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分支杆菌论文-张雷,周明光,周国金,吕芳芳

脓肿分支杆菌论文-张雷,周明光,周国金,吕芳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脓肿分支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耳胆脂瘤,结核性,乳突根治术,抗酸染色

脓肿分支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周明光,周国金,吕芳芳[1](2014)在《中耳胆脂瘤术后并发脓肿分支杆菌感染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33岁,因左耳疼痛流脓再发5天,左侧口角歪斜2天,于2011年7月19日急诊入院。患者2年前因"中耳胆脂瘤"在外院行左耳乳突根治术,术后流脓减少,但听力无明显改善。入院前5天左耳剧烈疼痛,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查体见左侧额纹消失,左眼闭合有间隙,约2mm,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歪斜,左耳外耳道皮肤肿胀,左耳术腔可见少许脓血性分泌物;肌电图检查双侧眼轮匝肌比较,左侧波幅与右侧相比下降55%;电测听检查,左耳轻中度混合性聋;颞骨CT检查左耳乳突术后,左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复发可能。入院诊断为左中耳胆脂瘤复发,外周性面神经麻痹(吁级,House-Brackman分级)。入院后于2011年7(本文来源于《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9-05)

王和[2](2013)在《一例高龄脓肿分支杆菌肺病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历摘要:患者女性,92岁;主因"咳嗽、咳痰1天,发热半天。"于2007年1月15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期,血管性痴呆;入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余同既往史。近5年余患者反复因感染发热并给予抗菌药治疗共46次;主要以吸入性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为主;病原菌:痰培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粘质沙雷菌为主;尿培养以大肠埃希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为主;2007年5月7日因左肺肺炎,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紧急行(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09-18)

吴正吉,杨致邦,于拽拽,熊玉霞,张渝成[3](2012)在《脓肿分支枝杆菌embB基因耐乙胺丁醇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脓肿分支枝杆菌的embB基因,以探讨其耐乙胺丁醇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5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株,测定乙胺丁醇对临床株及标准株(ATCC 19977)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embB基因的全序列,将所测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乙胺丁醇对5株脓肿分支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的MIC均为128μg/mL,属高度耐药。从脓肿分支枝杆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扩增出约3 200 bp片段,与GenBank中脓肿分支枝杆菌标准株的embB基因大小一致。5株临床株与标准株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存在9个点突变,在突变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仅第18位、87位、770位密码子编码与标准株不同的氨基酸。6株脓肿分支枝杆菌的embB基因与对EMB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的相应基因序列比较,第303-305位密码子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但仅第303、304位核苷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同,第306位密码子的核苷酸序列无差异。结论脓肿分支杆菌对乙胺丁醇的耐药并非embB基因的突变所致,为embB基因天然存在结构的不同,属于天然耐药。结构的差异与第306位密码子无关,可能与第303、304密码子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瞿新[4](2010)在《86例暴发性术后伤口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后切口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结果 86例术后切口感染病理改变主要为肉芽肿性病变和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症,前者见于所有病例,后者见于75例(88.1%)。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肉芽肿有化脓性结核样肉芽肿、不典型结核样肉芽肿、结核样肉芽肿3种形态,其出现率分别为73.3%、29.2%、61.3%。86例行抗酸染色,其中28例(32.6%)抗酸杆菌阳性。结论多数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组织学与结核等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临床感染病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0年32期)

黄进,杨致邦[5](2005)在《脓肿分支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由脓肿分支杆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和暴发流行不断增多,但是该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受,尤其对抗结核药物耐药。因此,临床快速检测、鉴定,该菌对于该菌感染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生化方法鉴定耗时长,结果不易准确判定,而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现就临床上脓肿分支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期刊2005年10期)

沙巍,翁心华,肖和平,何国钧[6](2003)在《脓肿分支杆菌耐利福平情况及rpoB基因序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脓肿分支杆菌对利福平的耐受程度 ,并观察不同耐药性的细菌是否存在rpoB基因的突变和突变的性质。方法 用生化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法鉴定 15株脓肿分支杆菌菌种 ,测定这些临床菌株及标准株ATCC19977对利福平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并用PCR方法扩增rpoB的部分序列 ,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15株脓肿分支杆菌有 1株敏感 ,其余 14株与标准株均有较高的MIC ;各菌株rpoB基因突变集结区和第 14 6位密码子的核苷酸序列虽有不同 ,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所有菌株中均相同 ,而且与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同一部位的氨基酸序列也完全一致。结论 脓肿分支杆菌对利福平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其耐药机制并不是由于这些部位的rpoB基因的变异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期刊2003年09期)

