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参数测量论文-冉劲松

高频参数测量论文-冉劲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频参数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TestStand,虚拟仪器,高频参数,测量系统

高频参数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冉劲松[1](2018)在《基于TestStand的高频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波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创新性的微波系统不断出现,在测量技术水平和精确度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其中拥有智能化和自动化性质的微波测量技术成为了一种趋势。由于微波测量技术的重要性,我们进行以高频参数自动化测量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课题研究,运用微波测量技术,将仪器和系统模块化,设计出能够自动测量微波高频参数的自动化测量系统。本文针对TestStand的高频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且汇总成文字,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8年14期)

刘徐妹[2](2018)在《高频超声引导桡神经解剖参数测量与体表定位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桡神经的桡神经沟段是肱骨骨折手术过程中最易损伤的部位之一,其损伤可导致预后差、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避免桡神经损伤是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术中准确定位该区域桡神经的解剖位置,确定相应“安全区”,对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十分关键。相关解剖研究目前仅限于尸体解剖研究,这些研究勾画了桡神经与其周围解剖结构的基本位置关系,为减少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但尚存在标本量少、改变神经的原始走行、尸体标本异于正常人的解剖结构、标本解剖和测量的体位固定、标本来源有限和相关信息完整性差等诸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善和补充。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引导定位的方式来测量正常人群的桡神经的桡神经沟段位置参数,并分析相关参数与上臂长度(HL)、肱骨髁宽(TW)、身高和体质量等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上臂体位、左右两侧、性别等因素对其影响,提高神经定位的准确性,为建立桡神经体表定位的正常参考值和确定手术“安全区”提供了必要的解剖学基础,从而减少或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方法1.研究对象2016年10月-2017年6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随机招募志愿者56名,纳入标准:无上肢神经损伤症状、无桡神经损伤或上肢手术病史的健康成年人(年龄>18岁);外科临床功能检查上肢肌力和感觉均无异常;无糖尿病或其他可能引起神经病变的全身性疾病。2.仪器与方法(1)仪器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L6-15MHz。(2)方法第一部分(5-9页):①利用高频超声对上臂桡神经的桡神经沟段进行定位,并体表标记该神经节段的上缘(R1)、下缘(R3)和中点(R2)等叁处位置参考点(图1-2);②体表标记肩峰后角(A1)、肩峰前角(A3)、肩峰中点(A2)、叁角肌的止点(DI)、肱骨内上髁最凸点(E1)、肱骨外上髁最凸点(E3)、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E2)等解剖学标志(图1-2);③利用标准的皮尺分别测量R1到A1的距离(A1')、R1到E1的距离(E1')、R2到A2的距离(A2’)、R2到E2的距离(E2’)、R3到A3的距离(A3’)、R3到E3的距离(E3’)和R3到DI的距离(DI’)等(图1-3),每处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附注:整个定位及测量过程中,受检者始终取坐位,并保持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自然置于胸前的体位;本部分均以左侧上臂为测量对象)④分析上述参数与受检者HL、TW、身高和体质量等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二部分:①在肘关节屈曲90°和肘关节完全伸直两种体位下,获取30名随机志愿者左侧上臂的相关位置参数;②在肘关节屈曲90°时,对37名志愿者左右两侧上臂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③在肘关节屈曲90°时,分别获取男、女两组左侧上臂的相关位置参数;(附注:上述测量的具体方法均与第一部分相同)④分析肘关节体位、左右侧和性别等因素对桡神经位置参数的影响。结果1.第一部分:高频超声可清晰地显示所有纳入志愿者的上臂桡神经(桡神经沟段)。结果表明,距离A1'约14.4±1.7cm(范围11.2-19.2cm),距离E1'约 16.0± 1.5cm(范围 13.5-20.1cm),距离 A2’约 16.9± 1.5cm(范围14.1-21.5cm),距离 E2' 约 13.6±1.5cm(范围 11.2-18.5cm),距离 A3' 约18.1± 2.2cm(范围 11.9-23.3cm),距离 E3' 约 11.4 ± 1.3cm(范围9.5-16.Ocm),距离 DI' 约 6.1±1.2cm(范围 4.3-11.4cm)。HL约30.5±2.3cm,TW约7.0±0.7cm。本部分所测量的相关参数与HL、TW、身高和体质量等均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HL与相关解剖参数的相关程度最高,呈强线性相关关系(r = 0.65-0.79,p<0.0001),可作为预测上臂桡神经位置的重要指标。HL与A1'、E1'、A2'、E2'、A3' 和 E3' 的平均比值分别为 2.1、1.9、1.8、2.3、1.7、和2.7。研究表明,所研究神经节段上缘大约位于上臂中点的水平,即上臂的中点可作为快速识别桡神经的桡神经沟段入点的简易方法。2.第二部分:本研究表明,上臂桡神经相关位置参数受肘关节体位变化和性别等因素影响,而左右两侧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肘关节体位变化主要影响的是各位置参考点与肘部解剖学标志之间的空间关系,而对桡神经本身的位置影响不大,可对桡神经沟段下缘的位置产生一定影响。除了 DI'外,男性组的相关参数均明显大于女性组的相应参数(P<0.001,男vs女:A1' 16.0±1.4 cm vs13.7±1.3cm,E1' 17.6±1.3cmvs15.4±1.2cm,A2' 18.4±1.3cmvs16.3±1.1cm,E2' 15.2±1.4cmvs13.0±1.1cm,A3' 20.2±1.7cmvs17.4±1.8cm,E3’12.7±1.2cm vs 10.9± 1.0cm)。与其他解剖学标志不同,叁角肌止点与R3之间的距离(即DI'区间)均与肘关节体位变化、左右两侧、受检者性别、身高和体质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关系,可作为桡神经定位的一个稳定的解剖标志。结论1.高频超声作为引导桡神经定位的简便、无创、有效方法,使得在正常人群中探究桡神经与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成为可能;2.本研究测量了桡神经(桡神经沟段)的正常位置参数,为建立桡神经体表定位的正常参考值提供了必要的解剖学依据和重要的参考信息;3.本研究可为临床确定手术“安全区”提供定位信息,即近端为肱骨内侧缘距A1约11.1cm、肱骨中线距A2约14.0cm和肱骨外侧缘距A3约11.2cm的区域,远端为肱骨内侧缘距E1约13.4cm、肱骨中线距E2约11.1cm和肱骨外侧缘距离E3约9.4cm的区域,有助于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如图1-4);4.上臂长度(HL)与A1'、E1'、A2'、E2'、A3'和E3’等桡神经位置参数皆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作为预测上臂桡神经解剖位置的实用指标;5.叁角肌止点是上臂桡神经定位的一个稳定且实用的解剖标志。(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06-01)

