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上层海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台风,海表面温度,海表面高度,叶绿素
上层海洋论文文献综述
王冠琳,李大伟,徐腾飞,滕飞,魏泽勋[1](2019)在《上层海洋对台风“凯萨娜”(2009)的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Argo浮标数据对2009年台风"凯萨娜"过后,南海上层海洋的物理和生态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凯萨娜"引起的上升流流速最大可以达到1.6×10~(–3)m/s,台风过后,海表面温度(SST)下降显着,最大降温幅度可以达到6℃,海表面高度降低,先前存在的中尺度冷涡进一步加强。台风过后,沿着台风路径,叶绿素浓度升高,最大值可以达到2 mg/m~3以上,初级生产力升高到台风过境前的5倍。SST的最大降温中心与海面高度下降区域以及叶绿素浓度升高的区域一致。Argo数据表明台风诱发了强烈的垂向混合和艾克曼泵吸,不同位置处,垂向混合和艾克曼泵吸的强度不一样。通过混合和泵吸过程,台风可以把海洋内部的营养盐输送到海洋表层,对整个南海的物理和生态过程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同宇,张书文,陈法锦,蒋晨,马永贵[2](2019)在《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连续多个台风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Merantia、Malaks、Megi、Chaba4个连续台风引起上层海洋的响应。【方法】基于遥感和再分析数据,分析台风前海洋环境、台风做功(W)、强迫时间(tf)、降水等要素分布特征,探讨上层海洋稳定度、上升流、湍流混合动力机制如何影响中尺度涡区域的海表温度(SST)、浮游植物繁殖程度,引入动力学参数S判断海洋内部上升流和混合重要性。【结果和结论】冷涡(CE)区域海洋表层降温(SSC)(3.5℃)和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0.5mg/m3)对于台风响应比暖涡(AE)区更为剧烈,与其内部热力学结构有关,出现在Megi过境CE区,主要原因是海洋本身CE特征、强上升流(EPV)=2.5×10-4 m/s,S<1,台风向海洋输入巨大的能量(W>80 kJ)引起剧烈的混合夹卷、强降雨,导致海水迅速重新层化、逐渐加强的非线性CE有更强的封闭性,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将底层(营养盐跃层100m以下)富含营养盐的冷水输送到上层;Malaks过境CE(124.9°E,22.3°N)缺乏强上升流(EPV=5×10-5 m/s),以湍流混合为主(S>1);Merantia使CE区域表现下沉流(EPV<0),SSC主要是湍流混合的作用(W>25kJ),Chl-a浓度增长到0.27mg/m3。AE热力学结构比较稳定,连续台风导致SSC<2℃,Chl-a增加仅200%,Merantia、Malaks过境AE(125.1°E,20.6°N)分别以强上升流(S<1)和湍流混合(S>1)为主,混合层厚度约80 m,同时AE周围无强障碍带,易与周围水体交换,Chl-a浓度微弱增加。(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志伟[3](2019)在《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响应的个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字台风网、欧洲中心ERA-Interim、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以及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的资料研究了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奥鹿"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奥鹿"移动速度在2 m/s以下时,强风应力产生的Ekman泵是上层海洋响应的主要机制,移动速度越慢,Ekman抽吸速率(EPV)越大,海表温度(SST)降温持续时间短,冷尾迹出现在台风中心位置处。当"奥鹿"移动速度达到6 m/s以上时,持续风应力驱动的惯性泵是主导机制,SST降温持续时间长,冷尾迹出现在台风路径的右侧。惯性泵比Ekman泵持续的时间长,但Ekman泵影响深度比惯性泵大得多。在"奥鹿"经过西北太平洋时,混合层深度(MLD)变浅并伴随着"冷抽吸"作用的出现。上层海洋中"冷抽吸"现象较"热泵"现象影响深度深,持续时间长,在"奥鹿"过境后可持续20天以上。(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骞,廖光洪,蔺飞龙,金魏芳,梁楚进[4](2019)在《南海西北部上层海洋对台风“杜苏芮”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锚碇观测资料,本文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坡区上层海洋对台风"杜苏芮"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响应特征。