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金融会计科研成果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徐丽[1](2019)在《“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从迈克尔·夏邦到乔纳森·萨福兰·福厄》文中认为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少数族裔文学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美国犹太文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现实世界与犹太民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美国犹太文学因为在构成形式和思想传达方面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独具民族特色,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犹太人经历了四次移民浪潮来到美国,通过自身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一代”美国犹太作家在同美国主流文化的对峙中,倾向于坚持犹太传统的写作特点。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化,并且叙述直接,关注犹太人在美国的境遇。虽然这些犹太作家进入了美国文学的领域,但是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对文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代”作家的作品与“第一代”作家相比,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更大更广。从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到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1914-1986),从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到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2008),这些犹太作家继承了“第一代”作家的传统,坚持讨论犹太性和身份以及大屠杀造成的创伤问题,同时也讨论了犹太民族日益被同化的危机,并开始创作带有主流色彩的文学作品。1976年,索尔·贝娄凭借《洪堡的礼物》(The Gift of Humboldt)获“普利策”小说奖,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The Magician of Lublin)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把美国犹太文学带到了巅峰时期。从80年代开始,“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作品不断问世,不断获奖,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他们更加突出表现作品犹太特性的特征,同时他们的作品中还注重关注“犹太复古”、“大屠杀”、“以色列政治”等题材,作品的落脚点始终是在宣扬犹太的伦理道德。由于这个时期美国多元文化论的盛行,美国犹太作家不再因为自己的少数族裔身份而感到自卑,反而以自己的身份故事为素材进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犹太传统价值观的回归和观照。“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除了回归“犹太性”,还体现了犹太复仇反思和“大屠杀”反思的特点。虽然美国犹太文学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它在中国的传播还处于滞后阶段,尤其是“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美国犹太文学的民族特色,包括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精神诉求和艺术特性,还有美国犹太文学的历史线索—从理想表达到主题回归。划分了三代美国犹太作家的界线,归纳三代作家的写作特点和在美国主流文学的影响下所坚持的立场。对“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的三个代表人物迈克尔·夏邦(Michael Chabon,1963-)、纳森·英格兰德(Nathan Englander,1970-)和乔纳森·萨福兰·福厄(Jonathan Safran Foer,1977-)的犹太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写作特点和坚持的立场。通过我国学者对于三位作家译着、研究论文和对他们作品汉译本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现状。由此来看,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包括译介和研究两方面,分析中国读者对于美国犹太文学乃至文学作品关注度下降的原因,提出美国犹太电影是对美国犹太文学的“二次传播”,同时论证“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需要一种“国际视野”,即超越自身、超越局限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否则就会边缘化。美国犹太文学自身需开放自我,在坚持犹太性的同时,一定要打开眼界,跨出犹太主题的羁绊。要把犹太主题放在更广阔的、多民族交融的文化场景中。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犹太性的偏狭,才可能使其被接受。美国犹太文学不能只是依靠大屠杀主题或是大家对犹太民族的历史同情获得生存价值,它也是犹太民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是民族日记,更是与其他民族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和渠道,一定要走出这样的历史羁绊。分析“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把美国犹太文学当作一种文学传播类型加以研究,不仅扩大了我们对外国族裔文学研究的视野,而且也能使我国文学的发展和创作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田晟[2](2019)在《电子商务在潍坊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与时俱进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党中央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发展农村产业,振兴农村经济。振兴农村经济离不开发展农村市场。大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农村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品种最多、体量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小农经济意识突出,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农村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平台,而且也为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提供了成熟的方案,更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潍坊市通过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极大地优化了农村产业布局、带动了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加速了农村信息化进程、完善了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提升了农民网络意识,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潍坊市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加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有所放缓,农村电子商务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日渐减弱。本文正是借鉴国内外电子商务促进农村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立足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运用相关理论,通过对临朐、诸城等“电子商务示范村”的实证研究,从市场培育力、人才竞争性、品牌建设程度、金融资源供给、政府重视程度等方面探索分析制约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潍坊市实际,从政府统筹、市场发力、农民培训、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系统且全面的提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于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努力形成自身的亮点和特色,不仅为潍坊市制定未来一个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更能为其他市域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加速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借鉴。
陈晨[3](2018)在《美国文理学院创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自1636年美国哈佛学院诞生之日起,美国文理学院已有近400年历史。毋庸置疑,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构成了特色的组织传奇,秉承着博雅教育的理念,试图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知识基础。从传统上讲,美国文理学院以小规模、重视博雅教育、寄宿制和专注于为本科生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被学界誉为“隐藏的常春藤”和“本科教育的最佳典范”,文理学院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学院输送了优秀的生源,同时培养出具有博雅素养的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构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19世纪中叶之前,美国文理学院一直占据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取向的日渐盛行以及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现实环境下,美国文理学院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受到了一些冲击和挑战,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则会演化成为文理学院的危机。因此,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需求的双重挤压下,美国文理学院势必要做出调整和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其中进行的一种变革性的转变就是文理学院开始开展创业教育来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正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与美国文理学院面临着诸多类似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对于我国本科院校的转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案例研究法,从演进的历史、嬗变的缘由、实施路径以及影响四个维度对文理学院创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基于在现实背景下,客观看待文理学院在面临外部挑战时如何进行变革性转变。紧接着本文通过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五所文理学院的全校性创业教育以及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全校性社会创业教育的案例研究,以证明文理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适切性及促进作用。最后,研究者总结出美国文理学院创业教育是基于现实的做法,同时产生的结果具有超越现实的意义,结合文理学院创业教育实践的经验,旨在对我国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建议,最终形成了本研究。
