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正交空时分组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译码前传,准正交设计,空时分组码,最大似然译码
非正交空时分组码论文文献综述
吴平,李正权[1](2018)在《基于译码前传的中继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译码前传的中继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Space Time Block Code,STBC),设计了码率为1、发射天线数为4的旋转码,然后在中继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快速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和成对译码算法进行译码,最后与未旋转和中继前旋转两种STBC分别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当BER=10-3时,BPSK调制下,所提STBC比未旋转STBC和中继前旋转STBC分别有1.9 d B和1 d B的增益;QPSK调制下,所提STBC比未旋转STBC和中继前旋转STBC分别有1.8 d B和0.9 d B的增益;8PSK调制下,所提STBC比未旋转STBC和中继前旋转STBC分别有1.3 d B和0.6 d B的增益;在相同SNR条件下,中继旋转STBC与中继未旋转STBC和中继前旋转STBC相比具有更低的误码率,可以改善系统系能;当SNR增加时,所提码字的误码率将降得更快。(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闫文君,张立民,凌青,孔东明[2](2016)在《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正交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全盲条件下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的正交性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OSTBC识别方法.通过对接收信号白化,在不需要信道估计的情况下,消除信道对识别结果的干扰,既减少了算法复杂度,又提高了低信噪比条件下OSTBC的识别概率;考虑实际系统中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利用高阶累积量(阶数大于2)的去噪声特性,消除噪声对于STBC正交特性识别的影响;分析了两种四阶累积量的OSTBC识别特性,选取了适用于OSTBC识别的四阶累积量作为特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对于OSTBC识别问题区分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正权,吴名,沈连丰,王志功,贾子彦[3](2016)在《基于低复杂度次优译码算法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成对译码算法复杂度高及迫零/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性能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pairwise-quasi-ZF/pairw ise-quasi-MMSE的低复杂度次优译码算法.利用quasi-ZF或quasi-MMSE算法计算出部分发射信号的统计判决值,将该判决值作为译码结果代入成对译码算法表达式中,从而计算出剩余部分发射信号的统计判决值并作为译码结果.比较了所提算法与几种传统译码算法的系统误比特率性能,并比较了ZF,MMSE,quasi-ZF和quasi-MMSE四种算法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BER性能与quasi-ZF算法和quasi-MMSE算法相比有明显改善,与pairwise-ZF和pairwise-MMSE算法相比BER性能相近,计算量却大大降低.(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期刊2016年01期)
李轩,邵朝[4](2015)在《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发展,可用的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如何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成为通信发展的焦点。空时编码是一种结合信道编码和分集的新型的编码和信号处理技术,它能够在不牺牲带宽的情况下有限接近MIMO系统的理论容量和实现全速率,有效地抵抗了衰落问题。论文首先研究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算法,其次针对复信号的星座图,速率为1的正交设计仅存在于两根发射天线中,为能在多发天线中实现高速率传输,重点研究了全速率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和基于全速率满分集的星座图旋转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并给出了不同调制方式下的最优旋转角,最后通过仿真比较了其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5年10期)
钱国兵,李立萍,郭亨艺[5](2015)在《多入单出正交空时分组码系统的调制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STBC)的多天线发射技术是提高通信速率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实现简单译码的关键技术。该文针对瑞利信道系统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入单出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的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排,将多入单出的系统模型转化为类似多入多出的系统模型,并且根据信源的特殊性用最大似然的思想实现调制类型的识别。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辛亮,柏鹏,彭卫东,林志国[6](2014)在《基于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LDPC编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空时分组码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新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并且结合星座旋转设计和交织技术。通过星座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以牺牲一定解码的简单性,来避免当天线数目大于2时,正交空时分组码码率下降的缺点;并与LDPC码进行级联编码,来降低系统误码率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径效应,获得很高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与没有经过星座旋转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系统相比较,这种新的编码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的性能。在误码率10-5时,CRQOSTBC级联LDPC码与QOSTBC级联LDPC码相比有1.8dB的信噪比改善,CR-QOSTBC级联LDPC码相对于未级联LDPC码的QOSTBC在10-3时有5.3dB性能提升。(本文来源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张林林[7](2014)在《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及其在协作分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日趋紧张,而人们在通信质量、速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却是愈来愈高。因此,如何实现更高频谱效率下的信息传输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MIMO系统通过收发端的天线阵列,可以在不增加天线发射功率和系统带宽的前提下,成倍的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增加系统容量以及降低误码率,明显改善了系统的性能。是以,MIMO技术已被纳为下一代无线通信领域物理层关键技术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受限于体积、功率等因素的小型移动终端实现MIMO技术较为困难。而协作分集技术由于可以通过共享协作伙伴的天线构成一种虚拟的MIMO系统,克服了MIMO系统的局限性,为MIMO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而空时协作分集技术是将MIMO中的空时编码理论应用到协作系统中,从而达到更有效的利用空间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来抵抗多径衰落,进一步改进系统性能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MIMO系统中的准正交空时码(QOSTBC)和空时协作分集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安排如下。