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道连接段论文-胡嘉晴

匝道连接段论文-胡嘉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匝道连接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下立交,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修正系数

匝道连接段论文文献综述

胡嘉晴[1](2018)在《基于VISSIM的地下立交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地下交通的建设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面对日益紧缺的地面道路资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建设者将目光投向城市地下道路资源的开发。在地下道路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行能力对于道路设计、交通管理等工作有着重要的规划指导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地下道路通行能力的相关研究较少,基本上还是沿用地上道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地下立交通行能力瓶颈往往集中出现与匝道连接段处,因此有必要结合地下道路的交通流特性,对地下立交匝道连接段的通行能力进行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本文针对地下立交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分别研究以下内容:(1)分析总结了地下立交的行车条件及交通特性,有针对性地对地下立交行车条件下驾驶员的行车特性作出合理分析;(2)分析总结了匝道连接段的交通流特性,其中包括入口匝道连接段、出口匝道连接段以及瓶颈路段的交通流特性;(3)依据现有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结合地下立交匝道连接段的交通流特性,提出修正的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4)通过VISSIM仿真分别确定地下立交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中车流形式、车道数和车流比修正系数,并对修正后的地下立交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得出模型的计算精度;(5)以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的工程实例为例,应用修正后的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计算案例的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并结合案例的VISSIM仿真分析,对案例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王世明[2](2014)在《快速路匝道连接段交通信号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中大运量快速交通干道,为了保证城市快速路“快速、畅通”的特性,交通管理部门通常在快速路入口匝道采取限流控制措施,以此抑制过大的快速路交通需求。此类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快速路的运行效率,但却将拥堵转移至与快速路衔接的城市辅路干道。入口匝道处车辆排队延伸至地面道路,会严重影响地面道路交通的正常通行,本文在入口匝道控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干道协调控制的叁个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继而基于递阶优化思想,建立快速路匝道与多交叉口群控制准系统最优协同优化模型,并进行仿真和实例验证。完成的主要科研工作与研究成果概括如下:首先,在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快速路匝道控制的研究现状及现有匝道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快速路与辅路路面交叉口群的协同控制需求问题,凝练了快速路匝道与辅路交叉口群协同控制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了快速路匝道与辅路交叉口群协同控制理念。其次,对快速路匝道连接段类型、入口匝道控制的类型及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了入口匝道的主线优先控制、入口匝道交替通行和入口匝道信号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口匝道控制改进算法,并通过对广州市的实例分析,证明改进算法可满足城市快速路上不断变化的交通控制需求。然后,针对辅路干道协调控制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子区划分方面,建立了子区划分模型,确定了子区快速划分的流程,并提出了协调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方法;在考虑动态红灯排队消散时间模型方面,提出了考虑动态红灯消散时间的相位差计算方法,并对MAXBAND模型进行了改进;在相位相序优化方面,建立了左转早断与滞后相序对带宽的影响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上述叁个相应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接着,将递阶优化思想引入协同控制,建立了快速路匝道与辅路多交叉口群控制的准系统最优协同优化模型,考虑快速路匝道控制与交叉口群控制的协同关系,并考虑路网交通流拥挤程度的变化引起的两者对交通流的不同役使作用,利用序参量公式,确定快速路匝道控制与交叉口群控制性能参数的加权系数,并通过有序度函数进行优化。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采用相邻两个控制周期作为一个大周期,提出了大周期下的控制策略优化迭代计算方法,从而保证了控制策略的连续性和继起性,实现了快速路匝道与路面交叉口群的动态协同。最后,选取广州市内环路一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对研究目标的实际调查分析,构建了快速路匝道与路面交叉口群协同控制仿真模型,对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各参数进行了标定,仿真模拟不同的交通状况下的出入口匝道拥堵状况,并分别针对协同方法以及不采取控制策略时进行仿真比较,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模型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10-14)

慈玉生,吴丽娜,裴玉龙,凌贤长[3](2009)在《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间隙接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国内外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以美国HCM为主的现状和不足,研究发现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车头时距服从Weibull分布规律,利用改进的Drew方法及实际现场调查交通流数据确定了临界车头时距和随车时距,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间隙接受计算模型,并利用数值积分法进行计算和求解,从而得到了主线不同设计速度及不同加速车道长度条件下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可能通行能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随加速车道长度和主线设计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变速车道长度大于400 m时通行能力值趋近于基本路段通行能力.(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09年04期)

慈玉生[4](2008)在《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与匝道设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快速路是我国大、中城市道路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城市快速路建设投资巨大、涵盖范围较广,引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所以快速路的建设必须科学、合理。随着我国城市快速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快速路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体系已无法满足需求,加快快速路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相关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论文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专项基金为依托,以快速路入口、出口匝道连接段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大规模交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理论、元胞自动机理论、交通波理论、模糊控制理论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开展快速路匝道连接段交通流运行特性、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及匝道设置相关研究,建立并确定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及匝道设置指标体系。通过这些方法和模型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快速路系统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它高速道路提供重要借鉴。论文选用磁映像及气压管脉冲等现代交通流检测技术,采用组合检测方法进行调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获取了我国典型大、中城市快速路入口、出口匝道连接段交通流、道路基础设施及交通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数据。通过对匝道连接段总体交通运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匝道连接段交通流流量速度特性、车头时距特性、加减速度特性及宏观交通流叁参数特性,从而建立了匝道连接段车头时距分布的威布尔模型及宏观交通流叁参数的相互关系模型。为后续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及匝道设置研究奠定了基础。针对当前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确定基本沿用美国《HCM》方法存在的不足,论文采用间隙接受理论、交通波理论及元胞自动机理论等分别建立了快速路入口、出口匝道连接段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在对入口、出口匝道连接段的实测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对建立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标定,从而确立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出口道连接段的通行能力值,并给出了相应的通行能力推荐值。在入口、出口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类型及控制效果,总结并归纳了叁种入口匝道控制策略,即主线优先控制策略、交替通行策略和信号控制策略,分析了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研究确定了入口匝道调节条件下的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针对现有快速路匝道变速车道设置条件不确定性的不足,提出了快速路变速车道的设置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车辆动力学理论、间隙接受理论建立了快速路变速车道长度计算模型,进一步研究集散车道和匝道间距设置方法问题,给出了城市快速路主线不同设计速度下的变速车道长度及相邻匝道间距的建议值,并给出了集散车道设置原则及集散车道长度计算方法。结合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神经模糊系统控制法来实现快速路入口匝道的自适应控制,并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步骤和实例,结果表明入口匝道控制能有效提高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构建了入口、出口匝道连接段的仿真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给出了仿真结果。同时,利用Matlab相关工具箱开发了快速路入口、出口匝道连接段的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块,并进行了不同变速车道长度的快速路入口、出口匝道连接段交通流仿真,从而有效验证了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及相关设置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9-01)