刘勇[4](2018)在《利益相关者参与KIBS创新的模式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KIBS)发展迅速,在推动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绿色GDP比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很大差距。面对新常态,大力促进我国KIBS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KIBS创新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主要体现在KIBS创新所需知识、技术与资源越来越多,完成一项KIBS创新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些都对KIBS创新提出了严重挑战。为提高KIBS创新能力,降低KIBS创新的不确定性,需充分吸引KIBS创新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尽管利益相关者参与服务创新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目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基本上都只强调了单一利益相关者对服务创新的重要性,KIBS创新情境下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整体研究还非常欠缺。仅有的少数研究基本采用的都是理论探讨或案例分析,没有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二是对于服务创新模式,基本都是从单一视角来分析,从创新过程与创新主体双重角度来探讨KIBS创新模式的研究缺乏。三是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仍未作深入探讨,更没有以我国KIBS创新情境为背景,研究视角还有待进一步扩大。为此,本文从相关理论背景和KIBS创新的现实背景出发,以KIBS创新中利益相关者参与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营销学、社会学、组织等多学科的理论,以金融服务业、信息与通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医疗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KIBS企业为调研和访谈对象,对KIBS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及利益相关者参与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服务创新、利益相关者参与、关系资本、知识整合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阐明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阐述利益相关者参与是KIBS创新的重要趋势,并通过案例分析深度揭示KIBS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及其原因;接着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影响KIBS创新绩效机制的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大样本调查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明确利益相关者参与对KIBS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关系资本与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按照上述四个步骤逐步深入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不同利益相关者以不同的模式参与KIBS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并扮演不同的角色。高层管理者参与了服务创新的全部阶段,在整个过程中都显示出了主导参与的特点;不同部门员工参与了服务创新的不同阶段,显示出了共同参与、互动参与、反馈式参与的特点;不同类型客户以互动模式、象征性模式和反馈式模式参与了服务创新的不同阶段;合作者以共同参与和互动参与模式参与了服务创新的开发阶段。第二,利益相关者参与对服务创新短期和长期绩效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针对利益相关者参与服务创新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330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不同维度员工参与、管理者参与、顾客参与和合作者参与均对服务创新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管理者参与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合作者参与、员工参与和顾客参与。第三、关系资本、知识整合对服务创新短期和长期绩效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其中,关系资本对服务创新长期绩效的影响更大,知识整合对服务创新短期绩效的影响更大。此外,关系资本对知识整合具有积极的影响。第四、利益相关者参与通过影响关系资本、知识整合进而影响服务创新绩效。利益相关者参与服务创新实践上是一个关系构建和知识整合的过程。研究发现:员工参与、管理者参与、顾客参与、合作者参与均能通过影响关系资本和知识整合进而促进服务创新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提升。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和深化:(1)从多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KIBS创新。本文在突破单利益相关者参与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基于已有相关文献,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将利益相关者参与维度划分为员工参与、管理者参与、顾客参与、合作者参与,从多利益相关者参与视角出发深入研究KIBS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2)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对KIBS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从KIBS企业创新的实践出发,将服务创新绩效分为服务创新短期绩效和服务创新长期绩效,并引入关系资本、知识整合两个关键构念,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关系资本、知识整合和服务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模型,提供了利益相关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影响服务创新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作用机制和本质过程,实证了关系资本和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打通了利益相关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脉络,对服务创新、利益相关者、关系资本、知识整合等研究做了重要补充。(3)详细分析KIBS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将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划分为象征性参与模式、反馈式参与模式、互动参与模式、共同参与模式和主导参与模式,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对KIBS创新过程各个阶段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模式和扮演的角色进行详细分析,较完整地概览了利益相关者参与KIBS创新的整个过程。
接家东[5](2017)在《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文中认为贫困或匮乏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始终困扰着人类,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大阻碍。可以这么说,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不断与贫困或匮乏作斗争的历史。贫困不仅是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自己的发展过程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甚至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必须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经历了由最初采用发展经济学角度,到后来采取社会政策学角度的过程。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的研究与党和政府实施反贫困政策的进程几乎是一致的,基本上沿用了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也经历了从采用发展经济学角度到采用社会政策学角度的研究路径。人类为了与贫困作斗争,很早就对贫困现象展开了思考,给出了自己对于贫困问题的理解,它们推动了贫困概念由基本贫困或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由物质贫困到社会贫困(包括权利贫困)和精神贫困、由收入贫困到资产贫困、可行能力贫困和消费贫困的演变。而在对于贫困概念以及不断变化的贫困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反贫困理论,其中,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是形成于对于收入贫困的反思和研究过程之中。美国学者迈克尔·谢若登提出了以资产社会政策理论为核心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为当代贫困问题的研究展现了新的思路。后来,孟加拉学者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基于其资产贫困概念提出了以小额贷款理论和社会企业理论为核心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丰富了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我国农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了反贫困战争,至今已有将近70年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基本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反贫困阶段(1949-1977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的反贫困阶段(1978-1985年)”、“以区域开发援助为导向的反贫困阶段(1986-1993年)”、“以八七攻坚计划为内容的反贫困阶段(1994-2000年)”、“以贫困村为瞄准对象的反贫困阶段(2001-2010年)”以及“以精准与攻坚为特征的反贫困阶段(2011-2020年)”六个发展阶段。我国农村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反贫困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和各具特色的反贫困模式,可以划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宏观或国家层面的反贫困模式、中观或地区层面的反贫困模式以及微观或县域层面的反贫困模式,依凭这些反贫困模式,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斗争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尽管我们将我国农村反贫困历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算起,但由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绝对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大规模和大力度的反贫困行动则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农村反贫困行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首先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主导和积极推动,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努力奋斗以及贫困地区人民所采用的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反贫困模式。我国农村几十年反贫困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党中央和中央政府主动承担责任、领导并积极推动;其次,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配合并分类施策。我们认为,总体而言,造成我国农村开发式反贫困模式(包括1986年至1993年的区域开发式反贫困模式和1994年至2000年的全面开发式反贫困模式)“造血功能”不足的深层根源在于这一反贫困模式过分重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而忽视他们的资产建设。而这一深层根源也是我国农村开发式反贫困模式的一大弊端。只是到了2011年至今我国农村开发式反贫困模式的这一弊端才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克服。基于尤努斯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理论来反思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我们认为,它们尽管大多复制于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但与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不足。首先,资金来源多元但运行独立性相对较差;其次,运行效率相对不高。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无论是开发式反贫困模式,还是小额贷款和社会企业反贫困模式,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因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等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以及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错综复杂的具体情况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最终成效。我们基于谢若登和尤努斯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以及国内学者有关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思想的积极成果,建构了以资产概念为核心、以资产社会政策一般理论及其具体实施机制(个人发展账户、小额贷款和社会企业)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它强调资产社会政策、小额贷款和社会企业作为三种基本的资产反贫困模式,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构成资产反贫困模式的综合体系,在具体的反贫困实践中协同地发挥作用,因而它是对谢若登和尤努斯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的一种积极的推进。我们基于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的建构是我国农村反贫困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农村几十年反贫困战略的一次提升,更是对我国农村多年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一种积极回应。我们建构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即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又有丰富的经验基础(即多种资产建设的成功经验),既有现实存在的客观依据又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既有发展理念的指导又有具体路径的设计。我们认为,要顺利而成功地建构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始终秉持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发展”理念,严格遵守制定的建构原则;(2)坚持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地位,重视地方各级政府和党委的创新作用;(3)发挥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尊重和激励贫困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资产建设多种模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协同地发挥综合作用。总之,我们要建构的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指的是“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正确领导与积极推进、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主动配合与分类施策、其他社会组织与贫困农民积极参与的以及资产社会政策、个人发展账户、小额贷款、社会企业等多种反贫困模式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各方协同作用的反贫困模式。”
