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源营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源营养,氨基酸,营养期,仔鱼发育
内源营养论文文献综述
蒋左玉,熊铧龙,张儒学,姚俊杰[1](2019)在《卵生鱼类内源营养期叁大营养物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研究成果,较全面地对卵生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中内源营养阶段卵黄物质的组成与早期发育的关系,早期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代谢特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卵生鱼类孵化、开口摄食及后期培育提供一些基础资料。一、卵黄物质组成与早期发育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9年01期)
任豫霜[2](2017)在《澎溪河回水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内源营养释放及水华爆发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3年叁峡水库正式蓄水以来,由于库区内水位抬升引起水体流速减缓,支流回水区由于水体滞留时间的延长和营养因子的蓄积,水华爆发情况尤其严重。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营养过剩,而水体营养主要有2个来源:包括河岸陆地等外源和水体内源。有关叁峡库区陆地面源和点源污染与库区支流水华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有关支流底泥等内源沉积物对水华贡献的研究较为少见。沉积物作为水体内源营养物质的来源,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微生物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沉积物间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藻类植物的生长和水华的形成。本研究以叁峡水库北岸最大一级支流澎溪河的回水区—高阳平湖为对象,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了野外长期定点监测,分析了回水区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水华不同时期上覆水-沉积物间理化性质、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酶活性变化,探讨沉积物中微生物种群与内源营养物质循环及水华爆发的关系,为叁峡库区支流回水区水华的防控、治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对澎溪河回水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演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四季水体样品中共检出藻类植物7门117种(包括变种),藻类群落组成季节差异明显。春季水华爆发时期仅藻类检出5门32种,主要优势藻为蓝藻门小型色球藻(Chroococcus minor)、尖细颤藻(Oscillatoria acuminata)、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mnelica)、绿藻门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此时藻类群落结构单一。随季节交替,秋季藻类增加至7门82种,优势藻逐渐演替为硅藻门针杆藻(Synedra sp.)、隐藻门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2)监测期间,澎溪河回水区4个采样断面藻类生物量与叶绿素a(Chla)含量的季节变化同步,与藻类细胞密度季节变化趋势稍有差异。蓝藻、隐藻和硅藻是该回水区的主要藻类,其中硅藻主要出现在秋、冬季,绿藻在各个断面均有检出,但细胞密度占比不大,蓝藻、隐藻种类数少于绿藻但细胞密度水平较高,峰值分别为48.89×106 cell/L、1.61×106 cell/L,属于澎溪河回水区的优势藻种。研究期间藻类集群演替情况大致为:蓝藻、甲藻→绿藻→隐藻、硅藻。(3)2016年1月~2016年7月,对澎溪河回水区水华不同时期上覆水(水面下0.5m)、沉积物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行跟踪监测。结果显示:上覆水pH随水华发生显着升高(p<0.05),溶解氧含量在水华前及水华初期显着上升,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总氮(DTN)、溶解性总磷(DTP)、硝态氮(NO3--N)、正磷酸盐(PO43--P)含量在水华前期显着上升,并随水华持续发生明显下降,溶解性磷是上覆水中磷元素主要存在形式,约占51.9%~74.4%;硝化作用是上覆水硝态氮的来源之一。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和硝态氮含量在3月水华形成期明显下降,但随水华持续发生显着升高;其含量分别是上覆水对应营养因子的401.9~515.8、5062.5~5675.7和58.5~89.2倍,体现出沉积物作为水体内源磷库的重要作用,沉积物中内源营养在水华发生前释放进入水体,是上覆水氮、磷营养的主要来源。(4)在水华发生不同时期,水体富营养化限制因子仍为磷元素。沉积物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其含量为0.40~0.54 g/kg,占沉积物总磷的66.7%~95.2%。