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资源能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资源能量论文文献综述
范林红,徐娜[1](2018)在《为绿色农业高效发展集聚资源能量 万商赋能产业生态发展大会在南宁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7月20日-21日,《农资与市场》传媒携手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流通专业委员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了以"万商赋能、链接生态"为主题的万商赋能产业发展大会。此次大会从行业未来、市场推广等方面探索了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旨在整合农业技术资源,连接农业产业资源,实现我国绿色农业高效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孔明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农资》期刊2018年26期)
于文军[2](2014)在《利于释放人力资源能量的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月,国务院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有望改变。(8月31日《新京报》) 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这是依法行政、(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14-09-01)
齐小英,刘晓霞[3](2013)在《让文化资源“能量包”散发无穷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文化资源的禀赋优势逐步显现,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包”,渐渐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政府工作报告将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令人振奋。这说明(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3-01-30)
郭霞[4](2012)在《创新服务体系,放大资源能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上海创新体系中承担重要职能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成立八年来,在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推动着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与完善。解读研发平台的服务模式,首先是创新资源的集聚。截止目前,平台聚集了786家加盟单位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275家在沪国家级(部委级)研发基地、34家国家级检测中心、12家技术创新平台、73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更是集聚了总价值逾88.64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7263余台(套)。(本文来源于《华东科技》期刊2012年12期)
高剑[5](2011)在《整合资源能量,放大土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昨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就镇村经济发展到大岭山镇进行专题调研,在充分肯定大岭山镇经济社会发展业绩的同时,他强调,大岭山镇要进一步加大发展集体经济的力度。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做大蛋糕,把发展集体经济当作主抓手,在招商引资上树立“大岭山之(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1-09-14)
王清,鲁进琴[6](2011)在《双柏县林业资源能量进一步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双柏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林业产业一直是该县的重要产业。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该县的林业资源能量进一步得到释放。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林业产业建设及绿化造林等工程(本文来源于《楚雄日报(汉)》期刊2011-03-18)
李睿,韩震,程和琴,江红[7](2010)在《基于ECOPATH模型的东海区生物资源能量流动规律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国际水生资源管理中心网站的东海区生物资源数据和历史资料数据,利用Ecopath模型对东海区生物资源能量流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东海生态系统存在4个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碎屑和浮游植物;第二营养级是一些草食性的动物;第叁营养级为第一级肉食动物;第四营养级为第二级肉食动物,并且大多为杂食性鱼类。东海区生态系统分为32个功能组。东海区Ecopath模型基本参数主要有:生物量(B)、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P/B)、消耗量与生物量的比值(Q/B)和生态转移效率(EE)。Ecopath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捕获为5.761t(/km2·a)、总消耗量为2621.630t/(km2·a)、总输出为106.339t/(km2·a)、流向碎屑总量为1303.487t(/km2·a),总生物量(不包含碎屑)为73.478t/km2,系统总流量为5393t(/km2·a),数据表明东海区的营养水平、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初级生产力与呼吸量的比值为0.825,说明东海区生物资源栖息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的水平;生态系统连接指数和系统杂合度分别为0.172和0.199,表明东海区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之间的捕食活动复杂性还比较低;捕获平均营养级为3.1,较往年有所降低,说明东海区的生物资源处于退化状态。(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0年04期)
赵世英,顾锋[8](2008)在《基于资源能量的企业竞争势及其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资源能量的企业竞争势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基于资源能量的企业竞争势构建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从势的能量本质和资源的能量属性分析出发,分析了基于资源能量的企业竞争势构建的导向性、基本动力、构建阶段、基本途径等问题,认为企业竞争势的构建依赖于企业资源及其能量的积累。探讨了对企业竞争势构建起战略支撑作用的企业家才能要素。(本文来源于《上海管理科学》期刊2008年06期)
赵世英[9](2008)在《基于资源能量视角的企业竞争势构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势”是我国传统战略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谋势制胜是中国传统谋略竞争观的重要理念,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成长应予以重视的重要竞争模式。尽管实际中秉持这一理念的企业很多,然而在运作模式上十分多样化,规律性的内容却不多。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对企业谋势内涵与内在机理的研究不充分,以致对其理解不够清晰和完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企业运用谋势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不仅对企业竞争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充实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势”的本质是一种能量。企业造势实质是对资源能量的前瞻性积累,是竞争前的预先铺垫,是战略性投资。本文从概念剖析入手,在对“势”能量本质和资源能量性的重要认知基础上,以能量为桥梁,将“势”的思想和西方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相结合,从企业竞争势的涵义、识别、构建以及运用等多个方面对基于企业竞争势的战略观进行了初步的系统性理论分析。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更具可操作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企业谋势战略管理的实践提供一种前瞻性的和动态性的有效分析工具。