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循环空气的开发与研究

可控循环空气的开发与研究

一、可控循环风的发展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好瑞[1](2021)在《基于大风流净化技术的深井可控循环通风系统设计与仿真》文中指出

聂兴信,赵好瑞,付小艳,高建,郭进平,孙锋刚[2](2021)在《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深井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深井开采中通风系统普遍存在的通风不足问题,提出了深井环境下应用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分析了可控循环通风的技术特性,设计了大风流综合净化方案,将其应用于承德某铜矿,对实际风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建立了对比加权综合标度指数评价模型,对循环风质进行了安全等级评定,最后进行了节能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增加了井下的有效风量,矿井空气质量等级为II级,属于"较安全"的级别。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较好地实现净化降尘、增风降温、节能降耗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矿井气候条件和井下作业环境,是一种经济合理地解决通风不足难题的方法。

黄进宝[3](2019)在《用于掘进机配套的塑烧板除尘器设计及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文中指出针对矿用巷道掘进机扬尘及现有湿式除尘技术不能满足巷道环境除尘要求等问题。本文对塑烧板在掘进机除尘器中的适用性及对粉尘的捕集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等截面和阶梯型两种矿用掘进机塑烧板除尘器,运用CFD技术对掘进机运行工况下矿井巷道气流分布及两种除尘器内部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针对湿式除尘技术不能满足巷道环境除尘问题,本文根据现场基础数据及应用条件对比分析可控循环风、袋式除尘器、塑烧板除尘器三种不同的改进的净化除尘技术措施,进而选择和设计等截面13×24型与等截面14×24型两种塑烧板除尘器结构,完成主要配件装置的选型。(2)针对掘进工况下回风巷道含尘气体可能泄漏的问题,本文建立回风巷道数值理论模型,用CFD技术对巷道的气流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及改进。结果表明掘进工况下的回风巷道除尘器的抽风断面处含尘气体泄漏严重(泄漏量20%),导致巷道排风口污染物浓度为73.34 mg/m3,远大于GB13271-2014的排放标准的浓度限值(4.0mg/m3),文章利用可控循环风技术较好改善含尘气体的泄漏问题,循环风量为400 m3/min(循环率17.39%),并用数值模拟对可控循环风技术进行可靠性验证。(3)基于设计的等截面14×24型和等截面13×24型两种塑烧板除尘器结构,建立数值理论模型,应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设计的两种除尘器气流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等截面的塑烧板除尘器的速度分布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0.44%和20.58%,气流组织分布不均匀。改进设计了阶梯13×24型和阶梯14×24型的塑烧板除尘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速度平均偏差分别为10.00%和9.59%,所以阶梯型的除尘器的气流组织均匀性要优于等截面型。所以本文最终选用阶梯14×24型塑烧板除尘器。

胡一明[4](2019)在《可控循环风在低瓦斯矿井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问题,针对低瓦斯矿井和金属矿山,提出了利用循环风技术。即在可控的基础上,通过特种监测设备,将工作面循环风重新加以利用供至工作面。该技术可显着提高工作面风量,改善作业地点空气和环境。可控循环风技术在低瓦斯和金属矿山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舒威[5](2018)在《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矿井开采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综掘工作面产尘量不断增大,防治困难,是粉尘危害主要来源之一,严重危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传统通风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作面有害物的浓度,但工作面尤其是掘进机司机处的粉尘浓度常常严重超限。因此提出新型通风方法,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对于改善综掘工作面作业环境,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传统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式通风的不足,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通风方式——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该通风方式是结合附壁旋流通风和可控循环风理论的一种新型通风方式。通过现场调研,本文依据实际巷道尺寸建立了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巷道内除尘风机除尘效率为100%时,抽风筒入口处的粉尘浓度与压风量无关;当除尘效率为0时,抽风筒入口处的粉尘浓度只与掘进迎头产尘量和压风量有关,而与抽风量和循环率无关。通过运用FLUENT软件对综掘工作面附壁旋流通风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吹吸比条件下巷道内风流和粉尘浓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优吹吸比的取值范围,利用相似理论,建立了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物理模型,以控制粉尘扩散为目标,在模型中引入了掘进机来近似模拟巷道综掘工作面粉尘的扩散规律。采用PIV和粉尘测量仪,针对数值模拟中得到的合理吹吸比进行了实验验证,结论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拟计算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附壁旋流通风的合理通风参数。结果表明:吹吸比为0.8、条缝风口宽度为0.06m、条缝风口分散布置时通风效果最好;同时通过改变转载点控尘效果,进一步分析了转载点控尘效率对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的影响。

