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左翼文艺思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复初期,台湾,左翼,文艺思潮
左翼文艺思潮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新,隋欣卉[1](2018)在《光复初期台湾左翼文艺思潮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左翼思潮在光复初期快速复苏并发展壮大,形成左翼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思想主潮和文艺创作主流,通过对中山精神的左翼解读,纪念、重读鲁迅等活动广泛而深刻地参与了战后台湾的文化重建运动,开拓和发展出了文化重建层面上左翼的、民族的、大众的进步方向,在"去日本化、再中国化"运动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8年05期)
姬学友[2](2016)在《新文学史研究中的左翼理论资源——以《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从开创、塑型到确立并长足发展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段,左翼文艺理论资源的强力和深度介入,起了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新文学史的编撰者,都善于在自己的着述中引经据典,并以被他们视为"经典"的左翼文艺理论来阐释和佐证具体的新文学现象,为自己的研究结论寻找合法性。在这一方面,李何林1939年出版的《近20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示范和辐射效应。李何林在谈到自己的文学研究和教学生涯时曾说:"1938年至1939年间我(本文来源于《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叁十五周年、逝世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吴怿晨[3](2016)在《从《蚀》到《子夜》——试论左翼文艺思潮对茅盾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茅盾作为我国现代小说时尚最伟大的作家,在发表《蚀》之后,到1932年《子夜》的问世,创作的意义明显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历史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是批判者不同的立场。文章主要从《蚀》到《子夜》出发,论述了左翼文艺思潮对茅盾创作的影响。1927年,国内大革命失败后,投身于革命工作的茅盾毅然离开武汉来到牯岭养病。茅盾曾说"经历了中国(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08期)
席扬[4](2014)在《评刘骥鹏《变革中的启蒙诉求——中国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的研究,呈现出拓荒与深耕齐举、脉络梳理与学理建构并重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对文学史上比较边缘化的复古主义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甚而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研究的源头之一。但我们也同时看到,由于新时期文化语境的繁复变化和西方话语的深层介入,与中国现代革命密切相关的"中国现代左翼文艺思潮"的学术考察,却并没有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4年11期)
刘骥鹏[5](2009)在《革命中的启蒙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中,在五四启蒙思潮和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下,一批被称为“鲁迅后期弟子”的左翼作家与其他有共同思想倾向的作家一道,逐步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文艺派系,他们在左翼文艺向工农兵文艺转型过程中仍然坚守着相对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文艺理念,力图将五四启蒙思想融进日益意识形态化的理论与创作中去,从而呈现出与左翼功利派倡导的工农兵文艺思潮明显差异的理论品格和文艺形态。左翼文艺运动不仅是20世纪30——80年代中国文艺领域的重大历史现象,而且也是该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关键问题,甚至还是同时期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提出“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这样一个语词具有跨学科的重大学术意义。首先,引入这一概念,能够深化对左翼作家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的认识,探寻左联前后、40年代与建国后叁个历史时期左翼文艺运动的内在肌理和脉络,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左翼作家的文学活动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整体框架予以观照,从宏观上分析、把握文学史上的相关分歧,并进而形成关于左翼文艺运动的整体观。其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可以具体分析把握这一文艺思潮的理论特质与思想特征,有利于将其与左翼功利派文艺思潮予以明晰、透彻的区分,并从这一特殊角度探寻五四启蒙话语的具体走向与潜在变化。再次,使用这一概念,可以深化对20世纪30——80年代一系列政治文化事件的认识,探寻其中的内在逻辑,挖掘相关的规律性内涵。具体来说,左翼启蒙派发端于左联后期,并逐渐在1940年代的解放区和国统区呈现出不同的存在样态,解放区左翼启蒙派是毛泽东《讲话》精神所规训的主要对象,而国统区左翼启蒙派则无意中成为《讲话》精神统一文坛的主要障碍。在与左翼功利派文艺思想的对峙过程中,左翼启蒙派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艺思想,首先,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尝试文学本体论的建构,尽可能地维护文艺的本体地位。其次,在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承认文艺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政治任务的前提下,重视艺术批判现实的功能,自觉地策动了在日益全能化的意识形态围困下的艺术突围,尽可能地为文学活动争得一处相对独立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再次,在文艺功利性问题上,相对于左翼功利派极力强调的政治功利,左翼启蒙派则重视文艺对国民精神的提升,着力追求启蒙功利与革命功利的统一。此外,左翼启蒙派还澄明了左翼功利派对五四主流文学观念的遮蔽,捍卫了启蒙主义文学传统的价值与存在意义。无论是在中国现代的思想文化版图上,还是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左翼启蒙派作家都是相当独特的、不容忽视的一种精神现象。与新月派、京派、“第叁种人”等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作家追求社会的渐变与改良不同,左翼启蒙派认同中共领导的社会革命,具有更炽热的现实参与情怀;相对于左翼功利派较单纯的社会革命诉求,左翼启蒙派作家追求思想启蒙与社会革命的统一,也就是说,他们尽力把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协调起来,达到一种理想的全方位的革命境界,因而在中共领导的革命阵营内部呈现出比左翼功利派更为复杂的政治意识。作为具有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色彩的革命者,左翼启蒙派作家在审视革命中的个体生存状态时发现,革命在打破既有的封建奴役之后又重新使个体陷入被忽视被奴役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革命并没有祛除革命者意识深处的封建观念,没有建构起对于个体的人道关怀。而当他们试图把生命本位与个性解放的观念引入革命文艺阵营内部、改造革命过程中人的精神素质的时候,他们却遭受到左翼功利派的“规训与惩罚”,他们自身连同其启蒙努力一起陷入了历史性的困境。然而,尽管左翼启蒙派作家先后都遭到清洗,但他们却以自身的追求彰显了鲁迅开创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传统。(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9-05-01)