论文的研究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资源能量视角的企业竞争势及其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从资源能量积累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势的基本分析框架,内容分布在第叁章;第二部分在前部分的基础上,对资源能量导向的企业竞争势构建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分布在第四章到第六章;第叁部分研究已构建的企业竞争势得以有效运用的机理,为本文的第七章;第四部分运用论文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实际分析,是第八章的内容。论文全文共分九章,其中除了第一章绪论和第九章结论与展望外,其余七章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二章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分别对战略期权理论中的相关思想、哲学角度的相关研究以及企业造势理论、资源理论、场势理论、兵法理论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第叁章是对资源能量视角的企业竞争势及其识别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资源能量视角的企业竞争势新内涵。从能量角度对企业竞争势的内涵进行新的界定,指出其管理和竞争特性;分析了企业竞争势的来源与形成的基本逻辑,指出企业竞争势是由企业资源及其能量的前瞻性积累所形成;对资源积累形成的资源平台及其与企业竞争势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竞争势的识别、过程、时机、柔性适应等方面层层递进,涉及顾客、竞争对手、资源管理、杠杆化、企业家才能、竞争策略以及企业价值创造等诸多要素的企业竞争势构建基本分析框架。其次,对企业竞争势的识别进行分析,建立了基本评价模型,为企业竞争势的构建提供认知前提。第四章是对资源能量积累导向的企业竞争势构建过程的研究。首先研究单周期的企业竞争势构建。从企业竞争势构建的目标导向、基本动力和形成过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企业竞争势构建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企业竞争势的构建应以顾客价值空间创造为目标;在形成阶段,通过资源获取、释放、整合与重构等途径获得资源能量的积累;在杠杆化阶段,通过竞争战略的杠杆化作用实现由企业竞争势到竞争获利的转变;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才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研究了多周期的企业竞争势的构建进化机理。针对单周期中企业竞争势扩散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动因,并讨论了企业竞争势扩散的规律模式,然后运用生态位相关理论,探讨了判别企业竞争势扩散的基本方法,给出了消除扩散的四种企业竞争势进化模式。第五章是对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投资最优时机选择的研究。引入实物期权的观点,分析了资源能量积累投资的期权性质。在此基础上,针对单一资源能量积累投资、多种资源能量积累投资和存在竞争者时的资源能量积累投资叁种情况分别建立期权模型,对最优投资时机的选择及多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投资中,正确的审时度势是必须的,并非越早越好、越快越好;有时“等等看”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第六章是对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的柔性适应的研究。首先引入了战略柔性的中间变量,然后运用期权的观点,分析了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过程创造战略柔性的机理,指出这一过程所产生的企业特有期权范围的增加是其战略柔性的来源。然后在提出企业需要适度柔性的观点基础上,分析了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柔性适应的优化路径;最后分析了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的前瞻性的影响,结论表明其对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是有利的。第七章是对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运用机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运用的微观机理,构建了包含企业竞争势子系统、企业竞争策略子系统和顾客价值子系统叁个子系统的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运用模型;然后分析了如何改进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的运用效果,指出企业竞争势子系统和顾客价值子系统的能级契合度的提升是促进企业竞争势向企业竞争获利转化的关键,分析了影响契合度的因素;最后对企业竞争势运用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第八章是对企业竞争势构建观点的实例分析应用。先运用本文研究观点分别对海尔公司的多期资源积累和英特尔公司特定资源主导的资源积累过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然后,运用本文观点对中国企业本土品牌资产的建设失利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本论文在以资源能量积累为核心的统一框架下,初步系统地研究了企业竞争势构建的一系列基础性理论问题。论文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1从新的视角对企业竞争势能量的积累、释放做了整体性深入阐释。突破以往过于重视企业谋势主体而忽视谋势客体的研究框架,从能量角度对企业竞争势、资源平台等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建立了从资源能量视角分析企业竞争势构建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企业竞争势的构建是资源及其能量的前瞻性积累的观点。整合资源基础理论、能力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的相关成果,初步系统地揭示了企业竞争势构建的过程机理及其价值实现机理,并对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的最优时机、柔性适应以及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的运用机理做了分析。对东西方理论的相互融合做了新的尝试。2考虑了企业竞争势构建的资源能量积累过程的动态性,运用生态位理论的相关思想和分析方法,定义了资源生态位、资源适宜度、适宜深度等概念,建立了判别企业竞争势扩散的评价方法,给出了消除企业竞争势扩散的更新模式。3引入期权分析的方法和模型,对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的最优投资时机进行分析;为企业更精确地管理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的投资提供了量化的依据,丰富了企业竞争势的研究工具。4引入战略柔性的观点,考虑了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如何获得柔性适应的问题。运用实物期权的相关思想,对企业竞争势资源能量积累的柔性创造机理和柔性优化路径、因素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12-01)
韩枢海[10](2007)在《鸡东节能减排放大资源能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韩枢海)近年来,鸡东县宝泰隆焦化公司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投资1500多万元,利用焦炉剩余煤气建成装机3600千瓦燃气电站,每年消耗剩余煤气达1800多立方米,年发电2100万度,不仅减少了(本文来源于《鸡西日报》期刊2007-11-02)
资源能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月,国务院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有望改变。(8月31日《新京报》) 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这是依法行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源能量论文参考文献
[1].范林红,徐娜.为绿色农业高效发展集聚资源能量万商赋能产业生态发展大会在南宁召开[J].中国农资.2018
[2].于文军.利于释放人力资源能量的工作[N].大连日报.2014
[3].齐小英,刘晓霞.让文化资源“能量包”散发无穷魅力[N].陕西日报.2013
[4].郭霞.创新服务体系,放大资源能量[J].华东科技.2012
[5].高剑.整合资源能量,放大土地价值[N].东莞日报.2011
[6].王清,鲁进琴.双柏县林业资源能量进一步释放[N].楚雄日报(汉).2011
[7].李睿,韩震,程和琴,江红.基于ECOPATH模型的东海区生物资源能量流动规律的初步研究[J].资源科学.2010
[8].赵世英,顾锋.基于资源能量的企业竞争势及其构建[J].上海管理科学.2008
[9].赵世英.基于资源能量视角的企业竞争势构建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10].韩枢海.鸡东节能减排放大资源能量[N].鸡西日报.2007
标签: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