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性物质论文-陈素娟,陶彬彬,陈宝兴,李家琪,何永峰

还原性物质论文-陈素娟,陶彬彬,陈宝兴,李家琪,何永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还原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质素磺酸盐,还原性,硫氰酸钾,淀粉碘化钾

还原性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陈素娟,陶彬彬,陈宝兴,李家琪,何永峰[1](2019)在《木质素磺酸盐中还原性物质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方法检测木质素磺酸盐中还原类物质含量是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间接法测定,但是在临近滴定终点,淀粉碘化钾变色反复多次重现,等待间隔时间长,稳定性差。通过改进实验,在临近滴定终点加入硫氰酸钾溶液,显示淀粉碘化钾变色重复次数明显减小,等待时间间隔明显缩短。以甲醛作为标准参照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稳定性好、效率高、误差少、重现性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染料与染色》期刊2019年04期)

时晓慧[2](2018)在《小鼠大脑内还原性物质(小分子硫醇与Cu~+)的荧光成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还原平衡对于维持细胞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内质网内的氧化还原失衡如氧化应激的发生会导致细胞功能的紊乱,进而诱发多种疾病。尤其是大脑作为耗氧量最高的器官极易发生氧化应激,抑郁症等神经疾病的发生都与氧化应激密不可分。内质网内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离不开硫醇类小分子、还原性金属离子等生物活性小分子的调控。因此在活体中检测大脑中的还原性物质(如内质网内的小分子硫醇和Cu~+),对于深入理解氧化应激与脑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双光子荧光技术(TPM)相比于单光子荧光具有更深的穿透深度、较低的背景荧光等优点,更适合用于活体脑部组织的成像。考虑到大脑的复杂结构和小分子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小分子荧光探针是用于活体大脑成像的有力工具。然而目前利用双光子荧光成像对抑郁症小鼠大脑内内质网中的还原性小分子硫醇和Cu~+变化的研究至今还未报道。因此,本文开发了两种小分子荧光探针,分别用于活体脑部小分子硫醇以及Cu~+的双光子成像,为抑郁症发病机制和抗抑郁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策略和新工具。本文中我们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设计了一个内质网靶向的特异性响应硫醇小分子的双光子荧光探针ER-SH,实现了对细胞、活体组织以及小鼠大脑内的硫醇分子的检测。ER-SH由1,8-萘二甲酰亚胺、2,4-二硝基苯磺酰胺和甲基苯磺酰胺组成。由于光诱导的电子转移(PET)机制,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被有效地猝灭。当有硫醇存在时,2,4-二硝基苯磺酰胺被硫醇水解,PET过程被打断,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恢复。实验结果表明,ER-SH对硫醇分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此外,ER-SH具有优异的靶向内质网的能力,利用双光子成像技术,ER-SH成功地揭示了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硫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双光子活体成像结果首次揭示了抑郁症小鼠大脑内的硫醇减少。总的来说,这项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为诊断和抗抑郁治疗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工具。2.设计了一个内质网靶向的检测活细胞及活体中亚铜离子(Cu~+)的浓度变化的荧光探针ER-Cu,该探针能够实现对细胞以及小鼠大脑内Cu~+的检测。探针ER-Cu由叁部分组成:以1,8-萘二甲酰亚胺作为荧光发色团,以甲基苯磺酰胺作为内质网靶向定位基团,以能够与Cu~+络合配位的3,6,12,15-四硫-单偶氮十七烷基团作为Cu~+识别基团。由于PET效应,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被有效地猝灭。当有Cu~+存在时,Cu~+与硫原子络合后,PET过程被打断,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恢复。实验结果表明,ER-Cu对Cu~+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此外,ER-Cu具有优异的靶向内质网的能力。该探针有望实现Cu~+在抑郁症小鼠大脑中的荧光成像,并且为抑郁症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9-10)