王杰宇[6](2013)在《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培养国际性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甘肃省处于高等教育弱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对甘肃省高等教育发展的考验,更是发展的机遇。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的分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内容,明确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意义,掌握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的因素。进而正确认识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充分分析目前的成就与障碍。期待探索适合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途径,提出甘肃省高等教育现国际化发展的建设性对策。
刘薇娜[7](2012)在《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新兴的贸易方式迅速崛起。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已逐步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经济结构呈现“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步入了服务经济社会;服务贸易也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中成为贸易自由化的新焦点。由于服务贸易全面地涉及了经济全球化的四个方面(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且是连接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一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纽带。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其国际竞争力以及能否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标志。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重商品、轻服务”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束缚,转轨国家服务贸易转型的初始条件相当薄弱。迄今,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较为滞后,甚至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转轨国家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贸易增长方式不平衡的发展状况,昭示着其向服务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了现实所需。然而,作为特殊的经济群体,转轨国家所处的转型阶段,决定其在面对发展服务贸易这一全新课题时,困难重重。一方面,转轨国家的服务经济转型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索着前行。他们不仅要克服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旧体制摩擦问题,而且肩负着既要对现有服务部门进行调整使之现代化又要建立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不曾有的新服务部门的重任。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对制度的要求较高。由于服务的特殊属性以及开放服务市场往往涉及一些敏感领域,一国发展服务贸易需要面临远比货物贸易更加复杂的境况和更加艰难的选择。尽管如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服务化发展趋势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选择退徙三舍或置身其外,而必须参与其中。当前,正值全球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移之际,转轨国家应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有利于缩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还有助于巩固已有转型成果、加速其经济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全面分析和评估开放经济条件下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绩效,并从中找出滞后的原因与领域,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审视其服务贸易发展的潜力与前景,促使其服务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转轨国家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经济转轨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自经济转型以来服务贸易发展绩效、服务业的外资引入状况、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服务外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目标与重点领域,且从构筑良好的竞争环境、重视培育人力资本、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以及加强转轨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四个方面,就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路径,提出了建议思路。本文着重研究的内容如下:第一,考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发现国外以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为专题的研究并不丰富;国内有关转轨国家服务贸易问题的研究文献也较少,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的文献更是寥若晨星。虽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俄罗斯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关注日渐增多,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对其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的分析上,而且还存在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和规范等问题。第二,综述与服务贸易相关的理论。对服务价值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以及服务外包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同时,阐释了服务外包的含义和服务外包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这不仅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还为广大转轨国家树立服务价值观念,在实践中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服务贸易,并从服务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的积累与强化收益,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三,对转轨国家自经济转轨以来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展开了详细、全面的分析。介绍了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的目标和导向,并对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评析。研究发现,由于转轨国家服务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处于国民经济中的被忽视、被压抑地位,其服务贸易转型独具特点。服务贸易转型的初始条件相当薄弱;服务部门转型是由其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促成的;多边或区域经济组织成为推进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从服务贸易总量、结构、服务业的外资引入情况、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定量分析转轨国家自经济转型以来服务贸易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转轨国家GCI和KEI两指数世界排名的角度,论述了其服务贸易竞争力滞后的原因以及是否具备竞争力提高的潜力。第四,从实证角度分析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是所有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的问题。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是否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与服务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发现,大体来看,转轨国家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制度变革对其服务贸易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规范分析和实证检验转轨国家自经济转型以来服务贸易进、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均得出了无论服务进口还是出口都对转轨国家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促进效应的结论。第五,以捷克、俄罗斯和中国为例,分析转轨国家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条件,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转轨国家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利弊与趋势进行评述。指出,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多元化、业务种类多样化且呈高端化发展的趋势下,转轨国家应在立足本国特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迎接此次以外包为主要形式的全球服务产业转移这一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快速地实现服务外包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做好承接与发展服务外包的风险规避工作。第六,就经济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提出了政策建议。通过阐述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指出了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目标与重点领域,并在论文前述部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所提出的战略目标与重点领域,对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路径,提出了着力打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重视培育人力资本、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强转轨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建议思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经济转轨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其服务贸易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②采用劳伦斯指数和收益性结构变动指数,科学测定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结构变动与优化情况,并对俄罗斯的服务贸易结构进行分析,这种研究在国内外还很少见。③利用Panel Data模型,定量分析了CEEC和CIS转轨国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对服务贸易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分析计量结果,得出若干借鉴经验与启示。这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④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转轨国家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从而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给其经济增长带来的益处。
