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认同论文-朱悦怡

意识形态认同论文-朱悦怡

导读:本文包含了意识形态认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意识形态,立德树人,政治理论课,主流,政治认同,政治教育体系,政治素质,教育阵地,载体平台

意识形态认同论文文献综述

朱悦怡[1](2019)在《增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青年教师具有思想活跃度高、接受现代信息能力强、示范影响力大等特点,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增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断扩大青年(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12)

刘锐腾,李玲[2](2019)在《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传播、交融创新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判断。文化多元化现象侵蚀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大学生民族意识、加速大学生价值观分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造成一定的冲击。对此,必须对文化多元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辩证地评价,探究其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消极影响,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昊杰[3](2019)在《“后真相”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与消解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话语呈现出碎片化拼接叙事、情感和信念高于真相、对"后真相"的极化认知等舆论特征。网络"后真相"话语的流动性、群体性及其暗含的"视角创造事实"的特质,不断撕裂着社会舆论的共识价值,从而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主要表现为网络"后真相"话语滥觞造成共识价值的瓦解、非理性倾向造成敏感议题的不断激化、舆论封闭场域对多样性认同渠道的阻塞以及政治冷淡主义使大众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在这一背景下,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路径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批判和强化宣传的单一手段,而应该采取包含认知策略、平台策略、话语策略、治理策略在内的系统性措施,以期避免网络"后真相"话语给意识形态带来不良后果。(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周鉴[4](2019)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程度,是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标准之一。文章基于对南通市7所高校的调查,系统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基本内容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感受、认知、践行情况,就其影响因素与存在问题进行细致剖析,从管理、队伍、内容、环境四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赵娜[5](2019)在《浅谈推进技师学院党建创新工作中的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以来,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论述。北京汽车技师学院作为新一代汽车行业技术工人的摇篮,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学院党委必须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通过结合学院特点,依托创新对象有特色;紧跟当前环境,打造创新渠道有特色;结合学生特点,推动创新方式有特色来创新技师学院党建工作,推进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建设。(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9年30期)

李博澜[6](2019)在《新媒体时代学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这一思想理念是针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基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多向互动媒体形式。新媒体的生成,对学校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一定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时代下,加强学校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是必然选择,拓宽教育渠道与路径,促进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进而增强学校教育质量。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时代学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问题,提出新媒体时代学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策略。(本文来源于《采写编》期刊2019年05期)

嵇蕴洁[7](2019)在《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的革命精神认同——基于武汉高校博士后教师群体的调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国家文化安全和政治安全的重要内容。一国意识形态为该国文化发展指明方向,文化则为意识形态建设奠定坚实根基。基于对武汉高校博士后群体关于"革命精神认同"现状的调研分析,认为高校青年教师革命精神认同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领域领导力的迫切需要,总结了高校青年教师革命精神认同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革命精神认同的路径,即加强新媒体时代革命精神的传播和监管、创新高校弘扬革命精神的机制和平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以建构革命精神的集体记忆。(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志军[8](2019)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维度,受到当政者和研究者的关切,关注的是文化这个作为价值引导和行为驱动的人为系统。相比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深刻性、稳定性、隐秘性和情感性更具优势。基于"意识形态生产"要素,要坚持传统文化为根本,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共同体及话语体系;要遵循制度文化为保障,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设计和政治权威;要凭借网络文化为载体,潜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符号编码和价值认同;要把握文化生态为环境,培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思维和自觉意识。(本文来源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卓[9](2019)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认同的中国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扎实推进、稳步发展,增强了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巩固大众的理论认同;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大众的情感认同;始终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不断促进大众的价值认同;始终坚持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大众的国家认同;始终坚持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不断消除大众的盲目认同。这些宝贵经验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琦[10](2019)在《高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认同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程度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多元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冲击,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大学生情感的不稳定性给高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认同教育带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发挥认同主体的能动性,构建高校大思政体系,拓展新媒体阵地实现高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5期)

意识形态认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传播、交融创新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判断。文化多元化现象侵蚀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大学生民族意识、加速大学生价值观分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造成一定的冲击。对此,必须对文化多元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辩证地评价,探究其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消极影响,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识形态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1].朱悦怡.增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刘锐腾,李玲.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

[3].赵昊杰.“后真相”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与消解路径[J].领导科学.2019

[4].周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路径探究[J].教育评论.2019

[5].赵娜.浅谈推进技师学院党建创新工作中的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建设[J].职业.2019

[6].李博澜.新媒体时代学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研究[J].采写编.2019

[7].嵇蕴洁.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的革命精神认同——基于武汉高校博士后教师群体的调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张志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路径探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李卓.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认同的中国经验[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

[10].张琦.高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认同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

标签:;  ;  ;  ;  ;  ;  ;  ;  ;  ;  

意识形态认同论文-朱悦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