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科书选文论文-刘小彬

语文教科书选文论文-刘小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文教科书选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部编版,选文分析

语文教科书选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彬[1](2019)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例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基于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成长特点的要求。部编版教材在内容与结构形式上,不同于以往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语文教材中,选文阅读教学部分占比最大,承担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责任,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文章从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小学语文部编版的阅读选文内容,以帮助教师实现教材使用的最大化,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赵丽华[2](2019)在《中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动物题材选文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题材多样是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之一,教科书是我们进行母语教育的重要依据,而动物题材选文在教科书中占据了一席之位,为教科书中丰富的题材献出了自己独有的一份魅力。动物题材选文通过让儿童掌握动物的各类知识从而凸显语文自身的教学价值,通过呈现动物内心情感让儿童去体味其中的人文审美,通过感受人与动物的相处,丰富人与自然的社会价值。本文以我国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和Macmillan“英国麦克米伦”和Mc Graw-Hill“美国麦克劳希尔”共同出版的Treasures教科书中的动物题材选文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叁部分阐述了动物题材选文蕴含的独特的育人价值。第四部分是对两套教材的简要介绍,并从已有的分析框架下重新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五部分是关于《语文》和Treasures中动物题材选文的分析,从比重、分布情况、体裁、主题以及动物形象这几个方面对两套教科书进行基本情况统计与了解,并就基本情况、同一主题下的选文、动物形象进行比较。第六部分是关于两套教科书中动物题材选文就以上分析类别上的一个比较结论以及原因分析。最后一个部分是比较研究的启示。从动物题材选文整体的价值取向、动物形象以及动物题材选文篇目这叁大部分进行借鉴与思考,价值取向上以儿童为本位,削弱成人化倾向,并且要增强实用主义倾向,让人文意义与现实接轨。动物形象上关注动物形象的塑造,使其更生动化以及选取寓意丰富的动物,丰富动物形象内涵。在选文篇目的借鉴与思考方面可以选取优秀的动物题材选文,增加动物题材选文专题;扩大动物题材选文的体裁种类,使其更具多元化;增强选文的人文性与审美性;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多引导少说教;关注选文生态意蕴,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卢美利,王标[3](2019)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段教科书母亲形象选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母亲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科书十分注重母亲形象的塑造。笔者在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段教科书母亲形象的选文分析时发现,塑造母亲形象的选文数量较多,文体丰富。塑造的母亲内在形象上,性格和品质类型丰富,教养方式多样。但在母亲外在形象的塑造上,则呈现出社会角色模糊的特征。因此,在教科书修订和使用过程中,应注重更加科学地认识母亲形象,尤其是社会角色的认知,树立跨文化视野,注重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完满母亲形象的塑造。(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叶素玲[4](2019)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与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阐述了儿童文学的研究意义,分析了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情况,概述了儿童文学课文价值的理论支撑,并分析其与小学语文课程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儿童文学选文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新阶段、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提出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策略。本课题研究的选题理由是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统编本的使用,通过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对现阶段本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选文进行篇目统计和分类,并通过数据分析对这些儿童文学选文情况进行基本描述。从儿童文学选文来源、选文特色、选文的教育价值进行优势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整体上的描述和分析,解读编者的意图,探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建议,为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打好基础。为了理论认识和具体实践的统一,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不足,呼吁更多各界学者对统编本教科书中儿童文学选文进行研究,给出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与策略,并结合教学实际付诸实践。(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9-05-08)

黎玲玲[5](2019)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童话选文的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童话自产生以来,就以其独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深受儿童喜爱,同时对于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启迪儿童的心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选用大量童话,童话作品的质量以及选入标准等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也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现行部编版低年级童话选文有哪些价值取向,其分布状况和呈现方式如何,能为教科书编者选编童话选文与教师使用童话选文进行教学提供何种建议等问题成为笔者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首先,笔者收集梳理文献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笔者根据前人的分析框架以及相关理论研究,从认知、道德、审美、心理调节四个维度确定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并对分析框架中的维度及指标作出说明。然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各价值取向维度进行“量”的统计,再对童话选文的内容进行“质”的分析,以此探究童话选文价值取向的分布状况及呈现方式。最后,笔者在对部编版低年级童话价值取向分布状况和呈现方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低年级童话选文价值取向的六种特征:注重兼顾多元的价值取向,但比例分布不平衡;注重充实儿童的知识储备,但忽视思维能力的提升;注重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但忽视儿童天性的解放;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但忽视儿童的心理问题;注重培养儿童对待生活的态度,但忽视对自然生命的关心;注重使用优美的语言,但忽视人物形象的多元化。基于童话选文价值取向的特征,笔者建议教科书编者在选编童话时可以合理分布选文,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童话,选择符合儿童审美的童话,优化呈现方式。同时,教师使用童话选文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树立文体意识,彰显童话选文的教学价值;通过多种形式教学,展现童话选文的不同价值;面对多元价值取向,弘扬体现“真善美”。(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尹琨[6](2019)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如何选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9月,全国所有小学将全部使用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语文教科书编写再次受到各方关注。在4月13日—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上,与会人员围绕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问题展开探讨。作为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人民教育出(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04-18)