米润昭[7](2002)在《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腮腺脓肿》一文中研究指出腮腺结核很罕见 ,作者报道了 1例年龄最小的婴儿腮腺结核。患儿生于美国 ,居住在移民区 ,而未曾在流行区逗留过。病例  1 6月龄的男孩 ,主诉右耳前肿胀 2 4小时 ,鼓室温度 3 8 2℃ ( 1 0 0 7 ) ,右眼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诊断为结膜(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期刊2002年11期)

扈庆华,李良成[8](2001)在《53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的同源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引起院内感染爆发的 5 3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的同源性。方法采用核酸脉冲电泳场分析技术 ,分析 5 3株临床分离株酶切电泳图谱 ,并比较图谱的差异。结果 5 3株临床分离株出现两种电泳图谱 ,49株临床分离株为相同的电泳图谱 ,4株临床分离株表现为另一种电泳图谱。结论 分子水平上确认院内术后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感染爆发主要是由同一传染来源引起。核酸脉冲电泳场分析技术适于分析菌株的同源性和传染来源追踪(本文来源于《疾病控制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扈庆华,李良成,蔡均,刘军,黄福新[9](2001)在《术后感染者血清抗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抗体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98年 4月 1日~ 1998年 5月 31日 ,深圳市某医院共做手术 2 92例。 4月 2 2日出现首例手术后切口局部感染 ,共发生16 8例。我们从病原学角度确认此次院内术后暴发感染的病原菌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在此基础上 ,采用ELISA方法(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黄犁,陈灼怀,王卫明,庄恒国[10](2000)在《114例术后伤口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术后切口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114例手术切口感染均为污染的手术器械消毒液所致 ,经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证实为脓肿分支杆菌。回顾性分析感染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结果  114例术后切口感染中累及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 95例(83 3% ) ,深层肌肉组织 2 1例 (18 4% ) ,腹腔脏器、腹膜和肠系膜 3例 (2 6 % ) ,局部区域淋巴结 13例(11 4% )。病理改变主要为肉芽肿性病变和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症 ,前者见于所有病例 ,后者见于10 0例 (87 7% )。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肉芽肿有化脓性结核样肉芽肿、不典型结核样肉芽肿、结核样肉芽肿叁种形态 ,其出现率分别为 75 4%、2 8 1%、5 9 6 % ,同一病例中叁种形态的肉芽肿混合存在共18例 (15 8% ) ,但以化脓性结核样肉芽肿为主。 114例行抗酸染色 ,其中 38例 (33 3% )抗酸杆菌阳性。结论 多数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组织学与结核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结合临床感染病史 ,可为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期刊2000年05期)

脓肿分支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92岁;主因"咳嗽、咳痰1天,发热半天。"于2007年1月15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期,血管性痴呆;入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余同既往史。近5年余患者反复因感染发热并给予抗菌药治疗共46次;主要以吸入性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为主;病原菌:痰培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粘质沙雷菌为主;尿培养以大肠埃希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为主;2007年5月7日因左肺肺炎,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紧急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脓肿分支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雷,周明光,周国金,吕芳芳.中耳胆脂瘤术后并发脓肿分支杆菌感染一例[C].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2].王和.一例高龄脓肿分支杆菌肺病并文献复习[C].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3].吴正吉,杨致邦,于拽拽,熊玉霞,张渝成.脓肿分支枝杆菌embB基因耐乙胺丁醇的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

[4].瞿新.86例暴发性术后伤口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

[5].黄进,杨致邦.脓肿分支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

[6].沙巍,翁心华,肖和平,何国钧.脓肿分支杆菌耐利福平情况及rpoB基因序列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

[7].米润昭.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腮腺脓肿[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

[8].扈庆华,李良成.53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的同源性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1

[9].扈庆华,李良成,蔡均,刘军,黄福新.术后感染者血清抗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抗体水平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

[10].黄犁,陈灼怀,王卫明,庄恒国.114例术后伤口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

标签:;  ;  ;  ;  

脓肿分支杆菌论文-张雷,周明光,周国金,吕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