各形态磷含量变化:铁铝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氧化还原形磷(BD-P)>松散结合态磷(NH4Cl-P),无机磷组成以铁铝结合态磷(NaOH-P)为主。水华发生前沉积物HCl-P、NaOH-P含量明显下降(分别降低28.5%、5.6%),随水华的持续发生,其含量稳定上升,BD-P含量在3~5月持续下降。沉积物TP、NaOH-P、NH4Cl-P与上覆水营养因子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对水-沉积物界面间物质循环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5)与1月样品相比,沉积物中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含量在水华形成期及水华发生初期明显升高(分别为76.0%、151.8%),随水华现象的持续明显降低至6月水华消逝期缓慢回升,较5月上升了14.1%。此外,随水华发生,沉积物中个别种类细菌丰度明显上升占据优势,导致沉积物细菌类群组成与相对比例发生明显改变,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下降,相比1月,5月水华持续期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分别下降49.6%、24.0%。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APA)活性在水华发生前显着提高(p<0.05),随水华持续爆发其活性受到抑制。(6)冗余分析(RDA)的结果表明,水华爆发前期,澎溪河回水区主要为蓝-绿藻型水体,此后水体有向绿-硅藻转化的趋势;沉积物中微生物PLFAs与TP相关性较大,沉积物中APA、PLFAs和TP的含量是澎溪河回水区水华发生的主导因子。此外,NH4Cl-P、BD-P分别在水华形成初期和水华消逝后对藻类生长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2)
李扬扬[3](2016)在《蓝藻暴发对湖泊生态系统中内源营养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加剧,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在湖泊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内源营养盐的释放是水体持续富营养化、影响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缺乏原位技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源污染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蓝藻暴发的条件,利用ZrO-Chelex薄膜扩散梯度(ZrO-ChelexDGT)、微电极技术、Rhizon技术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原位测定沉积物有效磷、铁、氮的方法。以典型富营养湖泊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对象,利用ZrO-Chelex DGT技术探讨了营养盐在蓝藻暴发阶段的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模拟蓝藻暴发的条件,利用微电极等技术原位监测pH、DO、Eh等参数的昼夜变化及阶段性变化,研究在蓝藻水华发生期间对各参数的影响。第1-20天蓝藻不断增长繁殖,随后蓝藻开始降解。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pH升高(Max=10.53),溶解氧升高(Max=16.0mg/L),晚上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pH降低(Min=7.57),溶解氧降低(Min=2.5mg/L);沉积物中,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pH、溶解氧、Eh均呈降低的趋势,但是蓝藻组的下降更快。(2)室内模拟蓝藻暴发的条件,利用ZrO-ChelexDGT等技术原位监测间隙水、沉积物中有效态Fe2+的含量及Fe2+的释放通量,研究蓝藻水华期间对沉积物中铁的影响。上覆水中的Fe2+含量很低,界面下0.5cm间隙水中的Fe2+含量显着增加;蓝藻进行光合作用,pH增加,蓝藻组释放的溶解性Fe2+部分被蓝藻吸收供其生长所需,第5天开始白天蓝藻组的通量显着增加。沉积物有效态Fe2+在上覆水中含量很低,在0-20mm有效态Fe2+逐渐释放,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效态Fe2+含量逐渐减小。(3)室内模拟蓝藻暴发的条件,利用ZrO-ChelexDGT等技术原位监测间隙水、沉积物中有效态磷的含量及磷的释放通量,研究蓝藻水华期间沉积物磷的释放机制。白天蓝藻的光合作用增加上覆水中的pH、DO值,夜里pH、DO值降低,OH-的增加促进沉积物中PO4-的释放,加上蓝藻直接对沉积物中P的吸附降低了间隙水中P的浓度,第5天之后,OH-的增加不再促进沉积物中PO4-的释放,沉积物中P的释放主要受到DO以及蓝藻降解的控制。(4)间隙水中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高于上覆水,存在着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的分子扩散作用。上覆水中硝态氮与氨氮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第1天至第5天呈下降趋势,第15天显着增加后又逐渐降低。间隙水中溶解性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氨氮,沉积物不同深度间隙水中的硝态氮、氨氮的变化规律是一样,均是先减小再增加。(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1)
