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钟晋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钟晋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同时信息大爆发也对传统技术和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档案管理面对的数据量激增,对单位的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先介绍档案与大数据,进一步分析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探索了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前言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指企业以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现有档案进行资源化和数字化,即将纸质文件通过扫描、微缩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转化为数字档案室的电子资源;二是实现企业档案的网络化和管理利用一体化,建立高度共享的服务平台。因此,本文探索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档案与大数据

档案本身就是一种原始记录,是各单位运营过程中管理痕迹的物质载体,该载体从表现形式看有文字、图纸、图形、图像、声音、影像、多媒体,包括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子文件、电子数据,再到目前的纸介质数字化等等,形式多种多样、记录方式多样化,从这点来看档案也符合大数据的特征。随着业务量的扩张,技术的更新换代,日积月累,数据量越来越庞大,电子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也日益膨胀,网络环境中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日趋渐高。信息化办公条件下,要求办理速度越来越快、使用要越来越方便,尤其是在为社会大众服务和民生问题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要及时方便快捷地提供使用相关数据,需整合各方数据,这对数据结构、数据筛选、数据提炼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的是大数据的整合使用能力,这与档案编研属同一原理[1]。

2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标准就目前来说,虽然很多企业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档案信息建设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也没有实现规范化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个企业之间还缺乏交流协作的精神,信息资源共享的手段也不高。

2.2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从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较高的档案管理技能,同时,其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要求也较高。现实中,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多数并不是档案管理相关专业出身,虽然在长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但是计算机技术仅限于简单的应用,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由此导致在建设信息化的人事档案过程中,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信息的检索和录入,致使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

2.3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安全风险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难以规避的,这也是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在信息化档案的建设中,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现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2.4没有实现对信息档案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

在大多数企业中,对于企业信息档案的利用率不高。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重要资料。但是当前企业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并不够,还停留在简单的基本层面。企业档案信息管理还没有实现信息化和电子化,共享程度也不高,使得企业档案信息并没有有效发挥作用,制约了企业

信息资源开发的进程[2]。

3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建设的策略

3.1健全企业档案信息化的规范标准

在管理上,要明确企业档案资料的整理、转交、存储、安全保证、原始数据利用以及利用方式,规划管理流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得以产生,企业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企业档案的电子化,即电子收集和电子管理。同时,在收集和管理资料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前端的控制,使得企业档案资料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和收集,做好文件的筛选,实现企业档案资源的统一化管理。

3.2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工程

深入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型人才。抓好干部、员工队伍建设,开展大数据知识全员普及和教育培训,提高人人认知和应用水平。加强沟通交流工作。企业内部档案管理部门要与各部门进行多沟通交流,在源头上开展好档案前期工作,多跑腿、多张嘴,多沟通合作。对外,要向同行学习、向先进学习、向专家学习,建立一套适应本企业的科学的档案管理模式。

3.3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安全性

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首先。企业要确保硬件设施的安全,对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硬件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时更换老化的硬件设备和对硬件设备进行更新。其次,要确保网络安全。黑客、木马和病毒等一直以来都危害这网络安全,企业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最后,企业还要保障应用系统安全。通过建立用户访问权限平台、建立日志文档中心,不断更新系统和完善产品,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

3.4深度开发、充分利用

之所以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就是要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并大力提高信息化档案的利用率。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信息收集和统计、数据日常维护、信息检索和统计分析。在统计学有关原理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在信息收集和统计的过程中应按照档案性质进行分类,便于在后期进行数据比对,加强数据的分析,为单位决策提供依据[3]。

4结束语

总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用户为导向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理念,满足用户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全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水平。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进程,逐步实现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今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王肖波,林伟宏.直面大数据发展对档案工作的挑战[J].浙江档案,2016,(8):29-30.

谭文君.经济发展与竞争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档案信息服务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王华玉.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标签:;  ;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钟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