王玉芳[8](2012)在《西部金融生态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0世纪以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使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处于金融风险之中。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中国的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这给经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现有的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理论并不能完全的解释所有的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我国学术理论界于21世纪初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提出金融生态这一概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释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是所有的金融风险都是由于金融生态系统的失衡引起的,即金融风险是由金融生态主体与其交易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所致,当金融生态系统不协调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金融危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落后,金融风险问题突出。因此,准确测评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运行状态,规避金融风险,寻求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优化的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在金融生态系统生态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金融生态系统树型运行原理,并将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划分为: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外部调节、金融生态内部调节、金融生态宏观环境和金融生态微观环境五个部分,为准确理解和把握金融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进行了金融生态视角分析,并测评了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的总体状态及五个结构要素的发展程度。研究发现,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稳定程度较低。西部金融生态结构五部分中的金融微观环境、金融外部调节、金融宏观环境和金融内部调节在我国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中排名最低。因此,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的优化重点是金融生态宏微观环境优化和金融生态内外部调节优化四个部分。同时,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甘肃金融生态的运行状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经济基础、健全政府治理和培育良好的制度文化的金融生态宏观环境;加强与国外机构合作、利用国外资金资源,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引进和培育企业,以及提高人民收入、发挥家庭和个人金融作用的金融生态微观环境;促进和保障金融业充分竞争、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的金融生态内部调节;搭建良好的政银协调平台、构建和谐的银企沟通合作平台、构建中央、监管部门和甘肃金融机构协调平台的金融生态外部调节等优化对策。
李俏[9](2012)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农业生产与发展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提供各种服务所构成的服务网络与组织系统。从本质上来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是运用组织形式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力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统”的功能在不断弱化,“分”的功能却在不断加强,个体农户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经常因无法抵御市场风险而蒙受损失,加剧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基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农户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动摇,在此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贯穿产业链条、多主体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但仍然存在服务成本高、服务水平较低、交易风险大等问题,这与农村经济繁荣和农业现代化对农业服务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服务农户”的效果远没有真正实现。那么,从何种角度去认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层次结构与体系构成,体系内各部分间的关系如何,各自发挥着何种功能?如何对现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改进以发挥其整体功能?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构建出适合新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深入剖析其内部结构与功能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服务供给主体进行角色与功能定位。本研究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第一条主线是围绕“体系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整体性研究,即前三章在分析现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设计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与发展思路。第二条主线是围绕“体系的组织结构”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分类研究,即从第四章开始分别对政府公共机构、市场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科研教育单位及其他社会服务组织进行论述,对其在体系中所承担的角色及功能作进一步探讨。中国农业社会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存在着显着的区域发展差异,为适应新时期三农领域的变化发展,本研究初步构建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框架。影响体系建设的外部资源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支持、财政投入、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支持和市场流通体制六个方面;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市场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科研教育单位以及其他社会服务组织。这四部分服务供给主体分别代表着政府、市场、民间和事业单位四方利益,因而在体系中也分别承担着公益性服务功能、市场化服务功能、互助性服务功能、科教推服务功能,发挥着目标导向、经济适应、社会整合和模式维持的作用。中国农民数量巨大,单一力量无法承担起综合服务的功能,同时,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社会变革加剧等,也需要多重供给力量联合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户生产生活之需要。因此,在宏观上,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和科研教育事业单位转型,回归公益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服务;在微观上,要支持社区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对各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要求上,政府部门应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供给主导者、竞争规则制定者和强制推行者的角色向服务参与者、服务网络构建者和合作促进者的角色转变;重新进行功能定位,从管理功能向服务功能过渡,以“放权、转移与参与”为改革方向。为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应鼓励创建纵向一体化的合作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并由国家介入进行规范管理。与此同时,政府要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基础进行严格把关,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其合作能力。另外,要不断完善科研教育单位的科研、教育、推广功能,对社会服务组织进行空间整合。
叶伟巍[10](2009)在《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个公共政策多如牛毛的时代,也是一个公共政策严重匮乏的时代。美国公共管理体系可谓世界领先,但是此次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并以海啸之势席卷全球,不仅重创全球虚拟经济,而且对实体经济的也造成巨大冲击的金融风暴,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政府顺应金融创新的公共政策的严重缺失。在我国,为了深化、细化、制度化党和国家提出的“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超过3000项,但是通过本研究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相关政策对产学合作创新的调控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在新形势下研究当前阶段产学合作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把握主要矛盾;分析关键因素作用创新绩效的机理与路径,把握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提高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之后,通过对国家创新理论系统、区域创新理论、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文献研究,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针对性强和产业创新系统的全球化优势,确定了以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创新系统这一中观视角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基于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创新系统视角,提出了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1)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2)产学合作促进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3)当前阶段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研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按照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变量设计、信度效度检验、研究方法设计等规范;在采集大样本问卷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和结构方程建模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实施了研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借鉴创新系统理论和产学合作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提炼了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六大方面影响模块,并确定了合作项目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案例研究、借鉴经典U-A模型后发现,主导设计是产学合作创新成功的分水岭,所以提出了用“市场合作创新能力、技术合作创新能力和协同把握创新机会能力”这三个指标来诠释产学合作创新能力的设想,最后构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通过对聚光科技、绍兴纺织研究院、烟台万华、方正集团等四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了产学合作创新不同阶段存在着合作模式演化的规律。并借鉴合作模式的研究成果,探索性地提炼了用“创新主体和合作治理关系”两个维度对不同阶段的产学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合作模式,最后提炼成产学合作创新模式演化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合作模式是影响产学合作创新项目绩效的关键因素。