潘林林[3](2018)在《稻草不同处理方式对盐渍型水稻土铁锰形态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铁、锰元素是水稻土中含量较高且较活跃的元素,是水稻土中主要的变价元素,铁、锰形态转化影响着水稻土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并影响土壤养分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土壤中电子供体的数量是影响土壤铁、锰存在形态及其转化的关键因素,而秸秆还田中的大量有机物质能够为铁、锰的氧化还原反应提供电子供体,促进铁、锰在土壤中转化迁移,改变铁、锰元素的有效性。水稻秸秆不同还田方式能影响土壤pH及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还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土壤铁、锰形态的转化及其组分的分异。本试验以中国东北地区典型的滨海盐渍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通过向水稻土中添加不同处理的稻草(稻草生物炭、直还稻草、腐熟稻草),研究其对水稻土中铁、锰的形态、有效性和土壤还原性物质等的影响,探明不同处理水稻秸秆添加条件下水稻土铁、锰存在形态转化规律及其有效性,为我国北方寒地盐渍型水稻土推广合理的水稻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试验结论如下:1.在培养360天后,与对照相比,稻草生物炭(S)、腐熟稻草(F)和直还稻草(Z)叁种稻草添加方式均提高了水稻土水溶态铁、弱酸态铁和可氧化态铁含量,其中稻草生物炭处理提高最多;叁种不同秸秆添加方式下土壤残渣态铁含量均较对照减少,其中S处理下土壤残渣态铁含量最少;叁种稻草添加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效铁含量,且S>F>Z>对照(Control check,CK)。在本试验条件下,有利于土壤残渣态铁向可还原态和弱酸态铁转化。2.培养第360天后,S处理、F处理和Z处理的土壤水溶态锰、弱酸态锰和可氧化态锰含量均有所增加;叁种稻草添加方式下土壤残渣态锰含量均低于CK,其中S处理的土壤残渣态锰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稻草添加方式;S、F和Z处理均能显着增加土壤有效锰含量,且F>S>Z>CK。在本试验整个培养期内,不同处理水稻土弱酸态锰、可还原态锰和可氧化态锰向残渣态锰转化。3.叁种处理稻草添加后,水稻土铁、锰不同形态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土壤水溶态铁和可还原态铁是土壤有效铁主要存在形态,土壤水溶态锰是土壤有效锰主要有效形态。4.S处理在培养60~360d期间,水稻土中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较CK处理显着降低。F和Z处理与CK相比,在培养试验30d时,使水稻土中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积累;而在其后培养到360d中,则逐渐降低;在培养360天后,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总量的大小顺序分别为F>CK>Z>S和CK>F>Z>S。(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韩鑫[4](2018)在《具有还原性物质响应以及比率型荧光成像功能的聚合物纳米载体的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精确追踪细胞内吞过程以及确定细胞内药物载体的内部位置,高灵敏度和多功能性的荧光示踪剂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然而,传统的单荧光探针总是受到背景荧光的干扰或者缺乏长时间的监测能力,导致分辨率和效率较低。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具有多色荧光和比率特性的纳米载体成为迫切需要的解决方案。在本次课题中,我们利用五氟苯基酯(PFP)修饰的异腈单体和四苯乙烯(TPE)-官能化苯基异腈(PI)的单体以及L-型亲水(HP)PI单体,合成了一种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PFPPI-co-TPEPI-co-HPPI)-b-HPPPI。这种聚合物是利用苯乙炔基Pd(Ⅱ)配合物作为单一催化剂利用“一锅法”顺序活性聚合的方法来制备具有可控分子量和可调组合物的P(PFPPI-co-TPEPI-co-HPH)-b-HPPPI。然后利用五氟苯酚酯基较活泼的特点,通过PFP单元和胱胺(Cys;可降解的交联剂)之间的交换反应引入二硫键。最终得到交联共聚物P(CysPI-co-TPEPI-co-HPPI)-b-HPPPI。将另一种溶剂化染料尼罗红(NR)加入交联胶束中,构建了具有荧光比率性质的纳米载体。这类核心交联的NR @ P(CysPI-co-TPEPI-co-HPPI)-b-HPPPI胶束不仅具有优异的荧光比率成像能力,而且由于被PEG修饰后具有了单一左手螺旋性质而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追踪纳米载体的实时分解便得以实现。通过封装模拟药物分子或者疏水性的药物,负载药物的交联胶束对癌细胞造成了致命和不可逆转的损伤。可以推测,这个新开发的对还原物质响应以及具有比率型荧光成像功能的纳米载体可能会成为用作癌症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郑弘[5](2017)在《碘滴定法测定刺梨干果口服液的还原性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以刺梨干果为原料自制的刺梨口服液中的还原性物质,比对本院制剂刺梨口服液(刺梨鲜果为原料)的还原性物质,为制剂生产原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碘滴定法。取刺梨口服液5ml,加水80m1,稀醋酸10m1,淀粉指示剂2m1,摇匀,用碘液滴定,记录所消耗的碘液(ml)。结果:刺梨干果生产的口服液还原性物质碘滴定液消耗量≤0.8ml,本院制剂刺梨口服液的还原性物质碘滴定液消耗量≥3.0ml。结论:刺梨鲜果汁生产的口服液还原性物质含量高。(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7年05期)