周歧斌,罗响,王星华[3](2013)在《土壤电参数在高频下的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雷击电流或雷电感应电流流过大地时,土壤电参数(包括土壤电导率σ及介电常数εr)在高频范围内会表现出和低频下不一样的特性。本文介绍土壤电参数在高频范围(100KHz-10MHz)下的测量方法,讨论了测量方法的设置,进行了测量方法的对比,并对两块场地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为防雷接地技术研究和雷击电磁脉冲仿真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期刊2013-10-22)

罗响,周歧斌,王星华[4](2013)在《大地电参数在高频范围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大地电参数高频范围测量的方法,讨论了测量方法的设置,进行了测量方法的对比,并对两块场地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可为基于有损大地的电磁仿真研究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电力》期刊2013年07期)

宋晓婷[5](2013)在《高频高压变压器分布参数测量和绕组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高压变压器是高压电源中实现升压以及信号隔离的重要元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压电源运行的稳定性。衡量高频高压变压器的好坏,除了要考虑一般变压器中涉及的效率、运行特性等方面,还要考虑分布参数的影响。因为高压化导致变压器绕组之间的场强增强,引起绕组间分布电容变大;同时随着频率的不断升高,高频高压变压器分布参数对原边电流、EMI等影响更加明显。高频高压变压器分布参数与变压器本身的绕组结构等因素有关,目前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的分布参数,是一种粗略计算,只适合一些简单的理论分析。因此如何通过可靠的方法测量高频高压变压器分布参数并通过改善高频高压变压器绕组结构降低分布参数影响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变压器分布参数的等效模型,通过对比分析采用π型等效电路作为分布参数影响分析以及测量的依据;通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量U型绕组结构和分段绕组结构变压器原边电流,验证了分段绕制可以有效降低分布电容的影响。根据二端口网络法,对不同绕组结构变压器在不同频率下进行了开路和短路实验,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了U型绕组结构与分段绕组结构漏感和分布电容的数值,进一步说明了改善高频高压变压器绕组结构能够减小分布参数。根据有限元原理,利用Ansoft软件中Maxwell2D分析工具对高频高压变压器进行2D建模,通过仿真分析得到电势、电场以及能量的分布图,进而根据静电场理论计算出了分布电容大小,通过对比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雷钰,殷治国,纪彬,马英杰,李鹏展[6](2012)在《强流回旋加速器综合试验装置谐振腔关键高频参数的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谐振腔体的特征参数,包括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并联阻抗等,对加速器的物理设计和束流调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是衡量射频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等效并联阻抗的准确测量,是确定加速电压的峰值与分布的有效途径,其难点在于测量方法或对局部电磁场有扰动,或信噪比较低。论文通过应用研究的方法,由二端口无源网络散射参数的定义出发,设计了先进的测量方案,采用了特殊设计的阻抗探针,获得了强流回旋加速器综合试验装置的加速电压分布。同时使用同样的方法,对100 MeV回旋加速器金属实验腔体的电压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结果与叁维计算机仿真结果对比,相对误差小于1%。(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12年07期)

