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香港教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鸦片战争,白银外流,阅读内容,贸易战,历史事件,辉中,任课老师,无征不信,王锦,中国历史
香港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叶蓝[1](2019)在《香港“教材”曲解鸦片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网上流传一份香港一所学校的中国历史教材,竟声称鸦片战争源于中英贸易战,令人震惊。据香港《大公报》25日报道,一份来自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中国历史科九年级阅读材料《为什么中英爆发鸦片战争?》在网上流传,其内容声称鸦片战争源于中国和英国出现(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10-25)
樊未晨[2](2019)在《香港问题的教材“病根”》一文中研究指出混乱、暴力、破坏……两个月来,一群群“黑衣人”在香港循环上演着这样的景象,他们打砸纵火、地铁堵门、围殴游客和……更让人们痛心的是,当这些“黑衣人”摘下口罩时,他们的脸上还透着尚未褪去的稚气。尽管真正实施暴力者只是少数,但卷入非法示威游行的年轻(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08-26)
任杰[3](2019)在《浅谈小学中段英语阅读课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香港朗文教材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而核心素养理念中关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更是近几年来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英语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结合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滨海附校)小学中段香港朗文英语教材阅读课教学实际,探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旨在为英语课堂中小学中段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一些实用性策略。(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0期)
杨晓婷[4](2019)在《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编写比较的角度,比较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依据和结构要素的异同,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对统编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的优化建议。本着论文要有所创新的原则,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陆与香港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进行了细化和深化,从编写依据比较到结构要素比较以及优化建议的提出均属于笔者自身的思考。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大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和“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这叁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再次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最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两地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依据的比较分析。课程标准是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依据,对助读系统编写具有指导意义。该部分对大陆与香港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分析两地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依据的异同。第叁部分: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结构要素的比较分析。该部分对助读系统的相同要素进行比较。首先,比较提示类要素:相同之处是两者都关注学生主体性,并强调要素的整体性;不同之处是统编版提示类开放性较强,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但不够细化具体;启思版提示类更为细化具体,偏重学生的理性概括,但提示语结论性较强。其次,比较图像类要素:相同之处是插图都美观大方,且数量都随年级递减;不同之处体现在插图数量、插图色彩、插图与文本的关系方面。再次,比较注释类要素:相同之处是注释表述都浅显易懂,文言注释都注重语法知识;不同之处是统编版注释形式统一,内容精简;启思版注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增设了文学、文化知识,更为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最后,比较点评类要素:相同之处是点评目的均侧重自学指导;点评内容均指向学习重点;不同之处是统编版的点评语言更为开放,点评内容更重语用;启思版点评语言有一定封闭性,点评内容上巧设文言助读版块,落实文言基础。第四部分:两版教材相同篇目助读系统的案例研究。选取两版教材的相同篇目《背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两版教材助读系统进行局部比较,细化它们的异同点及优缺点。第五部分:统编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的优化建议。主要有细化提示类、充实注释类、扩展附录类。细化提示类的建议包括:细化预习提示,紧扣文本特色;细化预习题目,凸显预习效果。充实注释类的建议包括:充实注释内容,扩展知识迁移;充实资料介绍,优化助读材料。扩展附录类的建议包括:扩展陈述性知识,紧扣语言积累;扩展策略性知识,注重方法指导。尽管本论文力图从教材编写比较角度对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研究做尽可能细致和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笔者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不足,观点还比较稚嫩,研究仍需改进。笔者将以此论文为研究的起点,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细化和深化教材的比较研究,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2)
