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隙结构指数在鄂尔多斯中部气田气水识别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雷倩倩[1](2021)在《靖边气田X井区马五1+2气藏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靖边气田X井区马五1+2段气藏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对小层进行精细划分对比;利用岩心、测井和录井及试气等资料,确定X井区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相带分布。并通过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进行了储层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建立气、水层识别标准,从而分析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构造特征:X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构造简单的伊陕斜坡中部的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局部发育有小型低幅度构造起伏,形成鼻状构造和局部向斜构造。(2)沉积特征:根据岩心相、测井相等分析,确定了X井区马五1+2段主要发育潮坪相,沉积微相类型主要由云坪、灰云坪、泥云坪微相组成,云坪最为常见。(3)储层特征:X井区马五1+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以白云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膏模孔、微裂缝、溶蚀孔(洞)。常见的成岩作用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4)气藏分布规律:根据试气资料的统计分析,X井区马五1+2段同一口井内气层和水层分异不明显,很少出现气水互层的现象。X井区马五1+2段气层主要分布在X井区中部和东部,且产气情况良好,水层分布主要在井区西南部,气藏分布主要受地层岩相、构造、成岩作用和古地貌因素的控制。
杨珺茹[2](2021)在《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 ——以小城子气田为例》文中提出小城子气田勘探开发进程中,发现主力层系气水关系复杂,流体性质难以识别,开发潜力规模不落实,迫切需要通过测井二次解释以及流体性质识别来指导小城子气田勘探开发方案制定,助力研究区快速高效开发。针对上述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本论文基于小城子气田岩心分析化验、测录井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在简要介绍了研究区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四性关系分析;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区30多口探井和评价井泉头组、登娄库组主力含气层系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出了能够有效识别气藏流体性质的敏感性测井曲线,采用常规测井识别法(三孔隙度差值~比值、曲线重叠、交会图版、视弹性模量系数、阵列感应)、测井新技术识别法(偶极横波、核磁T2谱)进行了气水层识别之后,限于绝大多数井未测新技术测井,创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图版法、气层识别因子法对研究区的流体性质进行了识别;以岩心刻度测井的思想构建了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采用累计频率法、最小流动孔隙喉道半径法及饱和度图版确定了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在测井解释模型程序化的基础上,开展了测井资料计算机自动处理与综合解释;依托测井二次解释及流体性质识别成果,结合生产动态、井史分析、气藏动静态特征,筛选了开发潜力层。研究结果表明,三孔隙度测井对气水层较为敏感,尤其是补偿声波和补偿中子测井,阵列感应测井也对气水层具有较好的响应特征;常规测井识别法能较好地识别研究区的流体性质,尤其是视波阻抗-补偿中子交会法,但对差气层和致密层的识别精度较测井新技术低;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图版法、气层识别因子法识别精度较常规测井法高,识别结果与生产动态较为吻合;测井二次解释评价潜力层30层,平面上分布在CS2、CS6、CS615三个井区。
崔哲治[3](2020)在《苏里格气田西区储层岩石物理相分类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苏里格气田西区的主力产气层为盒8段储层,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特低孔-超低渗的物性特征。本文充分利用前人研究资料,对研究区的基本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成岩演化过程进行总结。同时协同多种实验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不同类型储层的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赋存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依据岩石物理相划分规则,将沉积相与成岩相进行叠加,划分并评价目的层的岩石物理相类型。根据有利岩石物理相的分布区域,确定目的层有利孔渗发育带。本文的主要成果有:(1)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储层整体构造平缓,盒8上段沉积相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盒8下段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与石英砂岩,填隙物中高岭石含量较多,胶结作用较强,平均孔隙度为7.66%,平均渗透率为 0.819×10-3μm2;(2)盒8段储层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B期,部分进入晚成岩阶段,储层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的改造;根据物性及成岩作用的类型,将盒8段储层的成岩相划分为四类,分别是:弱高岭石胶结溶孔-粒间孔相(成岩相A)、中等高岭石胶结溶孔-晶间孔相(成岩相B)、碳酸盐胶结溶孔-微孔相(成岩相C)、碳酸盐胶结致密相(成岩相D),其中后两者基本不具有储备能力,实际开发中多为干层;(3)盒8段储层发育的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岩屑溶孔及晶间孔,喉道类型主要有管束状喉道、片状喉道等;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气水相渗等实验手段对储层进行评价,并将储层划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物性表现依次变差;(4)根据岩石物理相划分规则,侧重于成岩相,将目的层的岩石物理相类型划分为PF1、PF2、PF3三种,利用储层品质因子(RQI)对各岩石物理相进行评价,其中PF1、PF2为主要的含气区带;根据有利岩石物理相的分布区域,对研究区有利孔渗发育带的分布有了新的认识。
麻书玮[4](2020)在《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文中提出吴堡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晋西挠褶带内,勘探面积92.97km2,初步计算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为76.2×108m3。近年来对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研究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的物性刻画、成藏的主控因素等认识不清、研究区主要储层中气、水、干层分布的描述尚未开展,导致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工作无法取得突破。针对以上问题,论文通过研究区内测井资料整合、岩心观察、化验资料分析,结合露头剖面观察,系统认识了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进行的主要工作有:(1)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通过测井识别地层旋回,对研究区进行精细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识别;(2)以刻画主要储层为中心,通过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储层物性计算方法,刻画储层物性分布特征;(3)对烃源岩、盖层、地层压力、构造条件,运移动力等成藏地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厘定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最主要地质因素;(4)通过建立测井解释图版,建立吴堡地区气层、气水层、含气(水)层和干层的定量判断依据,运用阿尔奇公式预测吴堡地区储层含气饱和度,并结合测井解释图版划分气、水、干层;(5)最后对储层气水分布进行预测,建立吴堡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模式。