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系隐喻论文-卢文佳

音系隐喻论文-卢文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音系隐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音系隐喻,英语公共演讲,体现

音系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卢文佳[1](2016)在《音系隐喻的体现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英语教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特别重视。如今,中国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然而语调问题仍然是一个学习英语口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口语交际及公共演讲中不会使用语调技巧来正确传达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因为错误使用语调而传达出了相反的观点。本文主要通过探索并运用音系隐喻的概念来分析中国大学生及英语本族语者的公共演讲在音系及语调方面的差异,从而为中国学生就怎样作一场好的英文演讲提供一些语调及韵律方面的建议。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音系隐喻的研究可以发现,音系隐喻理论仍然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一些基本概念如音系隐喻的定义,实现,功能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解读和呈现。此外,关于音系隐喻在文本中的应用研究也很少见。基于此现状,作者提出了叁个研究问题:第一,音系隐喻分别在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和英语本族语者演讲中的词汇语法体现及语篇功能是什么;第二,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演讲和英语本族语者的演讲在音系上有什么区别;第叁,通过对比为中国大学生在英语演讲语调韵律方面提供一些建议。通过统计分析,音系隐喻在两类演讲中的分布情况有四个特点:第一,本族语者倾向于使用语调模式选择隐喻(metaphorical tone)而中国大学生更喜欢使用语调核心确定隐喻(metaphorical tonicity),语调模式选择隐喻使用的最少;第二,语调单位划分隐喻(metaphorical tonality)的使用中,本族语者倾向于使用少于一个小句的调群,而中国大学生喜欢使用超过一个小句的调群;第叁,语调核心确定隐喻的使用中,本族语者和中国大学生均更多将重音放在非句尾实词项上面;第四,语调模式选择隐喻使用中,本族语者倾向使用隐喻的4调,中国学生倾向使用隐喻的5调。关于音系隐喻的话语功能在中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演讲中的区别,研究表明:第一,本族语者较多使用少于一个小句的调群,平均每个调群包含的信息量较小,停顿相对较多,从而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演讲者所表达的意思。相反,中国大学生较多使用多于一个小句的调群,停顿相对较少,不利于观众对信息的处理;第二,在本族语者的演讲中,我们发现了语调核心确定隐喻的叁种功能,即呈现新信息,强调重点以及制造对比效果。而在中国大学生演讲中,我们很少看到使用语调核心确定隐喻来呈现新信息和制造对比;第叁,在本族语者的演讲中,4调常用来表达保留及暗示的作用,从而在吸引观众以及保持观众的兴趣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中国大学生的演讲中,5调常用来增强语气,让观众感觉参与其中。根据以上发现,本文为老师及学生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演讲中语调和韵律的建议。对教授演讲课程的老师来说,第一,在培训学生时,可把重点转移到对学生语调和韵律的训练中;第二,向学生详细解释英语语调的形式和功能;第叁,在情景化的语境下讲解语调和韵律;第四,运用一些语音分析软件,精确分析学生演讲时的声音变化,由此给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建议。对学生来说,第一,要意识到语调和韵律在演讲中传递意义和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第二,演讲时可相应放慢速度,增加提顿的次数;第叁,注意区别中英文在重音功能方面的区别;第四,注意英文中升降调表示保留和暗示的作用,练习升降调的使用。从理论上讲,本文从音系隐喻的角度对语法隐喻理论在语言音系层上的体现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把音系隐喻的理论用于公共演讲的话语分析中,运用了一种新的口语语篇分析方法。从实践上看,本文旨在找出并总结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与英语本族语者演讲之间的差异,从而就在语调和韵律上怎样做一个真实完善的英语演讲为中国学生提供一定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15)

