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播偏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拉松赛事,传播偏向,元框架
传播偏向论文文献综述
陈甜甜[1](2019)在《体育强国背景下马拉松赛事报道的传播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其着作《传播的偏向》中提出了传播媒介的偏向,这种偏向主要取决于传统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兴盛,传统媒介的时空传播偏向理念有所转变。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所谓的传播偏向实则为传播内容的偏向,主要指内容倾向于或侧重于甚至是偏离于某一方面,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偏重。在框架理论指导下,依据刘涛所提出的四种元框架形态和本文的写作需求,本文从定义框架、情感框架、价值框架叁部分出发对马拉松赛事的新闻报道进行类目构建,以此变量展开分析。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并将体育强国上升为国家意志,更是将全民健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马拉松作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时尚运动项目,其赛事宣传和承办更成为了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马拉松赛事举办次数、涉及城市、参与人数及赛事规模已达到空前繁荣时期。据《2018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赛事1581场,平均每天4.3场。其中,中国境内举办800人以上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共1581场,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赛事339场,全国马拉松累计参赛人次583万。大众传媒对马拉松赛事的准确报道有助于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在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意义重大。因此,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年的不同媒体的马拉松报道分析发现,报道中对马拉松赛事的概念、定位、价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传播偏向。通过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通过"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百度搜索"查漏补缺,以"马拉松"为关键词,检索200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的所有文章,剔除掉两报纸中与"马拉松"运动无关的文章,最终保留492篇文章作为最终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一是报道中对马拉松赛事的定义框架不清晰。如今的马拉松赛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媒体在建构"定义框架"时存在明显偏向。二是报道中对马拉松赛事的情感框架认知有误。《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的报道面向的是全国观众,但其"城市热"的报道显然是偏离了具有全民性、普及化意义的马拉松赛事承办的初衷。叁是报道中缺乏马拉松赛事的人文价值框架。媒体在建构马拉松的价值框架时明显侧重于其公共价值和权力价值,而忽略了最为本质、深层次的人文价值框架。因此,马拉松赛事报道应该从叁方面给予传播偏向的修正与框架优化策略,一是明确马拉松报道的"定义框架",凸显群众体育报道框架。媒体在建构马拉松赛事"定义框架"时,必须在全民健身的国家政策和公众需求的原因认定下,在城市形象、增加体育经济、丰富体育文化等社会影响的过程认定下,进行框架创新,将马拉松赛事建构成一项全民参与的群众体育项目。二是整合马拉松报道的"情感框架",凸显全民参与的报道框架。在社会整合理论下,媒体要将个人到团体再到社会等进行全面动员,才能形成"运动是身体健康的主要方式"这一共识,以此更好了达成"团结契约",以建构出合理有效的"情感框架"。叁是创新马拉松报道的价值框架,凸显"人文"价值的报道框架。马拉松报道通过对传统的公共价值框架的创新,淡化其工具性价值观,而更应该注重其实现身份认同、实现自我认知的终极性人文价值观。报道框架是新闻或媒体对事件的主观认知和思想结构,通过对新闻事件的修辞和构造,赋予事件既定的认知框架。可知,不准确的新闻框架报道将会引起传播偏向,一方面会导致新闻事物社会定位的偏离,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受众对新闻事物的认知程度。反之,则结果正好相反。因此,本文通过对主流纸媒中的马拉松赛事的报道框架的分析,提出精确定位马拉松赛事,明确马拉松赛事的参与对象以及通晓马拉松赛事的人文价值等优化新闻框架的路径,有助于明晰马拉松赛事在我国群众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进一步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媒介构建内容。(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梦媛[2](2019)在《媒介偏向及知识垄断——评《帝国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最重要东西的垄断,而垄断背后则与权力有密切的关系。《帝国与传播》一书着眼于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它改变帝国的能力。媒介的重要性使之依据自身特性转化为倚重时空的不同偏向,从而表现为一种新形式:知识垄断。一方面,媒介由知识垄断这一中间环节又进而影响社会权力结构以及文明兴衰。另一方面,知识垄断是一个不断形成又消解的循环过程,背后永恒不变的推手是权力。媒介偏向与知识垄断相互影响,文明不断以新的形式延续。(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09期)
