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情趣教学初探

语文课堂情趣教学初探

郭蓓河北省武安市第二中学分校056300

摘要:培养语文课堂教学情趣,可以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趣;可以加强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美感,理解情趣;还可以教师应提高个人素质,开拓教学思路,创造语文教学过程的情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趣

大语文教育现在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共识,它要求把学生带到大语文教育环境中去,培养高尚的情操,激发学生内心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今天,呼唤一种富有生命活力、健康的个体的出现,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最强音。因此,加强语文美育教育,体现课堂教学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需要。

那么应如何培养语文课堂教学情趣呢?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趣

优秀的语文教材是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一般的文学作品都是“生活的教科书”。书中蕴含着无限情趣,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凝聚,更是思想感情体验的升华。在教读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创设一个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以体会文中情趣。

我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时,就创设过相关的情境。我们学校有寄宿生,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就有相当一部分,几乎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他们入校时都是由父母送来的,安排好一切才离开。临分别时,又千叮咛万嘱咐。根据这种情况,我在讲课之前,先提问了几个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我问他们:“你们来学校时,谁送你们来的?”学生们一致回答:“爸爸妈妈。”我又问:“那父母都帮你们做了哪些事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找了几个学生归纳总结,当然都是与课文有关的,比如帮自己买东西,帮自己铺床,嘱咐自己好好学习,这里有熟人的,还要对熟人拜托了又拜托等等。最后我又问:“那父母离开时,你们舍不舍得?那天晚上有没有难过?”孩子们脸色严肃了,有几个眼里已噙满泪。我继续追问:“父母之前也照顾你们,为你们做这一切,那时候你们有没有体会到呢?”这时已经有学生趴在桌上反思了,我再继续追问下去:“父母对你们这样有没有要求你们回报呢?他们是心甘情愿做这一切的吗?从这一些事里面,体现的是父母对你们什么样的感情呢?”问题到这里,学生已开始思考,开始体会了。我也接着趁热打铁:“哪位同学能说一件父母关爱你们的具体事件?”很快就有同学举手了。虽然耗费了半节课,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背影》一文的主题稍加引导就总结出来了,学生也明白了父母之爱。这之后,在日记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我终于明白了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多么深沉,原来还那么厌烦他们唠唠叨叨,可现在却感觉那么温暖,那么美好。”

至此,文中情趣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真正收到了“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效果。

二、加强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美感,理解情趣

美感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不能只是感官的刺激,而是对美的本质的理解。语文美育通过教材媒体来接通学生情感渠道,从而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朱光潜在关于美学的讲解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同样一颗古松,在几种不同身份的人眼里,就是几种不同身份的认知,几种不同的美学形象。语文美育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让学生感知美的,不太直接,而且在不同经历的学生眼里,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调动多种手段,如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内容、情感相同的音乐来渲染氛围;用多媒体图片来增强直观性;用课堂小品来加强体验性等不同手段来加强美育,培养美感。

例如,在教读《敕勒歌》一诗时,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可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体会雄浑壮阔的草原之美;也可以通过带有蒙古民族特色的音乐来衬托,马头琴的苍凉雄厚可以给学生渲染一幅天蓝、水清、草绿、羊白,望不见边际的草原景象,帮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的美感;提高课堂情趣教学的体验,学生对美好的大自然顿生向往之情。这时再及时引导学生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学生更易接受,也更易主动实施。

三、教师应提高个人素质,开拓教学思路,创造语文教学过程的情趣

语文课堂情趣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实践,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常说:“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于如今的语文教师来说“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要有“一缸水”“一池水”“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影、电视、电脑、手机、3G等高科技产品逐步进入千家万户,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各种知识。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深度和广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没有较高的文学素质、语言素质,别说引导学生探索情趣了,恐怕连学生最基本的思想都弄不懂,摸不透,对于学生的教育总是滞后一步,学生又怎会吃你这一套呢?但是即使是最调皮的学生也非常羡慕文采飞扬的老师,因此提高教师文学修养至关重要。

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如果是没有文学功底的老师来讲,只会照搬参考书,如庖丁解牛一般将一篇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语言枯燥,毫无韵味。那还谈何美感,讲什么情趣呢?相反,如果是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教师,那就截然不同了。他们对一篇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再加上声情并茂、妙语连珠的讲解,使人如沐春风。讲到投入处,台上台下融为一片,无需多言,情趣自现。如一位教师在讲解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时,首先讲到诗人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诗句中大胆的夸张与巧妙的比喻并存,充溢着诗人狂傲的独立人格,非凡的自信和浪漫的气质。听着这些诗句,学生也不由得与老师一同去感受这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大诗人那飘逸的风格,流畅的节奏,获得美的体验。

总之,功夫在诗外。同样的,要贯穿语文课堂情趣教学也不能只从课堂上下功夫,必须根据学科特点,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形成正确的观念,提高分辨事物的能力,让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增强生活情趣,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大语文教育。

标签:;  ;  ;  

语文课堂情趣教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