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响应表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十二烷基硒丙基硫酸钠,自发囊泡,氧化还原,可逆响应
响应表面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刘炼,刘雪锋[1](2019)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自发囊泡的氧化还原响应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种对氧化还原具有刺激响应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硒丙基硫酸钠(SDSeP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叁甲基溴化铵(DTAB)复配形成SDSePS/DTAB自发囊泡,探究了该囊泡的氧化还原可逆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H_2O_2的作用下,SDSePS分子中二价硒醚基团(-Se-)可以被氧化成四价硒亚砜基团(-Se=O),SDSePS/DTAB自发囊泡被瓦解成球状胶束;在Na_2SO_3的作用下,四价硒亚砜基团被还原成二价硒醚基团,SDSePS/DTAB自发囊泡再次形成;在H2O2和Na2SO3的交替作用下,SDSePS/DTAB自发囊泡可以在胶束和囊泡两种状态下可逆氧化还原循环至少10次,还原再生的SDSePS/DTAB自发囊泡的平均半径稳定在115~130 nm。(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张婉晴,蒋建中,崔正刚[2](2019)在《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介质中,多数无机商品纳米颗粒的表面除了带有电荷,一般还分布有大量的羟基。这些表面羟基一方面使颗粒表面具有强亲水性,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位点,使其能够与聚氧乙烯(EO)基团形成氢键,故而含有EO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氢键作用吸附于这些固体颗粒表面,形成以EO链朝向颗粒表面、烷基链朝向水的单分子层,对颗粒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由于氢键具有温度效应:在低温下易于建立和稳定,在高温下减弱或断裂,因此利用氢键作用可以获得以温度为触发机制的开关性表面活性颗粒。本讲座将介绍如何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普通纳米颗粒例如纳米SiO2组合,通过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张婉晴,蒋建中,崔正刚[3](2019)在《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Ⅲ)相反电荷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ii)——用常规表面活性剂构建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介质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到带相反电荷的无机纳米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使原本强亲水性的无机纳米颗粒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进而能够吸附到油(空气)/水界面,稳定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如果能够通过某种触发机制促使表面活性剂从颗粒表面脱附,就可以解除原位疏水化作用,于是颗粒恢复其原本具有的强亲水性,自油(空气)/水界面脱附,导致破乳和消泡。如果这种吸附-脱附作用能够多次循环,就得到了所谓的刺激-响应体系。本讲座将介绍如何利用常规商品表面活性剂和普通纳米颗粒例如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颗粒等来达成这一目标,主要采用离子对形成触发机制和pH触发机制。(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9年09期)
蒋建中,余诗洁,崔正刚[4](2019)在《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Ⅰ)——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与智能表面活性剂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活性剂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在日化产品、工业技术、高新技术以及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何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功能及性质进行调控以及使表面活性剂能够循环利用是当前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本讲座介绍了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响应基团和触发机制的种类,重点介绍了pH、CO_2/N_2、光、氧化-还原、磁以及温度等6大类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解鸿宇[5](2019)在《刺激响应型衣康酸酯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衣康酸单十四醇酯(C_(14))分别与二元胺(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辛二胺)反应,合成具有不同连接基长度的pH刺激响应型C_(14)-N_m-C_(14)类双子(Gemini-like)表面活性剂(C_(14)-N_2-C_(14)、C_(14)-N_4-C_(14)、C_(14)-N_6-C_(14)和C_(14)-N_8-C_(14)),以及通过酸碱中和制得相应单子表面活性剂C_(14)-ONa。测量了C_(14)-N_m-C_(14)体系的Krafft点、表面张力、HLB值、钙皂分散力、泡沫性能与乳化能力等物化性能;研究了连接链长度、pH、无机盐对该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的影响;并对C_(14)-N_m-C_(14)表面活性剂与C_(14)-ONa单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作了比较,表明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提高表面活性方面确实比单子表面活性剂有优势。除此之外,还用TEM对低浓度下的C_(14)-N_m-C_(14)聚集形态进行观察,结合DLS测试得出的粒径分布,确认C_(14)-N_m-C_(14)系列类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条件下容易形成囊泡结构,并且囊泡的大小和形貌会受pH影响而改变,结合pH滴定法找到质子化分布关系图,并分析聚集体的形成机理。