在动力学响应方面,台风"杜苏芮"期间上层流速显着增强,混合层纬向流速可达1.20 m/s;"杜苏芮"经过后上层海水运动以近惯性振荡为主(流向顺时针旋转周期在36~40 h之间)。近惯性能量在垂向分布上存在两个高值中心,分别位于混合层和温跃层深度上。近惯性能量耗散过程的e折时间尺度约为3.7 d,我们认为能量的向下传播在局地近惯性能量衰减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对能量谱的分析表明,"杜苏芮"作用期间近惯性频率能量相对于其作用前增大了约29.4倍,而全日和半日频率(K1和M2)能量有所减弱。此外,能量谱显示近惯性频率存在明显的"蓝移"现象,即对于纬向和经向流速分量在400 m以浅平均的近惯性振荡频率分别为1.167 f0和1.170 f0(f0为局地惯性频率)。蓝移与近惯性内波的向下传播及正的相对涡度的输入有关。在热力学响应方面,上层海洋在台风的搅拌作用下,40~250 m深度均出现较小增温,最大增温幅度接近1°C;此外70 m以浅盐度的降低可能与台风过境时的降水相关,而Ekman抽吸引起的上升流则可能对70~100 m深度盐度的升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仇颖[5](2019)在《不同Stokes漂流公式选取对模拟海洋上层Langmuir环流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angmuir环流影响着海洋上层的能量输入,对混合层的形成和加深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海洋上混合层具有重要意义。Langmuir环流是由Stokes漂流与海表风应力非定常性影响形成的涡旋相互作用产生的,其在动量、热量和质量转移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Langmuir环流是上层海洋湍流的重要特征。一系列研究证明了 Langmuir环流对Stokes漂流的依赖性,在海洋模型中添加Langmuir环流效应,需要正确的模拟Stokes漂流速度的大小和剪切。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无法获得完整的Stokes二维波谱,因此通常采用单波公式作为Stokes漂流的一种参数化方案来代替进行计算。随着近年来Stokes漂流观测资料及数值解的进一步丰富,关于Stokes漂流近似解的新公式也被提出。本文采用不同的Stokes漂流剖面估算公式(单波公式、e指数公式,Phillips谱近似公式),使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不同的Stokes漂流剖面参数化方案对Langmuir环流产生的影响。首先讨论了 Stokes漂流及Langmuir数的全球分布情况,基于ERA5数据,计算了年平均的Stokes漂流表层流场分布,海表Stokes漂流速度分布呈现高纬度偏大的特征,尤其在南极绕极流海域,Stokes漂流强盛,相对的Langmuir数也较小,可以达到0.35以下。结果表明大部分海域的混合作用是由于剪切不稳定和Langmuir湍效应共同导致的。在部分海域,Langmuir数可达到0.3以下,证明在大尺度的海洋数值模拟中,Langmuir环流的作用不容忽视。然后利用大涡模拟模式设计理想对比实验,研究在定常风速下,不同Stokes漂流公式垂向剖面对Langmuir环流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不同Stokes漂流公式对于Langmuir环流场的速度场结构产生影响,选取不同公式模拟的结果,相同之处在于都能体现Langmuir环流的性质:海表出现平行的条纹状速度场;垂向速度截面出现直达混合层底部的大涡状结构;垂向混合增强,湍流各方向的速度方差增大。但是叁个公式的模拟结果存在差异之处,单波公式的海表条纹间距较宽,e指数公式的条纹则相对较为密集。单波公式的垂向速度和合速度极值均大于e指数公式和Phillips公式,垂向速度方差的最大值及最大值深度也并不相同。最后,在理想对比实验的基础上,本文基于CBLAST观测试验数据,利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变化的实测风速条件下,不同的Stokes漂流公式剖面与实测Stokes漂流剖面对湍流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Stokes漂流公式模拟结果的流速场,湍动能分布及垂向湍流涡粘系数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垂向湍动能的相对偏差值最大可达14.62%,在Langmuir环流作用较强的时间段内,垂向涡粘系数的最大相对偏差值可达22.63%。结果证明不同Stokes漂流公式选取造成的对Langmuir环流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19)