冯莉莉[6](2017)在《用于细胞内还原性物质检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细胞内的还原性物质会参与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并且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对细胞内的这些还原性物质的检测和成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有的检测技术中,基于荧光的检测方法由于其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大量的荧光探针被用来检测细胞内的小分子和活性物质,然而,这些探针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大都处于紫外-可见区域,因此具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如荧光背景高、受生物体内自发荧光的干扰等。近年来,双光子成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双光子荧光探针的研究。双光子荧光成像是采用近红外波长激发,从而避免了生物体内自发荧光的干扰,减小了光散射,并且能够实现较深的组织深度成像。此外,近红外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具有诸多显着的优势,如较深的组织穿透能力,较弱的发射光散射以及受生物自身荧光背景干扰小等使其在生物检测和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一系列近红外荧光材料已经被合成并用于细胞和组织生物样品的小分子检测和成像。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双光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的比率型双光子荧光探针TPR-S,实现了对细胞内H2Sn的检测及脂多糖引起的急性器官损伤成像。基于近红外石墨烯量子点(NGs)和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材料,设计合成了具有近红外发射光的双光子荧光探针CoOOH-NGs,并实现了细胞中内源性抗坏血酸的检测和组织深度成像。主要内容如下:(1)在第2章中,我们通过引入2-氟-5-硝基苯甲酸作为H2Sn的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FRET的比率型双光子荧光探针TPR-S用于检测H2Sn。该探针对H2Sn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检测下限为0.7μM。我们所合成的这一双光子荧光探针TPR-S同样可以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的H2Sn以及脂多糖诱发的器官损伤样本中的H2Sn,在生物体的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2)在第3章中,我们首先合成了近红外石墨烯量子点NGs,通过在NGs上原位合成CoOOH纳米片构建了一个激活式的近红外纳米探针(CoOOH-NGs)。在该探针中,NGs作为信号报告单元,CoOOH纳米片作为猝灭剂可猝灭NGs的荧光以及作为识别单元可以有效识别抗坏血酸。当抗坏血酸存在时CoOOH被还原成Co2+,并从NGs上解离使得NGs的荧光恢复,从而实现对抗坏血酸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的尺寸比较均一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受检测环境的pH及反应介质的影响小,可以有效地用于抗坏血酸的检测。(3)在第4章中,基于前一章构建的纳米体系,我们进一步研究了 NGs的双光子性质,并将其用于细胞中内源性抗坏血酸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此探针具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不受生物体内自发荧光的干扰,可以实现细胞中内源性抗坏血酸的检测,并且可实现较深的组织深度(40-320μm)成像。(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朱亚娜[7](2016)在《用于细胞内还原性物质检测及光动力治疗的探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内多种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共同维持了细胞的氧化还原环境,当氧化还原环境出现异常,生物体就会表现出各式各样的生理疾病,甚至发展成肿瘤;活性氧物质如单线态氧(1O2)对肿瘤细胞具有不可逆的破坏性,从而可以通过光动力疗法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磷光铱配合物的发光寿命长、光稳定性好等优势解决了传统荧光小分子短寿命和易受自发荧光干扰的问题,在生物成像与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医学的发展,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硅球,也不断在生物成像和基于活性氧的光动力治疗中发挥作用。本论文中,我们合成了一种含氮氧自由基的磷光铱配合物,研究了铱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并探索其在细胞内还原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又制备出一种水相分散的介孔硅基卟啉杂化纳米材料,研究了该杂化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及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2,2,6,6-四甲基哌啶氧(TEMPO)自由基的还原响应型磷光铱配合物Ir-NO,通过引入对还原性物质响应的TEMPO自由基到N^N配体结构中改变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随着还原性物质的加入,配合物Ir-NO磷光发射强度turn-on型增强,寿命也有增长。对与Ir-NO以及还原性物质共育的几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进行共聚焦成像,发现肿瘤细胞中荧光信号比正常细胞中强,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呈现较高的还原态;加入外源性还原物质培养,Ir-NO在细胞中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通过磷光寿命成像我们也可以发现Ir-NO在处于还原态的细胞中寿命变长。因此验证了Ir-NO对还原性物质的响应性,利用荧光强度信号和寿命信号实现了Ir-NO对细胞内还原性物质的检测。其次,我们制备得到了一种粒径在45 nm左右、水相均匀分散的介孔硅基卟啉杂化纳米材料(MSPHNs),其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单一的介孔结构。我们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四(4-甲酰甲酯苯基)卟啉(TCPP)以共价键方式接入硅基质中,通过TEM、DLS、氮气吸附等温线对其形貌与粒径等进行表征。对MSPHN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研究,可以发现硅基质的封装以及重原子效应,有效提高了TCPP在Q带的吸收强度及其产生1O2的能力。我们研究了MSPHNs在肿瘤细胞内的光动力治疗,共聚焦成像证实MSPHNs使细胞内产生了具有细胞毒性的1O2并促使HeLa细胞凋亡,说明该介孔硅基卟啉杂化纳米材料能够在肿瘤细胞内进行光动力治疗并表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09-12)