本论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吴堡地区盒8段和山2段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有利储集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盒8段和山2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降低95%。(2)岩心测试和测井资料拟合均显示,在所有储层中,盒8段和山2段这两段储层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其孔隙度在10%以下,地面的渗透率在1×10-3μm2以下。本次研究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级,物性条件依次递减。初步认为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中的Ⅰ级和Ⅱ级为有效储层。盒8段储层物性优于山2段,以盒8下段物性最好,且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多以Ⅰ和Ⅱ级储层为主,山2段致密砂岩储层则以Ⅱ级为主。(3)研究区烃源岩厚度大且成熟度高;盖层封闭性好,通过剩余压力计算,上石盒子组作为直接盖层,对下伏地层有足够的封盖能力;(4)研究区地层水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是含油的良好标志,但是钠氯系数和脱硫系数表明,地层水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影响较大,地层封闭性差,存在保存条件差的成藏风险。(5)生烃增压为盒8段次生气藏中致密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动力,当生烃压力克服盒8段毛细管力后,致密气在储层聚集成藏。(6)通过测井资料分析发现,研究区整体气水分布与构造部位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指示岩性气藏为主的成藏特征。计算表明盒8段含气性优于山2段,北部含气性优于南部。
李国璋[5](2020)在《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客观确定合采产层组中不同产层的产气贡献,是提高多类型煤系气合采效益的首要基础。面向这一产业迫切需求,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气生产地质特征,探索了合采过程中气水分配规律及层间干扰机制,建立了合采贡献预测数学模型。分析测井响应,结合煤与岩石的变温变压电阻率、含水声波及等温吸附实验,建立了煤系储层物性和含流体性解释模型,据此分析了煤系致密砂岩气与煤层气合采地质特征。建立了煤层气与煤系致密气合采的产水量模型,结合敏感性实验,构建了合采储层兼容敏感性评价方法。认为适应于合采的临界生产压差(上限)、临界矿化度(下限)对于4+5#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砂岩的组合分别为58 MPa和30000ppm,对于8+9#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的合采组合分别为5 MPa和3000040000ppm。开展变进气压力及渗透率的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合采过程中气体流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层间干扰发生机制,建立了合采产层组中单层储层压力贡献率、渗透率贡献率与层间干扰强度的数值关系。发现在煤层气与煤系致密砂岩气的三层合采过程中,只有当低压层的储层压力贡献率>28%及低渗层的渗透率贡献率>16%时,层间干扰才不会发生。挖掘研究区不同合采产层组生产信息,识别出解吸型、解吸-游离型、游离-解吸型、游离型四种合采产气曲线类型,进而建立了基于分峰拟合的产气贡献劈分方法,确定了典型井合采产层组中游离气与吸附气的产量贡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煤系致密气-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煤与砂岩不同空间叠置组合下同井接替合采过程中产气量的动态变化,发现煤层与砂岩层的渗透率、排采影响半径差异以及煤层临界解吸压力是影响合采产量贡献率的关键因素。
刘继龙[6](2020)在《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文中认为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日益深入,火山岩油气藏已发展为油田勘探开发的热点。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岩性和孔隙结构复杂、含水饱和度高,造成储层流体性质评价困难,因此,建立适用于该地区储层综合解释方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营城组砂砾岩作为标准层,对全区进行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岩石薄片资料,确定研究区储层主要有安山质(沉)火山岩以及流纹质(沉)火山岩两大类岩性,优选了 10条测井曲线,建立了火二段8个岩性识别图版,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理论、决策树理论以及随机森林理论建立了火山岩细分岩性识别模型,并优选随机森林模型作为研究区火山岩的岩性识别模型,并对储层岩性进行了识别,符合率为92.3%。利用电成像处理技术确定孔隙度分布谱,利用核磁处理技术将T2谱转化为伪毛管压力曲线,实现了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描述;根据伪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分岩性确定了3种储层类型,优选常规以及特殊测井曲线,建立了 10个火山岩储层类型识别图版,确定了火山岩储层分类方法及标准,完成了研究区储层类型识别;对储层进行四性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气水层识别的敏感曲线,建立了5个安山质(沉)火山岩流体识别图版以及3个流纹质(沉)火山岩流体识别图版;分别确定了安山质(沉)火山岩以及流纹质(沉)火山岩的岩石骨架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曲线与岩心分析数据回归的方法分岩性建立了中子-密度组合或密度-核磁组合孔隙度解释模型,利用渗透率与孔隙度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渗透率解释模型。利用核磁数据中束缚水饱和度与渗透率回归的方法确定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岩电实验研究表明火山岩岩电规律在双对数坐标上呈现非阿尔奇特征,它是由火山岩复杂孔隙结构引起的。针对火山岩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核磁实验分析数据以及压汞实验数据,确定了各种不同孔隙组分的孔隙半径,将孔隙组分划分为微孔、小孔、中孔、大孔,确定了不同孔隙类型下不同孔隙组分的T2界限值以及不同T2界限所对应的孔隙度,利用有效介质导电理论描述小孔、中孔、大孔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火山岩储层的改进有效介质导电模型。同时,还建立了改进阿尔奇方程和孔隙几何形态导电模型。对比分析改进有效介质导电模型、改进阿尔奇方程以及孔隙几何形态导电模型的处理结果,表明改进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解释结果更好。利用建立的火山岩储层综合解释方法,处理与解释了 36 口探井,解释符合率为95.0%,为本研究区域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陈仁杰[7](2020)在《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表明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岩石种类多样,发育多种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复杂,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参数计算和储层流体识别困难。因此,有必要开展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以落实致密气资源发展潜力,并为储量预测提供支持。