汪建华,王文浩,何岩,黄民生[4](2016)在《原位曝气修复黑臭河道底泥内源营养盐的示范工程效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工业河勤丰泵站周围50 m河段为研究对象,现场探讨了原位曝气对底泥内源营养盐去除的示范工程效能,目的为曝气治理城市黑臭河道工程的优化实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原位曝气有利于对底泥内源氮、磷营养盐的控释,对工业河示范河段溶解性总氮(DTN)削减率为(48.4±6.0)%,上覆水DTN的平均浓度由13.4 mg·L-1降至8.7 mg·L-1;NH+4-N的削减率为(46.3±16.7)%,其上覆水浓度均低于7.6 mg·L-1;泥水界面硝化率与反硝化率分别达到46.3%和43.6%;上覆水溶解性总磷(DTP)的削减率为(35.4±2.9)%,由于示范区段没有与其他区段隔离,其实际工程效果要优于观测值。静态经济评价表明原位曝气修复黑臭河道底泥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常规底泥疏浚技术。(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张锦春,郭春秀,王方琳,张莹花,刘有军[5](2016)在《沙生柽柳扦插生根过程及其插穗内源营养物质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沙生柽柳无性繁殖生根机理,在室内扦插培养的条件下,笔者对沙生柽柳扦插生根过程进行观察,并对插穗培育过程中的内源营养物质进行动态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生柽柳插穗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切口处未形成愈伤组织,不定根可突破插穗表面皮层而长出;沙生柽柳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呈现稳定的变化过程,可溶性蛋白质呈现平缓降低到加速升高的变化趋势;IBA可诱导沙生柽柳插条内源营养物质的形成,测定插条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1年生硬枝插条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高于多年生老枝,这由枝条木质化程度及其代谢的强弱不同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07期)
李志洪[6](2015)在《曝气扰动模式对黑臭河道底泥内源营养盐行为的影响作用及氮转化功能菌群响应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磷超标是当前许多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外源输入受到有效控制后,底泥内源氮磷成为水体主要的氮磷污染源。作为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技术,人工曝气主要通过改变泥水界面的氧含量和缺氧微环境分布这一矛盾平衡来控制内源氮的硝化一反硝化和内源磷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耦合过程。本研究在课题组已有关于曝气扰动强度、曝气扰动深度等研究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曝气扰动模式对黑臭河道底泥内源营养盐行为的影响作用,并同时分析了其中内源氮不同代谢过程的微生物茵群响应规律,确定了优化的曝气扰动运行模式,初步揭示了曝气扰动下底泥内源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为有效解决黑臭河道氮磷超标治理难题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曝气工程的优化设计以及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曝气扰动模式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对底泥内源氮的控释,上覆水氨氮和DTN的削减量分别为22.2%-94.9%和35.9%-79.9%。其中在同等间歇曝气时间(12.00 h)下,当DO浓度(1.00mg·L-1)较低时,提高DO浓度至4.00mg.L-1能明显提高上覆水中NH4+-N和DTN的削减率;但在同等间歇曝气时间(12.00 h)下,当DO浓度较高(4.00 mg·L-1)时,再次提高DO浓度至7.00mg·L-1,则无助于上覆水中NH4+-N和DTN削减率的提升。在低DO浓度(2.50mg·L-1左右)下,当曝气时间为6.00 h时,延长曝气时间(至18.00 h)能有效提高上覆水中的TNH4+-N、DTN削减率;但当DO浓度提高至5.50 mg.L-1时,曝气时间的延长(从6.00 h延长至18.00 h)无助于上覆水中NH4+-N、DTN的削减率的提升。以上覆水DTN削减率为最终控制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曝气运行条件,水曝气扰动模式下最优工况的运行条件为:曝气时间24.00 h,曝气中DO浓度4.76 mg.L-1,此时上覆水DTN削减率的响应值为77.0%。(2)除工况7(1.00mg·L-1,12.00 h)外,其余水曝气扰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助于实现对底泥内源磷的控释,其中在同等曝气时间(12.00 h)下,提高DO浓度均有助于上覆水中DTP的削减。