陈嘉欣[5](2019)在《中国内地和香港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英语教学中不可将两者分割。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料,也是教师主要的教学工具。教材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及其编排、呈现形式影响着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效果和文化意识的培养。香港地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英语教育程度略高于内地,其教材的编写对于我国内地教材的编写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选取内地人教版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NSEFC)和香港朗文版Longman Activate New Senior Secondary(LANSS)两套高中英语教材作为比较的对象,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文化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系统地比较了两地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从宏观层面来比较两地教材中文化内容的整体编排及呈现方式。(2)从微观层面来比较两地教材文化内容在地域来源、文化类型及文化时代性等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1)整体编排及呈现方式方面,人教版缺乏整体联系性,且真实语料不足,呈现方式相对单一。朗文版具有一定的整体联系性,大部分文章取自真实语料,课文呈现方式丰富多变。(2)地域来源方面,人教版涉及世界诸多国家,但目的语文化内容占比较大,本土文化内容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平等的文化意识。朗文版文化内容以香港本土文化和目的语为主,缺乏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化内容。(3)文化类型方面,两地教材都存在涵盖方面不够全面的问题,缺乏对观念文化更为深层次的解释,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认知和鉴赏。(4)文化的时代性方面,人教版与朗文版相比缺乏当代文化内容,不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结构的更新。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笔者对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提出了相关建议,冀望能为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9-05-08)
幸艳艳[6](2019)在《香港高中教材《生物学-概念与应用》探究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部分生物学概念都蕴含着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的过程与生物学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相一致。因此,生物课程改革重视探究活动的开展,旨在有效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给生物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上做出努力和改进,逐步改善学生死记硬背生物概念和事实的情况。而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教材的分析研究工作对改进教学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既有西方文化的渗透,也有内地教育文化的转型,对香港教材的研究更具参考价值和意义。因而本研究对香港高中生物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分析研究,可以开阔内地探究活动教学的视野,为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改善和提高内地探究活动教学的效率,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本研究以香港雅集出版社最新版(2014年版)高中生物教材《生物学—概念与应用》必修部分探究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编排和探究活动的内容进行分析,涵盖了教材的整体结构、探究活动栏目、探究活动的呈现方式、探究活动的类型、探究活动的开放水平、探究活动的问题类型、探究活动的技能培养、探究活动的类型与开放水平的关系、探究活动的技能与开放水平的关系等9方面。在本研究开展前,对研究相关的重要理论和概念进行了整理,也对国内外生物教材相关的研究和教材中探究活动的研究,以及香港高中生物课程指导文件中对探究活动所作的要求进行了梳理,为整个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香港高中生物教材中探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探究活动栏目的数量和种类丰富;(2)探究活动开放水平集中在水平1和水平2;(3)交流类探究活动的分布与开放水平有关,注重探究活动开放水平的渐进性;(4)探究活动涉及的技能比较全面,涵盖11项探究技能;(5)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开放水平与技能的培养方面没有具体的联系,并不是探究水平越高,对技能的培养就越全面更具体。(6)探究活动涉及的开放型问题不多,但每个课题都有设置;(7)灵活运用多种插图来呈现教学信息;(8)在文字表达上极富人文情怀;总体而言,香港高中生物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置和安排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为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创设了有利条件,旨在通过探究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于此,在研究的最后相应地提出了一些优化探究活动教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伏婷婷[7](2019)在《大陆、香港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也是掌握化学知识、认识物质世界的主要工具,更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实验探究的过程也是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重要过程。本文采用比较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及内容分析法,通过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实验和香港主流教材《新21世纪化学》中的实验编排理念和一些典型的实验设计方案,研究各自实验呈现的特点。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借鉴香港《新21世纪化学》中比较优秀的实验设计理念和更为合理的编排方式,为更好的编写人教版中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更加合理的修改意见和改进措施。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了解我国高中化学教材以及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对比研究的背景,其次分别从教材研究的历史现状、国内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大陆香港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高中化学教材实验部分的比较进行全面综述,再次深刻认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最后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合理建构本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图指导论文的顺利展开和撰写。第二部分:实验编写的整体比较。从教材整体,实验的类型、数量以及分布,课程目标等方面对人教版教材和香港《21世纪化学》进行整体比较研究。第叁部分:典型实验对比实证研究。选取人教版和香港版化学教材中蒸馏、一定物质的量的标准溶液配制、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叁组典型实验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得出两版化学教材的主要特征。第四部分:典型实验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蒸馏实验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探索。