针对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地质特征,基于岩心薄片和测井信息,明确了沙三段和沙二段储层岩石类型为砂岩和砂砾岩,沙一段储层岩石类型为安山质沉火山角砾岩和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并分析了不同岩性的常规、ECS、自然伽马能谱、成像等测井响应特征,利用直方图法分别优选出了沙三段和沙二段、沙一段储层的4条和11条岩性识别敏感测井曲线,基于敏感测井响应分别建立了两个目的层段的3个和15个岩性定性识别图版,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压汞、核磁实验分析数据,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划分出了3类火山岩储层类型,优选储层类型敏感参数,建立了6个安山质沉火山角砾岩和4个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储层类型识别图版;利用试油资料、岩心分析孔渗数据,结合常规测井资料,确定了砂岩(砂砾岩)3类储层分类物性界限,建立了3个砂岩(砂砾岩)储层类型识别图版,应用结果表明储层类型识别效果较好;基于试气生产数据,结合测井、气测录井等资料,分析了储层四性关系,优选出了流体识别敏感测井参数,对沙三段和沙二段砂岩(砂砾岩)储层建立了5个流体识别图版,对沙一段沉火山角砾岩储层建立了5个流体识别图版,与试油结果对比,定性识别符合率达到80%;基于岩心分析数据和常规测井信息,分岩性建立了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利用压汞实验数据结合研究区气藏剖面资料,采用J函数法建立了储层束缚水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基于岩电规律分析结果,针对沉火山角砾岩孔隙结构复杂性,根据等效岩石元素理论、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建立了沉火山角砾岩储层饱和度模型,对比分析表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饱和度解释效果最好;针对砂岩(砂砾岩)孔隙结构复杂和含泥特征,引用改进的印度尼西亚方程,给出了基于改进印度尼西亚方程的砂岩(砂砾岩)储层饱和度模型。利用本文建立的测井评价方法实际解释了研究区29口井,并将定性、定量解释结果与试气生产数据进行对比,解释符合率为83.3%。表明建立的解释方法适用于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测井评价。
乔俊程[8](2020)在《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对象,但与常规天然气相比,致密砂岩的气水分布关系非常复杂,这种复杂的气水分布关系严重制约了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因此研究致密砂岩的气水分布特征、主控因素及成因机制对于指导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藏为典型研究对象,采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微米CT和非常规油气运移聚集模拟实验与测试方法,从砂体(层)—岩心—孔喉多尺度综合研究了致密砂岩的气水分布特征、主控因素及成因机制。论文首先通过致密砂岩气藏的沉积储层、测井地质和天然气地质研究,确定了砂体(层)尺度下气水分布关系、类型和特征,探讨了气水分布的宏观地质主控因素;第二,开展了地质条件下,真实致密砂岩岩心气驱水物理模拟,揭示了岩心尺度气水分布形成过程、临界条件及天然气聚集特征;第三,结合核磁共振、高压压汞和微米CT,探讨了孔隙结构和流体赋存特征对气水分布的影响机制;最后,综合生烃史和天然气充注期以及气水界面形成和迁移的动力学机制,确定了不同气水分布关系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孔喉—岩心—砂体多尺度气水分布的成因机制。致密砂岩中存在气水倒置型、残余水型和边、底水型三种气水分布类型。气水倒置型在单井上主要表现为沿垂向向上出现气层—气水同层—水层的气水变化,在剖面和平面上表现为由低部位至高部位出现气区—气水过渡区—水区的气水变化。残余水型和边、底水型在单井上分别表现出沿垂向向上出现气水同层—气层和水层—气层的气水变化,残余水型在剖面和平面上表现为气区为主,气水过渡区零散分布于构造低部位的特征,边、底水型表现为水区连片集中分布于构造低部位的特征。生烃强度、储层物性和源储压差是砂体(层)尺度下气水分布的三个主控因素。其中,生烃强度是气水分布的物质因素,生烃强度25×108m3/km2基本控制了气藏含气范围;储层物性是气水分布的赋存因素,孔隙度7.2%、渗透率0.41mD控制了含气区和水区的边界。源储压差是气水分布的动力因素,源储压差18.5MPa是含气区和水区的动力界限。在生烃强度控制气藏含气范围和含气性条件下,储层物性与源储压差分布的耦合关系及其变化决定了气水分布关系、类型和样式。岩心尺度下致密砂岩渗透率与充注动力耦合控制了气水分布形成过程及临界条件,决定了气水分布类型及其含气饱和度增长过程与大小。气水倒置型气水分布多形成于低渗储层中,渗透率0.38mD是其形成的物性上限,其一般表现出低含气性、含气饱和度快速增长的特征;残余水型和边、底水型气水分布一般形成于相对高渗储层中,含气性较高,存在快速增长—稳定和缓慢增长—稳定两种含气饱和度增长模式。孔隙结构和微观流体赋存特征控制了气水渗流特征和渗流能力,决定了气水分布类型的形成条件与含气潜力。随孔喉半径增大,连通性变好,可动毛管水比例升高,气水倒置的临界充注压力与残余水与边、底水形成的临界压力条件降低,含气饱和度增大。因此,大孔中粗喉型孔隙结构易于形成高含气性的残余水型与边、底水型气水分布,中小孔中细喉型孔隙结构易于形成低含气性的气水倒置型气水分布。综合气水分布关系形成过程、气水界面处动力学机制及生烃史与天然气充注史的研究,认为气水倒置的形成主要经历了早侏罗世(210Ma~200Ma)天然气充注—气水倒置形成、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200Ma~100Ma)气水界面推进—气水倒置扩张和晚白垩世(100Ma)至今气水倒置定型三个阶段,而上气下水的形成主要经历了早侏罗世天然气充注、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天然气稳定运移—上气下水形成和晚白垩世至今上气下水定型三个阶段。砂层、岩心和孔喉尺度的耦合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气水分布具有“孔隙结构和微观流体赋存特征决定形成条件与含气潜力,充注动力与渗透率耦合控制形成过程、类型及天然气聚集特征,源储压差与物性耦合影响分布关系与样式”的成因机制。
白云云[9](2019)在《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相控性”,微纳米孔隙发育、井筒积液严重,开发难度大,厘清差异成岩相微观孔渗特征以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苏里格气田苏48区盒8段为例,综合运用沉积岩石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和油层物理等学科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和图像与非图像显示手段,对不同成岩相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和气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盆地成藏背景、物源以及沉积微相进行阐述,其次对储层差异性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成岩相命名及测井参数表征;综合利用X-衍射、阴极发光、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气水相渗等实验,对不同成岩相微纳米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阐明了影响储层孔渗性能和气水分布微观赋存特征的主控因素;最后通过对不同成岩相的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为寻找有利区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综合利用孔隙类型、自生粘土矿物和成岩强度系数,将研究区盒8段储层划分为四类成岩相,中等压实石英弱加大粒间孔溶蚀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低GR、高AC、中等-低RLLD、低DEN;中等压实高岭石胶结晶间孔溶蚀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低GR、中-高AC、中RLLD、低DEN;中等—强压实碳酸盐胶结微孔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中-高GR、中-低AC、高RLLD、中等DEN和强压实中等胶结致密相测井响应特征为高GR、低AC、低RLLD,高DEN。