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船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船型,首部构型优化,阻力,耐波性
复合船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程,孙树政,任慧龙,王福程[1](2017)在《减摇复合船型首部构型设计与水池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的纵向运动性能是衡量船舶综合航行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船舶在波浪中的纵向运动性能,本文基于首部减摇组合附体技术对某型船首部构型进行改造并通过水池模型试验对其静水阻力和耐波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该船作业及航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船首部线型改造及减纵摇组合附体构型优化,给出适用于该船的首部构型方案。应用CFD软件和修正切片法进行水动力性能分析,并对船首构型方案进行优选。将优选出的性能较优复合船型方案和原船型开展水池模型静水阻力与耐波性对比试验分析,验证减摇复合船型的静水阻力性能与耐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复合船型减纵摇效果明显,对应实船四级海况18节航速下纵摇与首部加速度有义值较原船型降低15%以上;复合船型静水阻力有所增加,实船18节航速下静水阻力增加13.5%。(本文来源于《纪念《船舶力学》创刊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7-01)
刘旻冲[2](2017)在《减摇复合船型构型及水动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减摇复合船型是在常规单体船型的艏底部加装减摇组合附体后形成的一种新船型,这种船型能够很好地改善船舶的纵向运动性能,从而提高船舶的适航性。该船型的减摇组合附体由半潜体及一对首鳍组成,其合理的构型设计是保证该船型具有良好水动力性能的关键。本文针对某1500吨级圆舭母型船,对减摇组合附体的形状、尺度和安装位置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给出了目标船的减摇复合船型方案,计算分析了各船型方案的阻力和耐波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以往的经验资料确定复合船型中组合附体的形式及与主船体的连接形式,组合附体的半潜体采用NACA-00系列翼型,艏鳍采用(?)翼型。通过改变半潜体及首鳍的形状、尺寸、安装位置等,设计一系列组合附体方案,组合附体与主船体通过B样条曲线光顺连接,形成一系列减摇复合船型方案。2、研究了基于CFD进行减摇复合船型阻力计算的方法,对上述各减摇复合船型方案进行了阻力性能计算,分析了影响复合船型阻力性能的因素,优选出阻力性能较好的方案。3、根据组合附体的构形特性,基于二维切片法提出了一种可计及组合附体粘性效应的复合船型纵向运动预报方法。对按阻力性能优选出的复合船型方案进行耐波性计算,优选出快速性与耐波性均优良的减摇复合船型方案作为最终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1-01)
李鹏,姜治芳,黄卫刚[3](2016)在《被动翼复合船型航行性能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被动翼复合船型,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开展阻力和耐波性模型试验,分析一对首水翼和一型T型翼对阻力和垂向运动的综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装被动翼之后,中低速时静水阻力增幅较大,高速时静水阻力增幅减缓;在1倍波长船长比附近,纵摇、垂荡、首尾垂向加速度大幅减小;波浪增阻显着降低。综合而言,被动翼复合船型在风浪中航行时,快速性与原船型相当,耐波性大幅提升,对改善船员舒适性和船上设备使用环境具有有益效果。(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19期)
田博,任慧龙,孙树政[4](2016)在《基于粘性修正的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单体复合船型耐波性预报精度,分别利用势流理论源汇分布法和RANS方法对某单体复合船型水动力系数进行了计算,其中RANS方法采用k??RNG和k??SST两种湍流模式,将利用势流理论和RANS方法计算的水动力系数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进而对该船型在规则波中18节航速下迎浪航行的运动响应和零航速下正横浪的运动响应进行了预报,并开展了模型试验验证。水动力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RANS方法能够较合理地反映出半潜体的粘性效应;运动预报的结果表明基于RANS粘性修正的势流理论计算结果更接近试验值,能够体现出附体粘性效应对船体耐波性所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2016年03期)
王习建[5](2016)在《带首升力体复合船型水动力构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船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船舶的耐波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性能船舶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综合航行性能,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关注。以升力体船型为代表的高耐波性复合船型,由于其独特的外形和优良的水动力性能,备受研究人员的青睐。本文以CFD数值计算为主要技术手段,并结合水池模型试验方法,开展了首升力体、首鳍/尾板与船体水动力相互干扰和匹配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进行首升力体方案构型设计,开展首升力体水动力数值预报,并通过变首升力体的长宽比、速度、浸深等参数,深入研究首升力体的升力、阻力和自由面兴波等水动力性能,探索其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利用首升力体产生的兴波和船首产生的兴波形成有利波系干扰,从而降低船舶兴波阻力。其次,结合首升力体水动力影响规律,开展基于快速性的首升力体与目标船位置匹配研究,并获得首升力体在目标船上的较佳位置;对首升力体加装首鳍,开展首升力体、首鳍组合与船体水动力相互干扰与匹配研究,获得复合初步船型方案;对复合初步船型方案加装尾板,研究了首升力体、首鳍、尾板组合与船体水动力相互干扰,获得了复合优化船型方案,并对复合优化船型方案开展快速性模型试验,验证了复合优化船型快速性数值计算方法。最后,基于CFD数值波浪水池技术,对光体、复合优化船型方案在规则波中的运动响应进行数值预报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装首升力体、首鳍和尾板后,复合优化船型产生了较大的纵向力矩,对船舶纵向运动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使复合优化船型方案的纵向运动响应明显减小;预报了不规则波中的减摇效果,结果表明航速越高,复合优化船型方案的减摇效果越明显;并通过规则波和不规则波模型试验,测试得到复合优化船型方案的运动响应,验证了复合优化船型耐波性数值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院》期刊2016-03-01)