合作模式演化模型很好地证明了产学合作创新是实现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过程,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途径,丰富了我国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第三,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得出了目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的重要结论。发现当前情况下主要是合作双方资源因子、双方能力因子、合作模式因子,通过合作创新能力的变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学合作项目创新绩效,为制定正确的公共政策提供了研究保障。同时从实证分析结果也发现,当前产学合作创新微观层面管理效率非常低下,严重制约了产学合作创新的绩效。最后,基于当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这一结论,本论文在分析浙江省产业现状和产学合作创新政策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设计了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政策工具;最后,针对浙江产业和民间资本充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创建产学合作风险引导基金这一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解决方案,为优化产学合作政策体系,促进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本论文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产学合作创新理论,得出了当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这一重要结论,为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提高公共行政效率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二、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金融会计科研成果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金融会计科研成果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从迈克尔·夏邦到乔纳森·萨福兰·福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缘由 |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犹太人与美国犹太文学 |
第一节 犹太人移民美国的四次“浪潮” |
一、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一次“浪潮” |
二、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二次“浪潮” |
三、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三次“浪潮” |
四、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四次“浪潮” |
第二节 犹太人在美国的逐渐崛起 |
第三节 美国犹太文学的历史线索 |
一、犹太文学的到来(1654—1881) |
二、大思潮时期(1881-1924) |
三、从边缘到主流的艰难时期(1924-1945) |
四、成就与彷徨时期(1945-1973) |
五、回归时期(1973 年至今) |
第四节 美国犹太文学的民族特色 |
一、作品的精神诉求 |
二、犹太文学的艺术特性 |
第五节 美国犹太文学的“第一代”和“第二代” |
一、坚守犹太传统的“第一代” |
二、融入主流社会的“第二代” |
第二章 走向平寂的美国犹太文学与“第三代”作家 |
第一节 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美国犹太文学 |
一、崛起时期:犹太文学作品多样化 |
二、巅峰时期:“无产阶级文学”和“大屠杀文学” |
三、平寂时期:从偏激到虚实相间 |
第二节 “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成长 |
一、“犹太性”的回归阶段 |
二、对犹太复仇的反思 |
三、对大屠杀的反思 |
第三章 “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 |
第一节 60后的迈克尔·夏邦小说在中国的传播 |
一、迈克尔·夏邦其人其书 |
二、迈克尔·夏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
三、迈克尔·夏邦与他的“犹太叙事” |
四、汉译本的比较 |
第二节 70后的纳森·英格兰德和乔纳森·萨福兰·福厄小说在中国的传播 |
一、英格兰德与福厄其人其书 |
二、英格兰德和福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
三、英格兰德与福厄小说的“犹太书写” |
四、汉译本的比较 |
第四章 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传播与问题 |
第一节 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与现状 |
一、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美国犹太文学在中国的研究 |
第二节 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犹太电影 |
一、美国犹太电影的发展历程 |
二、电影形式推动美国犹太文学的传播 |
三、美国犹太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 |
第三节 阅读转移与“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 |
一、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
二、阅读转移 |
三、美国犹太文学与“第三代”在中国的历史机会 |
第四节 “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需要超越自身,超越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电子商务在潍坊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现状不足之处 |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基本架构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新农村建设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
一、新农村建设概述 |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 |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历程 |
(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
二、农村电子商务解读 |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内涵 |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实现形式 |
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 |
(一)推动电商产业布局 |
(二)优化要素资源流动 |
(三)迎来多元化参与主体 |
四、农村电子商务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
(一)优化农村发展布局 |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
(三)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第二部分 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与生存环境 |
一、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 |
(一)潍坊市农村基本概况 |
(二)潍坊市农民基本情况 |
(三)潍坊市农业基本情况 |
二、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
(一)农业信息化阶段 |
(二)农业网络化阶段 |
(三)农业电商化阶段 |
三、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生存环境 |
(一)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政策环境 |
(二)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
(三)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环境 |
第三部分 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优势和问题 |
一、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优势 |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 |
(二)务工人口回流现象明显 |
(三)农村物流业抢滩“最后一公里” |
二、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政府缺乏培育力,市场主体缺乏竞争力 |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经营缺乏稳定性 |
(三)缺乏公用品牌管理,同质竞争不断加重 |
(四)金融资源严重不足,农村电商融资困难 |
(五)各区县重视程度不同,地区发展偏距大 |
第四部分 推进潍坊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
一、加强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全市统筹 |
(一)加强宏观规划 |
(二)完善法治保障 |
(三)强化市场监管 |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
(五)增加财政投入 |
二、增强农村主体市场竞争力 |
(一)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
(二)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 |
(三)推进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四)个性化代替同质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美国文理学院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政策驱动:顺应高等院校科学发展的创业转型 |
二、市场驱动:回应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创业转型 |
三、全球化驱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创业转型 |
第二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美国文理学院 |
二、创业教育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有关文理学院使命漂移的述评 |
二、有关文理学院商业化运作模式的研究述评 |
三、有关文理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整体研究问题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文理学院使命的嬗变与演进 |
第一节 文理学院使命的坚守:博雅教育为主(1636 年-1861 年) |
一、文理学院的建立与坚守 |
二、文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以古典语言文学和神学为主的博雅教育 |
第二节 文理学院使命的动摇:职(专)业教育的渗入 (1861 年-1970 年) |
一、文理学院的地位弱化与内部分化 |
二、文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增加更多的职业及专业课程 |
第三节 文理学院使命的妥协:博雅教育与职(专)业教育均衡化发展(1970 年-至今) |
一、文理学院的地位边缘化与生存困境 |
二、文理学院的课程设置:文理课程与职(专)业课程的均衡化 |
第四节 文理学院使命的新定位:鼓励开展创业教育 (2006 年—至今) |
一、文理学院的维持与维新 |
二、文理学院的创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文理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缘由 |
第一节 政府相关教育法案与政策的导向 |
一、美国教育法案与政策的历史沿革 |
二、重视职业教育与忽视博雅教育的政策偏见 |
第二节 需求端偏好的转变 |
一、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 |
二、学生对于职业课程需求的日益增长 |
第三节 供给侧组织的同构 |
一、新制度理论的解释 |
二、同质化竞争的日益激烈 |
第四节 文理学院变革的内生力量 |
一、内在压力:通识(博雅)教育设置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课程 |
二、内在动力:加强博雅教育与真实世界的联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文理学院创业教育的机制转变 |
第一节 构建专业合作组织突破文理学院的发展困境 |
一、文理学院多样的专业合作组织 |
二、工作-学习-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学院 |
第二节 通过市场化招生管理策略增加学生注册人数 |
一、文理学院的市场营销策略与招生经济 |
二、艾德里安学院“入学增长战略”项目的传奇 |
第三节 开设职业发展中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
一、连接专业学科与职业选择的就业指导机构 |
二、基于现实诉求的卡尔顿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文理学院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美国文理学院创业教育的组织形式 |
一、创业中心 |
二、依托商学院形式 |
三、创业办公室 |
第二节 创业教育课程与项目 |
一、创业课程的分类纬度 |
二、创业课程的主要类型 |
三、创业课程的运行方式 |
四、创业课程的教和学方式 |
第三节 美国文理学院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实践——以考夫曼校园行动项目为视角 |
一、考夫曼基金会与摩根基金会:互动互补的合作关系 |
二、基于“考夫曼校园行动”理念框架下文理学院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实然情况 |
三、文理学院全校性创业教育的经验总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文理学院开展社会创业教育的案例研究——以明德学院为例 |