郑达威[3](2019)在《晚明印刷术传播的经济偏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坚持马克思的经典判断,以传播学的视角及其媒介环境学的逻辑,沿着"印刷术传播—印刷出版—书籍的印刷出版—书坊的印刷出版"的研究思路层层深入,立足于阐明印刷出版活动的经济偏向,尝试回答印刷术传播在晚明的社会经济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来源于《出版发行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石书麒[4](2019)在《合法性的建构与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与奥运的政治功能向来会被媒体突出与放大。媒体在报道奥运会时通常会采取特定的新闻框架以及话语策略来向公众“呈现”新闻事实,即“意念的再现”,而政治意识形态则是这一再现意念的重要构成。台湾蓝绿两派政治力量竭力争取媒体的支持,或对媒体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置入,对社会认知进行权力渗透和利益划分。本文借用“合法性”这一政治学概念,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对台湾媒体《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北京奥运会涉陆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旨在分析蓝绿两派媒体报道在建构与消解政党的执政合法性、获取认同的问题上采取的不同话语策略。研究发现,《中国时报》的北京奥运会涉陆报道主要以建构中国大陆执政合法性为主,建构自身在台湾的执政合法性及消解民进党执政合法性为辅,而《自由时报》的北京奥运会涉陆报道则以消解中国大陆执政合法性为主,建构自身在台湾的执政合法性及消解国民党执政合法性为辅的报道方式。具体来说,内容方面,主要通过意识形态、制度与政绩叁个方面置入合法性偏向。形式方面,文本视角下,两报通过新闻标题刻画各自想要突出的媒介形象,通过名词化、隐喻等隐性手法进行意识形态的运作;在新闻主要事件建构上,两报存在相似性,但具体叙事策略则具有差异性;语境视角下,两报通过不同的话语策略,如口头反应与互文性来实现传播偏向的置入,达到建构己方执政合法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梅艺璇[5](2019)在《媒介偏向与传播困局:西方主流媒介对中国国家图腾的媒介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路径,通过符号学分析理论中的“视觉语法”理论,从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对我国国家图腾的视觉呈现作为切入点,探讨西方社会中存在的媒介偏向。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在西方媒介话语体系所特有的“强势性”及“优越性”意识形态特质的影响下,困境重重。西方主流杂志利用东西方龙不同外形特征及隐喻特质,试图呈现两种认知模态:其一,中国的国际形象,通常利用西方认知体系中具有明显负面色彩的西方龙形象,传递侵略性、野蛮性、独裁性等负面意义;其二,发展中的中国形象,即利用情感色彩较为持中的中国龙形象,塑造高速发展的,问题不断的,矛盾重重的中国形象。同时,中国龙仍多以背景或附属出现在封面图片之中,其符号意义大多仍停留在表明国家的国别意义层面之上,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并不突出。除此之外,根据多模态隐喻理论,在基于“龙是中国文化代表”这一广泛社会文化语境之下,借助东西方文明中龙形象的极大差异,不断实现“龙”形象对中国的转喻及隐喻过程,以期实现传达“危险中国”、“衰败中国”观点,在解构颠覆中国龙正面形象的同时,重新构建并歪曲、丑化甚至妖魔化中国的民族身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产生深远影响。将“中国龙”纳入官方认证国家标志中进行统一定义及传播;通过影视出版物的文化输出,强化西方受众对中国龙直观认识;进—步讨论中国龙英语翻译标准,是当前我国面对如何向世界传递中国龙,塑造积极国家形象的有效举措。(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赵琴[6](2019)在《《新青年》媒介传播的时空偏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指出传播和传播媒介具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文章根据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分析了《新青年》在媒介传播活动中的空间偏向和时间偏向问题,指出了它们的不同内涵、具体表现和文化价值,为更加深入理解《新青年》的媒介文化内涵提供新的视野。(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成良,于海飞[7](2019)在《融合媒介环境中的传播偏向与关系传播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兴媒介环境带来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融合,"融合时空"使信息传播倾向于时空一体化表述,因此,超越时空关系的传播偏向需要一种新的逻辑表述。基于偏向概念的二象结构关系,将内容和关系纳入到考察视野,强调内容信息为本位意义上的"传播",而关系信息为"元传播",可由此确认关系传播在融合媒介环境中独特的文化意义,进而明晰关系传播的复杂性特征及关系传播中的智慧连接与演进。(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何冰洁[8](2019)在《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微博的传播偏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伊尼斯的"时间/空间"的二元偏向论,到麦克卢汉的感官偏向论再到波兹曼的“广泛偏向论”,共同表明了随着媒介形式的不断更新、丰富与发展,媒介自身所带有的偏向产生的影响己经不容忽视。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和获取的平台,Web2.0和WAP、API等多种技术的融合赋予了微博复杂的传播偏向属性:信息既可以在空间传播上跨越地理界限,又可以在时间传播上实现即时性、获得持久生命力。