马永贵,张书文,齐义泉,经志友[6](2019)在《南海西北部上层海洋对连续台风的近惯性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2011年9~11月南海西沙潜标观测资料,研究了西沙海域上层海洋对连续台风Nesat(1117)和Nalgae(1119)过境的近惯性响应.结果表明:两个台风过境都产生了强烈的近惯性振荡,且台风路径右侧的近惯性流速明显大于左侧. Nesat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平均垂向相速度为0.25cm s~(-1),垂向群速度为0.85m h-1,垂向波长为350m.Nalgae所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垂向相速度和群速度均小于Nesat,垂向波长仅为Nesat的1/2.两个台风引起的近惯性能量下传深度存在明显差异, Nalgae约为200m,而Nesat可下传至300m.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Nesat引起的近惯性能量不易耗散,同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向深海传播.此外,两个台风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都存在明显的蓝移现象. Nesat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在100~150m深度受多普勒频移的影响明显增大;然而Nalgae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却在100~150m深度显着减小,这是由于两个台风过境期间,西沙海域背景场涡度差异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宁,王晓春[7](2019)在《赤道太平洋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及其变化机制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92—2015年国际共享的ECCO v4 (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 Version 4)同化产品,利用热含量控制方程定量地诊断赤道太平洋(118°E—75°W, 5°S—5°N, 0~300m)和Ni?o 3.4区(170°W—120°W, 5°S—5°N,0~80m)这两块区域热含量变化机制。对于去掉季节平均后的年际变化,在赤道太平洋地区,时间趋势项主要由经向输送和海表热通量项共同驱动。通过5°N断面的输送决定了时间趋势项的幅值和正负符号。在Ni?o3.4区,时间趋势项主要由海表热通量项和热量输送项共同驱动,其中垂向输送对总输送贡献最大。赤道太平洋地区经向热量输送异常领先于Ni?o3.4区垂向热量输送异常,这解释了在年际尺度上赤道太平洋热含量异常领先Ni?o3.4指数变化的原因。尽管EP(Eastern Pattern)型El Ni?o和CP(Central Pattern)型El Ni?o有许多不同之处,合成分析表明,两类El Ni?o的共同点为:在赤道太平洋地区,两类El Ni?o事件的热量输送异常在发展期和衰退期由经向输送主导;在Ni?o 3.4区, EP型El Ni?o和CP型El Ni?o的热量输送在发展期和衰退期由垂向输送主导。(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于炜[8](2018)在《层化海洋上层混合参数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层海洋是海洋运动以及大气和海洋之间进行动量,热量和水气交换的主要场所。湍流引起的垂向动量、热量及物质的混合是上层海洋的重要物理过程。研究上层海洋的垂向湍流混合及其影响要素对海洋运动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垂向动量、热量及物质的混合系数是海洋动力数值模式中动量、热量及物质垂向混合强度的指标。由于海洋动力数值模式时空分辨率的限制,模式的空间网格和时间步长的精度不能分辨湍流尺度的运动,需要通过参数化方法将数值模式无法分辨的湍流运动用模式可以分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变量来表征。提出合理的参数化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海洋中影响湍流混合的物理过程。由表面重力波引起的斯托克斯漂流与局地涡度相互作用形成的朗缪尔环流引起的垂向垂向动量、热量传输效率远高于粘性剪切引起的动量和热量的传输效率,且影响深度可以达到表面长重力波长的量级。现有的大多数二阶湍封闭模型和垂向混合系数的参数化中对朗缪尔环流引起的垂向动量、热量及物质的混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而且在最常用的垂向混合系数参数化MY2.5阶湍封闭模型中湍流雷诺应力方程中的压强应力协方差项只考虑了湍流能量在湍动能和粘性剪切的能量传输分配,却忽略了由外力矩造成的流体旋转和湍流浮力引起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使得混合模型模拟的温度垂向分布,混合层深度,平均动量的垂向分布有较大的偏差。为克服这种由混合系数参数化的缺陷引起的数值模式模拟结果的偏差,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一种改进的垂向涡粘性系数和垂向涡扩散系数的参数化表达式,该表达式是对原有的二阶k-?湍封闭模型的改进。该模型为两方程模型,包括了湍动能方程和湍流频率输运方程。本文在原有k-?湍封闭模型中的湍动能方程和湍流频率输运方程中加入朗缪尔湍流的影响。并且在湍流雷诺应力方程和湍流浮力通量方程中的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项参数化表达式中加入朗缪尔湍流影响后重新推导了垂向混合系数的表达式,使得改进的混合系数的推导考虑了更多的湍流物理过程。