第一节 明德文理学院开展社会创业教育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因素:社会公共服务与全球化现代技术的驱动 |
二、内部因素: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学院声望的追求 |
第二节 明德学院社会创业的实施路径 |
一、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
二、组建跨学科的社会创业教师队伍 |
三、主办社会创业竞赛和相关创业活动 |
四、搭建社会创业的组织保障 |
五、健全社会创业网络 |
第三节 明德学院社会创业教育的特色分析 |
一、特别注重以体验性为主的课程体系 |
二、相关部门协同作战构建社会创业文化 |
三、吸引外部力量参与并形成有效互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启示与建议 |
第一节 美国文理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启示 |
一、变革中坚守:开展创业教育对文理学院自身的影响 |
二、现实的超越: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或创业教育的耦合 |
三、对多样性消逝的拷问:文理学院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现状 |
第二节 美国文理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建议 |
一、合作是文理学院创业教育机制转变的重要力量 |
二、全校性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文理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三、社会创业教育是文理学院传统使命的实践途径和未来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理学科与非文理学科CIP编码 |
附录二 美国文理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状况统计表 |
附录三 “考夫曼校园行动”项目中文理学院数据结果 |
附录四 “考夫曼校园行动”文理学院创业教育效果 |
附录五 明德学院社会创业教育课程详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取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利益相关者参与KIBS创新的模式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 |
1.4.1 研究对象 |
1.4.2 关键概念界定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章节安排 |
1.6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服务创新 |
2.1.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
2.1.2 服务创新的定义及其内涵 |
2.1.3 服务创新过程 |
2.1.4 服务创新模式 |
2.1.5 服务创新绩效评价 |
2.2 服务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 |
2.2.1 利益相关参与分析视角 |
2.2.2 利益相关参与服务创新的理论基础 |
2.2.3 服务创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内涵 |
2.2.4 服务创新中的主要参与利益相关者及其研究 |
2.2.5 利益相关者参与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 |
2.3 关系资本 |
2.3.1 关系资本的概念 |
2.3.2 关系资本的维度与测量 |
2.3.3 关系资本的功能 |
2.4 知识整合 |
2.4.1 知识整合的内涵 |
2.4.2 知识整合的维度与测量 |
2.4.3 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5 文献评述 |
3 利益相关者参与KIBS创新过程的案例研究 |
3.1 利益相关者参与KIBS创新模式的理论分析 |
3.1.1 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模式及其发展 |
3.1.2 KIBS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分析 |
3.2 研究设计 |
3.2.1 案例选择 |
3.2.2 案例介绍 |
3.2.3 数据收集及分析 |
3.3 研究发现 |
3.3.1 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
3.3.2 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及其原因 |
3.3.3 利益相关者的主导参与模式 |
3.3.4 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模式 |
3.3.5 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参与模式 |
3.3.6 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式参与模式 |
3.3.7 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组织视角 |
3.4 案例研究结果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利益相关者参与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 |
4.1 概念模型 |
4.2 利益相关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 |
4.2.1 员工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 |
4.2.2 管理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 |
4.2.3 顾客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 |
4.2.4 合作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 |
4.3 关系资本与服务创新绩效间的关系 |
4.4 知识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间的关系 |
4.5 关系资本的中介作用 |
4.5.1 关系资本对员工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4.5.2 关系资本对管理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4.5.3 关系资本对顾客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4.5.4 关系资本对合作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4.6 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 |
4.6.1 知识整合对员工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4.6.2 知识整合对管理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4.6.3 知识整合对顾客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4.6.4 知识整合对合作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
4.7 关系资本与知识整合间的关系 |
4.8 本章小结 |
5 利益相关者参与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5.1.2 问卷的基本结构 |
5.1.3 问卷的设计过程 |
5.2 变量测度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中介变量 |
5.2.4 控制变量 |
5.3 预调研测试 |
5.3.1 预调研取样及数据描述 |
5.3.2 利益相关者参与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3 关系资本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4 知识整合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5 服务创新绩效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6 正式调查问卷 |
5.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有效性控制 |
5.5 分析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6 利益相关者参与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
6.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相关分析 |
6.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2.1 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2 关系资本和知识整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3 服务创新绩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 层次回归分析 |
6.3.1 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
6.3.2 利益相关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 |
6.3.3 关系资本、知识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 |
6.3.4 关系资本中介效应检验 |
6.3.5 知识整合中介效应检验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实证研究的结果 |
6.4.2 利益相关者参与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 |
6.4.3 关系资本、知识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 |
6.4.4 关系资本的中介作用 |
6.4.5 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观点与研究框架 |
1.2.1 论文的观点 |
1.2.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述评 |
2.1.1 发展经济学家有关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模式研究述评 |
2.1.2 社会政策学家有关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反贫困模式研究述评 |
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述评 |
第3章 贫困概念的演变及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 |
3.1 贫困概念的演变 |
3.2 谢若登和尤努斯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 |
3.2.1 资产社会政策反贫困理论 |
3.2.2 小额贷款反贫困理论与社会企业反贫困理论 |
第4章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与模式类型 |
4.1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
4.1.1 以基本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反贫困阶段(1949-1977 年) |
4.1.2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的反贫困阶段(1978-1985 年) |
4.1.3 以区域开发援助为导向的反贫困阶段(1986-1993 年) |
4.1.4 以八七攻坚计划为内容的反贫困阶段(1994-2000 年) |
4.1.5 以贫困村为瞄准对象的反贫困阶段(2001-2010 年) |
4.1.6 以精准与攻坚为特征的反贫困阶段(2011-2020 年) |
4.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模式类型 |
4.2.1 反贫困模式 |
4.2.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三种基本模式 |
第5章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功经验总结与模式反思 |
5.1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功经验总结 |
5.1.1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巨大成就 |
5.1.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功经验 |
5.2 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的反思 |
5.2.1 我国农村开发式反贫困模式的反思 |
5.2.2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的反思 |
5.2.3 我国农村社会企业反贫困模式的反思 |
第6章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的建构 |
6.1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理论与经验基础 |
6.1.1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
6.1.2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经验基础 |
6.2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现实根据与基本原则 |
6.2.1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现实根据 |
6.2.2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
6.3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指导理念与具体路径 |
6.3.1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指导理念 |
6.3.2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具体路径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
2.1 规章建制 |
2.1.1 管理机制与机构 |
2.1.2 规章政策的出台 |
2.1.3 网站的更新与英文网站旳设立 |
