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批判论文-王万松

本体论批判论文-王万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本体论批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本体论证明,理性能力,存在,实在

本体论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王万松[1](2018)在《康德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批判——基于对理性能力与“存在”内容的回答》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试图将思维的可能性直接等于现实的可能性,康德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康德发现知性对概念思维的可能性并不就是感性直观下的对象现实性,并指出作为谓词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不能对主词增添任何新的内容,因为理性能力具有自身的界限,"存在"并不包含新的规定。(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10期)

李科政[2](2018)在《康德的实存问题与本体论批判——反驳当代几种典型的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对上帝实存的本体论证明提出过一个着名的批判,他的一个主要论据是"实存"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因而从上帝的纯然概念中不能分析推导出他的实存。近50年来,以穆雷·凯特雷、J·威廉·福吉、艾伦·伍德为代表的许多学者,都对这个论据提出了质疑。但是,他们的理由和论证都包含着一些错误和混淆。同时,以塞西莉亚·魏与艾伦·伍德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康德的本体论批判不能一般地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本体论证明,特别是笛卡尔与莱布尼茨的证明。这种观点割裂了康德的认识论批判和本体论批判,没有意识到前者构成了后者的一个基础,因此其结论也是完全不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叶险明[3](2017)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关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叁个前提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必须从现实思想文化领域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在什么意义上存在、"西方中心主义"与其由以产生的现实基础的关系、"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心"与国际关系结构的"中心"的关系这叁个方面去正确认识和把握。只有在方法论上搞清楚这叁个相互联系的前提性问题,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才能富有成效,从而真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发展和话语体系的构建。(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陈豪[4](2017)在《反恐话语与伊战的本体论批判:《尸体清洗者》中的反战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塞南·安图恩的小说《尸体清洗者》对战乱中的伊拉克人民投以本体论的关注,为伊战文学打开了新视角。小说批判了美国反恐话语的暴力本质,及对待外族的他者化标准。小说诠释了日常生活和艺术观念如何作为非暴力抵抗手段推进反战的理论和实践。死亡叙事由尸体清洗仪式延伸开去,表现了战争对存在本体的毁灭性打击,而死亡又以其辩证否定过程重新唤起主体的觉醒,解决了反战艺术的内在悖论,对由战争引起的"根本恶"的蔓延起到了一定遏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安清华[5](2017)在《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批判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本体论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本体论的词源,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本体论概念的探讨。文章分析了本体论的术语来源和内涵辨析,从宇宙论、存有论、本体论雏形、本质基础论、本质生成论等五种形态梳理了本体论的历史形态演变进程,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明确马克思的本体论应归属于本质生成论,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接着,文章立足本体论的哲学定位,指出本体论是哲学的根基,是哲学超越性特质的直接体现,是对人类发展性的探究,肯定了本体论在哲学领域的重要定位,指出整个哲学发展史就是一部本体论的发展史。本体论是哲学的本然使命,对于人类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切入主题,指出马克思站在现代哲学的角度上,对近代哲学进行了系统性的批判,扬弃了传统哲学的弊端,并实现了历史性超越。马克思在他的理论形成过程中,对传统哲学本体论存在的通病进行了“诊断”,指出传统哲学本体论存在的局限性:对世界永恒、唯一标准解释的追求、无法摆脱神学本体论的羁绊、将人排除在存在之外、对现实的生活的遗忘,并给予强烈的批判。然后,文章指出,马克思立足于人和人的现实生活、着眼于世界的发展性,将“实践”概念正确引入本体论研究,对传统哲学本体论进行了根本性的超越,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本体论——实践生成论。第叁部分着重论述了马克思实践生成论的基本观点,指出实践是马克思实践生成论的本质所在,马克思对社会本质的探索是经历了漫长探索之后的演变而来的。然后,文章对马克思的实践生成论进行了具体分析,梳理出实践生成论的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叁大特征,这是马克思实践生成论主导其哲学思想的原因。接着,文章对马克思的实践生成论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指出实践生成论的内涵所在、思维方式等重点内容。接着,文章从马克思实践生成论对自然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论述了马克思对存在的解读,揭示了马克思的实践生成论的真谛所在。第四部分论述了马克思进行本体论批判的价值。文章首先从理论方面着手,指出马克思的本体论批判历史性推动了本体理论的发展,修正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性,推动了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哲学的多元化进程。然后,文章论述了马克思的本体论批判的现实价值,指出马克思的本体论批判体现了哲学本体论的人文价值,推动了人的现代化发展,加快了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6)

鲁绍臣[6](2017)在《新自由主义资本逻辑的政治本体论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政治与经济、权力与形式、国家与市场、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高度一体化的新自由主义资本逻辑,使得从单一的人本主义、生产逻辑、政治逻辑、交换逻辑视角出发的诸种批判分析都面临困境,从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权力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双重视角来分析和批判资本逻辑的尝试成为必要。本文认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逻辑既非早期的原始积累逻辑,也非基于交换的纯粹商品逻辑,而是使共有物私有化的垄断性竞争逻辑,它使得权力的领土逻辑与资本逻辑达到了高度统一,也彰显了从政治本体论视角对其展开分析和批判的重要性。而瓦解新自由主义资本逻辑的基本路径和策略是对共同体的全方位守护。(本文来源于《国外理论动态》期刊2017年05期)

