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

浅谈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

张春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建国镇卫生院154026)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433-02

【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治疗月经过多的鉴别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中医主要以止血为主,通常采用祛瘀止血和凉血止血的方法止住经血。同时也要调补脾肾而治其本,以达到固摄收敛经血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治疗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者,称为月经过多,亦称经水过多。相当于西医学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及宫内放置节育器所引起的月经过多。月经过多易造成患者失血性贫血及心理上的负担,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因而日益受到重视。下面将月经过多的病因及治疗汇报如下。

1病因病机

1.1气虚多由素体虚弱,思虑过度伤脾,久病或饮食劳倦伤脾,导致脾虚中气不足,血失统摄,冲任不固而致经水过多。

1.2血热多由素体阳盛,过食辛燥,外感热邪,肝郁化热等,导致热伏冲任,扰动血海,迫血妄行而致经水过多。

1.3血瘀多由肝气郁结,久郁血滞。经行产后瘀血停留,导致瘀血郁积冲任,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而致经水过多。

1.4痰湿形体肥胖,脾虚气弱,运化失司,以致痰湿内阻,壅滞血海,血不循经而导致经水多。

1.5劳伤多在经期起居不慎,风寒侵袭,过度劳伤,冲任受损而致经水多。

1.6肿满由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渗入经血所致。

2诊查鉴别

2.1患者素有精神刺激,或饮食不节,或经期产后感邪,或房事不禁,或大病久病,或有宫内节育器避孕史。

2.2本病以月经周期、经期正常,而经期出血量明显增多于以往为主症。或伴有痛经,不孕,瘕瘕,失血多而产程长者,可有血虚象。

2.3妇检,盆腔正常;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多示雌激素水平过高。

2.4基础体温测定为典型双相,多示黄体功能不健。

2.5子宫内膜活检,经期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少数有高度分泌反应。

2.6本病与崩漏的鉴别为,崩漏的出血没有周期性,且伴有经期延长,淋漓日久不能自止。

2.7尚须排除血液病、心血管疾患、肝功能损害等引起的月经过多。

3辨证治疗

3.1气虚型月经过多辨治

3.1.1症状:经期正常,经量较多,经色淡红,经质清稀,面色白光白,气短懒言,心悸怔忡,小腹空坠,肢软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

3.1.2治法:益气摄血,升阳举陷。

3.1.3主方:举元煎(《景岳全书》)。

3.1.4用药:黄芪25克,人参、白术各10克,升麻8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3.1.5加减:经期量多者,加阿胶、乌贼骨各12克,炒艾叶、炮姜炭各8克以固涩止血;伴经期延长,日久不断者,加益母草15克,枳壳8克,炒蒲黄、茜草炭各10克以活血止血;腰腹冷痛者,加杜仲、续断、补骨脂各10克以补益肝肾,固摄冲任,温经止血。

3.2血热型月经过多辨治

3.2.1症状:经期正常,经量较多,经色鲜红或深红,经质稠黏有小血块,面红唇赤,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3.2.2治法:清热凉血,养阴安神。

3.2.3主方:保阴煎(《景岳全书》)。

3.2.4用药:生地黄、熟地黄、白芍各12克,淮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各10克,水煎服。

3.2.5加减:气短懒言,心悸少寐,气虚血热者,宜用安冲汤(白术、黄芪、龙骨、牡蛎、生地黄、白芍、乌贼骨、茜草、川续断)加党参;外感热邪化火成毒,经量多,色黯红,臭秽,少腹痛拒按者,宜用解毒四物汤(即黄连解毒汤合四物汤);腹痛有血块者,加益母草、三七粉、茜草、丹皮以活血祛瘀,凉血止痛。

3.3血瘀型月经过多辨治

3.3.1症状:经期正常,经量多或持续难净,血色紫黑,经质有血块,面色黑晦,肌肤甲错,小腹疼痛而拒按,舌质紫黯有瘀点,脉细涩。

3.3.2治法:祛瘀止血。

3.3.3主方:失笑散(《和剂局方》)加味。

3.3.4用药:五灵脂、炒蒲黄各9克,益母草15克,茜草10克,血余炭8克。

3.3.5加减:若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各10克以清热润燥,生津止血;失血伤气,气短,乏力,怔忡者,加党参、白术各9克,升麻6克以益气;白带多,加茯苓、泽泻各9克以健脾利湿。

3.4痰湿型月经过多辨治

3.4.1症状:经期延长,经血量多,经色淡红,经质黏稠如痰涎,头重目眩,胸闷欲呕,饮食不香,舌淡苔腻,脉弦滑。

3.4.2治法:祛痰利湿,扶脾调经。

3.4.3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味。

3.4.4用药:党参、茯苓、白术各15克,艾叶12克,炒荆芥、法半夏、陈皮各10克,砂仁6克,广木香、甘草各3克,水煎服。

3.4.5加减:寒湿甚者,加肉桂、干姜各6克以祛寒燥湿。

3.5劳伤型月经过多辨治

3.5.1症状:月经血量过多,持续时间延长,血色黯,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腰腹酸坠,舌淡苔白,脉缓弱。

3.5.2治法:益气健脾,安冲摄血。

3.5.3主方:安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

3.5.4用药:煅龙骨、煅牡蛎各18克,黄芪、白术各15克,生地黄14克,海螵蛸、川续断各12克,白芍、茜草各9克,云南白药1/4支,水煎服。

3.5.5加减: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黏,舌红等血热证者,加黄芩、黄柏、地榆、槐花各8克;面色白光白,肢软乏力等气虚证者,加人参12克,升麻9克,炙甘草6克。

3.6肿满型月经过多辨治

3.6.1症状:月经量多,持续不止,全身肿胀满闷,舌淡,脉滑。

3.6.2治法:补血,健脾,利水。

3.6.3主方:四物汤(《和剂局方》)加味。

3.6.4用药:猪苓、白术、当归、茯苓各12克,川芎、熟地黄、白芍、大腹皮、厚朴各10克,木通、陈皮各8克,木香4克,水煎服。

4保健防护

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累。经期注意保暖、卫生。不涉水,不冒雨。禁食生冷寒凉和辛辣炙煿之食品,以免凝滞气血和动血。失血过多会引起气血双亏,严重影响健康,故本病以敛血为主治。如病情过长,将会发展为崩漏。经期严禁房事。

饮食中多吃含维生素K丰富的深绿色蔬菜,在饮食中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以防贫血,避免或减少酒、咖啡、辛辣、巧克力、可可、冷饮和过分甜腻食物。

5讨论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月经周期和经量与体内阴阳气血的调和有关。月经过多的原因主要与血热、血瘀或气虚有关。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燥热食物,可导致血分伏热,扰动血海而致经血过多;抑郁或愤怒过度可导致气滞血瘀,瘀血积于胞宫而致月经过多;体质虚弱,疲劳过度,或饮食失调可导致气虚不能摄血,以致出血量多。

月经过多主要是失血,中医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主要以止血为主,通常采用祛瘀止血和凉血止血的方法止住经血。同时也要调补脾肾而治其本,以达到固摄收敛经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小苹.治月经过多方[N];民族医药报;2005年.

[2]赵莉.清热止血宁治疗血热型崩漏、月经过多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标签:;  ;  ;  

浅谈月经过多的中医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