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摘要:作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市政工程事业单位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而改变的,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公平和效率,保证着市政工程事业的正常运转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需要观念的创新、方法的变革、机制的健全,这样市政工程事业单位才能快速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引言
在我国,事业单位同政府机关、企业一起,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国家使用国有资产,以社会公益为目的而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包括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安全、科技等多个部门,为保障我国人民的各项生活发挥出了重要的基础、服务作用。市政工程事业单位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开始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变。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1.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处在一定条件下的人力,经过合理的组织、培训,使人力和其所处条件、所拥有的资源之间达到效率最高的状态,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同时注意激发工作积极性,使具有长远发展潜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可从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来定义:对外是指对人力资源所处条件、所拥有的资源的管理,使人力和环境、资源都充分发挥出最佳的效应。对内指的是对人自身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培训、控制、管理,充分激发工作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单位目标。
1.2事业单位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的事业单位包含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承载政府职能转变。我国从最初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政府职能不断的向外转移,事业单位则首先承担了政府转移出来的若干经济和社会职能。(2)引导、规范和培养市场。事业单位能够在引导市场发展方向、培育市场发展、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1.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的过程中,对外进行资源配置,对内进行素质提高、能力利用,以实现开发规划及追求效益等活动。行政事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其他配套人员等一起构成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以这些人员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目的,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
2市政工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2.1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受集体经济时代的影响,事业单位很长时间无法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分迟滞,观念落后,工作难以落实。一般地方政府更加看重其他实质性工作,而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例行公事不甚重视。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潜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由于观念的落后,不愿意创新工作方法导致人力资源工作一直无法突破。
2.2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一些地方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高素质和专业的人才管理人力资源,导致一些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很不合理,管理方法死板,不够创新,工作效率低下。因为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很多管理规定形同虚实,员工权益无法保证,导致人力资源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很多业务无法及时开展,妨碍了事业单位为社会服务的进度。
2.3人力资源培训不足
在市政工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很多的是形式主义,走过场,缺少明确的目的,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专业的老师指导,内容缺乏新颖,更多的是传统的培训理念和方案,培训效果一般。很多事业单位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也没有对培训结果的评估标准,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极大的损害。
3完善市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
3.1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针对一些事业单位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应积极改革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事业单位应摒弃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和思想,积极引进和采用新的理念和思想。事业单位与各种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同,经验丰富、能力强、专业性强的员工是事业单位获得竞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为此,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及时更新和改革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开发人才,做到与时俱进,从根本上引进和学习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事业单位应紧随时代的前进步伐,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切实提高单位的整体素质。
3.2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有效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的得到最大的收获。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首先就应当从观念转变入手,只有更新了管理观念,从意识上做出了改变,才能顺畅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要抛弃以前落后的管理理念,放开眼界积极学习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批判地继承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理念,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发挥最大功用,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3.3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事业单位加大投入力度,明确培训目的,做好培训方案,普及人力资源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要为单位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然后完善管理制度,使管理规定和内容能够落实下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优化人力管理的机制。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单位的整体竞争力,增强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为了保证培训效果,要增加扩宽培训渠道。例如,岗位需求培训,按照事业单位岗位需求来为单位培训相应的人才,培训不仅限于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更是职业道德的培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培训应当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实施不同的培训方案,提高员工的能力,将整个事业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一个更加具有凝聚力的团体。
3.4健全事业单位激励机制
市政工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关注现实,关心社会,学习国内外优秀的管理方法和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和价值观念。通过考核机制鼓励员工互相竞争,给予奖励,帮助员工能够不断成长。在物质激励的同时加强精神激励,这二者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工作热情,促进事业单位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容易对事业单位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在新时代,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努力加大资源配置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发掘每位员工的潜能,实现各自的价值。
结语
市政工程事业单位发展到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直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事业单位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案,改变旧思想,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健全奖励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最终达到最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案。
参考文献
[1]陆璐.关于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交际,2016(2).
[2]李萌.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