考察了pH和连接链长度对C_(14)-N_m-C_(14)流变行为的影响。稳态流变结果表明:在原始溶液中,样品表现出牛顿流体行为;滴加NaOH溶液,显示剪切稀化行为,这是蠕虫状胶束存在的典型特征;当pH值继续增加,粘度逐渐降低,蠕虫状胶束破裂。动态流变结果:Cole-Cole图进一步证实了溶液中蠕虫胶束的存在。循环滴加HCl溶液或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可逆地改变流变性质,表现为凝胶状和水溶液之间的状态切换。连接链长度对于构筑蠕虫状胶束有重要影响,在C_(14)-N_m-C_(14)体系中,C_(14)-N_4-C_(14)拥有最好的弹性和最宽的弹性范围,而C_(14)-N_6-C_(14)拥有最宽的pH刺激响应范围,C_(14)-N_6-C_(14)的粘弹性行为略优于C_(14)-N_8-C_(14)。C_(14)-N_2-C_(14)的粘弹性行为响应是最不明显的,并且pH适应范围最短。结合不同pH值下质子化程度曲线和~1H NMR,提出了C_(14)-N_m-C_(14)的pH响应机制,并通过DPD介观模拟证实。pH可调控作用归因于不同pH值下二胺与C_(14)羧基的质子化程度不同和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当pH足够高时,类双子表面活性剂C_(14)-N_6-C_(14)可以变成单子表面活性剂C_(14)-ONa,溶液中的蠕虫状胶束的形成是“双子”和“单子”共同作用所致,而当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完全转化成单子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被破坏。P指数理论表明不仅碱性环境,连接链碳原子数在蠕虫状胶束自组装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DPD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互吻合,揭示了在长链酸和短链胺混合体系中蠕虫状胶束的形成和破坏过程。(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5)
许茂东[6](2019)在《纳米Al_2O_3颗粒/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的流体分散体系及其刺激—响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开关性/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颗粒以及相应的流体分散体系如乳状液和泡沫的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借助于能够通过某种触发机制在有表面活性和无表面活性之间可逆转换的智能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纳米颗粒,人们已经构建了众多的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乳状液和泡沫体系,其触发机制包括pH、光照、磁场、温度、氧化还原、离子对形成、CO_2/N_2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多重响应等。其中利用在水介质中带电荷的无机纳米颗粒与带相反电荷的开关性/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或者常规表面活性剂构建的开关/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体系尤其值得注意,它们仅需将普通商品无机纳米颗粒与低浓度(0.1 cmc)的表面活性剂相结合,即通过可逆原位疏水化作用获得开关性/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颗粒,从而避免了复杂的人工合成。由于表面活性剂和纳米颗粒都具有表面活性,它们共存时在流体界面的行为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尽管近年来有关带相反电荷的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流体界面的行为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但带相同电荷的纳米颗粒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流体分散体系中的行为尚未受到关注和研究,因为它们之间没有预期的强相互作用。在这一学术背景下,本课题试图研究带相同电荷的无机纳米颗粒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流体分散体系中的行为,具体采用在水介质中带正电荷的纳米氧化铝(Al_2O_3)颗粒与CO_2/N_2开关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以及普通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结合,考察它们在液-液分散体系即乳状液体系中的潜在新行为,以期达到探索未知世界、进一步丰富乳状液基础理论的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1)借助于微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纳米Al_2O_3颗粒和CO_2/N_2开关性表面活性剂构建CO_2/N_2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通常只有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纳米颗粒之间才能够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从而使纳米颗粒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稳定Pickering乳状液。已有的CO_2/N_2开关性表面活性剂,如一种烷基脒碳酸氢盐(DDMAC)属于阳离子型,它们对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Al_2O_3颗粒无法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因此两者不能结合并构建CO_2/N_2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本研究表明,以正癸烷为油相,如果在体系中引入微量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则纳米Al_2O_3颗粒能够通过双电层排斥作用吸附SDS而被原位疏水化,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进而吸附到油/水界稳定O/W型Pickering乳状液。向乳状液中通入CO_2,使烷基脒转变为阳离子型的碳酸氢盐,则其将趋向于与SDS形成离子对而促使SDS从Al_2O_3颗粒表面脱附,颗粒恢复强亲水性导致乳状液破乳。而向体系中通入N_2,则使DDMAC转变为中性的烷基脒,其与SDS形成的离子对解体,SDS又能吸附到Al_2O_3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体系经均质乳化后又能形成Pickering乳状液。取决于DDMAC的浓度大小,相关体系可以实现多次乳化-破乳循环。