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守护随迁子女成长的天空

用爱心守护随迁子女成长的天空

(新乡市友谊小学)

我工作的学校是一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在校生中的八成以上都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些孩子的家长工作不固定,无时间、精力、能力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致使学生缺少家庭温暖、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孩子的成绩很不理想。但这些自小在乡村生活的孩子是那样的淳朴、那样可爱,他们宛若一朵朵散发着芬芳泥土气息的小花,令人心生爱怜,让我不由想做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红,去守护他们,关爱他们。

一、丰厚自己的底蕴,提升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爱着本职工作。从师范毕业踏上讲台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成了我坚定不移的追求目标。

1.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丰厚的知识,除了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来自哪里呢?当然是读书。读书是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能积淀教师的底气,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素养,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教师的阅读量决定了课堂上每一句话的分量。当一位教师怀着一颗被孔子、陶行知等大家的先进思想滋润过,被先秦文学、唐诗宋词浸润过,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课堂一定会趣味无穷。因此,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阅读大量的教育理论和文学书籍。随着时间的发展,我积累丰厚的各方面知识,课堂上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里自由驰骋,能够巧妙地把知识像涓涓细流一样注入学生心田。因此,我的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也喜欢找我聊天。有一次,下午放学后,我在教室里收学生的课堂作业,谁交完作业就可以回家。可是,陈鑫雨等几个女同学交了作业后,腻在我周围不走。我问她们:“你们咋还不回家呢?”陈鑫雨说:“老师,我们舍不得走。”丁尹涵说:“老师,下学期你还教我们吗?”她们的话让我心头一颤,眼圈也禁不住一红,同时更感受到了幸福。

2.研教材,解学情,巧评价

教学中精益求精,深入钻研教材、大纲,查找大量资料,研究学情,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讲课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分层次提问题。容易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让中等程度的学生回答;而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学生回答。评价时,多用几把尺子,这样,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上语文课,喜欢祖国的文化。

二、全心关爱学生,架起友谊桥梁

从教多年来,我深深地知道要尽量做到爱学生,它包含对每个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的期待。这是教师应该追求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爱心开启学生的心扉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热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尤其是那些不招人待见的学困生,才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1)用“爱心”呼唤学困生

大爱若水,凝聚于点滴。师爱无言,润物无声。要赢得学生的真情,就要付出自己的真爱。张子欣,天资聪明,活泼可爱,但由于父母离异,他跟着年过妈妈生活,妈妈为了生计,天天忙着摆摊讨生活,忽视了对他的关注,他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比如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由于这些原因,个别老师讨厌她,学生嫌弃她,都不愿搭理他。于是,他就破罐破摔,有意做出令老师、同学都反感的事,比如,做操时,他有时发出怪叫。下课时,在同桌本子上乱画。一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谈心。当我看到他衣服上的纽扣有的松动得快要掉下来时,让他把衣服脱下,拿出针线结结实实地把纽扣钉好。此后,我对他特别关注,经常对她嘘寒问暖。这样一点一滴的关爱打动了他的心,慢慢地,他上课专心了,作业写得认真了,同学、老师也越来越喜欢他了。

(2)用“亮点”激发学困生

教师对学生的缺点,既不能横加指责,又不能视而不见,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促其“缺点”变“亮点”。我们班学生王洋作业书写潦草,写的字缺胳膊少腿的。在一次“我的优点”为题的口语交际课上,王洋满自信地说:“我爱劳动,关心集体。”我顺着他的话说:“是啊,每天课间操你都能记着关灯,做事的态度多么认真,如果你做作业时,也能这么认真就好啦。”这句话还真管用,第二天,他交上来的作业就比原来工整多了,我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经过多次的鼓励和指导,他的字越写越漂亮,其它方面也有了进步。

2.尊重学生

尊重比热爱更重要。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会、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从而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一次大扫除结束后,我在全体学生的面前表扬了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丁金良同学。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好多活动中都表现得越来越出色,也越来越自信了。

3.了解、理解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特点,我们教师才有和学生相处的基础。有一次,我布置了一道仿写句子的作业,张俊豪抄了书上的句子来应付,他梗着脖子气哼哼地站在那儿。我一气之下,把他的作业本撕了。这下可坏了,他站在那儿嗷嗷大哭起来。细想一下,他一家靠父亲卖水果为生,生活比较紧张,他平时很爱惜学习用品。可我竟把他的新作业本撕破了。我为我简单粗暴的做法感到后悔,于是我用温和的语气对他说:“老师错了,不该撕你的作业本。你先上课,下课后,找我一下。”他见我给他道歉了,才止住哭声,回到了座位。

下课后,我送给他一个新本子并教他如何来仿写句子,还鼓励他:“你很聪明,希望以后能多动脑筋,养成爱钻研的好习惯。”由于我及时化解了矛盾,这个孩子此后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我没有惊天的伟业,但有着在教育战线上31年的奋斗历程;没有勋章的点缀,但有着对学生真挚的爱和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我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用爱心守护随迁子女成长的天空。

标签:;  ;  ;  

用爱心守护随迁子女成长的天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