另外,在低DO浓度(2.50 mg.L-1左右)下,当曝气时间为6.00 h时,延长曝气时间(至18.00 h)能有效提高上覆水中的DTP削减率;但当DO浓度提高至5.50 mg·L-1时,延长曝气时间(从6.00 h延长至18.00 h)无助于上覆水中DTP的削减率的提升。以上覆水DTP削减率为控制目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分析水曝气扰动模式,得到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曝气时间6.00 h,曝气中DO浓度5.72 mg.L-1,此时上覆水DTP削减率的响应值为72.4%。(3)不同底泥曝气扰动模式亦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对底泥内源氮的控释,上覆水氨氮和DTN的削减率分别为92.5%-97.6%和54.9%-89.4%,其中在同等曝气时间(12.00 h)下,当扰动强度达到354.33 s-1时,扰动强度的增强不利于上覆水中DTN的削减。而在同等扰动强度(404.82 s-1)下,曝气时间达到一定值(6.00h),延长曝气时间也不利于上覆水中DTN的削减。底泥曝气扰动模式下最优工况的运行条件为:曝气时间21.39 h,曝气流量0.10 L.min-1,此时上覆水DTN削减率的响应值为96.1%。因此,以上覆水DTN削减率为控制目标,底泥曝气优于水曝气,得到的最优曝气运行条件即为优化后的底泥曝气运行条件。(4)在所有底泥曝气扰动模式中,工况9(354.33s-1,12.00 h)的TP削减率最高,表明低强度的间歇曝气更有利于上覆水中TP的去除。由于底泥曝气造成上覆水中SS大幅增加,颗粒态磷增多,底泥曝气对上覆水中TP的削减规律不明显,无法使用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最优工况。(5)CFD流场模拟结果显示,实验装置中上覆水流速呈现中心对称状态,流速由中心逐渐向周边降低,直到为0。泥水界面曝气处的流速大小为:u9>u8=u12 >u5=u11>u3=u7>u6,表明随着曝气量的加大,各工况泥水界面处流速增大,曝气扰动逐步增强,促进了底泥的悬浮。(6)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黑臭河道底泥中的氨氧化优势菌为AOA,氮转化优势菌为Anammox菌。水曝气及底泥曝气扰动模式均能促进底泥中总细菌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增加,但曝气条件下底泥中Anammox菌的数量未大幅降低,这可能与高DO浓度下Anammox菌处于休眠态有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狄贞珍,张洪,单保庆[7](2015)在《太湖内源营养盐负荷状况及其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夏季采集46个样点的沉积物柱状样,分析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营养盐(正磷酸盐、氨氮、硝氮)的浓度空间分布,估算表层沉积物中磷、氮的扩散通量,明确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分布规律,以探明内源营养盐负荷对太湖上覆水的污染贡献,并为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转移过程理论补充证据.结果表明:太湖西北部区域的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正磷酸盐和硝氮浓度较高,分别达到1.11 mg·L~(-1)和1.25 mg·L~(-1)以上;大部分湖区的氨氮浓度超过2 mg·L~(-1).全湖区范围内,从表层沉积物的上覆水到孔隙水,氨氮含量呈现升高趋势而硝氮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北部3个湖湾区的沉积物营养盐扩散通量最高,正磷酸盐为2.69~4.60 mg·m~(-2)·d(-1),氨氮为17.8~45.7 mg·m-2·d~(-1),而湖岸河口区是沉积物硝氮内源释放显着的区域.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正磷酸盐和氨氮的年内源污染负荷分别为64.6 t·a~(-1)和1756 t·a~(-1);而上覆水向沉积物汇入硝氮的年负荷为1102 t·a~(-1).氨氮的内源污染负荷与外源污染负荷之比高达18.7%,氨氮、总磷和总氮内源污染为上覆水贡献的浓度分别为0.361、0.013和0.134 mg·L~(-1),表明自由扩散带来的内源负荷会使太湖水中营养盐污染恶化,需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李志洪,李文超,何岩,黄民生,顾佩弟[8](2014)在《滴水湖底泥内源营养盐释放行为与曝气运行模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滴水湖上覆水及底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曝气运行模式对滴水湖底泥内源营养盐释放行为的影响,为曝气原位修复滴水湖等滨海盐碱化地区富营养化人工湖泊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曝气能有效降低滴水湖上覆水体NH+4-N浓度,但此类滩涂底泥中较高的盐度能促进内源NH+4-N的释放并抑制硝化作用,使其NH+4-N削减率明显低于城市重污染河道;静置组TP浓度有所升高,而间歇曝气组及连续曝气组TP削减率分别为63.6%和38.5%,说明间歇曝气能有效降低上覆水体中的TP浓度;与曝气修复城市重污染河道相比,滴水湖较高的盐度及pH不利于TN去除,其中间歇曝气组对上覆水TN的控制优于连续曝气组与静置组;间歇曝气运行模式更适合于滴水湖等滨海盐碱化地区富营养化人工湖泊的底泥修复。(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4年10期)