何伟[6](2018)在《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可控循环通风技术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掘进工作面在可控循环通风条件下的通风效果,同时,对其应用的经济性进行预测、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基础、掘进工作面可控循环通风理论、数值模拟试验基础、掘进工作面可控循环通风数值模拟试验和应用设计。可控循环通过技术可以用来解决矿井通风困难问题,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并改善作业环境,为矿山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该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果要使其在低瓦斯煤矿中得到广泛应用,必须继续研究以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通过流体力学方法研究掘进工作面通风,合理设置数值模拟参数,就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试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的使用效果。本文依据马村矿的试验数据结果进行了掘进工作面可控循环通风技术模拟试验,表明采用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可达到增加工作面风量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排出工作面瓦斯和粉尘,从而达到改善作业面气候的目的。应用设计分析也表明,掘进工作面采用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后,矿井将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王汉元[7](2017)在《白乃庙铜矿区域可控循环风技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白乃庙铜矿改扩建采深度不断增加,640中段工作面通风线路变长、通风阻力大、井下地热、温度高、粉尘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和通风能耗亦日趋增大等问题。通过矿井可控循环风相关理论分析,网络解算,现场数据测试等方法对640中段工作面开展区域可控循环风技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都具有实际意义,并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分析白乃庙铜矿基本概况,综合国内外学者在矿井可控循环通风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白乃庙铜矿循环通风系统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可控循环通风理论,从降温除尘、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构建、节能技术以及工程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方面开展现场应用研究。同时,对在可控循环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可控循环通风理论应用于白乃庙铜矿,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可知:可控循环风系统可有效降低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尤其是对CO的稀释效果比较显着。从节能角度分析,当循环率为40%,将用风点风量由28m3/s提高到46.67m3/s时,采用可控循环风系统消耗的功率是常规通风方式消耗功率的35.4%。可见采用可控循环风节能效果显着,可给矿井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周英烈[8](2015)在《深井可控循环风水浴丝网净化降温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分析了深井主要热源的基础上,基于可控循环风理论,提出了深井可控循环风水浴丝网净化降温技术。该技术应用喷射水幕、纤维栅栏、喷淋湿式纤维栅和活性碳等净化降温装置,采用迷宫式布置,其中水雾喷淋装置对污风做截面喷淋,纤维栅网使污风在水平上做S型流动,喷淋湿式纤维网进行巷道全断面净化处理,碳式吸附网使污风在竖向上做S型流动,最终使通过循环巷道的循环风既能净化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又能得到降温。将该技术应用于红透山矿井下循环风系统建设,达到了预期的净化及降温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深井通风困难提供了一种技术上可行、安全上可靠、综合效益好的途径。

刘晓培,宫锐,常德强,曲元龙,柳静献[9](2014)在《金属矿山可控循环风利用与节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井通风系统所需耗能更是不断增加。如何经济合理地向深部矿井送风,已是矿山深部开采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这种深部开采,采用可控循环风技术,可解决深部矿井的节能送风问题。以辽宁抚顺红透山矿为例,在回风气流有害气体净化实验成果基础上,在-287 m中段设置以水净化为主的循环风净化装置、有害气体监测监控装置,同时采取相应的密闭措施及安装远程操作电控风门,形成矿山的循环风可控利用。通过对红透山气流质量监测表明,混合入风的风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循环风的掺混比例及矿山耗能的理论计算,红透山矿利用可控循环风后,最低可节约能耗32.1%。在冬季利用循环风对新入空气进行预热,也可防止冬季冻井并节能。