(2)中等压实石英弱加大粒间孔溶蚀相属于优质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3.49%,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和溶孔--粒间孔,平均喉道半径1.607μm,排驱压力平均为0.34MPa,孔喉比为112.08;束缚水饱和度低,常规气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2.8%。(3)中等压实高岭石胶结晶间孔溶蚀相属于有利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3.11%,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和溶孔--粒间孔,平均喉道半径0.9625μm,排驱压力平均为0.59MPa,孔喉比为168.762;束缚水饱和度中等,常规气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2.12%。(4)中等—强压实碳酸盐胶结微孔相属于较好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1.44%,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溶孔和微孔—溶孔;平均喉道半径0.706μm,排驱压力平均为1.61MPa,孔喉比为215.66;束缚水饱和度高,常规水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1.3%。(5)强压实中等胶结致密相成岩相品质最差。其特征参数为:面孔率为0.73%,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平均孔隙半径只有11μm;平均喉道半径0.512μm,排驱压力平均为3.01MPa,孔喉比为259.567;可动流体饱和度小于20%,束缚水饱和度最高,常规水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0.5%。(6)成岩相品质与生产动态有很好的响应特征,成岩品质好的属于中—高产气井,稳产时间长;成岩品质较好的属于中产稳产气井,后期产水量上升;成岩品质一般属于低产气水井,稳产时间长;成岩品质差的气水干扰强,产能低,甚至无产能。
张鹏[10](2019)在《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蕴藏丰富的致密油资源,主力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长8、长9等油层组,相对而言长7的勘探开发较晚,油田动、静态数据较少,对长7致密油储集层各方面的分析研究相对薄弱,阻碍了油田的勘探开发进程以及开发效果。基于此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定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岩心观察、物性、粒度图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CT扫描、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油水相渗、核磁共振、启动压力梯度、岩石力学等分析测试技术实验,综合研究定边长7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油水渗流特征、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等影响因素,在这些基础上确定了储层动用物性下限及储层主控因素,同时建立了储集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并进行了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定边长7致密油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为主,长7下部湖泥微相较发育。储层岩性以灰黑色、灰色、灰白色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发育长石溶孔和粒间孔,其次是岩屑溶孔,另有极少量晶间孔、微裂隙。同时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为主,管束状、缩颈喉道次之。(2)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依据高压压汞排驱压力及物性参数,将毛管压力曲线分为4类,Ⅰ类低排驱压力-微-微细喉道型、Ⅱ类低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Ⅲ类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Ⅳ类中高排驱压力-纳米吸附孔道型;依据恒速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与孔隙、喉道、总进汞饱和度的匹配关系,将曲线形态划分为孔隙区、孔喉过渡区、喉道区。当汞进入连通性差或不连通的孔道喉道时,毛管压力上升,进汞量主要受到喉道及微孔的制约,喉道区的进汞量大小决定了总孔喉进汞量,加强喉道的研究对致密油藏来说至关重要。综合运用经验统计法、饱和度与孔隙度关系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手段确定了研究区致密储层的物性动用下限值,孔隙度为6.5%、渗透率为0.04×10-3μm2。(3)参照可动流体饱和度评价标准对储集层分类,以Ⅲ类储层为主,V类次之。T2截止值范围为1.70ms13.67ms,平均为5.78ms,可动流体饱和度低,平均为33.04%。离心前、后T2谱曲线形态都以双峰为主,离心后曲线形态主要分布在T2截止值左侧区间。(4)基于核磁共振理论,推导出了核磁共振T2值与孔喉半径的对应关系,取对数线性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幂函数的常数项值,建立了核磁共振T2谱转化成孔喉半径的新方法;并通过延长致密油藏核磁共振数据与恒速压汞孔喉半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核磁共振研究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好。(5)根据油水相渗曲线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Ⅰ型Kro上凹-Krw下凹型、Ⅱ型Kro上凹-Krw直线型、Ⅲ型Kro-Krw上凹型。Ⅰ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48.44%,开发效果好;Ⅱ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43.19%,应加大无水期的研究力度,开发效果略好;Ⅲ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36.26%,开发效果差。(6)提出了致密油“八元综合分类系数”法,同时Ⅰ类储层Feci>8,Ⅱ类储层3<Feci≤8,Ⅲ类储层-2<Feci≤3,Ⅳ类储层Feci≤-2。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数据对致密油藏储层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可靠性较高,所建立的致密油储层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综合储集层“八元综合分类系数”定量分析控制区域与沉积相分布规律及控制特征定性分析共同作用绘制了Y区块的致密油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图,主要以三类致密油储集层为主。
二、孔隙结构指数在鄂尔多斯中部气田气水识别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孔隙结构指数在鄂尔多斯中部气田气水识别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靖边气田X井区马五1+2气藏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岩气藏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层与微构造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X井区地质特征 |
2.1.2 地层发育特征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地层划分依据 |
2.2.2 地层划分方法 |
2.2.3 地层对比 |
2.3 微构造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特征 |
3.1 相标志 |
3.1.1 岩芯描述中的相标志 |
3.1.2 古生物标志 |
3.1.3 测井相标志 |
3.2 沉积相划分 |
3.3 单井沉积微相特征 |
3.4 连井沉积微相特征 |
3.5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 |
4.1.2 岩石组分 |
4.2 储集空间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储层裂缝类型 |
4.2.3 溶蚀孔洞 |
4.3 成岩作用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演化序列 |
4.4 物性特征 |
4.4.1 X井区各小层孔、渗特征 |
