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论文-李秋圆

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论文-李秋圆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遗传分析,基因定位,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

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秋圆[1](2013)在《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的定位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色素的组成和代谢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水稻金黄色颖壳与节间表型作为1个经典的形态标记性状,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育种和遗传学研究。本研究利用经60Coγ射线辐照后发现的水稻金黄色颖壳与节间突变体浙粳88GH,对其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与野生型相比较,突变体浙粳88GH的颖壳与节间呈金黄色且颜色深浅不一。2.利用m(a)ule试剂对突变体浙粳88GH的木质素成分进行了分析,相对于野生型,该突变体的皮层和维管束中紫丁香基木质素含量升高,愈创木基木质素的含量降低。3.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发现浙粳88GH的株高、穗数、穂长、千粒重等无明显变化。4.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籼稻珍汕97B与该突变体杂交的F2作为定位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和隐性群体分析法,将突变基因gh6定位在第2号染色体的短臂端编码一个CAD蛋白(LOC_Os02g09490)的基因上。测序结果显示,与野生型LOC_Os02g09490基因相比gh6第一个外显子第191个碱基由C突变为G,造成编码区蛋白序列的改变,由丝氨酸变为丙氨酸。另外,第一个外显子上游第96个碱基由T突变为G。5.对LOC_Os02g09490基因在各物种间的同源蛋白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LOC_Os02g09490基因与玉米的蛋白最为接近。同时发现GH6在翻译时存在叁种mRNA,分别将其命名为GHcDNA1, GHcDNA2和GHcDNA3,其对应的cDNA编号分别为AK071794.1, AK105011.2和AK059804.1。6.组织表达分析发现LOC_Os02g09490属于组成型表达基因,在根和茎中表达量最高,花药和内稃中次之,叶中表达量最低。7.构建LOC_Os02g09490全基因组互补载体,对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发现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上。本研究发现了一个LOC_Os02g09490基因新的突变位点,为该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李秋圆,叶胜海,张迎迎,马晓静,梅杰[2](2012)在《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粳稻品种浙粳88种子经6 0Coγ射线辐照的后代中,筛选得到1个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突变体,将该突变体命名为浙粳88GH,该突变体的颖壳和茎间与野生型浙粳88相比具较明显的金黄色。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将该突变基因命名为gold hull 6(gh6)。以该突变体与籼稻珍汕97B杂交的F2作为定位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和隐性群体分析法,将gh6基因初步定位在第2号染色体短臂端的分子标记RM3732和RM6378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1.2cM和28cM。然后,进一步扩大F2群体将gh6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Indel3和Indel4之间约90kb内。(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李亮杰,周海鹏,占小登,楚宗丽,程式华[3](2008)在《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的遗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R68是带有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标记的籼稻恢复系。对来源于组合中9A/R68的F2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R68的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采用隐性群体分析法,把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位于RM1230、RM7000和RM227、RM51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8.7、3.3、2.7和4.7cM,暂将该基因命名为gh-5。(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李亮杰[4](2007)在《水稻印水型CMS恢复基因、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的初步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恢复基因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在叁系杂交水稻品种选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在叁系杂交稻机械化制种和水稻品质育种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R6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带有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标记的印水型恢复系,在由2000个单株组成的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中9A/R68的F_2代群体中,选取389株进行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并用82株完全不育单株作为定位群体,用极端个体分组和隐性基因组分析法定位恢复基因。首先利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413对SSR引物对双亲和两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1染色体的RM283和位于第10染色体的RM5756、RM258、RM6100、RM171在亲本、两池间有多态,用F_2单株验证证明它们与恢复基因连锁。接着利用这5个SSR分子标记对82株完全不育单株进行分析,定位恢复基因。在上述F_2群体中另外选取316株进行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的遗传分析,并用75株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单株作为定位群体,用隐性基因组分析法定位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413对SSR引物对亲本中9A和R68进行分析,筛选亲本间有多态的分子标记,以75株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单株的DNA为模板,用亲本间有多态的标记,筛选与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性状共分离的SSR标记,计算遗传距离。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遗传分析表明,在中9A/R68的F_2群体中,印尼水田谷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由两对显性恢复基因控制。用SSR分子标记定位到印尼水田谷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两对恢复基因,分别位于第1和第10染色体上;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与SSR分子标记RM283连锁,与RM283间的距离是6.7 cM;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与SSR分子标记RM 5756、RM258、RM6100、RM171连锁,与分子标记间的距离分别是10.4、8.0、2.4、4.2cM。为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2遗传分析表明,恢复系R68的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但其中金黄色单株间颜色深浅有所不同,说明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性状除受一对隐性主基因控制外,还受其他互作基因影响。在第3染色体上定位到的一个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位于RM1230、RM7000和RM227、RM514之间,距离RM1230、RM7000、RM227、RM514分别为8.7、3.3、2.7、4.7cM。与已定位的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比对,其所在的染色体和位置均不一致,该基因是一个未知的基因,暂时命名为gh5,这为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并为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和功能性稻米选育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7-06-01)

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粳稻品种浙粳88种子经6 0Coγ射线辐照的后代中,筛选得到1个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突变体,将该突变体命名为浙粳88GH,该突变体的颖壳和茎间与野生型浙粳88相比具较明显的金黄色。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将该突变基因命名为gold hull 6(gh6)。以该突变体与籼稻珍汕97B杂交的F2作为定位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和隐性群体分析法,将gh6基因初步定位在第2号染色体短臂端的分子标记RM3732和RM6378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1.2cM和28cM。然后,进一步扩大F2群体将gh6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Indel3和Indel4之间约90kb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秋圆.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的定位与功能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李秋圆,叶胜海,张迎迎,马晓静,梅杰.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的定位[J].核农学报.2012

[3].李亮杰,周海鹏,占小登,楚宗丽,程式华.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的遗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08

[4].李亮杰.水稻印水型CMS恢复基因、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的初步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标签:;  ;  ;  ;  

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论文-李秋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