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化软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层软岩,风化,综述
风化软岩论文文献综述
陈筠,高彬,史文兵,张瑶丹,陈泰徐[1](2019)在《西南地区红层边坡软岩风化机理研究进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红层的概念及我国红层分布特征。主要综述了我国西南地区红层软岩风化特性及风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红层软岩风化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2期)
董洪青[2](2019)在《软胶结易风化软岩巷道支护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鲁新煤矿为例,针对巷道围岩失稳变形特点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采用主动支护、被动支护、加强支护相结合的耦合支护方式进行巷道支护参数设计,并应用于工程实际,通过现场数据分析,确定巷道稳定性,验证了支护方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01期)
李国锋[3](2018)在《强风化软岩巷道支护及其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强风化软岩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维护困难的问题,以某矿处于强风化岩层下的软岩回风大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软岩巷道变形机理进行分析,以及FLAC~(3D)数值模拟,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现场实施后经监测,顶板变形量为34 mm,底板底鼓量为28 mm,两帮移近量为70 mm,变形量很小,支护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8年09期)
郑卫锋,洪天炘,叶超,王磊,罗义华[4](2018)在《输电线路强风化软岩挖孔基础抗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区风化程度高的岩基塔位采用挖孔基础,包括直柱挖孔桩、坛子型嵌固、扩底掏挖等3种模型。通过在强风化软岩中开展17组不同模型的挖孔基础上拔试验,分析基础承载性能与破坏机理。荷载位移曲线表明:浅埋时基础呈线性状态分布,深埋时呈缓变型分布;地表竖向位移变化规律表明,基础周围出现显着裂缝表征着基础即将整体破坏,破坏状态为基础本体与周围土体被整体拔出,基础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基础破裂角随埋深迅速降低,但达到一定埋深后破裂角基本不变;强风化软岩的岩石等代极限剪切强度取32kPa;以单位体积混凝土能承担的上拔承载力为准进行经济性分析,扩底掏挖型模型的经济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包惠明,赵学文[5](2016)在《护桩在强风化软岩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性能分析发现,CFG桩-筏复合地基在边桩外侧约一倍桩距的区域形成了一条塑性变形带,是导致复合地基的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在塑性变形带增加一排护桩,并对加桩前后复合地基的应力变化、地基沉降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加桩后地基性能得到明显改变,在相同条件下,地基沉降量明显减少,地基稳定性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田武德[6](2016)在《易风化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某矿岩巷段受易风化泥岩影响,巷道围岩强度低,原巷道支护效果不佳的情况,对锚杆(索)参数进行了研究优化,最后编制了支护设计方案,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张明礼,孙学先,郭楠,薛珂[7](2014)在《风化软岩地区嵌岩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风化软岩段桩基侧摩阻力承载特性和桩基安全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某工程水稳性较差的风化软岩段3根试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自平衡法试桩荷载箱上部桩与传统静载法试桩的桩身受力方向相反,前者比后者端阻力发挥更充分;在2倍设计荷载作用下桩顶等效竖向位移较小,桩身侧摩阻力、端阻力大部分未充分发挥,实测桩侧摩阻力可能比勘察提供的侧摩阻力值大;按照经验法和简化法得到的3根试桩的计算安全系数差别较小,均大于2.2,验证了试桩的安全性和自平衡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4年05期)
湛铠瑜[8](2014)在《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和极限侧阻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山区极软岩上覆原生土很薄且新近填土较厚时,机械成孔桩即使按最大嵌岩深径比计算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仍无法满足上部荷载要求的情况,利用现行规范推导出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并结合岩基载荷试验数据对取值范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嵌岩桩按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思路,并结合工程实例中的桩载荷试验数据验证了此计算思路及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的安全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为1 500~3 800kPa,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为140~280kPa,按新计算思路获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比按嵌岩桩计算方法获得的数值可最大提高约12%,且计算深度大于8倍的嵌岩深径比。(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4年08期)
李树刚,张晋海,成连华,林海飞,李志梁[9](2014)在《深部软岩易风化巷道支护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深部软岩易风化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特点及其支护难点,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其巷道变形破坏的机理,认为该类巷道处于高地应力环境,围岩自身强度低、承载能力弱,具有流变性,易风化,导致巷道维护困难。控制原则是全断面整体支护、及时封闭,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将围岩加固成整体,提高围岩强度及其承载能力,有效抵抗流变变形,并及时喷浆封闭围岩阻止风化发展,配以U型钢加强支护,对底鼓严重地段进行反底拱支护的综合支护措施。措施实施后巷道底鼓量降低了67.1%,顶板下沉量降低48.4%,两帮变形量降低52.6%,有效地控制了巷道的失稳。(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4年02期)
王合春[10](2014)在《强风化软岩路基填料水洗筛分法的试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强风化软岩作为路基填料进行了分组鉴定,通过干筛法和水洗筛法两种方法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填料的定名存在显着差异,干筛法结果为A组填料,而水洗筛法结果为C组填料。认为填料选择应进行必要的试验鉴别,颗粒分析采用水洗筛法较为可靠,同时提出了填料控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有较好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风化软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鲁新煤矿为例,针对巷道围岩失稳变形特点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采用主动支护、被动支护、加强支护相结合的耦合支护方式进行巷道支护参数设计,并应用于工程实际,通过现场数据分析,确定巷道稳定性,验证了支护方式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化软岩论文参考文献
[1].陈筠,高彬,史文兵,张瑶丹,陈泰徐.西南地区红层边坡软岩风化机理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2].董洪青.软胶结易风化软岩巷道支护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3].李国锋.强风化软岩巷道支护及其稳定性分析[J].煤.2018
[4].郑卫锋,洪天炘,叶超,王磊,罗义华.输电线路强风化软岩挖孔基础抗拔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
[5].包惠明,赵学文.护桩在强风化软岩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C].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6].田武德.易风化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6
[7].张明礼,孙学先,郭楠,薛珂.风化软岩地区嵌岩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4
[8].湛铠瑜.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和极限侧阻力研究[J].建筑结构.2014
[9].李树刚,张晋海,成连华,林海飞,李志梁.深部软岩易风化巷道支护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
[10].王合春.强风化软岩路基填料水洗筛分法的试验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