刘骥鹏[6](2009)在《“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一个呼之欲出的文学语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批左翼作家在五四启蒙思潮和鲁迅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文艺派系,他们在左翼文艺向工农兵文艺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力图将"五四"启蒙思想融进日益革命化的理论与创作中去,从而呈现出与工农兵文艺明显差异的理论品格和文学形态。(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09年02期)
谢丽[7](2008)在《从《鲁迅论》到《落花生论》——论左翼文艺思潮对茅盾作家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茅盾作家论,从撰写之日起就与左翼文艺思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风云变幻的岁月里,作为时代思潮的主旋律,左翼文艺思潮走过了初生期、发展期与转折期的不同阶段,而随着左翼文艺思潮的兴起、发展和调整,茅盾在此期间撰写的7篇作家论也烙(本文来源于《山东文学》期刊2008年08期)
向忆秋[8](2008)在《左翼文艺思潮与战后初期的台湾文艺期刊》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台湾文化》等系列文艺期刊为描述对象,显示了左翼文艺思潮与台湾文艺期刊在战后初期台湾文化场域的共谋关系,并且探讨了战后初期台湾文坛左翼文艺思潮的历史和现实因缘。(本文来源于《闽台文化交流》期刊2008年02期)
顾震宇[9](2007)在《瞿秋白的文艺探索与苏俄左翼思潮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文艺来探索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瞿秋白进行文艺活动的动力。因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也必然会影响瞿秋白的文艺观。瞿秋白在选择了苏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后,文艺上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本文分两章对这两个方面分别做了论述。第一章是对“反欧化”课题考察。瞿秋白早期提倡欧化的启蒙主义,后期却坚定地反欧化。苏俄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道路不同于欧洲的资产阶级改革,因而在文艺上也否定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的观念。瞿秋白接受了这一整套的价值观,因而在文艺上开始否定他在五四时期所提倡的“启蒙主义”。文艺的社会功能不但要反传统,还要反欧化。这带给瞿秋白的影响是,不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启蒙主义的一部分,相反,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的。这样一种转变使得瞿秋白加强了对唯物主义文艺观的理解,但也同时使他忽略了对苏俄和中国文学中非左翼思潮的客观评价和接受。第二章是对“大众文艺”课题的考察。瞿秋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使他从以前的“精英文艺”转到“大众文艺”。但是脱胎于传统文化的瞿秋白并不能在心理层面真正地接受自己提倡的“大众文艺”。这给瞿秋白的心理和文学批评都带来了巨大的矛盾,以致瞿秋白认为自己已经人格分裂了。这提醒我们,“大众文艺”这条道路并不是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资源关系的一种好的方法,而按照“大众文艺”标准所接受的苏俄资源也不会是苏俄文艺的原貌。(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7-05-24)
朱杰[10](2004)在《从《蚀》到《子夜》——试论左翼文艺思潮对茅盾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几十年来,中国大陆的许多论者特别喜欢将茅盾与巴尔扎克相比较,但茅盾毕竟没有成为巴尔扎克那样世界性的伟大作家,这是为什么?我们的批评家却没有回答。实事求是地说,茅盾的处女作《蚀》与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世界文豪的处女作相比,起点丝毫不低,但是,作为茅盾代表作的《子夜》及其后来的作品为什么没有达到《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那样的历史和人性的高度?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04年05期)
左翼文艺思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从开创、塑型到确立并长足发展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段,左翼文艺理论资源的强力和深度介入,起了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新文学史的编撰者,都善于在自己的着述中引经据典,并以被他们视为"经典"的左翼文艺理论来阐释和佐证具体的新文学现象,为自己的研究结论寻找合法性。在这一方面,李何林1939年出版的《近20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示范和辐射效应。李何林在谈到自己的文学研究和教学生涯时曾说:"1938年至1939年间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左翼文艺思潮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小新,隋欣卉.光复初期台湾左翼文艺思潮述论[J].东南学术.2018
[2].姬学友.新文学史研究中的左翼理论资源——以《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为例[C].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叁十五周年、逝世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3].吴怿晨.从《蚀》到《子夜》——试论左翼文艺思潮对茅盾创作的影响[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6
[4].席扬.评刘骥鹏《变革中的启蒙诉求——中国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
[5].刘骥鹏.革命中的启蒙困境[D].河南大学.2009
[6].刘骥鹏.“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一个呼之欲出的文学语词[J].文学评论.2009
[7].谢丽.从《鲁迅论》到《落花生论》——论左翼文艺思潮对茅盾作家论的影响[J].山东文学.2008
[8].向忆秋.左翼文艺思潮与战后初期的台湾文艺期刊[J].闽台文化交流.2008
[9].顾震宇.瞿秋白的文艺探索与苏俄左翼思潮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7
[10].朱杰.从《蚀》到《子夜》——试论左翼文艺思潮对茅盾创作的影响[J].理论月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