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理由论文-王云霞

自然的理由论文-王云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的理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德,自然哲学,人类,自然

自然的理由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霞[1](2019)在《从康德的自然哲学看人类保护自然的理由——兼谈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内在价值"和"人对动物无义务"常遭误解批判,并被视为造成当今生态困境之恶源。但"人为自然立法"不过是康德论证知识何以可能而进行的设定,"内在价值"只是对人何以必须被当作目的本身对待,并藉此成为自由的道德自律主体的逻辑规定,而"人对动物无义务"的主张也并不意味着康德主张人无需善待动物。而且,康德借助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阐发了自然的道德价值,论证了人何以具有道德能力。这恰恰可作为人保护自然的理由和依据,并可为沉溺于论证非人类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但因此陷入困境的环境伦理学带来启示,对我们省思人与自然和谐之道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宋京逵[2](2019)在《新自然法学者批判政治自由主义之公共理由原则的力度及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广义上来说,新自然法理论的政治哲学属于自由主义学说的一种,它支持自由、平等、法治这些重要的价值。但是狭义上,新自然法理论并不是一种当代主流的自由主义理论,因为新自然法的政治哲学承诺了一种政治至善主义的立场,从而与目前最为主流的由罗尔斯确立的政治自由主义相冲突,尤其是政治自由主义的公共理由原则旨在直接排除至善主义理论在公共辩论中的适用。近年来新自然法学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理论,对公共理由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反驳,然而这些反驳的力度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摧毁公共理由原则的基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徐新林[3](2018)在《随意开发不能成自然保护区“瘦身”理由》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了望》周刊以《这些自然保护区为何陷入“普遍违法”尴尬?》为题,披露不少自然保护区正在经受办民宿、搞养殖、挖药材干扰,以及有交通设施穿越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等违法行为,导致有的地方以“调规”为名,对应保的自然保护区进行“瘦身”,为其他建设项目开辟“绿(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8-10-26)

鹿鸣[4](2018)在《“不回避困难”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债主屡屡上门,又没有钱还,你会怎么办?在一家煤炭企业采访时,笔者听到了前后两任领导截然不同的做法。前一任是躲着不见,后一任是来了必见。结果有相同之处,就是债主跟谁都没要到钱。也有不同之处,前一任领导时,债务关系越闹越僵,债主到处上访;后一任(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报》期刊2018-06-05)

彭金芝[5](2018)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导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反思生态环境问题的浪潮中,北美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其中的重要一支,其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奥康纳。詹姆斯·奥康纳,原加利福尼亚大学桑塔克鲁兹分校经济学系主任,《资本主义、自然、社会主义》杂志的创始人,1998(本文来源于《中华环境》期刊2018年01期)

刘建涛[6](2017)在《生态教育的价值意蕴——读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生态社会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是北美着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其代表作《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奥康纳通过"历史与自然""资本主义与自然""社会主义与自然"叁部分内容充分阐释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奥康纳以"生产性正义"为核心构建的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既体现了对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从"利润导向型生产"向"需求导向(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期刊2017年12期)