本文首先阐述了空时分组码的相关理论,着重介绍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设计准则、Alamouti码的实现以及全分集QOSTBC的两种构造方法。通过MATLAB仿真,比较了不同码字下系统的性能,指出QOSTBC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而在所讨论的QOSTBC原有译码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方案。改进方案通过对QOSTBC的等效信道矩阵及其变换后的矩阵进行两次QR分解,从而使得改进的方案在译码复杂度、译码速度和系统可靠性之间取得更好的折中。然后,将前述空时分组码与协作分集技术相结合,介绍了空时协作的概念,对空时协作分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首先概述了协作分集技术,并通过仿真对协作分集系统中几种不同中继转发协议进行了分析对比,重点研究了采用Alamouti码的空时协作分集系统在不同分集协议下的系统性能。之后,指出由于空时协作的分布式特点,系统的同步误差无法避免。针对同步误差导致系统性能严重衰退这一问题,文中介绍了几种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IC检测的改进方案,新方案将协作广播阶段的接收信号与空时协作阶段的去干扰接收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后译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由于充分利用了直传信息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尤其是在低信噪比阶段,系统的性能已经接近了同步状态下的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1-01)
辛亮,柏鹏,李明阳,李奎[8](2014)在《一种新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编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可以牺牲一定的分集增益和解码的简单性,来避免当天线数目大于2时正交空时分组码码率下降的缺点。基于准正交空时编码的优点,为了进一步提升性能,提出一种新的4天线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并与RS码进行级联编码。仿真表明这种新的编码方法可以保证在复杂度不是很高的前提下,相比Jafarkhani码、TBH码和该广义复正交码具有更低的误码率。(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4年13期)
赵知劲,谢少萍,胡伟康,王海泉,沈雷[9](2014)在《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正交空时分组码盲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的空时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正交空时分组码(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OSTBC)盲识别方法.推导给出了接收信号的两种高阶累积量公式,该高阶累积量包含发射信号信息,由此提出识别OSTBC信号的两个特征参数;利用MIMO信道估计得到空间信道矩阵,并提出了两种特征参数的估计方法;最后,利用最小距离准则实现对OSTBC信号的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正确识别率高于已有的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韩飞[10](2014)在《正交空时分组码的最大似然盲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数据传输速率与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成为无线通信研究的一个挑战。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可以显着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和信道容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在MIMO系统中引入空时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复用和分集特性,提高系统性能。与此同时,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性,给接收端信号检测增加了难度,对信道的准确估计会产生影响。因此,无须进行信道估计的盲检测算法就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信道状态信息未知时,正交空时分组码的最大似然盲检测系统做了如下研究:首先介绍了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和MIMO信道的模型,根据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推导出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表达式。接着,阐述了空时编码的基本理论和分类,重点介绍了空时分组码的编码原理以及最大似然译码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误码性能。随后,在研究了基于循环迭代的盲和半盲算法的误码性能之后,深入分析了半定松弛算法(SDR)和球形译码(SD)算法的原理,并就其在正交空时分组码中的应用进行了推导,通过仿真分析SDR-ML和SD算法在正交空时分组码盲检测问题的性能。论文最后主要将一种半径逐渐增大球形译码算法(IR-SD)应用于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盲检测问题中。通过仿真比较发现,算法的性能略微优于半定松弛算法和布尔SE球形译码算法。接着,对高阶调制下的半定松弛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最后,对文中提到的的最大似然盲检测算法在半盲的情况下的检测原理进行了推导,并且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4-06-01)
非正交空时分组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全盲条件下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的正交性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OSTBC识别方法.通过对接收信号白化,在不需要信道估计的情况下,消除信道对识别结果的干扰,既减少了算法复杂度,又提高了低信噪比条件下OSTBC的识别概率;考虑实际系统中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利用高阶累积量(阶数大于2)的去噪声特性,消除噪声对于STBC正交特性识别的影响;分析了两种四阶累积量的OSTBC识别特性,选取了适用于OSTBC识别的四阶累积量作为特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对于OSTBC识别问题区分性能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正交空时分组码论文参考文献
[1].吴平,李正权.基于译码前传的中继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J].通信技术.2018
[2].闫文君,张立民,凌青,孔东明.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正交空时分组码盲识别方法[J].电子学报.2016
[3].李正权,吴名,沈连丰,王志功,贾子彦.基于低复杂度次优译码算法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英文)[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6
[4].李轩,邵朝.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5
[5].钱国兵,李立萍,郭亨艺.多入单出正交空时分组码系统的调制识别[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
[6].辛亮,柏鹏,彭卫东,林志国.基于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LDPC编码性能[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张林林.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及其在协作分集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8].辛亮,柏鹏,李明阳,李奎.一种新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编码研究[J].电视技术.2014
[9].赵知劲,谢少萍,胡伟康,王海泉,沈雷.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正交空时分组码盲识别[J].电波科学学报.2014
[10].韩飞.正交空时分组码的最大似然盲检测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