4.4.2 马五_(1+2)段孔渗关系 |
第五章 气水层综合识别方法 |
5.1 产层分类原则 |
5.2 典型气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
5.2.1 气层测井响应特征 |
5.2.2 气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
5.2.3 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
5.3 利用储层孔、渗特征分析法 |
5.4 电阻率-声波时差交会图法 |
5.5 视波阻抗-电阻率交会图法 |
第六章 气藏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
6.1 气水分布规律 |
6.1.1 单井气、水井垂向分布特征 |
6.1.2 气藏剖面特征 |
6.1.3 气、水平面分布特征 |
6.2 不同气水分布模式下气井生产特征 |
6.3 气藏分布主控因素 |
6.3.1 残余地层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6.3.2 构造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6.3.3 成岩作用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6.3.4 岩溶古地貌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 ——以小城子气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气藏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气藏特征 |
2.5.1 温度压力 |
2.5.2 流体性质 |
2.5.3 产能特征 |
2.5.4 目的层段气藏特征 |
2.6 气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3.1 储层四性特征 |
3.1.1 储层岩性 |
3.1.2 储层物性 |
3.1.3 储层电性 |
3.1.4 储层含气性 |
3.2 储层四性关系 |
第四章 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 |
4.1 流体性质敏感性测井参数分析 |
4.2 常规测井识别法 |
4.2.1 三孔隙度差值~比值法 |
4.2.2 曲线重叠法识别气层 |
4.2.3 两参数交会图版识别气层 |
4.2.4 视弹性模量系数法 |
4.2.5 阵列感应曲线差异参数法 |
4.3 偶极横波测井识别法 |
4.3.1 纵波时差与横波时差重叠法 |
4.3.2 泊松比与体积压缩系数重叠法 |
4.4 核磁T_2谱识别法 |
4.5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图版法 |
4.6 气层识别因子法 |
第五章 测井二次精细解释 |
5.1 测井系列标准化 |
5.1.1 关键井与标准层的确定 |
5.1.2 直方图法标准化 |
5.2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
5.2.1 泥质含量模型 |
5.2.2 孔隙度模型 |
5.2.3 渗透率模型 |
5.2.4 饱和度模型 |
5.3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 |
5.4 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 |
第六章 产建潜力层筛选 |
6.1 潜力层整体评价 |
6.2 单井措施方案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苏里格气田西区储层岩石物理相分类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砂岩研究现状 |
1.2.2 苏里格气田西区研究现状 |
1.2.3 岩石物理相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特色 |
第二章 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储层岩性及物性特征 |
2.2.1 岩石学特征 |
2.2.2 储层物性特征 |
2.3 储层沉积相特征 |
2.3.1 沉积相标志 |
2.3.2 沉积微相特征 |
第三章 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
3.1 成岩作用类型 |
3.1.1 机械压实作用 |
3.1.2 化学压溶作用 |
3.1.3 胶结作用 |
3.1.4 交代作用 |
3.1.5 溶蚀作用 |
3.2 成岩演化特征 |
3.2.1 成岩阶段 |
3.2.2 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特征 |
3.3 成岩相特征 |
3.3.1 成岩相类型 |
3.3.2 不同成岩相测井曲线特征 |
第四章 不同成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孔隙组合类型 |
4.1.3 孔隙图像特征 |
4.1.4 喉道类型 |
4.2 高压压汞表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4.2.2 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2.3 不同成岩相孔隙结构结构特征参数 |
4.3 恒速压汞表征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
4.3.1 实验样品与结果 |
4.3.2 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第五章 不同成岩相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
5.1 核磁共振实验 |
5.1.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2 不同成岩相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5.1.3 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5.2 气水相渗实验 |
5.2.1 相渗实验参数特征 |
5.2.2 相渗曲线特征 |
5.2.3 不同成岩相样品的相渗特征 |
5.2.4 相渗实验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岩石物理相类型及有利区筛选 |
6.1 岩石物理相分类 |
6.2 储层分类评价 |
6.2.1 划分参数 |
6.2.2 不同岩石物理相的物性表征 |
6.3 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有利区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 发表学术论文 |
2.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4)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勘探历程及现状 |
1.2.2 成藏模式与气藏类型研究现状 |
1.2.3 测井地质学发展现状 |
1.2.4 吴堡地区地质特征认识及勘探开发现状 |
1.2.5 吴堡地区勘探存在问题及挑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构造和地层概况 |
2.1 区域沉积构造及演化 |
2.1.1 区域构造格局 |
2.1.2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史 |
2.2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精细层序识别 |
2.2.1 区域晚古生代地层划分 |
2.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基本原则 |
2.2.3 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和微相特征 |
3.1 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
3.1.1 沉积相标志分析 |
3.1.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2 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 |
3.3 主要储层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致密储层特征和有效储层识别 |
4.1 致密储层定义 |
4.2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
4.2.1 致密储层岩石学和微观结构特征 |
4.2.2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
4.2.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
4.3 储层的测井特征分析 |
4.3.1 储层测井解释 |
4.3.2 储层测井参数分布特征 |
4.3.3 储层物性平面特征 |
4.4 储层分类及有效储层区域识别 |
