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多途径探索——以郑州市中原区后仓关帝庙为例

小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多途径探索——以郑州市中原区后仓关帝庙为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452370

摘要:在新常态背景下,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不断加速,文物建筑面临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多。本文将小型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从城市空间布局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以灵活有效的方法协调城市发展中的文物建筑保护问题。使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片区建设协调并进,以期达到保护和开发、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小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城市发展协调探索

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是当今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在社会进步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任何静态的文物建筑保护都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目前,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呈现出多元的局面,其保护与利用已不能单一的对文物建筑物质形态进行保存,而是服务于发展需要的静态保护和动态利用并重的过程。在加强保护意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探索在城市发展中寻求多途径的保护方法。

1、小型文物建筑特征与概述

1.1、小型文物建筑特征

本文讨论的小型文物建筑,其界定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建筑体量相对较小的古建筑;其二,是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孤立性或非集群性;其三,本文所指的小型是指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小型古建筑类遗产。小型文物建筑作为文化的历史见证者,其高度浓缩了地方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特征。其独特的规模特点,具有灵活的利用方式,保护利用之后使其在带动社区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1.2、小型文物建筑概述

后仓关帝庙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因开封屡遭水患,准备在此新建城池备用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是中国关公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

其地处城中村改造地块,交通优势凸显,毗邻交通性主干路建设路、西三环,城市干路凯旋路、湖西路。东侧与佛光寺、西流湖公园毗邻,南侧与郑州市唯一土寨村落保吉寨相邻。

1.2.1、后仓关帝庙发展简史

现存后仓关帝庙始建于大明永乐元年,后毁,现存民国大殿三间,明清、民国时期碑刻七通,内侧墙壁尚留有民国壁画。现后仓关帝庙大殿坐北朝南,面宽三间,共7.8米,进深一间,4.5米,高5.2米,单层五架抬梁小式硬山房。后仓关帝庙从建成后到民国历经七次维修。

1.2.2、后仓关帝庙格局演变

2005年,后仓关帝庙南临道路,面朝水塘,周边村庄以平房为主。随着城市化逐步推进,至2015年,其所处环境格局已由城市化边缘地带转变为中心城区核心地段,南侧水塘已被多层民房取代,现后仓关帝庙已经被拥挤的城中村完全包围。

而后仓关帝庙现有院落格局,是自2005年以来逐步加建形成的。其中,后殿、牌楼、管理用房、院落地面青砖均为后期加建。后殿为黄色粉饰墙面,琉璃瓦;牌楼为庑殿顶,加绘旋子彩画;管理用房为现代建筑,后期加建建筑的风貌均与文物本体风貌不协调。

图12005—2015年后仓关帝庙格局演变图

2、小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问题

2.1、小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的矛盾

首先,大规模更新活动更容易忽视小型文物建筑价值的多重性和复合性。在保护过程中,往往没有有效区分不同文物建筑自身所面临的环境,单纯的保护使小型文物建筑很容易沦为现代城市中的“孤岛”,并且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要素。其孤立保护与城市紧锣密鼓的建设往往呈现出冲突重重的现象。

2.2、小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原著居民的情感延续

小型文物建筑的保护不仅是技术问题,还牵涉到社区居民的意识问题。一方面,生活在小型文物建筑所在街区的民众具有回归传统文化生活的潜意识,但另一方面,拆迁安置带来的利益导致居民乱搭乱建等自发行为,破坏了传统的空间环境特色。因此,如何将小型文物建筑与原有居民的生活联系成功地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相融合是重要难点。

2.3、小型文物建筑功能延续与拓展

小型文物建筑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遗产资源,更好的为当代或未来的多样化社会需求服务。在延续文物建筑原有使用功能前提下,如何安排新功能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期带动社区文化建设、增强城市多元化活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使其在城市结构布局中得到发挥,达到城市结构形态延续的完整体现仍需进行深入探索。

3、小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的思路

3.1、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升——基于文化设施布局调整的协调探索

首先,空间感受作为传承历史记忆依旧值得重视,满足多样化诉求的历史文化公共空间,将成为重塑历史凝聚力、传承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规划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布局进行重组,塑造新的空间布局结构,使地段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其次,规划将原B-10地块西侧文化设施调整至后仓关帝庙东侧B-2地块,并将地块B-11东侧小学调整B-5地块。将静态的文物建筑与动态的文化活动中心相结合。一方面形成文化传承的城市公共场所,使城市形态能保存历史传统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公共空间的相似性链接,使其成为城市片区中人们进行多样式文化活动的文化场所。

图2基于文化设施空间优化的布局调整

3.2、文化引导的价值再生——基于文化商业街区建设的协调探索

规划将原B-10地块西侧文化设施用地调至关帝庙周边地块B-2,沿街设置文化商业地产。将文物保护和文化地产开发相结合,利用文物建筑潜在价值,依托宗教文化(佛光寺、关帝庙)、寨堡文化(保吉寨),沿风茂街打造文化商业街。并致力于文物建筑周边环境、交通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改善,使之依托古香古色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立意,提高片区文化商业街区品位,促使周边地块价值攀升,最终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图3基于文化商业街区建设的布局调整

3.3、生活方式的适宜传承——与小区主入口结合的协调探索

首先,居民是历史文化的守护人,只有留得住原著居民,才能让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传承。规划高度重视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社区文化,通过调整人地关系,在用地和功能的安排中予以体现,传承集体记忆。

其次,充分尊重原有村庄的空间布局环境,并切入符合原有历史地段的居住功能,创造出新的契合点。规划结合地块B-2修规方案进行调整,将后仓关帝庙与居住小区入口、景观节点结合设置,将地块B-2东侧中学调整至地块B-4,地块B-2全部作为原著居民的安置用地。

通过地块调整,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居住功能需求相结合,将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与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凝聚力的邻里关系相融合,使原著居民情感网络得到有效延续与保存。

图4与小区入口结合的布局调整

4、结语

小型文物建筑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其保护着重于自身保护维修、环境整治等实体单向式保护,往往忽视如何将文物建筑保护与再造活力相联系。在新常态背景下,应从城市空间布局角度探索挖掘小型文物建筑这一宝贵资源的市场价值,通过合理调整城市空间整体布局,进一步深入探索传承思路下的小型文物建筑利用,将有利于传播历史文化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以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2015.

[2]邓宽宇,小型古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及其空间功能再设计,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张强,关帝庙建筑的布局及其空间形态分析,太原理工大学,2006.

[4]陈翀、姜劲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研究,理想空间,2007.

标签:;  ;  ;  

小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多途径探索——以郑州市中原区后仓关帝庙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