根据改进的二阶k-?湍封闭模型和垂向混合系数,在水平均匀且各向同性以及水平运动尺度远大于垂向运动尺度的情况下,建立了上层海洋的一维非定常混合运动的数值模型。在给定的不同驱动力和表面边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了数值实验,对平均欧拉流场、平均温度场以及湍动能和湍动能分量垂向分布以及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将改进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大涡模拟结果以及其他二阶湍封闭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改进模型模拟结果与其他二阶湍封闭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及改进模型的模拟结果相对于其他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二阶湍封闭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不仅考虑了朗缪尔湍流的影响,推导垂向混合系数中稳定函数时采用了更合理的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项的参数化表达式使得湍流能量的再分配更合理,使得模拟的垂向混合强度、平均动量的垂向分布、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的垂向分布等结果与大涡模拟结果更加接近。用该数值模式对Papa水文观测站1961年至1962年的上层温度、混合层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模拟。选取1961年至1962年Papa水文站观测的海表面风应力和热通量以及温度和盐度的垂向分布观测数据作为表面驱动以及边界条件,模拟了该时间段Papa水文观测站的温度垂向分布和混合层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模拟的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该站观测的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能提高海表温度、混合层深度和垂向混合系数的模拟结果准确度,与其他二阶湍封闭模型相比,改进混合模型模拟结果与观测及大涡模拟的结果偏差更小。为研究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项中湍流浮力通量对海洋上层混合的影响,用包含了朗缪尔湍流影响的改进k-?二阶湍封闭模型在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项中有无湍流浮力通量的情况下进行了该项对混合影响的敏感性试验。在全球范围内选定四个典型区域进行了敏感性试验,这四个典型区域层结稳定度不相同。位于高纬度的研究区域浮力频率平方值大,且影响深度深,低纬度研究区域浮力频率平方最大值较小,且混合层深度浅。但是高纬度区域层结稳定度较小,尤其是冬季,而低纬度地区的层结稳定度较高。模拟结果显示:在有湍流浮力通量影响的情况下,垂向涡粘性系数发生微小改变,但仅在流速剪切较大的两个区域较为明显。垂向混合率的微小改变也能引起海洋总能量的模拟结果较大改变,尤其是在两个流速剪切影响大的区域。当垂向混合率降低,总能量减小,反之亦然。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参数化中有无湍流浮力通量项对垂向的平均速度分布和湍动能的垂向分布模拟结果影响很小。湍流浮力通量的考虑与否对于平均温度和盐度的模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考虑了湍流浮力通量模拟的温度和盐度的垂向分布与再分析资料偏差更小。将改进的k-?二阶湍封闭模型以及改进的垂向涡粘性系数和垂向涡扩散系数的表达式带入ROMS叁维海洋模式的非线性垂向混合模块,用耦合的大气-海洋-海浪模式COAWST对西太平洋区域海洋动力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改进的k-?二阶湍封闭模型垂向混合强度对台风过程和海温、混合层深度及Sverdrup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k-?二阶湍封闭模型和垂向混合系数能够改进海表面温度和混合层深度的模拟结果,同时发现混合强度的大小能够影响Sverdrup输送,这是混合层以下的海洋地转运动遵循位涡守恒的原理。且改进的垂向混合系数对台风路径的模拟也有一定的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12-01)