2.2 基础设施 |
2.2.1 生活设施 |
2.2.2 学习设施 |
2.3 国际文化娱乐活动 |
2.3.1 文化活动 |
2.3.2 娱乐活动 |
2.4 师生的国际流动 |
2.4.1 甘肃师生出国 |
2.4.2 留学生来甘肃留学 |
2.4.3 外籍教师来甘 |
2.5 合作办学方面 |
2.5.1 “N+N”模式 |
2.5.2 孔子学院 |
2.5.3 项目合作 |
2.6 教学与研究的国际成果 |
2.6.1 国际教学课程建设 |
2.6.2 国际科研成果 |
2.7 汉语的国际推广 |
2.8 国际化资金来源 |
2.8.1 政府机构提供 |
2.8.2 高校自身提供 |
2.8.3 国际组织提供 |
第三章 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成绩与障碍 |
3.1 甘肃省国际化发展主要成绩 |
3.2 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障碍 |
3.2.1 高等教育国际化意识淡薄 |
3.2.2 国际流动缺乏主动性 |
3.2.3 国际科研成果产出不足 |
3.2.4 汉语推广积极性低 |
3.2.5 资金来源渠道少 |
第四章 促进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建议与借鉴 |
4.1 各高校充分重视国际化,将国际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
4.2 增加国际化投入,加强校园国际化资源建设 |
4.3 创造国际化学习氛围,国际化深入课堂 |
4.4 改革外籍教师任职制度,多渠道开展引智项目 |
4.5 增强汉语推广力度,积极输出教学人才 |
4.6 拓宽留学途径,深入合作交流 |
4.7 扩大留学生的招收,改革留学生管理制度 |
4.8 多渠道募集资金、捐助 |
4.9 教育国际化地方的创新实践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学者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服务贸易相关理论综述 |
2.1 服务价值理论 |
2.1.1 劳动价值论视角 |
2.1.2 效用价值论视角 |
2.2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
2.2.1 完全适用的观点 |
2.2.2 不适用的观点 |
2.2.3 改进或修正后才适用的观点 |
2.3 新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
2.3.1 规模经济模型 |
2.3.2 垄断竞争模型 |
2.3.3 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 |
2.3.4 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
2.4 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5 服务外包理论 |
2.5.1 服务外包的概念 |
2.5.2 服务外包的理论解释 |
2.6 本章小结 |
3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发展分析 |
3.1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及其特点 |
3.1.1 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的目标与导向 |
3.1.2 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的特点 |
3.1.3 对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的思考 |
3.2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
3.2.1 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总量分析 |
3.2.2 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分析 |
3.2.3 转轨国家服务业的外资引入状况 |
3.3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
3.3.1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的选择 |
3.3.2 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3.3.3 个案分析:中国和俄罗斯服务贸易各部门的竞争力 |
3.3.4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滞后与潜力——基于GCI和KEI指数世界排名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 |
4.1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与服务贸易增长 |
4.1.1 转轨国家服务贸易体制转换对服务贸易增长影响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 |
4.1.2 主要结论 |
4.2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 |
4.2.1 服务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作用机理分析 |
4.2.2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3 主要结论 |
4.3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 |
4.3.1 服务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作用机理分析 |
4.3.2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3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外包发展——以捷克、俄罗斯和中国为例 |
5.1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外包发展情况分析 |
5.1.1 捷克服务外包发展状况 |
5.1.2 俄罗斯服务外包发展状况 |
5.1.3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状况 |
5.2 捷克、俄罗斯和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条件:SWOT分析 |
5.2.1 内部优势(S) |
5.2.2 内部劣势(W) |
5.2.3 外部机遇(O) |
5.2.4 外部威胁(T) |
5.2.5 总结性评述 |
5.3 经济转轨国家承接服务外包发展述评 |
5.3.1 承接服务外包的利益与风险 |
5.3.2 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风险规避 |
5.4 本章小结 |
6 经济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6.1 经济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 |
6.1.1 加快向成熟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 |
6.1.2 促进经济增长向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方式转变 |
6.1.3 提升货物贸易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与层次 |
6.1.4 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
6.2 经济转轨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目标与重点领域 |
6.3 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6.3.1 构筑良好的竞争环境 |
6.3.2 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培育 |
6.3.3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
6.3.4 加强转轨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西部金融生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图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图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逻辑框架及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 |
第2章 金融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
2.1 金融生态系统的内涵 |
2.1.1 生态系统内涵 |
2.1.2 金融生态系统内涵 |
2.2 金融生态系统的特性 |
2.3 金融生态系统结构 |
2.3.1 金融生态系统形态要素结构 |
2.3.2 金融生态系统功能层次结构 |
2.4 金融生态系统运行及平衡 |
2.4.1 金融生态系统树型循环运行 |
2.4.2 金融生态系统平衡 |
第3章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现状分析 |
3.1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的总体现状 |
3.1.1 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现状 |
3.1.2 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
3.1.3 西部12省金融生态发展地区差异 |
3.2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发展成效 |
3.2.1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加快,增长优势突出 |
3.2.2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
3.3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 |
3.3.1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总量较小、运行效率较低 |
3.3.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结构不合理 |
3.3.3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 |
第4章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 |
4.1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 |
4.1.1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评价总体框架 |
4.1.2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评价指标 |
4.1.3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评价方法 |
4.2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实证检验 |
4.2.1 金融生态宏观环境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过程 |
4.2.2 因子分析 |
4.3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实证结果 |
4.3.1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2 西部12省金融生态系统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3 结论 |
第5章 甘肃省金融生态系统分析 |
5.1 甘肃省金融市场结构分析 |
5.2 甘肃省金融生态现状分析 |
5.3 甘肃省金融生态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系统优化:甘肃省为例 |
6.1 甘肃省金融生态宏观环境优化 |
6.2 甘肃省金融生态微观环境优化 |
6.3 甘肃省金融生态内部调节优化 |
6.4 甘肃省金融生态外部调节优化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文献参照与分析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回顾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解决的问题及创新 |
1.5.1 拟解决的问题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与国际参照 |
2.1 农业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
2.1.1 农业社会化的衍生逻辑 |
2.1.2 农业社会化的发展潜力 |
2.2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分析 |
2.2.1 研究假设与数据来源 |
2.2.2 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认知 |
2.2.3 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总体情况 |
2.3.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区域差异 |
2.4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2.4.1 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4.2 亚洲邻近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4.3 中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 |
2.4.4 国外经验启示与突破 |
第三章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发展路径 |
3.1 “三农问题”演变对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
3.1.1 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科技进步与生产手段创新 |
3.1.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
3.1.3 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求综合性农业服务的跟进 |
3.1.4 农户经营水平提高需要多元化服务组织的发育 |
3.1.5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稳定要求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