第五章 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影响因素 |
5.1 致密气成藏的烃源岩条件 |
5.2 致密气成藏的保存条件 |
5.2.1 盖层对致密气保存的控制作用 |
5.2.2 现今构造条件对致密气富集的影响 |
5.2.3 地层水特征 |
5.3 致密气成藏的储层条件 |
第六章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机理 |
6.1 成藏期次与成岩耦合 |
6.2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运移动力特征 |
6.3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与致密气运移模式 |
6.3.1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 |
6.3.2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运移模式 |
第七章 吴堡地区主要储层天然气分布特征和成藏模式 |
7.1 盒8段和山2段天然气分布特征 |
7.1.1 气水层识别 |
7.1.2 典型井重点储层段气水层识别 |
7.1.3 气水层分布剖面特征 |
7.1.4 气水层平面分布及其与优势储层关系 |
7.2 上古生界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作者简介 |
(5)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实物工作量 |
2 煤系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
2.2 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
2.3 煤系气生储盖及其组合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小结 |
3 煤系气储层地质属性 |
3.1 煤系气储层流体压力 |
3.2 煤系气储层孔隙度 |
3.3 煤系气储层渗透率 |
3.4 煤系气储层含气性 |
3.5 小结 |
4 煤系气合采地质条件兼容性 |
4.1 储层敏感性分析 |
4.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
4.3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
4.4 小结 |
5 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判识 |
5.1 基于产气曲线的产层贡献判识 |
5.2 合采产能及产层贡献预测 |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
0.2.1 岩性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0.2.2 孔隙结构划分以及优质储层划分识别标准研究进展 |
0.2.3 流体定性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0.2.4 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区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 |
1.1 标准层标准值的确定 |
1.2 标准化处理效果评价 |
第二章 火二段储层岩性识别方法 |
2.1 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
2.2 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 |
2.2.1 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图版及标准的建立 |
2.2.2 火山岩岩性图版解释结果 |
2.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 |
2.4 基于决策树的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 |
2.5 基于随机森林的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 |
2.6 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对比评价 |
2.6.1 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优选 |
2.6.2 火山岩岩性解释评价 |
第三章 火山岩储层类型划分和识别方法 |
3.1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参数提取 |
3.1.1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电成像参数提取 |
3.1.2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核磁参数提取 |
3.2 火山岩储层类型识别方法 |
3.2.1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类型 |
3.2.2 火山岩储层类型测井识别图版及标准 |
3.2.3 火山岩储层类型识别结果评价 |
第四章 火山岩储层流体测井定性识别方法 |
4.1 火山岩储层四性关系分析 |
4.2 火山岩储层流体定性识别图版及标准 |
4.2.1 安山质(沉)火山岩储层流体定性识别图版及标 |
4.2.2 流纹质(沉)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图版及标准 |
第五章 火山岩储层流体测井定量解释方法 |
5.1 孔隙度计算模型 |
5.1.1 岩石骨架参数的确定 |
5.1.2 安山质(沉)火山岩储层孔隙度计算模型 |
5.1.3 流纹质(沉)火山岩储层孔隙度计算模型 |
5.2 渗透率计算模型 |
5.2.1 安山质(沉)火山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 |
5.2.2 流纹质(沉)火山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 |
5.3 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5.4 饱和度计算模型 |
5.4.1 火山岩储层低含气饱和度成因分析 |
5.4.2 岩电规律研究 |
5.4.3 改进阿尔奇方程 |
5.4.4 孔隙几何形态电导率模型 |
5.4.5 改进的有效介质电导率模型 |
5.5 饱和度模型优选 |
5.5.1 XX12井的饱和度模型优 |
5.5.2 XX4井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第六章 应用效果分析 |
6.1 XX12井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6.2 XX10井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6.3 XX4井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7)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致密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0.2.1 岩性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0.2.2 储层类型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0.2.3 致密储层流体性质定性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0.2.4 致密储层定量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岩性识别方法 |
1.1 储层岩性特征 |
1.2 沙三段和沙二段储层岩性识别 |
1.2.1 砂岩和砂砾岩测井响应特征 |
1.2.2 砂岩和砂砾岩岩性识别敏感测井响应优选 |
1.2.3 砂岩和砂砾岩测井识别图版及标准 |
1.3 沙一段储层岩性识别 |
1.3.1 沉火山角砾岩测井响应特征 |
1.3.2 沉火山角砾岩岩性识别敏感测井响应优选 |
1.3.3 沉火山角砾岩测井识别图版及标准 |
1.4 岩性识别方法应用效果评价 |
1.4.1 砂岩和砂砾岩岩性识别应用效果 |
1.4.2 沉火山角砾岩岩性识别应用效果 |
第二章 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类型划分和识别方法 |
2.1 沙三段和沙二段储层类型识别方法 |
2.1.1 砂岩和砂砾岩储层类型划分 |
2.1.2 砂岩和砂砾岩储层类型识别 |
2.2 沙一段储层类型识别方法 |
2.2.1 沉火山角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类型划分 |
2.2.2 沉火山角砾岩储层类型识别 |
2.3 储层类型识别方法应用效果评价 |
2.3.1 砂岩和砂砾岩储层识别应用效果 |
2.3.2 沉火山角砾岩储层识别应用效果 |