(2)用超低浓度的带相同电荷的纳米颗粒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构建了一类新型O/W型乳状液,并初步阐述了其稳定机制。本研究首次发现,在水介质中,以正癸烷为油相,纳米Al_2O_3颗粒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能够协同稳定一种新型O/W型乳状液,所需要的表面活性剂和颗粒的浓度可以分别低至0.001 cmc和0.001 wt.%。这种新型乳状液的微结构不同于普通乳状液和Pickering乳状液,其中极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油/水界面,赋予油滴表面电荷并决定液滴的大小,而纳米颗粒分布于连续相水中,形成较厚的水膜,增加了油滴间的距离,大大降低了油滴间的范德华引力,并通过颗粒-颗粒、液滴-液滴以及颗粒-液滴之间的双电层的排斥作用,阻止油滴絮凝和聚结。这种协同稳定作用具有普适性,既适用于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颗粒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也适用于表面带负电荷的纳米颗粒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并可以应用于多种油类,包括烷烃、芳烃和甘油叁酯类。但这种新型乳状液的稳定机理难以用已有的DLVO稳定机制、位阻稳定机制以及Pickering稳定机制来解释。初步研究表明,为了使这种新型乳状液保持稳定,油珠必须带电,而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必须大于一个临界值,约为?18mV。本发现不仅为乳状液稳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大幅度降低表面活性剂和颗粒的用量及其排放,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符合绿色化学发展方向。(3)实现了新型(O/W)乳状液和Pickering乳状液之间的刺激-响应转换。纳米Al_2O_3颗粒的等电点为pH=10.6,因此在酸性或中性水介质中,纳米Al_2O_3颗粒表面带正电荷,与普通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CTAB相结合,当浓度为分别为0.1 wt.%和0.1 cmc左右时,能够协同稳定新型O/W型乳状液。调节水相至碱性(pH>10.6),纳米Al_2O_3颗粒表面转为带负电荷,于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双电层作用吸附到Al_2O_3颗粒表面,对其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使其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吸附到油/水界面稳定Pickering乳状液。这种乳状液类型的刺激-响应转换可以循环有限次,因为反复调节酸碱将导致中和形成的无机盐在体系中积累,它们会压缩双电层从而抑制颗粒和油滴的Zeta电位。(4)实现了新型乳状液的智能化,即赋予新型乳状液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在以正癸烷为油相的新型O/W乳状液中,以CO_2/N_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例如DDMAC,取代常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以纳米Al_2O_3颗粒,则可以获得新型CO_2/N_2开关性乳状液。向溶液中通入CO_2,使DDMAC处于阳离子状态时,它与纳米Al_2O_3颗粒协同稳定新型O/W型乳状液,而向乳状液中通入N_2时,DDMAC转变为中性的非离子,于是液滴的表面电荷消失,乳状液破乳。再通入CO_2,DDMAC转回到阳离子,均质乳化后又能够吸附到油/水界面赋予油滴表面电荷,重新获得稳定的新型乳状液。(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坤,王沛,张浩,张树峰,王大志[7](2019)在《米氏凯伦藻细胞表面膜蛋白质组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近年在我国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经常形成赤潮,其赤潮不仅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严重威胁到水产养殖以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本论文以米氏凯伦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米氏凯伦藻细胞表面膜蛋白质荧光标记技术和细胞膜蛋白质提取方法,运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对膜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米氏凯伦藻的膜蛋白质组及其对环境温度变动的响应。实验共鉴定到44个细胞表面膜蛋白,其中有效注释27个,主要为转运蛋白、HSP70蛋白家族和捕光蛋白等。米氏凯伦藻在20°C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和光合作用要明显好于16°C和12°C,但16°C和12°C条件下的差别不大,表明低温限制了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当米氏凯伦藻从12°C快速转移至16°C和20°C时,藻细胞密度和光合作用效率短时间迅速降低,但细胞很快即适应温度变化。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和光合作用蛋白在其适应温度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3期)
王伟[8](2019)在《响应型聚合物/纳米复合抗菌防黏附性表面的构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在材料表面的黏附会抑制或者破坏材料性能,进一步的会在其表面产生生物膜。此外,细菌在材料表面的黏附还容易造成感染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研究人员发现亲水性/超亲水性表面由于水化阻隔效应具有卓越的防污性能,利用此策略用来构建亲水防细菌黏附表面。此外,智能细菌防黏附表面能够响应环境变化,从而执行特定防黏附手段,被认为是新型的细菌防黏附战略。但是目前较少的构筑同时具有抗菌协同细菌防黏附效果表面,而且,多数智能细菌防黏附表面都是响应单一环境变化,无法应对复杂环境变化。因此,本文提出在钛板基底表面构筑纳米TiO_2纳米管阵列,再通过喷涂一层功能聚合物层,构建智能亲水性抗菌协同细菌防黏附的聚合物/纳米复合表面。通过对复合表面的微观结构、表面润湿性、抗菌性能和防细菌黏附性能的测试和分析,建立复合表面的功能单体-表面润湿性-防细菌黏附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揭示温度和紫外光照射刺激对复合表面的防细菌黏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VCL为温度响应功能单体,PEGMA为亲水防黏附功能单体,ADTA为自制的抗菌阳离子单体,VTES为附着力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AIBN为引发剂,合成温敏性抗菌防细菌黏附高分子聚合物;以钛片为电极,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钛基底TiO_2纳米管阵列。