刘晓培[10](2013)在《矿井通风三维仿真优化及可控循环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深井矿山开采中,通风系统作为井下生产的安全保障,对矿山安全十分重要。随着我国对矿石需求量的迅猛增长以及矿山开采年限、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在矿井通风系统方面,面临两个问题:复杂通风网络的解算优化以及如何经济合理的向深部矿井送风。本文以红透山铜锌矿为例,详细研究了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矿井通风理论,基于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软件,建立了红透山矿超过8700条、120kmm长巷道的大型通风系统三维模型,对矿山的通风现状进行了模拟。在制定通风系统测试方案基础上,对井下不同风机开启状态时的通风现状进行测试和数据分析,发现浅部矿井存在一定的漏风,需要加强密闭。另外,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偏差小于6%,证明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进而提出了深井通风系统改进的可行性方案,通过解算确定了在东侧新建风井的最优方案,其通风效率高达到71.5%。红透山矿开采已达到1300m,针对这种深部开采,在回风气流有害气体净化实验成果基础上,采用可控循环风技术用于红透山,解决深部矿井的节能送风问题。通过对红透山气流质量监测表明,混合入风的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其节约能耗32.1%。Ventsim三维仿真模拟系统对矿井通风网络的解算及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通风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手段;可控循环风技术对深部矿井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它们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可控循环风的发展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控循环风的发展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深井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特性分析
2 大风流综合净化方案设计
    2.1 矿井空气净化方案设计
        2.1.1 除尘方案
        2.1.2 气体净化方案
        2.1.2. 1 利用光触媒空气净化技术
        2.1.2. 2 采用水浴丝碳式净化系统
    2.2 矿井空气净化辅助方案
3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应用研究
    3.1 工程概况
    3.2 方案实施
    3.3 结果测定与分析
        3.3.1 风量测定
        3.3.2 风质评定
        3.3.2. 1 标度分指数的计算
        3.3.2. 2 广义对比加权值的计算
        3.3.2. 3 矿井空气质量等级的判定
        3.3.3 节能分析
4 结论

(3)用于掘进机配套的塑烧板除尘器设计及气流组织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矿用掘进机除尘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1.3.2 流场均匀性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应用理论基础及参数
    2.1 气流均匀性基本参数
        2.1.1 流量偏差
        2.1.2 速度偏差
    2.2 气流流动理论
        2.2.1 气体流动分类
        2.2.2 气体的流动状态
        2.2.3 稳定流动基本方程
    2.3 可控循环风理论
        2.3.1 可控循环风的分类
        2.3.2 矿井下可控循环风对瓦斯浓度的影响
    2.4 矿井颗粒物及源分析
        2.4.1 矿尘
        2.4.2 矿尘计量指标
        2.4.3 煤矿产尘特点及其强度
        2.4.4 煤矿产尘粒径和粒径分布
    2.5 数学模型理论基础
        2.5.1 控制方程
        2.5.2 计算方法
        2.5.3 湍流模型
        2.5.4 多孔介质理论
第三章 用于掘进机配套的除尘器方案设计
    3.1 原始条件
    3.2 技术要求
    3.3 技术措施
        3.3.1 可控循环风方案
        3.3.2 袋式除尘技术方案
        3.3.3 塑烧板除尘技术方案
        3.3.4 塑烧板对微细粉尘捕集特性测试分析及研究
    3.4 常规除尘器的设计
        3.4.1 主要技术参数计算
        3.4.2 塑烧板除尘器内部塑烧板的布置
        3.4.3 塑烧板除尘器主要配件选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回风巷道模拟分析及改进
    4.1 回风巷道的模型建立
        4.1.1 回风巷道模型的简化
        4.1.2 回风巷道模型的建立
    4.2 网格划分
    4.3 回风巷道边界条件设置
    4.4 回风巷道模型验证
    4.5 回风巷道的模拟结果分析
    4.6 回风巷道的改进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塑烧板掘进机除尘器模拟分析及改进
    5.1 塑烧板除尘器的模型建立
        5.1.1 塑烧板除尘器的模型简化
        5.1.2 塑烧板除尘器模型的建立
    5.2 网格划分
    5.3 塑烧板除尘器边界条件设置
    5.4 塑烧板除尘器模型验证
    5.5 塑烧板除尘器的模拟分析
    5.6 塑烧板除尘器的改进及模拟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可控循环风在低瓦斯矿井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可控循环风理论的提出
2 可控循环风原理
3 可控循环风主要参数
4 经济效果分析
5 安全保障
6 结论

(5)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综掘工作面防尘理论研究现状
        1.2.2 综掘工作面粉尘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综掘工作面粉尘特性及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控尘理论
    2.1 综掘工作面简介
    2.2 综掘工作面粉尘的来源及特性
        2.2.1 综掘工作面粉尘的来源
        2.2.2 综掘工作面粉尘的特性
    2.3 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控尘理论
        2.3.1 长压短抽通风方式
        2.3.2 附壁旋流通风控尘技术
        2.3.3 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3.1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简介
        3.1.1 CFD的概况
    3.2 气体流动数学模型
        3.2.1 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
        3.2.2 湍流方程
    3.3 离散相模型及粉尘受力
        3.3.1 离散相模型
        3.3.2 相间藕合计算
        3.3.3 粉尘受力
        3.3.4 计算模型假设
    3.4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3.4.1 物理模型
        3.4.2 边界条件的设定
    3.5 气流组织模拟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平面模拟结果与分析
        3.5.2 巷道模拟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模型及仪器介绍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风流流场结构实验及分析
        4.3.2 工作面粉尘分布特征实验及分析
    4.4 模拟与实验测量值对比分析
        4.4.1 不同吹吸比模拟结果
        4.4.2 实验和模拟对比结果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控尘效果优化研究
    5.1 综掘工作面附壁旋流通风控尘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5.2 模拟设置
        5.2.1 不同条缝宽度模拟设置
        5.2.2 条缝风口布置形式模拟设置
        5.2.3 转载点控尘效率模拟设置
    5.3 综掘工作面附壁旋流通风控尘效果的模拟结果
        5.3.1 条缝风口宽度对控尘效果的影响
        5.3.2 条缝风口布置形式对控尘效果的影响
        5.3.3 转载点控尘效率对工作面粉尘浓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致谢