第三章 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流体性质定性识别方法 |
3.1 储层四性关系分析 |
3.2 沙三段和沙二段砂岩(砂砾岩)储层流体定性识别 |
3.2.1 砂岩(砂砾岩)储层流体敏感测井响应优选 |
3.2.2 砂岩(砂砾岩)储层流体定性识别图版及标准 |
3.3 沙一段沉火山角砾岩储层流体定性识别 |
3.3.1 沉火山角砾岩储层流体敏感测井响应优选 |
3.3.2 沉火山角砾岩储层流体定性识别图版及标准 |
第四章 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参数解释方法 |
4.1 确定储层泥质含量 |
4.2 确定储层孔隙度 |
4.2.1 确定岩石骨架参数 |
4.2.2 砂岩和砂砾岩储层孔隙度计算模型 |
4.2.3 安山质沉火山角砾岩储层孔隙度计算模型 |
4.2.4 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储层孔隙度计算模型 |
4.3 确定储层渗透率 |
4.3.1 砂岩和砂砾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 |
4.3.2 安山质沉火山角砾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 |
4.3.3 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 |
4.4 确定储层束缚水饱和度 |
4.4.1 J函数与含水饱和度关系 |
4.4.2 含水饱和度与气柱高度关系式 |
4.4.3 确定自由水面高度 |
4.4.4 计算储层束缚水饱和度 |
第五章 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饱和度解释方法 |
5.1 致密气储层低含气饱和度成因分析 |
5.2 岩电规律研究 |
5.2.1 安山质沉火山角砾岩岩电规律研究 |
5.2.2 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岩电规律研究 |
5.3 沉火山角砾岩储层饱和度模型 |
5.3.1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模型 |
5.3.2 等效岩石元素导电模型 |
5.3.3 阿尔奇方程 |
5.3.4 饱和度模型的优选 |
5.4 基于改进印度尼西亚方程的砂岩(砂砾岩)储层饱和度模型 |
第六章 应用效果分析 |
6.1 砂岩(砂砾岩)储层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6.2 安山质沉火山角砾岩储层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6.3 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储层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8)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特征 |
1.3.2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影响因素 |
1.3.3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成因 |
1.3.4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 致密砂岩气藏基本特征 |
2.2.1 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条件 |
2.2.2 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征 |
2.2.3 致密砂岩含气性及含气饱和度分布特征 |
2.3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关系、分布类型及其特征 |
2.3.1 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层精细解释和识别 |
2.3.2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关系及其分布特征 |
2.3.3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类型及其特征 |
第3章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宏观地质影响因素 |
3.1 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烃强度对气水分布关系的影响 |
3.1.1 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烃强度 |
3.1.2 有效烃源岩分布与生烃强度对气水分布关系的影响 |
3.2 沉积微相和有效砂体展布对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影响 |
3.2.1 储层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3.2.2 沉积微相与砂体厚度对气水分布关系的影响 |
3.3 储层物性对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影响 |
3.3.1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分布与气水分布关系 |
3.3.2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对气水分布关系及类型的影响 |
3.4 源储组合对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影响 |
3.4.1 源储组合特征及其分布 |
3.4.2 源储组合特征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3.5 源储压差对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影响 |
3.5.1 异常压力特征与源储压差分布 |
3.5.2 源储压差分布及其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3.5.3 生烃强度、储层物性和源储压差对气水分布的耦合控制作用 |
第4章 岩心尺度下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 |
4.1 致密砂岩气水倒置气水分布关系物理模拟研究 |
4.1.1 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实验条件与参数 |
4.1.2 气水倒置气水分布关系形成过程与机理分析 |
4.1.3 气水倒置气水分布关系形成的临界条件判识 |
4.2 致密砂岩上气下水气水分布关系物理模拟研究 |
4.2.1 实验方法 |
4.2.2 致密砂岩上气下水气水分关系形成过程与机理分析 |
4.2.3 致密砂岩上气下水气水分布关系形成的临界条件判识 |
4.3 致密砂岩气藏不同气水分布关系的含气饱和度增长机理 |
4.3.1 致密砂岩含气饱和度增长特征与模式 |
4.3.2 致密砂岩不同气水分布关系形成的含气饱和度增长特征 |
4.3.3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关系含气饱和度的影响因素 |
4.3.4 致密砂岩不同气水分布关系的含气饱和度分析与预测 |
第5章 孔隙—孔喉尺度下致密砂岩微纳米孔喉结构对气水分布的影响机制 |
5.1 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孔喉结构特征 |
5.1.1 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孔喉结构表征 |
5.1.2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气水赋存特征表征 |
5.1.3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成因类型 |
5.1.4 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空间分布与孔喉连通性 |
5.1.5 致密砂岩储层孔喉半径分布特征 |
5.1.6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类型 |
5.2 致密砂岩微纳米孔喉结构特征对气水分布形成影响 |
5.2.1 微纳米孔喉结构对气水分布关系形成过程的影响 |
5.2.2 微纳米孔喉网络孔隙结构特征对气水分布类型的影响 |
5.2.3 微纳米孔喉结构对气水分布关系的含气饱和度的影响 |
5.3 致密砂岩微纳米孔喉流体赋存机理及其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5.3.1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流体赋存的研究方法 |
5.3.2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流体赋存特征 |
5.3.3 致密砂岩微观流体赋存的影响因素 |
5.3.4 致密砂岩微观流体赋存特征对气水分布类型的影响 |
第6章 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形成机理与形成模式 |