张卫,熊邦,林匡飞,李海芳,郭美锦[9](2012)在《不同覆盖方式对底泥内源营养盐释放的控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底泥内源营养盐释放控制室内模拟试验,考察了塑料包被、斜发沸石、方解石、石英砂和硝酸钙5种覆盖材料对底泥氮磷释放效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各自优劣程度,为实际环境中不同污染背景水体选择适宜的控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材料对底泥总磷释放的控制效果依次为:塑料包被>硝酸钙>斜发沸石>方解石>石英砂;不同覆盖材料对底泥总氮释放的控制效果依次为:斜发沸石>塑料包被>方解石>石英砂>硝酸钙;不同覆盖材料对底泥硝态氮释放的控制效果依次为:塑料包被>斜发沸石>方解石>石英砂>硝酸钙;不同覆盖材料对底泥铵态氮释放的控制效果依次为:硝酸钙>石英砂>斜发沸石>方解石>塑料包被;温度和底泥内源营养盐释放有对应关系,水样中总磷、总氮和硝态氮浓度会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而铵态氮浓度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李淑顺,李倩中,唐玲,刘晓宏[10](2011)在《低温对高山杜鹃内源营养动态变化及休眠解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内源营养物质在低温处理期间的变化规律及休眠解除后的开花动态,该研究以高山杜鹃红粉玉蝶为试材,设置了8个低温(5℃)处理时间,分别为0 d、14 d、28 d、42 d、56 d、70 d、84 d和98 d,并分别测定了其内源营养物质和开花动态。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初期叶片与花芽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然后下降,低温处理后28 d到56 d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叶片与花芽中的淀粉含量在低温处理期间基本呈现"V"字形,低温处理后42 d淀粉含量达到最低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温处理42 d后剧烈下降,之后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处理过程中叶片中的氨基酸含量始终低于花芽,低温处理前期叶片与花芽中的氨基酸含量略有上升,随后持续下降,低温处理42 d后分别达最低值。开花动态监测表明,42 d以上的低温处理可有效解除高山杜鹃休眠,经催花可比自然花期提早2~3个月绽放。分析表明,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与高山杜鹃休眠解除与否具有密切联系,研究结果为常绿花卉休眠解除的监测及其花期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内源营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3年叁峡水库正式蓄水以来,由于库区内水位抬升引起水体流速减缓,支流回水区由于水体滞留时间的延长和营养因子的蓄积,水华爆发情况尤其严重。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营养过剩,而水体营养主要有2个来源:包括河岸陆地等外源和水体内源。有关叁峡库区陆地面源和点源污染与库区支流水华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有关支流底泥等内源沉积物对水华贡献的研究较为少见。沉积物作为水体内源营养物质的来源,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微生物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沉积物间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藻类植物的生长和水华的形成。本研究以叁峡水库北岸最大一级支流澎溪河的回水区—高阳平湖为对象,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了野外长期定点监测,分析了回水区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水华不同时期上覆水-沉积物间理化性质、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酶活性变化,探讨沉积物中微生物种群与内源营养物质循环及水华爆发的关系,为叁峡库区支流回水区水华的防控、治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对澎溪河回水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演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四季水体样品中共检出藻类植物7门117种(包括变种),藻类群落组成季节差异明显。春季水华爆发时期仅藻类检出5门32种,主要优势藻为蓝藻门小型色球藻(Chroococcus minor)、尖细颤藻(Oscillatoria acuminata)、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mnelica)、绿藻门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此时藻类群落结构单一。随季节交替,秋季藻类增加至7门82种,优势藻逐渐演替为硅藻门针杆藻(Synedra sp.)、隐藻门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2)监测期间,澎溪河回水区4个采样断面藻类生物量与叶绿素a(Chla)含量的季节变化同步,与藻类细胞密度季节变化趋势稍有差异。