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宋代庄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宋代庄学,儒学化,仁义礼乐
宋代庄学论文文献综述
肖海燕,刘固盛[1](2013)在《论宋代庄学对儒家思想的融摄——以仁义礼乐思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庄学的发展,与时代文化精神密切相关。在儒学复兴和儒、道、释叁教合流的时代背景下,宋代庄学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大胆的融摄,表现出明显的儒学化倾向。宋代学者重新阐发《庄子》中的仁义礼乐思想,试图从本体的高度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且从多个角度论证毁弃仁义礼乐并非庄子本意,体现了宋代理学的基本精神和强烈的经世情怀对庄学的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暨南史学》期刊2013年00期)
刘莹[2](2012)在《浅析庄学中的“虚静”精神及其美学影响—以魏晋、宋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心斋"、"坐忘"的虚静理论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一个光辉的美学命题,它以其自身丰富的美学内核影响着后世文人的生命历程与创作取向。因而在崇尚玄学的魏晋与尊崇隐逸之风的宋代,便清晰可见庄子虚静理论在其时代精神中所闪耀的美学光华。(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04期)
耿纪平[3](2010)在《宋代庄学的文献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先秦诸子巨擘的庄子(及弟子后学),以其学説、思想凝聚成《庄子》一书,自问世之日起,就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领域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战国后期荀卿、韩非已屡屡称引以作评论之资,秦汉之际《吕氏春秋》、《淮南子》对《庄子》的徵引更是达到连篇累牍、不厌其烦的程度。两汉时期自贾谊、司马、班氏至冯衍、张衡、刘向等学者作家各以其独特方式记述、评论乃至阐发庄子的学説思想,为魏晋以后《庄子》大行于世奠定坚实基础。"竹林七贤"不但饱读《庄》书,尤能实践庄学:其中如阮籍、向秀,(本文来源于《诸子学刊》期刊2010年01期)
肖海燕[4](2009)在《宋代庄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献学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借鉴诠释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宋代庄学思想主要内容的历史考察,揭示宋代庄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展现宋代庄学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蕴涵在其中的时代精神。论文的重点在于发掘宋代庄学思想在前代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突破性的发展,彰显宋人如何通过对《庄子》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将心性论这一时代课题融入庄学之中,并由此反映儒、道、释叁教合流的时代思潮;揭示宋代学者如何通过吸收庄学思想作为建构宋学的思想资源,尤其注意揭示庄学与宋代理学的相互关联;展现宋代学者如何发挥《庄子》的治世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宋代庄学发展的思想学术背景。宋代庄学的发展离不开宋代思想文化的土壤,因此,论文首先从宋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宋代的学术精神以及宋人对《庄子》的关注与推崇叁个方面对宋代庄学发展的思想学术背景作了简要的梳理。在宋代统治者右文政策的引导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儒、道、释叁教思想在交融互摄中都有了发展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宋代思想学术所表现出来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经世精神和包容精神,与其他时期相比,更为突出。这些学术精神对宋代庄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宋代统治者和文人学者对《庄子》的关注与推崇,则是宋代庄学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章考察宋代庄学文献情况及其诠释特点。本章概述宋代庄学文献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中现存的有代表性的庄学文献从作者情况、基本思想倾向及版本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五个方面分析宋代庄学发展的特点:注重义理;以庄学为中心,调和儒、道、释;以心性之学解《庄》;鲜明的经世倾向;文学评《庄》。第叁章分析宋代学者对庄子道论的哲学阐发。主要从宋人对庄子道论的肯定,道体的特点和功用,道与理的关系叁个方面论述。道论是宋代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宋代学者在注《庄》、论《庄》时充分肯定了庄子之道的玄妙性、普遍性、包容性、超越性,并对庄子之道的特点和功用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宋代庄学中的道论亦反映了庄学和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如陈景元《庄子注》所阐发的“道气生化”论和“道虚理实”论对二程等理学家的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在理学思想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林希逸以“理”释道、褚伯秀援“理”入《庄》等,则反映了理学在成熟以后对庄学的渗透和深刻影响。第四章阐述宋代庄学思想中的心性论。心性论是宋代叁教共同关注和探讨的时代课题,也是宋代思想最为突出和新颖的内容,这一点在宋代庄学中有典型的体现。宋代学者借《庄子》阐发心性之学,使该时期的庄学和前代相比,在思想上呈现出新的特质。其中既可见儒家的性命道德学说,又可见道教内丹心性学,还有佛禅心性论的渗透。