(6)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可控循环通风技术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发展动态
        1.2.2 国内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发展动态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掘进工作面循环通风理论
    2.1 概述
        2.1.1 局部通风
        2.1.2 局部循环通风
    2.2 通风特性
        2.2.1 风量和风压
        2.2.2 污染物浓度
        2.2.3 湿度
        2.2.4 温度
        2.2.5 功耗
    2.3 本章小结
3 模拟试验涉及的流体力学模型
    3.1 概述
    3.2 基本物理方程
        3.2.1 控制方程
        3.2.2 湍流方程
    3.3 气固耦合作用
    3.4 定解条件
        3.4.1 初始条件
        3.4.2 边界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掘进工作面循环通风数值模拟试验
    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4.1.1 CFD概述
        4.1.2 FLUENT软件介绍
        4.1.3 网格技术
    4.2 数值计算方法
        4.2.1 离散格式
        4.2.2 压力插补格式
        4.2.3 压力与速度耦合
    4.3 基于Fluent的模拟试验
        4.3.1 建立几何模型和划分网格
        4.3.2 风场结构数值模拟
        4.3.3 瓦斯分布数值模拟
        4.3.4 粉尘分布数值模拟
    4.4 本章小结
5 掘进工作面循环通风方案设计
    5.1 矿井概况
        5.1.1 矿井通风现状
    5.2 掘进工作面循环通风方案设计
        5.2.1 方案设计
        5.2.2 循环通风的效果预测及其经济性分析
    5.3 安全防护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白乃庙铜矿区域可控循环风技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矿井概况
    2.1 白乃庙铜矿系统概述
        2.1.1 地理概况
        2.1.2 地形、地貌及气候
        2.1.3 区域地质
    2.2 矿区资源储量概述
    2.3 矿井生产系统概况
    2.4 矿山通风系统
    2.5 本章小结
3 可控循环风通风理论
    3.1 可控循环风通风系统分析
        3.1.1 可控循环风通风系统及其特性
        3.1.2 循环风通风方式及其参数
        3.1.3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风机布置及其特性
    3.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行性论证研究
        3.2.1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巷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变化
        3.2.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巷道粉尘浓度变化
        3.2.3 可控循环通风控制及其利用
    3.3 可控循环风通风过程
        3.3.1 闭路循环通风降尘过程分析
        3.3.2 开路循环通风降尘过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可控循环通风理论的应用
    4.1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降温研究
        4.1.1 井下热源来源分析
        4.1.2 井下热源的危害
        4.1.3 井下降温循环风量计算
    4.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除尘研究
        4.2.1 粉尘危害及防治技术
        4.2.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高压喷雾降尘系统
    4.3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
        4.3.1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建设要求
        4.3.2 矿井可控循环风安全评价
    4.4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通风节能原理研究
        4.4.1 通风节能原理
        4.4.2 循环风量确定基本原则
        4.4.3 循环风量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工程实践应用及效果分析
    5.1 区域可控循环风通风系统的构建
        5.1.1 区域可控循环风参数确定及风机选择
        5.1.2 区域可控循环风系统高压喷雾装置
        5.1.3 区域可控循环风通风安全监测监控
    5.2 区域可控循环风应用效果分析及评价
        5.2.1 区域可控循环风系统风流质量分析
        5.2.2 区域可控循环风系统节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深井可控循环风水浴丝网净化降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深井热源分析
    1.1 地热
    1.2 空气压缩放热
    1.3 矿石氧化生热
    1.4 爆破放热
    1.5 井下生产放热
2 深井可控循环风技术研究
    2.1 可控循环风的含义及其发展
    2.2 可控循环风的技术原理
    2.3 应用可控循环风对用风区的降温分析
3 水浴丝网净化降温技术研究
    3.1 水浴丝网净化降温装置
    3.2 净化装置的空间迷宫式分布
    3.3 循环风全时段远程监控系统
    3.4 净化效果分析
    3.5 降温效果分析
4 应用实例
5 结论