张世平[7](2012)在《叁电容分布参数高频脉冲变压器模型分析及参数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开关电源朝着高频化、小型化和模块化等方向发展。高频脉冲变压器是开关电源的重要部分,是实现电能传输、电压变换、绝缘隔离的重要元件,在变换器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为了适应开关电源高频化、小型化的发展方向,高频脉冲变压器的频率也不断提高,体积不断减小。然而频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变压器模型与实际无法吻合,不同的频率要求有不同的模型来描述它的运行性能。近年来,高频脉冲变压器的各种模型相继被提出,每种模型对变压器运行分析、参数设计和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变压器模型依然不够精确,并且变压器参数的测量方法准确性不高、复杂、不易操作。为此,本文针对叁电容分布参数高频脉冲变压器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高频脉冲变压器模型中所含分布电容的个数分类,对现有的变压器分布参数模型进行归纳。详细介绍每一类变压器模型,给出每类变压器模型的结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等。2、研究了变压器设计方法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并设计制作了一个高频脉冲变压器实物,作为脉冲变压器参数测量的实验样品。3、运用二端口网络理论,详细分析并推导了叁电容分布参数高频脉冲变压器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用该方法计算出了高频脉冲变压器的叁电容模型分布参数,并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和对实物的实验比较,验证该叁电容模型和参数测量方法的准确性。4、建立叁电容分布参数高频脉冲变压器模型的传递函数,从传递函数的角度详细分析各分布参数对变压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梅萌[8](2012)在《基于TestStand的高频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微波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微波系统不断涌现,对测量技术的效率和精度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计算机和仪器的飞速发展,以及接口母线的协议规范化,使智能化、自动化微波测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过程中,LabVIEW逐渐成为自动测量系统开发的主流工具。TestStand是NI公司开发的可立即执行的测试执行管理软件平台,用于组织、控制和执行自动化原型设计、验证或制造测试系统。且其是基于一个高速多线程执行引擎,其性能足以满足很多严苛的测试处理能力要求。加入在LabVIEW编写的测试程序,TestStand能够快速创建测试序列。由鉴于此,本课题以高频参数自动化测量为发展方向,结合微波测量技术,模块化仪器,模块化系统,设计一个能够自动测量微波高频参数的自动化测量系统。本论文根据实验室现有的E8363C安捷伦PNX系列矢量网络分析仪,B1500A半导体分析仪,N5181A模拟信号发生器,结和仪器使用手册,仪器固件,微波测量原理,以及以前开发出的音频芯片自动化测量系统的经验,开发出高频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根据NI-VISA开发出仪器的驱动,然后根据仪器的固件版本,通过VISA的API接口,对仪器进行控制,以及GUI的再次开发,满足不同测量需求。将叁种不同的仪器模块化,系统化,集成在一个控制界面,最后再结合TestStand实现对仪器控制的流程化,数据和存贮条件的实时化,达到从仪器初始化,测量条件设置及存贮,测量参数保存、分析以及存储,全自动化的目地。并且,实验系统能完好的复用,优化以及扩展。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1)根据已有的仪器,固件,将控制模块化,一体化,,并完善了仪器的功能。(2)将TestStand引入测量,使从仪器设置到参数存储,实现自动化一体测量。(3)开发出一套集数据存储,算法,自动制表,自动作图于一体的存储系统。(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刘平,郭艳花,周思华[9](2010)在《准高频介质阻挡放电功率及负载等效参数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准高频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特性以及实现等离子体电源与放电管之间的匹配,采用Q-ULissajous图形法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和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功率、等效电容等放电参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外加电压幅值和工作频率,微放电通道发光强度增强,传输电荷能力增强,放电功率增大;随着外加电压幅值和工作频率的增大,放电管总等效电容C在1.350~1.356nF范围内变化,电介质等效电容Cd增大,放电间隙等效电容Cg减小,直至放电稳定时Cd和Cg分别达到稳定值。(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0年04期)