蓝藻、隐藻和硅藻是该回水区的主要藻类,其中硅藻主要出现在秋、冬季,绿藻在各个断面均有检出,但细胞密度占比不大,蓝藻、隐藻种类数少于绿藻但细胞密度水平较高,峰值分别为48.89×106 cell/L、1.61×106 cell/L,属于澎溪河回水区的优势藻种。研究期间藻类集群演替情况大致为:蓝藻、甲藻→绿藻→隐藻、硅藻。(3)2016年1月~2016年7月,对澎溪河回水区水华不同时期上覆水(水面下0.5m)、沉积物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行跟踪监测。结果显示:上覆水pH随水华发生显着升高(p<0.05),溶解氧含量在水华前及水华初期显着上升,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总氮(DTN)、溶解性总磷(DTP)、硝态氮(NO3--N)、正磷酸盐(PO43--P)含量在水华前期显着上升,并随水华持续发生明显下降,溶解性磷是上覆水中磷元素主要存在形式,约占51.9%~74.4%;硝化作用是上覆水硝态氮的来源之一。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和硝态氮含量在3月水华形成期明显下降,但随水华持续发生显着升高;其含量分别是上覆水对应营养因子的401.9~515.8、5062.5~5675.7和58.5~89.2倍,体现出沉积物作为水体内源磷库的重要作用,沉积物中内源营养在水华发生前释放进入水体,是上覆水氮、磷营养的主要来源。(4)在水华发生不同时期,水体富营养化限制因子仍为磷元素。沉积物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其含量为0.40~0.54 g/kg,占沉积物总磷的66.7%~95.2%。各形态磷含量变化:铁铝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氧化还原形磷(BD-P)>松散结合态磷(NH4Cl-P),无机磷组成以铁铝结合态磷(NaOH-P)为主。水华发生前沉积物HCl-P、NaOH-P含量明显下降(分别降低28.5%、5.6%),随水华的持续发生,其含量稳定上升,BD-P含量在3~5月持续下降。沉积物TP、NaOH-P、NH4Cl-P与上覆水营养因子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对水-沉积物界面间物质循环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5)与1月样品相比,沉积物中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含量在水华形成期及水华发生初期明显升高(分别为76.0%、151.8%),随水华现象的持续明显降低至6月水华消逝期缓慢回升,较5月上升了14.1%。此外,随水华发生,沉积物中个别种类细菌丰度明显上升占据优势,导致沉积物细菌类群组成与相对比例发生明显改变,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下降,相比1月,5月水华持续期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分别下降49.6%、24.0%。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APA)活性在水华发生前显着提高(p<0.05),随水华持续爆发其活性受到抑制。(6)冗余分析(RDA)的结果表明,水华爆发前期,澎溪河回水区主要为蓝-绿藻型水体,此后水体有向绿-硅藻转化的趋势;沉积物中微生物PLFAs与TP相关性较大,沉积物中APA、PLFAs和TP的含量是澎溪河回水区水华发生的主导因子。此外,NH4Cl-P、BD-P分别在水华形成初期和水华消逝后对藻类生长有较大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源营养论文参考文献
[1].蒋左玉,熊铧龙,张儒学,姚俊杰.卵生鱼类内源营养期叁大营养物质研究进展[J].渔业致富指南.2019
[2].任豫霜.澎溪河回水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内源营养释放及水华爆发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李扬扬.蓝藻暴发对湖泊生态系统中内源营养盐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16
[4].汪建华,王文浩,何岩,黄民生.原位曝气修复黑臭河道底泥内源营养盐的示范工程效能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6
[5].张锦春,郭春秀,王方琳,张莹花,刘有军.沙生柽柳扦插生根过程及其插穗内源营养物质的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6
[6].李志洪.曝气扰动模式对黑臭河道底泥内源营养盐行为的影响作用及氮转化功能菌群响应规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7].狄贞珍,张洪,单保庆.太湖内源营养盐负荷状况及其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
[8].李志洪,李文超,何岩,黄民生,顾佩弟.滴水湖底泥内源营养盐释放行为与曝气运行模式的关系[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
[9].张卫,熊邦,林匡飞,李海芳,郭美锦.不同覆盖方式对底泥内源营养盐释放的控制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12
[10].李淑顺,李倩中,唐玲,刘晓宏.低温对高山杜鹃内源营养动态变化及休眠解除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