慈玉生,裴玉龙,吴丽娜[5](2007)在《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交通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往研究中大多运用车辆当量换算方法来描述混合交通流的性能,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问题,采用基于车头时距的方法来计算车辆当量换算系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交通熵的特性以及交通量与车辆行驶平均速度、交通熵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交通流特性分析、通行能力计算和服务水平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裴玉龙,高晗[6](2007)在《城市快速路匝道连接段车头时距分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分析现有车头时距分布规律及威布尔分布函数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快速路匝道连接段车辆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并就参数估计的图形法和解析法进行讨论,解析法能够直接应用于交通流车头时距威布尔分布模型参数估计。运用实际匝道连接段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叁参数威布尔分布描述快速路匝道连接段车头时距分布规律较为理想,其对于高密度交通流描述效果较负指数分布、爱尔朗分布等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交通与计算机》期刊2007年05期)

张蕴杰[7](2002)在《高速公路上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交通流理论中交通流特性分布及相交车流空档认定两项基本技术,提出计算高速公路上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公路》期刊2002年S1期)

郭冠英,邹智军[8](1998)在《高速道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交通流理论中交通流特性分布及相交车流空档认定两项基本技术,提出计算高速道路上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新方法,并在上海市高架道路上进行观测比较,证明行之有效。(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1998年03期)

匝道连接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中大运量快速交通干道,为了保证城市快速路“快速、畅通”的特性,交通管理部门通常在快速路入口匝道采取限流控制措施,以此抑制过大的快速路交通需求。此类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快速路的运行效率,但却将拥堵转移至与快速路衔接的城市辅路干道。入口匝道处车辆排队延伸至地面道路,会严重影响地面道路交通的正常通行,本文在入口匝道控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干道协调控制的叁个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继而基于递阶优化思想,建立快速路匝道与多交叉口群控制准系统最优协同优化模型,并进行仿真和实例验证。完成的主要科研工作与研究成果概括如下:首先,在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快速路匝道控制的研究现状及现有匝道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快速路与辅路路面交叉口群的协同控制需求问题,凝练了快速路匝道与辅路交叉口群协同控制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了快速路匝道与辅路交叉口群协同控制理念。其次,对快速路匝道连接段类型、入口匝道控制的类型及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了入口匝道的主线优先控制、入口匝道交替通行和入口匝道信号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口匝道控制改进算法,并通过对广州市的实例分析,证明改进算法可满足城市快速路上不断变化的交通控制需求。然后,针对辅路干道协调控制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子区划分方面,建立了子区划分模型,确定了子区快速划分的流程,并提出了协调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方法;在考虑动态红灯排队消散时间模型方面,提出了考虑动态红灯消散时间的相位差计算方法,并对MAXBAND模型进行了改进;在相位相序优化方面,建立了左转早断与滞后相序对带宽的影响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上述叁个相应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接着,将递阶优化思想引入协同控制,建立了快速路匝道与辅路多交叉口群控制的准系统最优协同优化模型,考虑快速路匝道控制与交叉口群控制的协同关系,并考虑路网交通流拥挤程度的变化引起的两者对交通流的不同役使作用,利用序参量公式,确定快速路匝道控制与交叉口群控制性能参数的加权系数,并通过有序度函数进行优化。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采用相邻两个控制周期作为一个大周期,提出了大周期下的控制策略优化迭代计算方法,从而保证了控制策略的连续性和继起性,实现了快速路匝道与路面交叉口群的动态协同。最后,选取广州市内环路一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对研究目标的实际调查分析,构建了快速路匝道与路面交叉口群协同控制仿真模型,对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各参数进行了标定,仿真模拟不同的交通状况下的出入口匝道拥堵状况,并分别针对协同方法以及不采取控制策略时进行仿真比较,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模型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匝道连接段论文参考文献

[1].胡嘉晴.基于VISSIM的地下立交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2].王世明.快速路匝道连接段交通信号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慈玉生,吴丽娜,裴玉龙,凌贤长.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间隙接受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

[4].慈玉生.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与匝道设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5].慈玉生,裴玉龙,吴丽娜.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交通熵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

[6].裴玉龙,高晗.城市快速路匝道连接段车头时距分布模型[J].交通与计算机.2007

[7].张蕴杰.高速公路上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研究[J].上海公路.2002

[8].郭冠英,邹智军.高速道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研究[J].华东公路.1998

标签:;  ;  ;  ;  

匝道连接段论文-胡嘉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