周刚,胡孟春,李忠宝[10](2009)在《RLC测试仪在真空康普顿探测器高频参数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是高强度快脉冲辐射测量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对这种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等脉冲性能进行检测,需要非常强的快脉冲辐射源,一般实验室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该工作用频率范围从100kHz到120MHz的RLC测试仪,对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的高频参数进行了测量,据此推算出了这种探测器的时间响应,该结果与报道的同类型探测器的时间响应规律基本一致。在很难使用非常强的脉冲辐射源对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时间响应进行测量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高频参数,来推算其时间响应特性是一种可行的参考方法。(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09年06期)

高频参数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与目的桡神经的桡神经沟段是肱骨骨折手术过程中最易损伤的部位之一,其损伤可导致预后差、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避免桡神经损伤是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术中准确定位该区域桡神经的解剖位置,确定相应“安全区”,对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十分关键。相关解剖研究目前仅限于尸体解剖研究,这些研究勾画了桡神经与其周围解剖结构的基本位置关系,为减少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但尚存在标本量少、改变神经的原始走行、尸体标本异于正常人的解剖结构、标本解剖和测量的体位固定、标本来源有限和相关信息完整性差等诸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善和补充。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引导定位的方式来测量正常人群的桡神经的桡神经沟段位置参数,并分析相关参数与上臂长度(HL)、肱骨髁宽(TW)、身高和体质量等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上臂体位、左右两侧、性别等因素对其影响,提高神经定位的准确性,为建立桡神经体表定位的正常参考值和确定手术“安全区”提供了必要的解剖学基础,从而减少或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方法1.研究对象2016年10月-2017年6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随机招募志愿者56名,纳入标准:无上肢神经损伤症状、无桡神经损伤或上肢手术病史的健康成年人(年龄>18岁);外科临床功能检查上肢肌力和感觉均无异常;无糖尿病或其他可能引起神经病变的全身性疾病。2.仪器与方法(1)仪器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L6-15MHz。(2)方法第一部分(5-9页):①利用高频超声对上臂桡神经的桡神经沟段进行定位,并体表标记该神经节段的上缘(R1)、下缘(R3)和中点(R2)等叁处位置参考点(图1-2);②体表标记肩峰后角(A1)、肩峰前角(A3)、肩峰中点(A2)、叁角肌的止点(DI)、肱骨内上髁最凸点(E1)、肱骨外上髁最凸点(E3)、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E2)等解剖学标志(图1-2);③利用标准的皮尺分别测量R1到A1的距离(A1')、R1到E1的距离(E1')、R2到A2的距离(A2’)、R2到E2的距离(E2’)、R3到A3的距离(A3’)、R3到E3的距离(E3’)和R3到DI的距离(DI’)等(图1-3),每处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附注:整个定位及测量过程中,受检者始终取坐位,并保持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自然置于胸前的体位;本部分均以左侧上臂为测量对象)④分析上述参数与受检者HL、TW、身高和体质量等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二部分:①在肘关节屈曲90°和肘关节完全伸直两种体位下,获取30名随机志愿者左侧上臂的相关位置参数;②在肘关节屈曲90°时,对37名志愿者左右两侧上臂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③在肘关节屈曲90°时,分别获取男、女两组左侧上臂的相关位置参数;(附注:上述测量的具体方法均与第一部分相同)④分析肘关节体位、左右侧和性别等因素对桡神经位置参数的影响。结果1.