3.2 发展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想 |
3.2.1 指导思想 |
3.2.2 体系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
3.2.3 发展目标 |
3.2.4 基本原则 |
3.3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设计 |
3.3.1 外部资源要素 |
3.3.2 组织结构 |
3.3.3 功能定位 |
3.3.4 供给主体间的功能关系 |
3.4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 |
3.4.1 宏观改革思路 |
3.4.2 微观开发思路 |
第四章 政府职能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
4.1 政府公共机构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地位 |
4.1.1 政府公共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
4.1.2 政府公共机构服务的层次与内容 |
4.1.3 政府公共机构的发展历程 |
4.1.4 政府公共机构社会化服务现状 |
4.2 政府公共机构社会化服务中的问题 |
4.2.1 政府经济技术部门面临的困境分析 |
4.2.2 乡镇涉农机构社会化服务中的问题 |
4.2.3 村级集体组织社会化服务中的问题 |
4.3 发展村级集体服务的可能与创新 |
4.3.1 发展村级集体服务的可能性分析 |
4.3.2 发展村级集体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
4.3.3 村级服务发展中的创新模式 |
4.4 政府公共机构社会化服务的改进思路 |
4.4.1 政府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途径 |
4.4.2 乡镇涉农机构职能优化路径 |
4.4.3 村级集体服务的发展方向 |
第五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的带动作用 |
5.1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发展情况 |
5.1.1 龙头企业的内涵 |
5.1.2 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 |
5.2 龙头企业服务农户的形式及意蕴 |
5.2.1 龙头企业服务农户的具体形式 |
5.2.2 龙头企业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 |
5.2.3 龙头企业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
5.3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本土化思考 |
5.3.1 发达国家经典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反思 |
5.3.2 我国发展龙头企业的社会环境分析 |
5.3.3 对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理论置疑 |
5.4 完善龙头企业服务带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
5.4.1 创建纵向一体化的合作企业 |
5.4.2 鼓励和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
5.4.3 国家介入进行规范管理 |
第六章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的骨干效能 |
6.1 农民合作的形态与演进趋势 |
6.1.1 农民合作的基本形态 |
6.1.2 农民合作的历史脉络 |
6.1.3 农民合作的功效 |
6.2 农户互助形式的演变与现状 |
6.2.1 传统意义上的农户互助 |
6.2.2 当前历史条件下的农户互助 |
6.2.3 农户互助的社会基础 |
6.2.4 农户互助的意义与作用 |
6.3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情况与特点 |
6.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3.2 样本村基本情况描述 |
6.3.3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农户的特点 |
6.4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6.4.1 组建动机上是否真正为农民着想 |
6.4.2 成员构成上能否代表农民的利益诉求 |
6.4.3 服务水平上能否有效为成员服务 |
6.4.4 在合作能力上能否实现组织目标 |
6.5 增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效能的对策建议 |
6.5.1 整合挖掘农村互助资源 |
6.5.2 完善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 |
6.5.3 改善合作组织的外部支持环境 |
6.5.4 推动合作组织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七章 科研教育与社会服务组织的支持作用 |
7.1 科研教育单位社会化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
7.1.1 科研教育单位的改革历程 |
7.1.2 科研教育单位社会化服务中的问题 |
7.2 科研教育单位社会化服务中的创新模式 |
7.2.1 专家大院模式 |
7.2.2 专家下乡入户模式 |
7.2.3 科技大篷车模式 |
7.2.4 产学研结合模式 |
7.2.5 科技特派员模式 |
7.3 社会服务组织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
7.3.1 基层农资经销商 |
7.3.2 农村经纪人 |
7.3.3 科技示范户 |
7.4 社会服务组织在基层服务中的作用 |
7.4.1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
7.4.2 创新服务形式的重要力量 |
7.4.3 主动有效满足农户的需求 |
7.4.4 促进服务体系的内部分工 |
7.5 增强科研教育与社会服务组织支持作用的对策建议 |
7.5.1 完善科研教育单位的科研、教育、推广功能 |
7.5.2 对社会服务组织进行空间整合 |
第八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主创新是大国复兴的基石 |
1.1.2 我国企业尚难成为创新主体 |
1.1.3 现代大学创新源的地位日益显现 |
1.1.4 产学合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突破口的作用已经显现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逻辑 |
1.3.3 研究路线 |
1.3.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创新系统理论综述 |
2.1.1 国家创新理论系统综述 |
2.1.2 区域创新理论综述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综述 |
2.1.4 小结 |
2.2 产学合作创新理论综述 |
2.2.1 合作创新理论 |
2.2.2 产学合作创新理论综述 |
2.2.3 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2.4 合作项目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2.2.5 产学合作创新理论小结 |
2.3 创新制度文献综述 |
2.3.1 创新政策的界定 |
2.3.2 创新政策工具 |
2.3.4 小结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成功案例的研究与研究框架的提出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研究的意义 |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1.3 案例研究效度与信度实现 |
3.2 产学合作创新案例分析 |
3.2.1 绍兴轻纺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案例 |
3.2.2 烟台万华产学合作创新案例 |
3.2.3 方正汉字激光照版系统案例 |
3.2.4 聚光科技产学合作案例 |
3.2.5 产学合作创新案例小结 |
3.3 产学合作创新模式的提出 |
3.3.1 产学合作创新模式研究综述 |
3.3.2 产学合作创新演化模型的提出 |
3.4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研究框架的提出 |
3.4.1 合作创新的技术能力子维度 |
3.4.2 合作创新的市场能力子维度分析 |
3.4.3 协同把握创新机会能力子维度分析 |
3.4.4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研究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
4.1.2 问卷设计过程 |
4.1.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问题 |
4.2 数据收集程序 |
4.2.1 总体和样本的确定 |
4.2.2 答卷者的选择 |
4.2.3 问卷发放及回收 |
4.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3.1 样本企业的合作模式分布情况 |
4.3.2 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 |
4.3.3 样本企业的年限分布 |
4.3.4 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 |
4.3.5 产学合作创新绩效变量 |
4.4 数据合并的有效性 |
4.4.1 样本企业的合作模式差异分析 |
4.4.2 样本的行业差异分析 |
4.4.3 样本(项目)规模差异分析 |
4.4.4 不同方式收集的两组样本数据差异分析 |
4.5 研究方法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的实证研究 |
5.1 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 |
5.1.1 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的因素变量分析 |
5.1.1.1 产学合作创新影晌因素变最的理论遴选 |
5.1.1.2 初步实证遴选产学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变量 |
5.1.2 理论假设 |
5.1.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1.3.1 量表的信度检验 |
5.1.3.2 量表的效度检验 |
5.1.4 因子分析 |
5.1.4.1 合作创新环境与战略管理子量表因子分析 |
5.1.4.2 资源与能力子量表因子分析 |
5.1.4.3 合作机制子量表因子分析 |
5.1.4.4 创新缎效量表因子分析 |
5.1.4.5 因子分析结果 |
5.1.5 回归分析-识别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的关键因素 |
5.1.6 假设检验 |
5.1.7 小结 |
5.2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和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 |
5.2.1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路径的研究框架(修正后) |
5.2.2 理论假设 |
5.2.3 实证研究方法──结构方程介绍 |
5.2.4 变量设计、信度及效度检验 |
5.2.5 SEM模型建模──分析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作用路径 |
5.2.6 假设检验 |
5.2.7 小结 |
5.3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管理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研究 |
6.1 浙江省产学合作创新政策的现状 |
6.2 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政策设计 |
6.2.1 政策目标 |
6.2.2 政策工具研究 |
6.2.2.1 供给面导向的政策工具 |
6.2.3 需求面导向的政策工具 |
6.2.4 环境面导向的政策工具 |
6.3 金融创新政策研究──产学研投资基金 |
6.3.1 浙江省产业投资金融业的现状分析 |
6.3.2 案例借鉴 |
6.3.3 建立产学研投资基金的意义分析 |
6.3.4 产学研投资基金的运行机制研究 |
6.3.5 产学研投资墓金政策保障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结果的意义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浙江省技术中心企业一览表(抽样样本) |
附表-2 专家问卷 |
附表-3 企业问卷 |
发表文章目录 |
四、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金融会计科研成果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三代”美国犹太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从迈克尔·夏邦到乔纳森·萨福兰·福厄[D]. 徐丽. 吉林大学, 2019(10)
- [2]电子商务在潍坊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问题研究[D]. 田晟.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9)
- [3]美国文理学院创业教育研究[D]. 陈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利益相关者参与KIBS创新的模式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刘勇. 浙江工商大学, 2018(12)
- [5]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D]. 接家东. 吉林大学, 2017(03)
- [6]甘肃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杰宇. 兰州大学, 2013(11)
- [7]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研究[D]. 刘薇娜.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8]西部金融生态问题研究[D]. 王玉芳. 西北民族大学, 2012(06)
- [9]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 李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10]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叶伟巍. 浙江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