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色彩表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达伦·,阿伦诺夫斯基,《黑天鹅》,电影色彩,艺术特性
色彩表意论文文献综述
胡志臻[1](2019)在《《黑天鹅》的色彩表意与艺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制作者十分重视色彩的运用,而《黑天鹅》作为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代表作,将色彩对电影的表意功能、艺术特性以及审美功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对电影的色彩运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们电影欣赏的深度化做了一个延伸。(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6期)
姬文锦[2](2018)在《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在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整个影视动画作品当中,色彩作为一种与其他表意特征有所区别的表象特征,是一种能够以自我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首先,色彩语言与普通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所表现出来的模拟性及表现性具有两种不同的特征。其次,色彩表现语言与影像语言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影像语言不能容纳一定的色彩语言,在影像相似的情况下,亮度往往是不同的,会逐渐演变成具有反差的意义,在色彩及概念所表现的色彩语言之上,形成一定的表意功能。(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迟晓旭[3](2018)在《色彩标注的人间世态——从《晚饭花》看汪曾祺小说色彩的表意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对色彩的感知来自于童年经历和大自然的启示,他的小说充盈着丰富的色彩感觉。运用色彩写景写人,以基本的色调对比来烘托人物的心理氛围并且造成象征的艺术效果是他重要的表意手法。在《晚饭花》中,汪曾祺以叁种色彩基调表达了对女性叁种命运不同的审美倾向:疏离、惋惜与欣赏。(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林[4](2017)在《色彩的表情与表意——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色彩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造型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组织训练学生对于色彩的运用能力,提高感受生活色彩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高度概括力和主观表达能力。根据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取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本文试从色彩的表情与表意作用的角度出发,将其作为高职视觉传达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主线进行探索,以期为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设计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作理念和规律,掌握用现代色彩的创意设计来表达个性与思想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14期)
胡书宇[5](2016)在《论色彩在电影表意层面上的功能与局限》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作为电影艺术中的重要的视觉要素,被人们称为“无声的灵魂”。作为视觉语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色彩在电影创作中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所创造出来的视觉效果不仅可以还原色彩的客观现实、参与故事叙述、提高画面的审美,最为重要的是色彩在电影中表意层面上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本篇论文以电影色彩作为研究对象,以色彩在当代电影中的表意功能为出发点,通过对电影色彩表意作用的分析,强调色彩在电影表意层面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分析并解决色彩在当代电影表意层面构建上所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四部分对电影色彩在表意层面上的功能与局限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从客观色彩与电影主观色彩的关系角度出发,介绍客观色彩以及电影主观色彩所具有不同的含义、功能以及情感象征,分析两种电影色彩表现形式各自的艺术特征,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色彩在电影的表意功能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前文概念的整合以及知识点的归纳,结合当今电影色彩现状,提出电影色彩表意层面上所存在的问题,即色彩的主观性植入应达到何种程度,才能在不产生情感歧义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预期情绪感受。并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下,给予系统化、规范化的电影色彩表意构建思维。随后,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当代在色彩表意上有标志性的经典电影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认真、详实地分析这些电影在色彩表意方面的过人之处,并通过对色彩运用的研究得以进一步的提高。最后,从中西电影对于主观色彩构建思维的比较入手,总结当代电影在主观色彩表意构建上的长处与不足,并希望能通过此篇论文对今后电影色彩在表意层面上的构建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6-12-01)