孙士艳,任慧龙,孙树政[6](2014)在《单体复合船型半潜体水动力系数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单体复合船型半潜体首部剖面的水动力系数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在粘性流场及势流流场两种不同流场中计算相同剖面水动力系数的研究方法,研究粘性效应对首部半潜体的影响。考虑粘性时,应用Fluent求解器基于RANS方程计算考虑粘性的非定常剖面力,然后采用线性方法将其转化为考虑粘性影响的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另一方面,假设流场为势流,基于简单格林函数方法计算相同剖面的不考虑粘性的非定常剖面力,用同样的转化方法得到势流场内的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首部半潜体的粘性影响非常明显。(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4年08期)
孙树政,赵晓东,李积德,缪泉明[7](2014)在《低内倾干舷单体复合船型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所研究的船型是以某圆舭船型为母型,采用低内倾干舷和后倾穿浪艏设计,应用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技术生成的新型单体复合船型。文中对该新型单体复合船型开展了水池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静水阻力试验、规则波及不规则波耐波性试验,并与圆舭原船型和常规单体复合船型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新船型比圆舭原船静水阻力性能得到提升,高速36 kns时减阻3%以上,耐波性较圆舭原船得到大幅提升,30 kns平均减纵摇达50%,综合航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且优于常规单体复合船型。(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4年07期)
孙树政,缪泉明,李积德[8](2014)在《内倾干舷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研究的船型是以某圆舭船型为母型,采用低内倾干舷和后倾穿浪首设计,应用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技术生成的新型单体复合船型。本文对该新型单体复合船型开展运动预报研究,应用RANS方法计算船体水动力系数,研究该船型水动力特性。对该船型进行纵向运动性能预报,将预报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预报方法能够反映出内倾干舷单体复合船型的水动力特征,预报精度达到工程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孙树政,田博,赵晓东,李积德[9](2014)在《单体复合船型艏艉附体水动力性能模型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艏艉附体对单体复合船型水动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单体复合船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组合附体及尾板方案开展了水池模型试验.通过不同附体方案的模型静水阻力和耐波性试验,分析了半潜体、艏鳍及尾板参数对单体复合船型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半潜体、艏鳍及尾板对复合船型静水阻力均有影响,但影响机理不同,艏部组合附体使复合船型的耐波性得到大幅提升,尾板对耐波性的改善贡献较小.试验结果能为组合附体和尾板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孙树政,缪泉明,赵晓东,李积德[10](2013)在《千吨级单体深V复合船型构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V船型较圆舭船型具有优良的耐波性能。在深V船型船首底部加装减纵摇组合附体生成深V单体复合船型可以使其耐波性得到大幅提高,且具有在波浪中高速稳定航行的能力。本文以某千吨级圆舭船型为母型,保持排水量基本不变,生成深V型主船体,再应用减纵摇组合附体技术和尾板技术生成千吨级单体深V复合船型。通过主船体线型设计及组合附体构型和水动力布局的优化组合使单体深V复合船型静水阻力性能与原船型相当,同时耐波性得到大幅提升。经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船型静水阻力与原船型相当,耐波性得到大幅提升,达到预期目标。(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复合船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减摇复合船型是在常规单体船型的艏底部加装减摇组合附体后形成的一种新船型,这种船型能够很好地改善船舶的纵向运动性能,从而提高船舶的适航性。该船型的减摇组合附体由半潜体及一对首鳍组成,其合理的构型设计是保证该船型具有良好水动力性能的关键。本文针对某1500吨级圆舭母型船,对减摇组合附体的形状、尺度和安装位置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给出了目标船的减摇复合船型方案,计算分析了各船型方案的阻力和耐波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以往的经验资料确定复合船型中组合附体的形式及与主船体的连接形式,组合附体的半潜体采用NACA-00系列翼型,艏鳍采用(?)翼型。通过改变半潜体及首鳍的形状、尺寸、安装位置等,设计一系列组合附体方案,组合附体与主船体通过B样条曲线光顺连接,形成一系列减摇复合船型方案。2、研究了基于CFD进行减摇复合船型阻力计算的方法,对上述各减摇复合船型方案进行了阻力性能计算,分析了影响复合船型阻力性能的因素,优选出阻力性能较好的方案。3、根据组合附体的构形特性,基于二维切片法提出了一种可计及组合附体粘性效应的复合船型纵向运动预报方法。对按阻力性能优选出的复合船型方案进行耐波性计算,优选出快速性与耐波性均优良的减摇复合船型方案作为最终的设计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船型论文参考文献
[1].刘鹏程,孙树政,任慧龙,王福程.减摇复合船型首部构型设计与水池模型试验研究[C].纪念《船舶力学》创刊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2].刘旻冲.减摇复合船型构型及水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3].李鹏,姜治芳,黄卫刚.被动翼复合船型航行性能模型试验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6
[4].田博,任慧龙,孙树政.基于粘性修正的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16
[5].王习建.带首升力体复合船型水动力构型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6
[6].孙士艳,任慧龙,孙树政.单体复合船型半潜体水动力系数的计算[J].舰船科学技术.2014
[7].孙树政,赵晓东,李积德,缪泉明.低内倾干舷单体复合船型模型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14
[8].孙树政,缪泉明,李积德.内倾干舷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J].舰船科学技术.2014
[9].孙树政,田博,赵晓东,李积德.单体复合船型艏艉附体水动力性能模型试验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
[10].孙树政,缪泉明,赵晓东,李积德.千吨级单体深V复合船型构型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