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长性"教学的实施

初中数学

苏冉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生长性”教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教学理念,强调从学生素养生成的起点着眼,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生长性进行深入挖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生长性”教学,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本文从初中数学的角度,对“生长性”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并就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长性;教学策略

前言

从小学开始,数学就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自身的数理智能进行强化。不过,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很多学生都会形成学习上的障碍,甚至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情绪。建构主义指出,知识并非外在于学生,而是应该由学生结合自身现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自主构建,从这个角度分析,初中数学教学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生长特性。

1.“生长性”教学理论分析

新的教育理论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生命本体展开,如果脱离这一核心,数学教学将会显得毫无意义。“生长性”教学简单来讲,就是将原本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多向度的“生命生长”,从死板的记忆知识转变为灵活的运用知识,这里的数学知识仅仅是生长的手段,主要目的需要集中在学生身上。对“生长性”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其主要体现出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1.1生长储备

生长储备主要是面对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生长性”教学形成及落实的前提是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需要引导学生做好数学知识的“生长储备”。例如,初中几何中,四边形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包含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确保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确保后续教学的有效展开。举例说明,在平行四边形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平行性变形的相关概念,包括定义、性质、判定方法等,明确平行四边形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元素,如边、角等,这样学生才能在后续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等问题的解答中做到胸有成竹。在具备相对完善的知识积累后,学生可以在后续学习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1]。

1.2生长序列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坚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保守,也不能一味激进。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究、合作的魅力,感受成功的快乐。数学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结构,在“生长性”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经验系统着手,确保学生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学习知识,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对反比例函数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首先给出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如y=2x、y=14+2x、a=200/b等,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去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总结,指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表达式是分式的函数,通过“辨别——归类——主题形成——特征归纳”的“生长性”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认识,提升其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3生长思维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应该重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解放学生的双手,将数学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输活动转变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全感官协同的活动,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开展观察、猜想、验证等,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基本知识传授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列表、描点、连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函数图像的认知,同时通过改变函数中参数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参数变化引发的函数图像位置和几何特征的变化,而通过这些变化,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生长性思维,激发学生对函数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释放其内在的潜能及动力[2]。

2.“生长性”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实施

初中数学本身强调以学生为根本,将学生的“生命生长”作为教学内核及目标,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同样应该将目光放在学生的“生长”上,强调“以学定教”,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其在数学学习中的内驱力,找准初中数学与学生生命生长的连接点,在种下“种子”后,确保其能够自然萌发,自我成熟。

2.1对生长的起点进行明确

想要生长,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种子”,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经验就是这个种子,学生的经验不仅仅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或者实践中掌握的技能,更多的是一种阅历或者过程。有研究人员支出,经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仅包括了人们做过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还包括了人们如何去活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从学生的经验着眼,关注其经验的积累和“生长”。以因式分解教学为例,教学中可以先进行经验判断,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应知识为基础,如乘法分配律、公因数等,开展教学活动,然后进行必要的经验再造工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剪纸、拼图等方式,利用图形面积,将因式分解所具备的几何意义直观展现出来,配合相应的方法(公式法、提取公因式法等),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因式分解和乘法运算存在的互逆关系。经验再造后,就是全新经验的生成,能够为后续的“分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等新知识教学提供相应的经验基础[3]。

2.2对生长的血脉进行疏通

“生长性”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需要具备相应的“种子”(经验)和“土壤”(生活),然后才能在“阳光”、“水分”等的支持下,实现持续生长发育,这里的“阳光”、“水分”实际上就是文化知识,在丰富的数学文化中,学生的数学生命能够顺利生长,能够得到丰润,“以文化人”也是赋予数学教学生长气息的关键所在。以初中数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勾股定理”为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很多数学家都提出了相应的证明方法,而这些方法中,以三国时期赵爽的“割补法”最为简单和直观。因此,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相应的文化探索过程,先依照教材对勾股定理进行讲解,形成相应的文化认知,然后就学生的疑问“勾股定理为什么会出现?最初出现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等进行整理,开展相应的文化运演,可以利用一些特殊工具,画出三角形,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计算边长。再一步就是文化的建构,可以利用方格图,画出两个直角短边已知的直角三角形,鼓励学生利用割补法来对三边数量关系进行证明,从中重新提炼勾股定理,确保学生能够认识到勾股定理所具备的科学依据。最后是文化的应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切身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3对生长的情境进行还原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其不仅源于生活,更能够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可以说,生活能够为数学生长提供不可或缺的土壤,初中数学“生长性”教学不仅需要做到“从生活中来”,更要实现“到生活中去”,最终回归生活。例如,在初中数学《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中,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如天平,对知识生长的真实情境进行还原。具体来讲,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利用天平和相应的砝码,称量出数枚硬币的中重量,天平从不平衡到逐渐平衡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方程的概念,了解等式“左右等价性”的特征。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利用文字与方程,对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将方程所具备的简洁性呈现给学生,帮助其构建方程的相关概念:方程是表示数量相等关系的“天平”。最后,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应的素材,引导学生利用方程将其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描绘出来,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结合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创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生活与方程的来回切换,加深其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知[4]。

3.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其对于很多学生对其感到畏惧,而事实上,初中数学新旧知识之间蕴藏着许多的生长点,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这些生长点,运用“生长性”教学的方法,则能够为学生持续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深入发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爱萍.在实验中自主生长——初中数学自主性实验学习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6,(20):32-34.

[2]胥莹雪.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6,(1):159.

[3]王建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旬刊,2012,(5):202.

[4]张骏峰.初中数学“生长性”教学的探究与实施[J].数学教学通讯,2016,(29):13-14.

标签:;  ;  ;  

初中数学"生长性"教学的实施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