将两个版本教材中的蒸馏实验带到真实的教学课堂,根据授课教师、实验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收集整理反馈信息,最后客观分析评价得出香港教材在设计理念和实验方案设计上和人教版差异显着。第五部分:实验借鉴与改造。在对两版教材的对比研究基础上,借鉴归纳整理实验装置图的思路、引入分子极性实验、改进原电池实验、借鉴有色离子的移动实验,可以借鉴香港《新21世纪化学》中一些比较好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做大胆的改进,把更科学、更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验引入到教材中,以期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实验编写的整体比较,典型实验对比实证研究、典型实验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以及实验借鉴与改造,得出香港化学教材较人教版化学教材更加重视实验设计多元化、更加重视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的理念、更加重视实验内容排版的颜色搭配、更加重视对相似实验装置图的归纳总结、更加重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希望人教版化学教材实验设计时重视生活化、人文素养的提升、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图片颜色的搭配。希望可以进一步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我国化学教材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静[8](2019)在《香港版与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表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数学知识表征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教材对知识进行合理表征,有利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化。香港地区在教材编写方面吸收了英国教材编写的经验,但我国对香港地区的教材研究相对较弱。因此,本研究选取西师版教材与香港版教材,比较分析两版教材在数学知识表征上的异同,汲取香港教材在教材知识表征方面编写的经验与长处,为修订与改进本国教材以及教师对教材知识表征的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义,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数学教师的发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数学表征的含义,建立教材知识表征的比较框架,对西师版教材与香港版教材的数学知识表征形式、多元性以及关联性进行静态比较,再以大陆教师与香港教师的课堂录像转译成文本形式,统计分析两位教师在代数课和几何课中对教材知识表征的使用情况,对教材知识表征进行了动态比较,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参考建议。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结论:(1)教材知识表征形式方面,两版教材都是以文字表征为主,但香港版教材比西师版教材更加注重图像表征。(2)教材知识表征多元性方面,香港版教材比西师版教材更加注重多元性。(3)教材知识表征关联性方面,两版教材都比较注重知识表征形式的关联性,并都以并列关系和承接关系为主,但香港版教材并列关系所占比例大,而西师版教材承接所占关系比例大。(4)教师对教材知识表征使用情况方面,大陆教师和香港教师对教材知识表征进行完全使用的情况较多,香港教师在对教材知识表征进行改编使用的部分比大陆教师多,在教材知识表征的创新使用相对比大陆教师少。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以下参考建议:第一,注重加强教材的多元表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第二,注重教材知识表征形式间的联系,促进多元表征形式的转换;第叁,注重教材知识表征形式的课堂处理,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裴佳丽[9](2019)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以香港朗文教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既包括英语语言层面,还包括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小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初学者,教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其成为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英语学习者,学习兴趣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兴趣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而指导英语教学。(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甘春妍,褚智歆,阮明华,李博雅[10](2019)在《香港小学普通话教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梳理香港普通话教材编写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知识结构、交际用语、中国文化叁个角度,对比分析了香港目前通行的五套小学普通话教材,并对香港小学选择普通话教材编写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香港小学普通话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香港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乱、暴力、破坏……两个月来,一群群“黑衣人”在香港循环上演着这样的景象,他们打砸纵火、地铁堵门、围殴游客和……更让人们痛心的是,当这些“黑衣人”摘下口罩时,他们的脸上还透着尚未褪去的稚气。尽管真正实施暴力者只是少数,但卷入非法示威游行的年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港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1].叶蓝.香港“教材”曲解鸦片战争[N].环球时报.2019
[2].樊未晨.香港问题的教材“病根”[N].中国青年报.2019
[3].任杰.浅谈小学中段英语阅读课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香港朗文教材教学为例[J].才智.2019
[4].杨晓婷.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5].陈嘉欣.中国内地和香港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比较研究[D].集美大学.2019
[6].幸艳艳.香港高中教材《生物学-概念与应用》探究活动研究[D].广州大学.2019
[7].伏婷婷.大陆、香港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对比研究[D].宁夏大学.2019
[8].张静.香港版与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表征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9].裴佳丽.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以香港朗文教材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
[10].甘春妍,褚智歆,阮明华,李博雅.香港小学普通话教材研究[J].汉字文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