安清华[7](201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本体论批判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批判以及价值两个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本体论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08期)

吴晓明[8](2016)在《现代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批判:马克思与海德格尔》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蔽而不明的。无论是第二国际的理论家,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领袖都严重地误解了这一基础,并使之局限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总体框架之中。为了从这种粗疏混乱中摆脱出来,有必要思及马克思在同一方向上(亦即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批判上)有决定性开展的"同时代人",而这样的同时代人将特别包括海德格尔。现代形而上学的本质性在于"意识"的存在特性,这种存在特性是通过主体性被规定的,从而现代形而上学作为"我思"哲学或主体性哲学是以意识的内在性(Immanenz)来作为基本建制的。因此,对于意识或一般主体之内在性所持的本体论立场,便成为决定某种哲学是否从属于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尺度。在这一主题上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积极"对话",将开启出一个从根本上超越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性视域,而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只有通过这样的视域才能得到真正深入的阐明。(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6年05期)

杨友仁[9](2016)在《自生成抑或本体论批判?找回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批判实在论:以Andrew Sayer的『社会科学的方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批判实在论是经济地理学重要的科学哲学与方法论基础,近来逐渐引起包括人文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跟社会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注意,例如台湾即将出版Andrew Sayer的「社会科学的方法:批判实在论取径」繁体中译本。批判实在论有可能作为「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共享的科学哲学与方法论吗?本文从批判实在论的「自创生/自组织」、「生成机制」理念元素,被地理经济学倡议者论述为可体现其采取非现实性假设之数理模型取径的解释能力,以及以Sayer为代表的地理批判实在论所强调的「深层本体论」、「开放系统」理念元素,这两造之间的差异切入,重温2004年在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关乎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之取径适切性和因果解释的辩论,以探究较广泛意涵下的新经济地理学之「科学化」,所须重视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性课题。我们也以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之不同取向的研究为例,加以探讨、对话,最后则展望批判实在论对于两岸经济地理学术发展的帮助,特别是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及社会科学领域的沟通对话。(本文来源于《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06-24)

杨赫姣,杨青山[10](2016)在《本体论批判史的内在进程与当代反思——康德与罗蒂的哲学“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体论是哲学永恒的课题,而现代哲学研究中对于本体论的看法值得反思。本体论在其发展历史的背后蕴含着认识论的转向以及逻辑思维自我更新完善的基本动力,这种动力恰恰构成了本体论发展的批判式进路。本体论发展的"断裂"出现在现代哲学当中,但并不意味着现代哲学抛弃了本体论,现代哲学正是在批判的重塑本体论的过程中,揭示了本体论批判史内在进程的合理逻辑以及现实意义。在现代哲学对本体论的反叛中,罗蒂具有代表性,更以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认识体现了对本体论的现代改造的大胆尝试。本文正是以康德哲学与罗蒂哲学的比较研究为视域,透视哲学本体论批判史的内在逻辑与实质,试图理清哲学现代发展的应然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本体论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康德对上帝实存的本体论证明提出过一个着名的批判,他的一个主要论据是"实存"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因而从上帝的纯然概念中不能分析推导出他的实存。近50年来,以穆雷·凯特雷、J·威廉·福吉、艾伦·伍德为代表的许多学者,都对这个论据提出了质疑。但是,他们的理由和论证都包含着一些错误和混淆。同时,以塞西莉亚·魏与艾伦·伍德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康德的本体论批判不能一般地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本体论证明,特别是笛卡尔与莱布尼茨的证明。这种观点割裂了康德的认识论批判和本体论批判,没有意识到前者构成了后者的一个基础,因此其结论也是完全不可靠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体论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万松.康德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批判——基于对理性能力与“存在”内容的回答[J].芒种.2018

[2].李科政.康德的实存问题与本体论批判——反驳当代几种典型的质疑[J].北京社会科学.2018

[3].叶险明.“西方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关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叁个前提性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

[4].陈豪.反恐话语与伊战的本体论批判:《尸体清洗者》中的反战书写[J].外国文学研究.2017

[5].安清华.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批判及其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7

[6].鲁绍臣.新自由主义资本逻辑的政治本体论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17

[7].安清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本体论批判及价值分析[J].明日风尚.2017

[8].吴晓明.现代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批判:马克思与海德格尔[J].现代哲学.2016

[9].杨友仁.自生成抑或本体论批判?找回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批判实在论:以AndrewSayer的『社会科学的方法』为例[C].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6

[10].杨赫姣,杨青山.本体论批判史的内在进程与当代反思——康德与罗蒂的哲学“对话”[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

标签:;  ;  ;  ;  

本体论批判论文-王万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