郭景腾[9](2018)在《MIS 6期以来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pH和pCO_2演变的气候—海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有孔虫B/Ca比值主要受控于海水pH,可作为重建过去碳酸盐化学的替代性指标,进而为探究地质历史时期大气pCO_2和全球碳循环提供依据。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除已确定公式或方法的浮游有孔虫种外,浮游有孔虫B/Ca分配系数K_D的主控因素是海水温度还是[CO_3~(2–)]仍具有不确定性,溶解作用也可能会影响浮游有孔虫的B/Ca比值。为了提高我们对于浮游有孔虫B/Ca古海洋代用指标的理解,本文测量了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海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的B/Ca比值,修正了次表层种B/Ca比值与温度和[CO_3~(2-)]的关系。此外,本文还测量了热带西太平洋MD06-3052孔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次表层种N.dutertrei的B/Ca比值,结合已修正的次表层种B/Ca比值与温度和[CO_3~(2-)]的关系,重建了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pH和pCO_2,进而探究了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pH和pCO_2的气候-海洋控制并分析了海洋在大气CO_2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作用。在分析研究区上层水体pH和p CO_2的气候-海洋控制前,利用MD06-3052孔浮游有孔虫G.ruber的Cd/Ca比值变化研究及其与陆源物质输入、海水结构以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等重建结果对比,从营养物质来源和利用两方面,本文还探究了MIS 6期以来西菲律宾海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为研究区气候-海洋控制的探究打下基础。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N.dutertrei和P.obliquiloculata B/Ca比值的研究表明,随水深加深,所测属种B/Ca比值不受影响,即溶解作用对B/Ca比值影响不大。此外,所测属种B/Ca比值与底层水饱和度(Δ[CO_3~(2–)])的相关性较弱,同样证实溶解作用对这两个属种的B/Ca比值影响很小。研究区N.dutertrei和P.obliquiloculata B/Ca比值与海水环境参数(如:温度、盐度、磷酸盐、DIC以及总碱度(ALK))的相关系数(R~2)值不足以证明研究区内可用B/Ca比值作为环境参数的替代指标。而研究区N.dutertrei和P.obliquiloculata K_D值与碳酸盐系统参数的显着相关性反映的是K_D公式分母与这些变量之间的化学联系。基于表层沉积物校正,本文重建了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次表层种N.dutertrei K_D与温度(T)的经验关系:K_D(×1000)=-0.0689×T+2.83R~2=0.660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pCO_2主要响应于大气pCO_2。诸如营养物质利用和生物泵作用等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ENSO式热带过程以及AAIW/SAMW水团变化均可打破海气之间的平衡。MD06-3052孔浮游有孔虫G.ruber Cd/Ca比值的研究结果显示,MIS 6期以及MIS 5e期研究区吕宋岛来源的陆源物质输入增多,促使研究区营养物质增多,进而导致了研究区在该时期浮游有孔虫G.ruber Cd/Ca比值的升高。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pH和pCO_2的研究显示,由于MIS 6期和MIS 5e期研究区营养物质增多,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生命过程中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使得表层海水生成更多的CO_2,打破海气之间平衡,导致海洋成为大气较强的碳源。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pH和pCO_2受ENSO过程的影响,且上层水体响应于南大洋通风增强。El Ni?o态时,温跃层变浅,导致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pH降低和pCO_2升高;La Ni?a态,则与之相反。南大洋流通状况增强时,促使增强的AAIW/SAMW将δ~(13)C低值信号和大量的DIC输送至研究区,进而影响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碳酸盐系统。总之,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热带西太平洋海气之间的碳交换并不平衡,这与该区域现代过程的海气平衡不同。这主要是由营养物与生产力、ENSO式过程以及南大洋深部流通状况对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碳酸盐系统的影响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12-01)
