨进行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撰写出一系列的调研报告,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最近读到他入选中国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的专着《传统知识的传承与权力》(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让我看到了他从一个村落出发,探寻民族医药保护与传承的学术之路:把小题材做成为大文章。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他脚踏实地的精神和不懈的(本文来源于《中医药文化》期刊2014年05期)
邵正坤[7](2014)在《北朝的村落与权力——以造像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以邑义团体为依托的各种宗教活动成为精英们整合村落的又一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对共同信仰对象的崇奉,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缔结神缘纽带,促进了群体内部的团结,另一方面,通过组建邑义团体,在不同的家族之间建立起利益冲突与缓和机制。在参与邑义造像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渗入村落,而村落成员亦通过造像这种方式,表达对国家权力的顺服与认同。(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4年05期)
王仁重[8](2014)在《村落权力斗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权力斗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权力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关系之中。人类学权力研究主要目的是对权力怎样产生、如何运行以及权力运行的目的和意义的研究。村落研究是历来是人类学者热衷的研究领域之一,村落权力研究是村落研究的主要关注之一。一般而言,社会学者和政治学在对于村落权力研究主要关注于村落中正式的政治权力,主要包括村民民主与自治、乡村治理、权力结构、国家与地方的权力博弈等问题。而人类学者的村落权力研究主要关注于村落中的权力和权威是怎样以地方传统文化、符号象征、宗教信仰及其仪式等文化形式对村落的社会结构与权力关系产生影响。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一个黑衣壮族群的小村落作为调查点。运用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以微观视角对该村魏队长与宋书记的权力斗争的行为过程为例来探讨村落社会中权力斗争的起因、权力斗争的策略选择以及权力斗争的目的和意义。在本文中,笔者试图“深描”魏队长与宋书记二人的权力斗争中的策略选择,斗争方式等。主要关注村落民间信仰、宗教及其仪式、社会关系是如何参与到二人的权力斗争的。在写作上,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组成。在引言中,笔者首先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其次探讨了“权力”的概念界定、梳理了政治人类学对权力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人类学的中国乡村权力研究问题。最后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结构框架。在正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大致交代了调查点的地理生态环境、生计模式和经济情况,人文环境和日常生活状况以及旅游开发及其带来的村落变迁。在第二部分,笔者首先描述了村落的权力结构状况,简单介绍了村落中的几位权力或者权威个人以及组织力量。然后引入了魏队长与宋书记的权力斗争实例。第叁部分关注魏宋二人权力斗争的策略和方法选择与运用,分析魏宋二人在权力斗争中是如何拉拢、攀附个人和组织,如何选择性的运用村落社会的价值观念、伦常秩序为准则来“污名”对方,建构自我身份,以及其他个人和组织是如何参与到魏宋二人的权力斗争当中的。在这一部分,主要关注村落的民间信仰、宗教信仰及其仪式、社会关系是如何卷入到二人的权力斗争当中来的。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要部分,主要探讨权力斗争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权力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只有当权力得到群体的承认与认可,才具有实际意义。权力斗争一般是在一个社会群体内部产生、持续和发展。对官僚职位的争夺、经济利益的竞争、宗教信仰和文化认同差异产生的矛盾等原因是的权力斗争产生和推动的主要因素。当宗教信仰卷入政治权力的斗争中,使得世俗的权力争斗与神圣的宗教权威杂糅。依靠宗教的神秘权力,可使得权力斗争者的世俗权力合法化甚至神圣化。此时,权力斗争者可以操纵信仰的神圣的宗教力量来为他们自己世俗的权力斗争服务。在权力斗争的过程中,权力斗争双方都会能动性地选择各种策略来展开争斗。权力斗争双方都会试图操纵群体内部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在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掌握和控制过程中,也就获得了对社会群体的权力。村落中的权力斗争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使自己获得“身份”和“面子”和声望,依此赢得社会群体的尊重和赞许。权力斗争的最主要的和根本的目的是要维护自己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不受干预和破坏。(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王勋,江波,张国欣[9](2014)在《浅析滇西民族村落的权力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韦伯对权力的经典分析来考察,当今的民族村寨同时存在叁种类型的权威:"长老权威"、"以村支两委为载体的国家权威"和"财富精英";其叁种主要的互动形态为:"吸收"、"共谋"、"拆台"。在民族村寨构建合理的权力结构,关键在于确保村支两委为绝对的权力中心,并进行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从而引导各种权威在制度内进行合法有序的互动。(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王天玉[10](2013)在《空间区隔与信仰等级观念中的村落政治与社会性别权力——对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一个藏族村落的人类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滇西北德钦县尼村的实地调查,分析了藏族传统的空间区隔与信仰等级观念影响下的村落政治与社会性别权力结构。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当地男女两性分工与权力实践体系的基本结构,并在村落政治与信仰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在农村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下,两性在不同空间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全面展现了当地村落政治与社会性别制度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村落权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村庄权力结构是村庄秩序的政治基础。它不仅决定一个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也决定一个村的政治生态。村庄权力结构是村庄各种权威的相互关系,它由结构性要素和构成性因素两部分构成,二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不同的权力结构形态。不同时期、不同村庄的权力结构形态不同。从个案研究看,其演变的趋势是传统因素萎缩,现代性因素急剧扩张。个人关系逐渐被经济关系取代,政治和经济因素逐渐主导村庄公共事务。但政治经济化和经济政治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执政党的高度关注,执政党加以有效遏制,防止其"黑恶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村落权力论文参考文献
[1].周杉杉.村落仪式中的民间组织与权力[D].贵州大学.2016
[2].易文彬,周云水.村庄权力结构的变迁及发展趋势——基于对J市一个客家村落的调查[J].中国研究.2014
[3].李军.神人共享:一个闽北村落庙宇的历史变迁及其权力意涵[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5
[4].钱静怡.日本战国时期村落与大名权力关系考论——以16世纪近畿地区菅浦村债务问题为例[J].世界历史.2015
[5].韩朝建,赵彦民.民国时期乡村精英与权力结构——华北村落特质的一个侧面[J].山东社会科学.2014
[6].向笔群.从一个村落看一个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读梁正海的《传统知识的传承与权力》[J].中医药文化.2014
[7].邵正坤.北朝的村落与权力——以造像记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4
[8].王仁重.村落权力斗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9].王勋,江波,张国欣.浅析滇西民族村落的权力结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0].王天玉.空间区隔与信仰等级观念中的村落政治与社会性别权力——对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一个藏族村落的人类学考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