通过喷涂功能聚合物,制备了一系列聚合物/纳米复合抗菌防黏附功能表面。(2)研究了复合表面的抗菌性和细菌防黏附性,研究表明:随着接枝聚合物浓度的增加,抗菌性和细菌防黏附性逐渐增强,表面细菌黏附数量也逐渐减少。同一梯度样品,对大肠杆菌杀菌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接枝浓度为1mg/cm~2,抗菌率和细菌防黏附率均可达到99%以上。结合复合表面的功能单体与表面润湿性的关联性,解释了纳米/聚合物复合表面细菌防黏附机理。通过循环抗菌测试,证明了复合表面的抗菌和防细菌黏附性都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经过7次循环测试后,抗菌率和防黏附率均可维持在95%以上。(3)研究了温度刺激调控复合表面的抗细菌黏附的响应行为,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温度响应细菌黏附性测试,对比不同温度4℃,37℃与55℃下的表面细菌黏附和脱附行为,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温度降低,复合表面的细菌防黏附性逐渐增强。结合不同温度下的水相AFM微观形貌和表面润湿性变化,解释了复合表面温度响应可调控的细菌黏附行为,并建立了温度响应的细菌黏附模型解释其机理。(4)研究了紫外光刺激调控复合表面的抗细菌黏附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表面构筑的TiO_2纳米管阵列具有紫外光响应的润湿性可逆变化,使得复合表面具有光响应的增强型细菌防黏附性,随着光照射时间增加,复合表面的细菌防黏附性随之增加。当光照时间达到100min,复合表面的对大肠杆菌的防黏附率可由初始的86.67%提升到99%,其原因与表面润湿性发生变化相关,EDX分析表明通过光照后的复合表面的氧元素数量变化显着增加,从而提高表面亲水性,光照后样品的水下油粘附力降低导致细菌黏附性下降,通过建立光响应的细菌防黏附模型解释了复合表面的温度响应可调控的细菌防黏附机理。(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岳伟,张灵敏[9](2019)在《长江叁角洲晚新生代地层单矿物晶体表面形态和元素地球化学对不同沉积环境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叁角洲是中国大陆东部边缘海重要的沉积汇区,从晚新生代以来发育了数百米厚的松散陆源碎屑沉积物,建造了世界着名的大河叁角洲体系(Chen and Stanley,1995)。这套地层处于上新世向第四纪冰期过渡的时期,是海陆相互作用较强烈的时期,同时还是现代长江水系格局形成的重要阶段,蕴藏丰富的环境演变信息(Yang et al.,2006;Zheng et al.,2013),(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于洋,郑利强,孙继超[10](2019)在《弱相互作用调控表面活性剂自组装(Ⅲ)——响应性表面活性剂》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的或合成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自组装形成多尺度的聚集体结构,比如胶束、囊泡、液晶和纤维等。在表面活性剂中引入功能性基团,借助外界环境(比如光、温度、pH、CO2、磁等)的改变可以实现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方式的调控。本文主要介绍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结构以及环境刺激与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响应表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水介质中,多数无机商品纳米颗粒的表面除了带有电荷,一般还分布有大量的羟基。这些表面羟基一方面使颗粒表面具有强亲水性,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位点,使其能够与聚氧乙烯(EO)基团形成氢键,故而含有EO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氢键作用吸附于这些固体颗粒表面,形成以EO链朝向颗粒表面、烷基链朝向水的单分子层,对颗粒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由于氢键具有温度效应:在低温下易于建立和稳定,在高温下减弱或断裂,因此利用氢键作用可以获得以温度为触发机制的开关性表面活性颗粒。本讲座将介绍如何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普通纳米颗粒例如纳米SiO2组合,通过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响应表面论文参考文献
[1].李颖,刘炼,刘雪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自发囊泡的氧化还原响应行为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9
[2].张婉晴,蒋建中,崔正刚.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J].日用化学工业.2019
[3].张婉晴,蒋建中,崔正刚.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Ⅲ)相反电荷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ii)——用常规表面活性剂构建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J].日用化学工业.2019
[4].蒋建中,余诗洁,崔正刚.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Ⅰ)——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与智能表面活性剂体系[J].日用化学工业.2019
[5].解鸿宇.刺激响应型衣康酸酯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6].许茂东.纳米Al_2O_3颗粒/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的流体分散体系及其刺激—响应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9
[7].王坤,王沛,张浩,张树峰,王大志.米氏凯伦藻细胞表面膜蛋白质组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
[8].王伟.响应型聚合物/纳米复合抗菌防黏附性表面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9
[9].岳伟,张灵敏.长江叁角洲晚新生代地层单矿物晶体表面形态和元素地球化学对不同沉积环境的响应[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于洋,郑利强,孙继超.弱相互作用调控表面活性剂自组装(Ⅲ)——响应性表面活性剂[J].日用化学工业.2019
标签:十二烷基硒丙基硫酸钠; 自发囊泡; 氧化还原; 可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