胡冬,毛科峰,陈希,赵艳玲,李妍[10](2018)在《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响应的合成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20a的Argo浮标资料,采用一种合成分析方法,得到了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叁维要素场对台风的平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移动路径右侧海表面温度呈明显的负异常,即具有"右偏性",次表层在"热泵"和"冷抽吸"共同影响下,温度异常呈正负相间的分布,次表层以下大部区域以温度负异常为主,但"右偏性"已不明显;表层至1 000 m深度,各层占主导的盐度异常值呈"正-负-正"的垂向分布,次表层以下,各层的盐度异常在平行和垂直于台风路径方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不具有明显的各向性差异;表层至1 000 m深度层,溶解氧浓度呈"小-大-小"的垂向分布,各层的平面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均在平行于台风路径-2~2 R50范围存在一带状高值区域;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等要素对台风的平均响应深度可达到1 000 m以上.(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上层海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Merantia、Malaks、Megi、Chaba4个连续台风引起上层海洋的响应。【方法】基于遥感和再分析数据,分析台风前海洋环境、台风做功(W)、强迫时间(tf)、降水等要素分布特征,探讨上层海洋稳定度、上升流、湍流混合动力机制如何影响中尺度涡区域的海表温度(SST)、浮游植物繁殖程度,引入动力学参数S判断海洋内部上升流和混合重要性。【结果和结论】冷涡(CE)区域海洋表层降温(SSC)(3.5℃)和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0.5mg/m3)对于台风响应比暖涡(AE)区更为剧烈,与其内部热力学结构有关,出现在Megi过境CE区,主要原因是海洋本身CE特征、强上升流(EPV)=2.5×10-4 m/s,S<1,台风向海洋输入巨大的能量(W>80 kJ)引起剧烈的混合夹卷、强降雨,导致海水迅速重新层化、逐渐加强的非线性CE有更强的封闭性,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将底层(营养盐跃层100m以下)富含营养盐的冷水输送到上层;Malaks过境CE(124.9°E,22.3°N)缺乏强上升流(EPV=5×10-5 m/s),以湍流混合为主(S>1);Merantia使CE区域表现下沉流(EPV<0),SSC主要是湍流混合的作用(W>25kJ),Chl-a浓度增长到0.27mg/m3。AE热力学结构比较稳定,连续台风导致SSC<2℃,Chl-a增加仅200%,Merantia、Malaks过境AE(125.1°E,20.6°N)分别以强上升流(S<1)和湍流混合(S>1)为主,混合层厚度约80 m,同时AE周围无强障碍带,易与周围水体交换,Chl-a浓度微弱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层海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冠琳,李大伟,徐腾飞,滕飞,魏泽勋.上层海洋对台风“凯萨娜”(2009)的响应特征[J].海洋科学.2019
[2].王同宇,张书文,陈法锦,蒋晨,马永贵.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连续多个台风的响应[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3].张志伟.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响应的个例研究[J].海洋通报.2019
[4].张骞,廖光洪,蔺飞龙,金魏芳,梁楚进.南海西北部上层海洋对台风“杜苏芮”的响应分析[J].海洋学报.2019
[5].仇颖.不同Stokes漂流公式选取对模拟海洋上层Langmuir环流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9
[6].马永贵,张书文,齐义泉,经志友.南海西北部上层海洋对连续台风的近惯性响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7].李宁,王晓春.赤道太平洋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及其变化机制的诊断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19
[8].于炜.层化海洋上层混合参数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
[9].郭景腾.MIS6期以来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pH和pCO_2演变的气候—海洋控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
[10].胡冬,毛科峰,陈希,赵艳玲,李妍.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响应的合成分析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