第一部分:高频超声可清晰地显示所有纳入志愿者的上臂桡神经(桡神经沟段)。结果表明,距离A1'约14.4±1.7cm(范围11.2-19.2cm),距离E1'约 16.0± 1.5cm(范围 13.5-20.1cm),距离 A2’约 16.9± 1.5cm(范围14.1-21.5cm),距离 E2' 约 13.6±1.5cm(范围 11.2-18.5cm),距离 A3' 约18.1± 2.2cm(范围 11.9-23.3cm),距离 E3' 约 11.4 ± 1.3cm(范围9.5-16.Ocm),距离 DI' 约 6.1±1.2cm(范围 4.3-11.4cm)。HL约30.5±2.3cm,TW约7.0±0.7cm。本部分所测量的相关参数与HL、TW、身高和体质量等均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HL与相关解剖参数的相关程度最高,呈强线性相关关系(r = 0.65-0.79,p<0.0001),可作为预测上臂桡神经位置的重要指标。HL与A1'、E1'、A2'、E2'、A3' 和 E3' 的平均比值分别为 2.1、1.9、1.8、2.3、1.7、和2.7。研究表明,所研究神经节段上缘大约位于上臂中点的水平,即上臂的中点可作为快速识别桡神经的桡神经沟段入点的简易方法。2.第二部分:本研究表明,上臂桡神经相关位置参数受肘关节体位变化和性别等因素影响,而左右两侧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肘关节体位变化主要影响的是各位置参考点与肘部解剖学标志之间的空间关系,而对桡神经本身的位置影响不大,可对桡神经沟段下缘的位置产生一定影响。除了 DI'外,男性组的相关参数均明显大于女性组的相应参数(P<0.001,男vs女:A1' 16.0±1.4 cm vs13.7±1.3cm,E1' 17.6±1.3cmvs15.4±1.2cm,A2' 18.4±1.3cmvs16.3±1.1cm,E2' 15.2±1.4cmvs13.0±1.1cm,A3' 20.2±1.7cmvs17.4±1.8cm,E3’12.7±1.2cm vs 10.9± 1.0cm)。与其他解剖学标志不同,叁角肌止点与R3之间的距离(即DI'区间)均与肘关节体位变化、左右两侧、受检者性别、身高和体质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关系,可作为桡神经定位的一个稳定的解剖标志。结论1.高频超声作为引导桡神经定位的简便、无创、有效方法,使得在正常人群中探究桡神经与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成为可能;2.本研究测量了桡神经(桡神经沟段)的正常位置参数,为建立桡神经体表定位的正常参考值提供了必要的解剖学依据和重要的参考信息;3.本研究可为临床确定手术“安全区”提供定位信息,即近端为肱骨内侧缘距A1约11.1cm、肱骨中线距A2约14.0cm和肱骨外侧缘距A3约11.2cm的区域,远端为肱骨内侧缘距E1约13.4cm、肱骨中线距E2约11.1cm和肱骨外侧缘距离E3约9.4cm的区域,有助于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如图1-4);4.上臂长度(HL)与A1'、E1'、A2'、E2'、A3'和E3’等桡神经位置参数皆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作为预测上臂桡神经解剖位置的实用指标;5.叁角肌止点是上臂桡神经定位的一个稳定且实用的解剖标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频参数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冉劲松.基于TestStand的高频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

[2].刘徐妹.高频超声引导桡神经解剖参数测量与体表定位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3].周歧斌,罗响,王星华.土壤电参数在高频下的测量技术研究[C].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2013

[4].罗响,周歧斌,王星华.大地电参数在高频范围的测量[J].华东电力.2013

[5].宋晓婷.高频高压变压器分布参数测量和绕组结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3

[6].雷钰,殷治国,纪彬,马英杰,李鹏展.强流回旋加速器综合试验装置谐振腔关键高频参数的测量方法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2

[7].张世平.叁电容分布参数高频脉冲变压器模型分析及参数测量[D].华南理工大学.2012

[8].梅萌.基于TestStand的高频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2

[9].刘平,郭艳花,周思华.准高频介质阻挡放电功率及负载等效参数测量[J].高电压技术.2010

[10].周刚,胡孟春,李忠宝.RLC测试仪在真空康普顿探测器高频参数测量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

标签:;  ;  ;  ;  

高频参数测量论文-冉劲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