林海波[8](2016)在《冷浸田主要还原性物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作为冷浸田主要障碍因子,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致使水稻产量降低。为了研究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水稻中优849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冷浸田主要还原性物质动态特征,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对水稻毒害临界浓度以及对水稻养分累积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冷浸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水稻全育期,冷浸田主要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亚铁、还原态硫、二价锰皆高于黄泥田,且均呈现S型变化。水稻移栽前,冷浸田活性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含量分别为黄泥田的3.34倍,5.78倍,4.67倍,3.40倍和4.49倍。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亚铁和二价锰含量在分蘖期达到最高,分别为黄泥田的2.60倍、6.20倍、7.11倍和8.36倍,在抽穗期达到最低。土壤还原态硫含量在抽穗期最高,为黄泥田的3.12倍,在分蘖期达到最低。2、随着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浓度的增加,对水稻的毒害程度越严重。高浓度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导致水稻植株矮小、茎秆变细,易倒伏,根系生长受抑,根体积和根系伤流量下降,绿叶数减少,叶面积和功能叶SPAD值下降,光合作用速率减弱,植株铁、硫和锰含量过高,不利于水稻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累积,最终导致水稻穗长和百粒重下降。当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浓度分别为100mg/L~200mg/L,50mg/L~150mg/L和50mg/L~250mg/L时,水稻百粒重较空白对照分别下降13.1%~29.1%、18.3%~68.2%和10.5%~40.9%。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浓度分别超过300mg/L、250mg/L和300mg/L,水稻毒害死亡。3、通过不同浓度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水稻株高、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百粒重抑制率(y)分别与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浓度(x)拟合回归方程方程,推导出亚铁、二价锰和还原态硫对水稻毒害的临界浓度范围分别为200mg/L~300m/L、50mg/L~100mg/L和50mg/L~100mg/L。4、在冷浸田环境中,高含量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处理,水稻生物量下降,养分吸收受到抑制,导致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高含量亚铁处理(F3)对水稻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较低含量亚铁(F1)分别显着下降24.2%、33.7%、12.7%、12.9%和40.3%。高含量还原态硫(L3)处理较对照(L1)显着分别下降22.9%、30.3%、9.5%、10.1%和31.4%。高含量二价锰处理较对照(M1)显着分别下降10.8%、18.1%、8.1%、7.9%和19.8%。(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6-06-01)

赵硕[9](2016)在《还原性物质及添加剂对CFB锅炉内脱硫脱硝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一种清洁的煤燃烧设备,因其气固混合强烈、炉内反应温度合适等特点,在脱硫脱硝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CFB锅炉内使用钙基脱硫剂和SNCR脱硝技术,可以取得较好的脱硫脱硝效果。但是愈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现有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搭建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炉内还原性物质、添加剂种类及加入比例、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在TGA-FTIR和石英加热管炉实验系统上选取烟煤和CO作为还原性物质,与脱硫产物CaS04进行反应,并对反应产物及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不同实验给出了一致的反应结果,还原性物质比例越高,脱硫产物分解并释放S的比例越高,会对最终的脱硫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当烟煤与脱硫产物CaS04混合物中,烟煤质量分数从4.1%增加到20.2%时,脱硫产物分解并释放S的比例从14.84%上升至26.14%。在脱硝反应实验台上,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低负荷条件下SNCR脱硝效率提升的问题开展了研究。本文选取了多种气态与液态添加剂研究了其对SNCR脱硝效率、NH3逃逸、CO及N2O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实验表明,所选取的气态和液态添加剂都在不同程度上使SNCR反应温度窗口向低温移动。在此基础上,选取CH4、C3H8、乙醇、NaCl、NaOH作为添加剂,在中等规模脱硝实验台上研究了其对SNCR脱硝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CH4在805℃、1.2添加比例下将脱硝效率提高了约8%,其余添加剂的表现效果不如CH4。(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6-05-01)