胡琴[2](2009)在《音系隐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一直是很多学科领域关注的老话题,但是始终极具吸引力。系统功能语法以前的隐喻研究大都集中在词汇层面,直到韩礼德提出语法隐喻,指出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都存在隐喻现象。语法隐喻概念的提出为隐喻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很多学者积极响应,进行了纵深研究。语法隐喻系统也发展为包括“层次”和“元功能”两个方面。这意味着语言的各个层次都存在语法隐喻现象。韩礼德(1978)在分析孟加拉语中“反语言”的社会功能时就提出了“音系隐喻”这一概念。韦尔特曼(2003)以语法隐喻为基础对音系隐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说话者对语言韵律特征进行的偏离常规的选择就是音系隐喻。但迄今国内外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在讨论语法隐喻时,一般仍局限在词汇语法层面,较少涉及在音系层发生的各种转换及其隐喻效果。有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自然”语法观,语言层次观和语法隐喻理论,进一步探讨语音隐喻概念的界定,该概念的存在理据与理论贡献,音系隐喻在语法隐喻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在小句的邻近层次中的体现形式和功能,最后讨论其认知理据。语言是一个庞大的意义潜势系统,而语法隐喻是编码意义的重要手段。因此,系统研究语言各个层面的意义潜势及其编码手段是认识语言本质的关键。语言是一个由意义(表意)、措辞(词汇语法)和声音-形象(语音/书写表征)叁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符号系统。意义既可以通过词汇语法系统也可以由声音系统来体现。意义编码过程中发生在词汇语法层的变化是词汇语法隐喻,那么发生在音系层的变化和选择即是音系隐喻。音系隐喻的提出强调音系特征和音位特征的意义构建功能。本文试图以“自然”语法观为基础,深入研究音系层的隐喻现象。首先将“音系隐喻”定义为措辞或意义在音系表征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即音系层表达形式的变异。这种变异由小句邻近层次的韵律特征来体现,是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自然语法观,语言层次观,和广泛音系研究研究表明,音系隐喻现象广泛存在语言使用中,应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指出,广义的语法隐喻理论应包含所有的隐喻现象,而狭义的语法隐喻则指的是词汇语法隐喻,因此音系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叁,本文在阐释音系隐喻理论地位的基础上,从音系的两个与意义直接相关的方面(即语调和节奏)探讨并举例说明其体现形式和功能。其中语调选择包括调性、调核和声调叁个系统变量的选择。对《银器》文本分析表明,音系隐喻与语篇的语气、情态系统和信息结构和主位结构相关,主要体现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最后,本文分析探索音系隐喻的认知基础,音系隐喻的隐喻效果源于象似性原则,包括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以及发声象似性和联合象似性原则。调性、调核和声调的中性选择或说一致式与原型范畴一样具有规约性,经验性和动态性。图形背景理论从另一方面解释音系变体的隐喻式表达效果和意义传达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4-15)

音系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隐喻一直是很多学科领域关注的老话题,但是始终极具吸引力。系统功能语法以前的隐喻研究大都集中在词汇层面,直到韩礼德提出语法隐喻,指出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都存在隐喻现象。语法隐喻概念的提出为隐喻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很多学者积极响应,进行了纵深研究。语法隐喻系统也发展为包括“层次”和“元功能”两个方面。这意味着语言的各个层次都存在语法隐喻现象。韩礼德(1978)在分析孟加拉语中“反语言”的社会功能时就提出了“音系隐喻”这一概念。韦尔特曼(2003)以语法隐喻为基础对音系隐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说话者对语言韵律特征进行的偏离常规的选择就是音系隐喻。但迄今国内外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在讨论语法隐喻时,一般仍局限在词汇语法层面,较少涉及在音系层发生的各种转换及其隐喻效果。有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自然”语法观,语言层次观和语法隐喻理论,进一步探讨语音隐喻概念的界定,该概念的存在理据与理论贡献,音系隐喻在语法隐喻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在小句的邻近层次中的体现形式和功能,最后讨论其认知理据。语言是一个庞大的意义潜势系统,而语法隐喻是编码意义的重要手段。因此,系统研究语言各个层面的意义潜势及其编码手段是认识语言本质的关键。语言是一个由意义(表意)、措辞(词汇语法)和声音-形象(语音/书写表征)叁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符号系统。意义既可以通过词汇语法系统也可以由声音系统来体现。意义编码过程中发生在词汇语法层的变化是词汇语法隐喻,那么发生在音系层的变化和选择即是音系隐喻。音系隐喻的提出强调音系特征和音位特征的意义构建功能。本文试图以“自然”语法观为基础,深入研究音系层的隐喻现象。首先将“音系隐喻”定义为措辞或意义在音系表征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即音系层表达形式的变异。这种变异由小句邻近层次的韵律特征来体现,是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自然语法观,语言层次观,和广泛音系研究研究表明,音系隐喻现象广泛存在语言使用中,应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指出,广义的语法隐喻理论应包含所有的隐喻现象,而狭义的语法隐喻则指的是词汇语法隐喻,因此音系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叁,本文在阐释音系隐喻理论地位的基础上,从音系的两个与意义直接相关的方面(即语调和节奏)探讨并举例说明其体现形式和功能。其中语调选择包括调性、调核和声调叁个系统变量的选择。对《银器》文本分析表明,音系隐喻与语篇的语气、情态系统和信息结构和主位结构相关,主要体现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最后,本文分析探索音系隐喻的认知基础,音系隐喻的隐喻效果源于象似性原则,包括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以及发声象似性和联合象似性原则。调性、调核和声调的中性选择或说一致式与原型范畴一样具有规约性,经验性和动态性。图形背景理论从另一方面解释音系变体的隐喻式表达效果和意义传达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系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1].卢文佳.音系隐喻的体现与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胡琴.音系隐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标签:;  ;  ;  ;  

音系隐喻论文-卢文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