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论文-程梦瑶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论文-程梦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日工作时间,幸福感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论文文献综述

程梦瑶[1](2019)在《日工作时间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基于北京市1066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奇迹式"发展,但农村居民没能享受到相应的红利,因此需要进城务工,但其幸福感低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通过2012年整年对北京市的取样调查,抽取了1066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日工作时间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稳健性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上述关系的存在。最后还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增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幸福指数,增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李园园,王芳[2](2019)在《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进行调查,笔者认为目前城市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适应于融入城市生活中仍然存在问题,但是与初期的进城务工人员相比,现阶段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与融入程度已经有了提高,这与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有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16期)

窦国录[3](2019)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问题及归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断增加。由于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不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习惯问题和学习问题。科学理性地分析影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因素,有利于教师在班级工作中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纪律、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有效教育。(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期刊2019年10期)

王彦军[4](2018)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级管理摭谈——以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现状及问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指跟随务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县城居住并在城镇学校就读的学生。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流动日益增多,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城镇学校就读。目前,我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学校学生总数的55%以上,这些学生来自全县各个乡镇,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家乡或父母前期务工的地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而更多学生则是来自经济相对贫困的农村,由于所在乡镇的教育水平落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子女也跟随父(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8年08期)

高萌[5](2018)在《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状况研究——基于去商品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去商品化视角出发,从享受资格的标准与享受权的限制、收入替代率、享受权的范围叁个层次对我国目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期刊2018年06期)

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团队[6](2016)在《电脑辅助学习能显着提高学业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聚焦:何为电脑辅助学习?过去几十年中,在教育领域内运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研究表明,通过电脑开展教学具备很多优势。如增强学习兴趣、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提高学习努力程度等。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将计算机技术作为教育中常规教学的补(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6-06-22)

黄乾,周兴[7](2015)在《城镇职工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差距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一个收入差距跨期动态分解法,采用非条件分位数估计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研究了1989~2009年间城镇职工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差距的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89~2009年期间两者收入差距显着扩大,但在不同分位数上两者收入差距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此期间歧视对两者收入差距的贡献趋于下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贡献持续增大,教育水平的贡献在收入分布低端趋于上升,而在收入分布中高端趋于缩小。20世纪90年代两者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是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歧视的加剧,而2000年以来两者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加剧。降低劳动力市场分割、提高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消除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是未来降低两者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陈前恒,胡林元,朱祎[8](2014)在《机会不平等认知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幸福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没能相应分享到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红利,主要原因是严重的机会不平等。利用2012年在北京市范围内对1025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研究发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机会不平等认知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稳健性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上述关系的存在。要避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力量,应改善其对机会不平等的认知状况。(本文来源于《财贸研究》期刊2014年06期)

童大焕[9](2014)在《农民不愿进城落户的远虑和近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不过,四川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4年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93.7%的进城务工人员习(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14-08-04)

刘圆圆[10](2014)在《文化是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桥梁》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背景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已达2.69亿人,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6亿人,随迁子女1277万人。而占60%以上的,则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这无疑是一个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然而,这个游离于农村和城市社会生活之外的边缘群(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4-03-08)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进行调查,笔者认为目前城市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适应于融入城市生活中仍然存在问题,但是与初期的进城务工人员相比,现阶段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与融入程度已经有了提高,这与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有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论文参考文献

[1].程梦瑶.日工作时间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基于北京市1066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J].当代经济.2019

[2].李园园,王芳.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

[3].窦国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问题及归因分析[J].教书育人.2019

[4].王彦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级管理摭谈——以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8

[5].高萌.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状况研究——基于去商品化视角[J].劳动保障世界.2018

[6].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团队.电脑辅助学习能显着提高学业表现[N].中国教育报.2016

[7].黄乾,周兴.城镇职工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差距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5

[8].陈前恒,胡林元,朱祎.机会不平等认知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幸福感[J].财贸研究.2014

[9].童大焕.农民不愿进城落户的远虑和近忧[N].新华每日电讯.2014

[10].刘圆圆.文化是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桥梁[N].人民政协报.2014

标签:;  ;  ;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论文-程梦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