覃晓茜,田文娟,刘雄[10](2015)在《氨氮分析时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去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分析氨氮样品过程中发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时,在遇到Fe~(2+)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时,会使测定结果偏低,加标回收率很低等现象。(2)提出解决方法,即络合保护氧化法。先用络合剂(铜离子)将氨氮络合隐蔽,加入强氧化剂(双氧水)消耗水体中的Fe~(2+)等还原性物质,再去除过量的氧化剂,最后上机分析氨氮浓度。采用此方法大大提高了氨氮的回收率,使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用铜离子络合,双氧水为氧化剂去除Fe~(2+)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此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较好。使用此方法可满足对氨氮准确分析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5年S2期)

还原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氧化还原平衡对于维持细胞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内质网内的氧化还原失衡如氧化应激的发生会导致细胞功能的紊乱,进而诱发多种疾病。尤其是大脑作为耗氧量最高的器官极易发生氧化应激,抑郁症等神经疾病的发生都与氧化应激密不可分。内质网内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离不开硫醇类小分子、还原性金属离子等生物活性小分子的调控。因此在活体中检测大脑中的还原性物质(如内质网内的小分子硫醇和Cu~+),对于深入理解氧化应激与脑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双光子荧光技术(TPM)相比于单光子荧光具有更深的穿透深度、较低的背景荧光等优点,更适合用于活体脑部组织的成像。考虑到大脑的复杂结构和小分子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小分子荧光探针是用于活体大脑成像的有力工具。然而目前利用双光子荧光成像对抑郁症小鼠大脑内内质网中的还原性小分子硫醇和Cu~+变化的研究至今还未报道。因此,本文开发了两种小分子荧光探针,分别用于活体脑部小分子硫醇以及Cu~+的双光子成像,为抑郁症发病机制和抗抑郁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策略和新工具。本文中我们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设计了一个内质网靶向的特异性响应硫醇小分子的双光子荧光探针ER-SH,实现了对细胞、活体组织以及小鼠大脑内的硫醇分子的检测。ER-SH由1,8-萘二甲酰亚胺、2,4-二硝基苯磺酰胺和甲基苯磺酰胺组成。由于光诱导的电子转移(PET)机制,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被有效地猝灭。当有硫醇存在时,2,4-二硝基苯磺酰胺被硫醇水解,PET过程被打断,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恢复。实验结果表明,ER-SH对硫醇分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此外,ER-SH具有优异的靶向内质网的能力,利用双光子成像技术,ER-SH成功地揭示了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硫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双光子活体成像结果首次揭示了抑郁症小鼠大脑内的硫醇减少。总的来说,这项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为诊断和抗抑郁治疗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工具。2.设计了一个内质网靶向的检测活细胞及活体中亚铜离子(Cu~+)的浓度变化的荧光探针ER-Cu,该探针能够实现对细胞以及小鼠大脑内Cu~+的检测。探针ER-Cu由叁部分组成:以1,8-萘二甲酰亚胺作为荧光发色团,以甲基苯磺酰胺作为内质网靶向定位基团,以能够与Cu~+络合配位的3,6,12,15-四硫-单偶氮十七烷基团作为Cu~+识别基团。由于PET效应,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被有效地猝灭。当有Cu~+存在时,Cu~+与硫原子络合后,PET过程被打断,1,8-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恢复。实验结果表明,ER-Cu对Cu~+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此外,ER-Cu具有优异的靶向内质网的能力。该探针有望实现Cu~+在抑郁症小鼠大脑中的荧光成像,并且为抑郁症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还原性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陈素娟,陶彬彬,陈宝兴,李家琪,何永峰.木质素磺酸盐中还原性物质含量的测定[J].染料与染色.2019

[2].时晓慧.小鼠大脑内还原性物质(小分子硫醇与Cu~+)的荧光成像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潘林林.稻草不同处理方式对盐渍型水稻土铁锰形态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

[4].韩鑫.具有还原性物质响应以及比率型荧光成像功能的聚合物纳米载体的合成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8

[5].郑弘.碘滴定法测定刺梨干果口服液的还原性物质[J].健康之路.2017

[6].冯莉莉.用于细胞内还原性物质检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7

[7].朱亚娜.用于细胞内还原性物质检测及光动力治疗的探针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

[8].林海波.冷浸田主要还原性物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6

[9].赵硕.还原性物质及添加剂对CFB锅炉内脱硫脱硝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6

[10].覃晓茜,田文娟,刘雄.氨氮分析时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去除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

标签:;  ;  ;  ;  

还原性物质论文-陈素娟,陶彬彬,陈宝兴,李家琪,何永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