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色倒置论文-姚有华

叶色倒置论文-姚有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色倒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叶色,叶片衰老,冠层温度

叶色倒置论文文献综述

姚有华[1](2010)在《叶色倒置小麦的一些生物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顶叁叶是小麦籽粒灌浆期最主要的光合器官,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产量至关重要。小麦籽粒产量的形成和高低主要来自顶叁叶的光合同化产物,旗叶对小麦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但是,小麦籽粒的灌浆时期伴随着叶片的衰老过程,叶片的衰老缩短了有效的光合作用持续期进而导致了产量的下降。因此,小麦顶叁叶在衰老期间的生理特性变化以及如何延缓叶片在灌浆期的衰老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从顶叁叶叶片的颜色变化着手,以具有叶色倒置现象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叶色倒置小麦植株叶色倒置茎和非倒置茎顶叁叶叶色、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千粒重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籽粒灌浆期绿叶数、冠层温度的遗传变异动态,结果表明:1.自然界有少数小麦出现了叶色倒置现象,倒置茎上旗叶的衰老比倒二叶早,且这种现象发生在同一株小麦材料内部;在同一株小麦中并不是所有茎生叶的叶色都呈倒置状态,同时着生着叶色呈倒置状态的倒置茎和叶色呈不倒置状态的非倒置茎。2.叶色倒置小麦由于倒置茎上旗叶的衰老比倒二叶早,导致与此现象有关的一些生物学参数发生了异常变化。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叶色倒置小麦顶叁叶的叶色发生了变化,在接近乳熟后期时,出现了旗叶叶色等级大于倒二叶的现象,即叶色一反前段旗叶绿色最重、倒二叶次之、倒叁叶最轻的次序,变成倒二叶最重、旗叶次之、倒叁叶最轻,持续到小麦成熟。4.叶色倒置小麦非倒置茎顶叁叶源活性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叶色非倒置小麦相似,各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叁叶。倒置茎顶叁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表现为倒二叶>旗叶>倒叁叶,并持续到小麦成熟。5.叶色倒置小麦从灌浆期的冠层温度表现看,都属于冠层温度中间型小麦的多态性表现,在灌浆后期冠层温度明显降低且都表现为冷尾态。6.叶色倒置小麦从开花开始,其灌浆期绿叶数多于叶色非倒置小麦,并持续到小麦成熟。7.叶色倒置小麦倒置茎籽粒的千粒重均较非倒置茎高,平均增幅为6.52%,最高的材料达到18.66%。利用各参试小麦的千粒重计算灌浆速率,得出从开花到面团期,全部参试材料叶色倒置茎平均为1.11 g·1000粒~(-1)·d~(-1),非倒置茎平均为1.08 g·1000粒~(-1)·d~(-1);从面团到成熟,全部参试材料叶色倒置茎平均为0.94 g·1000粒~(-1)·d~(-1),非倒置茎平均为0.71 g·1000粒~(-1)·d~(-1),倒置茎的平均灌浆速率均较非倒置茎高。这些具有新意的研究结果深化了对小麦叶片衰老进程及其与籽粒灌浆关系的认识,叶色倒置小麦的发现为小麦早衰问题的解决、冷型小麦的培育以及小麦产量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姚有华,王长发,张嵩午[2](2010)在《叶色倒置小麦的一些生物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叶色呈倒置状态小麦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高产小麦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具有叶色倒置现象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叶色倒置小麦中叶色正置茎和叶色倒置茎顶叁叶的叶色、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叶色倒置小麦正置茎顶叁叶叶色、源活性指标及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小麦相似;倒置茎顶叁叶在接近乳熟后期时旗叶叶色等级高于倒二叶;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倒二叶>旗叶>倒叁叶,并持续到小麦成熟;倒置茎籽粒的千粒质量均高于正置茎,且增幅明显。【结论】自然界存在叶色倒置小麦,倒置茎上旗叶的衰老先于倒二叶,且与此现象有关的生物学参数均发生了异常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叶色倒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叶色呈倒置状态小麦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高产小麦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具有叶色倒置现象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叶色倒置小麦中叶色正置茎和叶色倒置茎顶叁叶的叶色、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叶色倒置小麦正置茎顶叁叶叶色、源活性指标及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小麦相似;倒置茎顶叁叶在接近乳熟后期时旗叶叶色等级高于倒二叶;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倒二叶>旗叶>倒叁叶,并持续到小麦成熟;倒置茎籽粒的千粒质量均高于正置茎,且增幅明显。【结论】自然界存在叶色倒置小麦,倒置茎上旗叶的衰老先于倒二叶,且与此现象有关的生物学参数均发生了异常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色倒置论文参考文献

[1].姚有华.叶色倒置小麦的一些生物学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姚有华,王长发,张嵩午.叶色倒置小麦的一些生物学特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标签:;  ;  ;  ;  

叶色倒置论文-姚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