胡馨怡[7](2019)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教育改革对教材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语文教科书是语文学科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我国语文教科书属于文选型,选文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核心构成,是决定教科书质量的关键。教师既是教科书的使用者也是教科书质量的反馈者。因此,教师是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教师对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认同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使用效果,反映出选文系统能否满足语文教学需求,以此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但目前以教师认同为视角对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在语文教科书编制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分析框架,其次以统编小学一二叁年级语文教科书的选文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该版本教科书选文系统的认同情况,分析认同特点,从教师认同相对较低的要素入手,结合对教科书选文的文本分析,剖析该版本教科书选文系统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对策。具体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叙述研究缘起和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找寻本研究的突破口,并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意蕴。阐述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内涵,在语文教科书编制理念的指导厘清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构成。以语文教科书编制流程为参考,分析出选文系统由选文标准、选文内容、选文组织叁大部分构成,各部分分别包含两个要素,各要素分别含有两个子要素并作阐释。第叁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认同的现实考察。首先是问卷设计,包括问卷初步设计、问卷试测、题项筛选与修改、正式问卷发放、信效度检验等。进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教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认同现状,教师认同度相对较高的是选文标准的教育性、选文内容的广泛性和选文表达的典范性;相对较低的是选文的时代性、主题内容的关联性、选文加工的适切性。分析出教师对选文标准高度认同、对选文内容基本认同、对选文表达普遍认同的结论。第四部分: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问题表征。尽管教师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整体上较为认同,但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和教科书选文的文本分析发现,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系统存在些许不足,主要表现为选文时代性问题、主题组织问题和选文加工问题。第五部分: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优化对策。从提升选文系统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质量两方面对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师提出建议。教科书编写者需注意保持选文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平衡,注重选文内容的关联性与阶段性,选文再加工更加适宜教学;教师要转变教材选文观念,唤起对选文深度理解的意识,提升对选文二次开发的能力。力图在编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使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系统得以完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0)

姚穷妹[8](2019)在《浅析低年段教科书中母亲形象选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千世界中,母亲的角色和形象,任何人都无法取代。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特殊关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就十分注重母亲形象的塑造。通过分析低年段小语教材,发现教材中塑造母亲形象的课文篇目较多,文体多样。在母亲的内在形象塑造上,性格和品质类型丰满,教养方式多种,但对母亲外表的刻画则存在社会角色的模糊。所以,对教科书修订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应客观的全面的认识母亲形象,尤其是对母亲的社会角色方面,更应拓宽视野,注意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以此完善塑造丰满的母亲形象。(本文来源于《文化产业》期刊2019年05期)

阎秋[9](2019)在《基于“公共人”视角的台湾翰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地区新修订的语文课标的课程目标强调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与"公共人"教育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台湾翰林版初中《国文》教科书81篇选文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其选文在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培养上的特点和问题,最终得到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在"公共人"培养上应重视公共性品德的培养、突出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兼顾"个体人"发展与"公共人"培养及"公共人"教育密切联系生活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07期)

刘冬岩[10](2018)在《乡土选文的美感教育价值及教学建议——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文化蕴涵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愫。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乡土文本具有乡土作品特有的美感,这种美具体体现在作者对乡土自然风光的描写、对人性人情的刻画以及对独特民俗习惯、地域风情的展现。教师应重视对乡土选文美感教育情愫的发掘,唤醒学生的审美感知,促进学生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对乡土文本予以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8年12期)

语文教科书选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题材多样是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之一,教科书是我们进行母语教育的重要依据,而动物题材选文在教科书中占据了一席之位,为教科书中丰富的题材献出了自己独有的一份魅力。动物题材选文通过让儿童掌握动物的各类知识从而凸显语文自身的教学价值,通过呈现动物内心情感让儿童去体味其中的人文审美,通过感受人与动物的相处,丰富人与自然的社会价值。本文以我国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和Macmillan“英国麦克米伦”和Mc Graw-Hill“美国麦克劳希尔”共同出版的Treasures教科书中的动物题材选文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叁部分阐述了动物题材选文蕴含的独特的育人价值。第四部分是对两套教材的简要介绍,并从已有的分析框架下重新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五部分是关于《语文》和Treasures中动物题材选文的分析,从比重、分布情况、体裁、主题以及动物形象这几个方面对两套教科书进行基本情况统计与了解,并就基本情况、同一主题下的选文、动物形象进行比较。第六部分是关于两套教科书中动物题材选文就以上分析类别上的一个比较结论以及原因分析。最后一个部分是比较研究的启示。从动物题材选文整体的价值取向、动物形象以及动物题材选文篇目这叁大部分进行借鉴与思考,价值取向上以儿童为本位,削弱成人化倾向,并且要增强实用主义倾向,让人文意义与现实接轨。动物形象上关注动物形象的塑造,使其更生动化以及选取寓意丰富的动物,丰富动物形象内涵。在选文篇目的借鉴与思考方面可以选取优秀的动物题材选文,增加动物题材选文专题;扩大动物题材选文的体裁种类,使其更具多元化;增强选文的人文性与审美性;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多引导少说教;关注选文生态意蕴,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文教科书选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小彬.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例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

[2].赵丽华.中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动物题材选文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卢美利,王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段教科书母亲形象选文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

[4].叶素玲.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与教学[D].集美大学.2019

[5].黎玲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童话选文的价值取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6].尹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如何选文?[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7].胡馨怡.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9

[8].姚穷妹.浅析低年段教科书中母亲形象选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J].文化产业.2019

[9].阎秋.基于“公共人”视角的台湾翰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研究[J].才智.2019

[10].刘冬岩.乡土选文的美感教育价值及教学建议——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

标签:;  ;  ;  ;  

语文教科书选文论文-刘小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