此外,微博的交互性传播特征、强大的用户生产内容能力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的融合,使其还具备关系偏向、内容偏向和感官偏向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究微博的上述传播偏向对于用户媒介使用态度和意愿的影响,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建构了传播偏向对微博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的模型框架。研究发现,时空偏向、内容偏向、关系偏向和感官偏向对用户的满意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关系偏向对微博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内容偏向、时空偏向和感官偏向。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web2.0时代微博的“弱链接”与“微内容”的传播特征,使得消息是镶嵌在关系中传播下去的,信息的形式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此外,微博具备了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充分满足了用户对内容生产和自我表达的需求。而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普及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用户对微博时空偏向、感官偏向的需求。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说,媒介本身所带的物理和符号特征带来了一系列传播的偏向,这种偏向决定了媒介所衍生出的各种社会事件和文化现象。针对微博不同的传播偏向所带来的问题,对新媒体如何健康良好发展提出一些策略建议。运营商应完善用户反馈,丰富社交形式,优化微博的使用感受,从而指导微博平台良性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整合监管力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健全信息过滤机制和舆情监测体系。另外,提高网络行业自律,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才是帮助他们摆脱对媒介工具性依赖并合理利用媒介的长远之策。(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龙容[9](2019)在《“D&G事件”中的传播偏向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1月,意大利奢侈品牌Dolce&Gabbana (以下简称"D&G")的宣传视频及其创始人的辱华言论引起中国公众的不满。本文在国人倍感歧视而引发舆论热潮迭起、品牌大秀的取消而大快人心之时,结合传播学家伊尼斯对于"媒介的偏向"的洞见,客观分析此次"辱华"事件中的舆论格局和传播偏向,对消费者的偏好、情绪、心态、行为以及"D&G"方面可能的营销策略进行反向推演,浅析一种传播偏向视角下的营销方案和消费者行为模式。(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03期)
王舜,林佳敏,柯金帝[10](2019)在《媒介内容分析的认知途径:广州《财富》论坛的传播偏向——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及百度贴吧、新浪微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及百度贴吧、新浪微博为样本,调查广州《财富》论坛的媒体报道与公众自主传播的内容呈现情况。调查发现,媒体议程与会议议程同步,"媒体化"的会议是公众的认知起点,媒体报道与公众表达助力会议"狂欢",呈"复调"式传播。(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传播偏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最重要东西的垄断,而垄断背后则与权力有密切的关系。《帝国与传播》一书着眼于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它改变帝国的能力。媒介的重要性使之依据自身特性转化为倚重时空的不同偏向,从而表现为一种新形式:知识垄断。一方面,媒介由知识垄断这一中间环节又进而影响社会权力结构以及文明兴衰。另一方面,知识垄断是一个不断形成又消解的循环过程,背后永恒不变的推手是权力。媒介偏向与知识垄断相互影响,文明不断以新的形式延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播偏向论文参考文献
[1].陈甜甜.体育强国背景下马拉松赛事报道的传播偏向[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王梦媛.媒介偏向及知识垄断——评《帝国与传播》[J].东南传播.2019
[3].郑达威.晚明印刷术传播的经济偏向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9
[4].石书麒.合法性的建构与消解[D].北京体育大学.2019
[5].梅艺璇.媒介偏向与传播困局:西方主流媒介对中国国家图腾的媒介呈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9
[6].赵琴.《新青年》媒介传播的时空偏向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张成良,于海飞.融合媒介环境中的传播偏向与关系传播的演进[J].学习与实践.2019
[8].何冰洁.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微博的传播偏向研究[D].郑州大学.2019
[9].龙容.“D&G事件”中的传播偏向探析[J].今传媒.2019
[10].王舜,林佳敏,柯金帝.媒介内容分析的认知途径:广州《财富》论坛的传播偏向——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及百度贴吧、新浪微博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