(9)金属矿山可控循环风利用与节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害气体净化技术
    1.1 实验室中对有害气体吸收的研究
    1.2 红透山矿风流质量检测
2 红透山矿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及监测
    2.1 红透山矿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
    2.2 净化风与新风掺混后风流质量监测
3 可控循环风掺混控制与节能分析
    3.1 可控循环风掺混控制
    3.2 可控循环风系统的节能分析
4 结论

(10)矿井通风三维仿真优化及可控循环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引言
    1.2 矿井通风系统的节能技术
        1.2.1 矿井通风中自然能源的利用
        1.2.2 高效节能风机的使用
        1.2.3 多级机站通风技术
        1.2.4 可控循环风的研究
    1.3 矿井通风系统计算机软件的国内外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矿井通风系统的理论研究
    2.1 矿井通风系统布局
        2.1.1 中央式通风
        2.1.2 对角式通风
        2.1.3 混合式通风
    2.2 矿井通风网络风流基本定律
        2.2.1 风量平衡定律
        2.2.2 风压平衡定律
        2.2.3 阻力定律
    2.3 矿井通风阻力
        2.3.1 摩擦阻力
        2.3.2 局部阻力
        2.3.3 正面阻力
    2.4 矿井通风动力
        2.4.1 自然风压及其应用
        2.4.2 风机的选择及应用
    2.5 矿井通风网络的解算
        2.5.1 简单通风网络的解算
        2.5.2 复杂通风网络的解算
第3章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三维仿真模拟与优化
    3.1 Ventsim模拟软件
        3.1.1 Ventsim软件简介
        3.1.2 Ventsim软件功能介绍
    3.2 红透山矿概况及通风系统现状
        3.2.1 矿区位置及气候条件
        3.2.2 通风系统历史演变
    3.3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三维建模
        3.3.1 巷道基本信息
        3.3.2 通风系统的AutoCAD三维建模
        3.3.3 通风系统的Ventsim三维建模
        3.3.4 巷道参数设置
    3.4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优化
        3.4.1 通风系统风流模拟
        3.4.2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优化
第4章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测试与分析
    4.1 通风系统测试方法分析
        4.1.1 测试计划
        4.1.2 测试方法
    4.2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测试方案
        4.2.1 测试内容
        4.2.2 测试仪器
        4.2.3 测试工作的开展
    4.3 红透山通风系统测试数据
        4.3.1 日常工作状态各中段进风情况
        4.3.2 地表主扇的工作情况
        4.3.3 不同风机状态下-467m中段的回风情况
    4.4 通风系统测试数据分析
第5章 红透山可控循环风利用研究
    5.1 可控循环风应用
    5.2 有害气体净化技术
        5.2.1 金属矿山有害气体
        5.2.2 实验室中对有害气体吸收的研究
        5.2.3 红透山矿风流质量检测
    5.3 红透山矿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及监测
        5.3.1 红透山矿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
        5.3.2 净化风与新风掺混后风流质量监测
    5.4 可控循环风掺混控制与节能分析
        5.4.1 可控循环风掺混控制
        5.4.2 可控循环风系统的节能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日常工作状态及风机不同状态的测试数据

四、可控循环风的发展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风流净化技术的深井可控循环通风系统设计与仿真[D]. 赵好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深井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研究[J]. 聂兴信,赵好瑞,付小艳,高建,郭进平,孙锋刚. 金属矿山, 2021(02)
  • [3]用于掘进机配套的塑烧板除尘器设计及气流组织模拟分析[D]. 黄进宝. 东华大学, 2019(03)
  • [4]可控循环风在低瓦斯矿井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胡一明.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01)
  • [5]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数值模拟研究[D]. 舒威.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6]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可控循环通风技术数值模拟[D]. 何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18(12)
  • [7]白乃庙铜矿区域可控循环风技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D]. 王汉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8]深井可控循环风水浴丝网净化降温技术研究[J]. 周英烈. 现代矿业, 2015(09)
  • [9]金属矿山可控循环风利用与节能[J]. 刘晓培,宫锐,常德强,曲元龙,柳静献. 金属矿山, 2014(09)
  • [10]矿井通风三维仿真优化及可控循环风研究[D]. 刘晓培. 东北大学, 2013(03)

标签:;  ;  ;  ;  

可控循环空气的开发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