6.1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动力学特征 |
6.1.1 天然气运移的阻力分析 |
6.1.2 天然气运移的浮力分析 |
6.1.3 不同气水分布关系气水界面处动力学特征分析 |
6.2 致密砂岩不同气水分布关系的形成过程 |
6.2.1 气水倒置气水分布关系的形成过程 |
6.2.2 上气下水气水分布关系的形成过程 |
6.3 致密砂岩气水分布的形成机制 |
6.3.1 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 |
6.3.2 致密砂岩气藏孔喉—岩心—砂体(层)尺度成因机制 |
6.3.3 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的天然气聚集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成岩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孔隙表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孔隙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案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质概况 |
2.2 小层划分 |
2.3 沉积特征 |
2.4 物源分析 |
2.5 成藏特征 |
第三章 成岩作用研究 |
3.1 成岩作用类型 |
3.1.1 压实作用 |
3.1.2 胶结作用 |
3.1.3 交代作用 |
3.1.4 溶蚀作用 |
3.1.5 微裂隙作用 |
3.2 成岩阶段及特征 |
3.2.1 成岩阶段划分 |
3.2.2 成岩阶段演化特征 |
3.3 成岩作用影响因素 |
3.4 成岩过程孔隙定量演化 |
3.5 成岩相分类及测井识别 |
3.5.1 成岩相分类及特征 |
3.5.2 不同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
第四章 不同成岩相储层岩石及物性特征 |
4.1 储层学特征 |
4.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2 不同成岩相岩石学特征 |
4.2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
4.2.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4.2.2 不同成岩相物性相关性 |
4.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 |
4.3.1 宏观非均质性 |
4.3.2 不同成岩相宏观非均质性 |
第五章 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特征 |
5.1 储层孔喉特征研究 |
5.1.1 孔隙及喉道特征 |
5.1.2 不同成岩相孔隙和喉道特征 |
5.2高压压汞实验 |
5.2.1 实验原理及孔隙分类 |
5.2.2 不同成岩相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5.2.3 不同类型成岩相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
5.3恒速压汞实验 |
5.3.1 实验原理 |
5.3.2 不同成岩相孔喉进汞特征 |
5.3.3 不同成岩相孔隙结构特征 |
第六章 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
6.1 核磁共振测试 |
6.1.1 实验原理及结果 |
6.1.2 不同成岩相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6.1.3 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6.2 气水相渗实验 |
6.2.1 相渗曲线形态特征 |
6.2.2 典型成岩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6.2.3 束缚水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不同成岩相气水分布及生产特征研究 |
7.1 研究区地层水赋存特征 |
7.1.1 研究区地层水赋存状态 |
7.1.2 含水对气田开发的影响 |
7.2 不同成岩相气水赋存特征 |
7.2.1 物性对气水分布影响 |
7.2.2 毛细管力对气水分布影响 |
7.3 不同成岩相生产动态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致密油储层划分方法 |
1.2.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1.2.3 微观渗流特征 |
1.2.4 致密油储层评价 |
1.2.5 研究区目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基本特征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质背景 |
2.1.2 研究区地层划分 |
2.1.3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1 储层岩石学类型 |
2.2.2 碎屑成分及特征 |
2.2.3 填隙物特征 |
2.3 储层物性特征 |
2.3.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
2.3.2 物性相关性分析 |
2.3.3 储层物性与产能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3.1 储层孔喉类型 |
3.1.1 孔隙类型 |
3.1.2 孔隙组合类型 |
3.1.3 喉道类型 |
3.2 高压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
3.2.1 毛管压力曲线类型及特征 |
3.2.2 微观孔喉参数特征 |
3.2.3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3.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
3.3.1 实验样品信息 |
3.3.2 孔隙结构类型特征 |
3.3.3 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3.3.4 毛管曲线特征 |
3.4 压汞实验对比分析 |
3.5 储层物性下限确定 |
3.6 小结 |
第四章 储集层微观渗流特征 |
4.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1 实验原理及样品信息 |
4.1.2 实验结果 |
4.1.3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r转化 |
4.1.4 可动流体特征影响因素 |
4.2 油水相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
4.2.1 实验结果 |
4.2.2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
5.1 评价参数选择 |
5.2 定量建立致密储层评价分类标准及储层评价 |
5.3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孔隙结构指数在鄂尔多斯中部气田气水识别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靖边气田X井区马五1+2气藏分布规律研究[D]. 雷倩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 ——以小城子气田为例[D]. 杨珺茹.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3]苏里格气田西区储层岩石物理相分类及其应用[D]. 崔哲治. 西北大学, 2020(02)
- [4]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D]. 麻书玮. 西北大学, 2020(01)
- [5]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D]. 李国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D]. 刘继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W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D]. 陈仁杰.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D]. 乔俊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9]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D]. 白云云. 西北大学, 2019(04)
- [10]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D]. 张鹏.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