刘天奇[6](2016)在《动画电影色彩的表意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颜色,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他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色彩也可以称之为色相,他们的波长被人们所接收,接收到不同波长的人们看到不同的色彩,便会对其作出反应而产生联想。这些联想会让人们感受到色彩的不同的质感、冷暖、大小、前后等感觉。甚至还会感受到或庄重、或活泼、或朴素、或华丽、或兴奋、或幽静等。色彩作为客观物质性是不存在丝毫情感的,但是人作为情感动物接受客观事物的信号,色彩便从视觉上引起了人们对其的心理联想,从而便引出一系列的感受。通常所见到的红色橙色等红色系暖色会让人感觉温暖、舒心,而蓝色紫色等便会让人感受到幽静、情景。当然这里对于色彩本身还包括纯度、明度等因素。再加个人的经历、所在地域、生长环境和时代等个人经历因素的不同,对色彩的感知也会天差地别。因此在制作动画电影中,需要动画设计师们把握恰当的色彩,了解其色彩所产生的感受,才能达到最好的动画效果。就像色彩形成的符号一般,色彩给人带来的感受同样会刺激其他感官,比如动画电影中出现肮脏的垃圾堆,人们便潜意识的感觉出恶臭一般;动画电影中出现春暖花开的情景时,观众也会有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前人凭借着直觉也创作出了许多出色的作品,后人从中总结归纳,亦或是广泛的传播被大众所接受,色彩所带来的感受便不仅是可视的,还是可听、可嗅的。色彩来源于生活,每个人对于颜色的认知也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生理状态来决定。色彩的心理体验是通过视觉来形成的知觉体验,人们通过自身来源于生活的体验去分析他们对于色彩的认知。一个人的色彩心理体验不仅仅由其心理状态来决定,还能从他的生活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方面来体现。所以我们在了解色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色彩来源于生活,并重新运用到生活中去。只有认真观察,认识到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体验,用艺术的手法去表现,才能创作出更加美妙的色彩世界。(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6-12-01)
蒋丽萍,吕钊[7](2016)在《秦俑服饰色彩的表意象征性语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秦俑服饰色彩透过强烈的视觉审美效果,传达出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象征意义。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检索法和数据统计法,通过对秦始皇陵一号坑秦俑服饰色彩残片的实物观察,并对其考古挖掘统计的色彩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综合性阐述,进而从社会属性和色彩心理两个方面探讨秦俑服饰色彩的表意象征性语言。研究认为:从社会属性上看,秦俑服饰色彩的表意象征性主要表现为无明显的传统五色等级观、"中和"的传统美学观两个方面;从色彩心理上看,秦俑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是,秦俑朱红色的运用及固有色的写实是对秦军军阵气氛的象征。通过对秦俑服饰色彩表意象征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秦军戎装色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服饰导刊》期刊2016年05期)
田雪[8](2016)在《基于动画创作中的色彩审美特点及表意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作为动画片中表现人物形象、传达情感的重要视觉要素,不仅对片中事物的形象进行塑造,同时还能深刻表现事物的心理特征与发展状态,传达相关理念和想法的隐喻意向。文章首先从动画的基本情况入手,阐述动画片的基本含义与发展状况,进而从美学的角度对色彩的审美性和表意功能进行探析,为促进动画片的发展和创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20期)
吴师兰[9](2016)在《温庭筠菩萨蛮意象中色彩的表意功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温庭筠的十四首《菩萨蛮》中,金、翠、绿等色彩被广泛地应用于意象中。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把握温庭筠词的特色。通过对文本的精细分析,并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得出结论: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中,色彩与意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增强了意象的表意功能,增加了他词作的特色。这对于精确地理解、把握我国最早的词作流派花间词的主要人物温庭筠的创作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吕东阳[10](2015)在《织揉、托衬与暗合——评电影《军中乐园》的色彩表意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影艺术中,色彩属于刻画人物情感、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并形成审美共识的主要因素。《军中乐园》即是一部以色彩表意见长的影片范例,该片用色大胆、色搭精致、色调唯美,巧妙的以织揉、托衬与暗合的手法,诠释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5年22期)
色彩表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整个影视动画作品当中,色彩作为一种与其他表意特征有所区别的表象特征,是一种能够以自我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首先,色彩语言与普通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所表现出来的模拟性及表现性具有两种不同的特征。其次,色彩表现语言与影像语言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影像语言不能容纳一定的色彩语言,在影像相似的情况下,亮度往往是不同的,会逐渐演变成具有反差的意义,在色彩及概念所表现的色彩语言之上,形成一定的表意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彩表意论文参考文献
[1].胡志臻.《黑天鹅》的色彩表意与艺术特性[J].视听.2019
[2].姬文锦.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在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8
[3].迟晓旭.色彩标注的人间世态——从《晚饭花》看汪曾祺小说色彩的表意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4].张林.色彩的表情与表意——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研究[J].明日风尚.2017
[5].胡书宇.论色彩在电影表意层面上的功能与局限[D].沈阳建筑大学.2016
[6].刘天奇.动画电影色彩的表意功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7].蒋丽萍,吕钊.秦俑服饰色彩的表意象征性语言研究[J].服饰导刊.2016
[8].田雪.基于动画创作中的色彩审美特点及表意功能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
[9].吴师兰.温庭筠菩萨蛮意象中色彩的表意功能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10].吕东阳.织揉、托衬与暗合——评电影《军中乐园》的色彩表意法[J].戏剧之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