林云柯[7](2017)在《艺术的自然状态与一般性用法——从反本质主义到充足理由律的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美学是20世纪中叶于西方理论界兴起的重要美学思潮。但正如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分析美学》前言中所指出的,在分析美学这一范畴之中实际上蕴含着两种对于"分析"的不同理解。反本质主义与多元主义是其中的一种理解向度,"分析"的方法在其中通常被用于对艺术这一概念进行拆解。在另一种以分析哲学为基础介入艺术与美学研究的向度中,"分析"则呈现为一种基于人类感官与认识论法则的识别与连贯性建构。在后一向度中,"分析"并非仅仅作为一种艺术研究的外部方法,而是其自身呈现为艺术的一种自然状态,表象之于感官认识达到充足之处,即表象自然显现为艺术。叔本华的"充足理由律"作为人类思维达到充足性的认识论规则,感官认识中所自然呈现的规律在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并暗示了一种基于宇宙学的原初艺术定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于洁[8](2016)在《论詹姆斯·奥康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重构—在《自然的理由》的意义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当代西方着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以其代表作《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为文本依据,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立场,以知识考古学、思想解释学、文化比较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要方法,以奥康纳的生态学思想主要体现为“自然、劳动、文化”叁位一体的“大生态观”为主要观点,以挖掘奥康纳生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重构为理论目标,以彰显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领域的话语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合法性为价值诉求,展开理论分析和研究。在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都前途迷惘的时代,奥康纳针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质疑,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重新考察历史和分析社会现实,试图用“自然”维度和“文化”维度填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场”,进而得出了“自然、劳动、文化”叁位一体的“大生态观”。本文认为这种“大生态观”的“大”体现在它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系统内部的社会和谐,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互关联、和谐共生意义上的人类存在的时空系统整体。既包括自然系统也包括社会系统,既包括生态经济也包括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社会生态的有机整体;“大”也体现在奥康纳并不是将生态问题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当代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问题,而是通过历史学和现象学分析认为生态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概念;“大”还体现在他对生态问题的认识是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范畴的限制,而体现为社会性和文化性概念,是社会“状态”的建构而不是某种“主义”的产物,奥康纳渴望建构的是一种“生态型社会”。奥康纳进而以“自然、劳动、文化”叁位一体的生态观为基础,深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提出“双重矛盾”共存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和“生产条件与生产力(包括生产关系)矛盾”共存,以及提出“双重危机”共存理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共存,将资本主义自掘坟墓的属性深挖出来,也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第一重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第一重危机”——“经济危机”的当代发展和当代创新。奥康纳进而在批判现实、寻找“一种替代性的方案”的意义上提出“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为奥康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进行重构的最终理论成果,在生态问题上,资本主义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而必须实现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的“联姻”。其实,奥康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生态学社会主义的重构都没有走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框架,但是他基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时代性特征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构、创新和发展,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活力,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超越时代的思想魅力。本文将奥康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本性的批判梳理为四个路径:对“资本主义环境史”的批判、对“二元论思维方式”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技术”的批判和对“不平衡的、联合的发展”的批判,这些批判理论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分析了这些矛盾冲突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资本不断追求扩张和利润的经济逻辑与生产条件的有限供给、寻求适度发展的生态逻辑之间的根本对立。因此资本主义在本性上是反生态的。这四个方面体现了奥康纳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为思想武器的思想特质,也体现了奥康纳理论自身批判哲学的理论色彩,还反证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一“活的灵魂”的生命力、解释力和批判性。本文将奥康纳对“生态学社会主义”的阐释归纳为五个方面:从“全球性的思考,地方性的行动”到“地方性的思考,全球性的行动”、从“增长第一”到“保护第一”、从“交换价值/抽象劳动”到“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从“定量斗争”到“定性斗争”、从“分配性正义”到“生产性正义”。奥康纳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体现在全书的各个章节,但是他提出的“生态学社会主义”是其重构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的最终落脚点,体现出奥康纳试图以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来“替代”现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努力。可惜奥康纳将改变现实的力量寄托在“绿色运动”和“民主国家”上,使得他的理论虽然关怀当下,却不现实;虽然指向未来,却带有乌托邦的色彩;虽然担当起“批判的武器”的重任,却没有转化为“武器的批判”的力量。本文认为,奥康纳的生态批判理论既具有思想价值又具有理论局限。思想价值体现在叁个方面:首先,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学说和批判立场、“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旨趣,又以“自然、劳动、文化”叁位一体的生态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以“双重矛盾”“双重危机”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的批判,推动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和当代创新;其次,奥康纳提出的“大生态观”扭转了以往人们在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上诞生的狭隘的生态观,并进一步影响了未来人们从系统整合、文明转型和社会建设角度理解生态内涵;最后,奥康纳的生态批判理论始终强调与社会“绿色运动”的有机结合,与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相比,实践性、现实性和斗争性色彩更为突出。理论局限也表现在叁个方面:首先,他的生态学理论中虽然提出以“生产性正义”补充“分配性正义”,但缺少对“消费性正义”的理论关怀,自身理论体系中也存在着“理论空场”;其次,奥康纳试图以“生态学社会主义”代替现有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却将改变现实的力量寄托在“激进的绿色运动”和“民主国家”上,过分夸大了社会运动的推动作用,也渴望以对现有资产阶级国家的改良推动社会进步,没有揭示出资产阶级“国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虚假面目,理论上带有不彻底性。而且他对“生态学社会主义”的分析只有理性建构而没有具体路径分析,带有乌托邦的色彩;最后,奥康纳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某些观点的认识也值得商榷。比如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缺少对“生产条件”的理论关怀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读,而他对“再生产”理论的分析,显示出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来看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所差距。(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赵晓妮,杨春竹,曾居仁[9](2015)在《给公众一个深入自然的理由》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环境问题严重,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研讨了新常态下国际生态治理体系变革、国家生态保护建设制度创新、生态修复创新案例、实践、生态治理社会责任构建(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5-07-03)

伍彬[10](2015)在《试论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读书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以来,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导致大量生态问题出现,各种危机爆发,由此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奥康纳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运行机制的深入分析,从环境政治学的视角,深刻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关系。他在充分肯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又对其做出了新的发展,从自然和文化的维度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对"资本主义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中,立场坚定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得出当代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论断。基于此,分析奥康纳生态学视域下的历史唯物主义及资本主义的第二重危机,论述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从"分配正义"到"生产正义"的过程和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构想。(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自然的理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广义上来说,新自然法理论的政治哲学属于自由主义学说的一种,它支持自由、平等、法治这些重要的价值。但是狭义上,新自然法理论并不是一种当代主流的自由主义理论,因为新自然法的政治哲学承诺了一种政治至善主义的立场,从而与目前最为主流的由罗尔斯确立的政治自由主义相冲突,尤其是政治自由主义的公共理由原则旨在直接排除至善主义理论在公共辩论中的适用。近年来新自然法学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理论,对公共理由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反驳,然而这些反驳的力度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摧毁公共理由原则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的理由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云霞.从康德的自然哲学看人类保护自然的理由——兼谈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

[2].宋京逵.新自然法学者批判政治自由主义之公共理由原则的力度及限度[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9

[3].徐新林.随意开发不能成自然保护区“瘦身”理由[N].陕西日报.2018

[4].鹿鸣.“不回避困难”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N].中国煤炭报.2018

[5].彭金芝.《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导读[J].中华环境.2018

[6].刘建涛.生态教育的价值意蕴——读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生态社会主义研究》[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

[7].林云柯.艺术的自然状态与一般性用法——从反本质主义到充足理由律的回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于洁.论詹姆斯·奥康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重构—在《自然的理由》的意义上[D].东北师范大学.2016

[9].赵晓妮,杨春竹,曾居仁.给公众一个深入自然的理由[N].中国气象报.2015

[10].伍彬.试论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读书报告[J].文化学刊.2015

标签:;  ;  ;  ;  

自然的理由论文-王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