王安石学派是以儒家性命道德学说解《庄》的典型代表,他们在肯定《庄子》中性命道德学说的基础上,十分注意将心性范畴与道贯通起来,强调无心体道,着力阐发《庄子》中的性命之理、道德之意。在内丹学成为道教主流思想的背景下,以陈景元和褚伯秀为代表的宋代道教学者都通过诠释《庄子》阐发“性命双修”的内丹心性修炼理论,同时,道教内丹心性论亦影响宋代儒家学者对《庄子》的看法。至于佛教心性论在庄学中的渗透,不仅体现了庄禅思想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出佛教与中国文化真正结合到了一起。第五章论述宋代庄学中的治世思想。王安石、苏轼、程俱、褚伯秀等人通过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指出《庄子》实为救世之书,认为庄子思想是可以经世致用的,由此反映出他们对社会政治的深切关怀。宋代学者诠解《庄子》,大都强调“有为”,认为治国必须仁义礼法并用等等,这些思想都体现出儒家精神在宋代庄学中的进一步强化。宋代庄学的发展,与宋代的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第叁、四、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宋代庄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道论”、“心性论”、“治世思想”这叁个方面各有特色,但互相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体现了宋代庄学从天道至人道,由内圣而外王的思想理路。(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9-03-01)
杨文娟[5](2006)在《宋代福建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福建学者吕惠卿、陈祥道、林自、林希逸的《庄子》诠释文献及朱熹对庄子的评论为研究对象,对宋代闽地的庄学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理清宋代庄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尽力彰显其迥异前代的叁教汇通之特色。文章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并遵循如下思路,突出了研究重点,即借助于对注本文献的分析,探究注疏者的思想与理论体系,从而凸现其所在时代之精神所向。 正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宋代的学术背景及福建思想文化的兴盛状态,重点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庄学繁荣状况及其叁教汇通的注疏特点。 第二章探讨吕惠卿、陈祥道、林自的庄学思想,重点论述其在新学思潮下以儒解庄的思想倾向。此叁入皆为北宋中后期的福建学者,又都与王安石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而他们的庄学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将此叁者放在一章加以论述,既能显示出共同特征,又可凸现出各自的注庄特色。本章主要从融通儒道、理学释庄、性命之学、适时应变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叁章重点分析朱熹对庄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的精辟评论。此评论是南宋理学整合儒道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朱子为成就儒家全体大用之学的倾向与用心。渊深则流长,朱熹之所以成就博大精微之儒学,是与吸收道家之精华分不开的。作为一名声望极高的理学家,朱熹学识渊博,素养深厚,他对庄子思想及其有关问题的评论对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章主要从朱熹对庄子其人其书的理解与评价、对庄子相关问题的关注、朱熹哲学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改造叁个方面论述其庄学思想。 第四、五章探讨林希逸的庄学思想,重点突出其叁教融合的思想倾向。林希逸作为首位系统地融儒、佛、道为一炉,并以文学解庄的学者,其《庄子口义》的出现在宋代庄学史、乃至整个庄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集大成的突出地位。在其倡导之下,以佛解庄、以儒解庄、以文评庄皆成为此后注解《庄子》的重要方法。林希逸是艾轩学派的典型代表,也是二程学派的间接传人,其《庄子口义》洋洋洒洒叁十万字,是宋代最为重要的一部庄学着作。本文从以儒解庄、以佛解庄、以文评庄及其流传与影响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04-01)
耿纪平[6](2000)在《略论宋代庄学的“儒学化”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历代庄子学研究史上 ,两宋时期是很有特色的一段。本文打算就这一时期庄学研究中的主要思想倾向作一点初步探索。一两宋庄学研究真正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是从北宋中期开始的。王安石和苏轼是这一新局面的开创者。两人都是习染道家学说、深嗜《老》《庄》的文坛领袖(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00年06期)
宋代庄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庄子"心斋"、"坐忘"的虚静理论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一个光辉的美学命题,它以其自身丰富的美学内核影响着后世文人的生命历程与创作取向。因而在崇尚玄学的魏晋与尊崇隐逸之风的宋代,便清晰可见庄子虚静理论在其时代精神中所闪耀的美学光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宋代庄学论文参考文献
[1].肖海燕,刘固盛.论宋代庄学对儒家思想的融摄——以仁义礼乐思想为例[J].暨南史学.2013
[2].刘莹.浅析庄学中的“虚静”精神及其美学影响—以魏晋、宋代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
[3].耿纪平.宋代庄学的文献学研究[J].诸子学刊.2010
[4].肖海燕.宋代庄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5].杨文娟.宋代福建庄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6].耿纪平.略论宋代庄学的“儒学化”倾向[J].中州学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