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记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格萨尔》,个体记忆,佛教化,集体记忆
个体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诺布旺丹[1](2019)在《《格萨尔》史诗的个体记忆形态及其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格萨尔》个体记忆形态是作为其文本的传承方式或传承载体形式出现的,具有多类型特征。个体记忆在其演述形态上,除了具有史诗集体记忆时代的共享性特征外,还具有集体记忆的重构性特点。《格萨尔》个体记忆的形成始缘起于佛教化,但其产生与远古人类文明(文字社会之前)普遍演进规律相一致,即从集体记忆逐渐过渡到个体记忆时代。之后《格萨尔》记忆形态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在这样的框架内完成。如果说《格萨尔》集体记忆强调的是大众化的共享性记忆,突出的是情感、伦理及价值观的话,而其个体性记忆则强调的是差异化的记忆,彰显演述者个体的经验、感悟及主体性审美。(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诗逸,陈瑞娟[2](2019)在《《见字如面》中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基于“仪式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见字如面》是一档以阅读、点评书信为主的文化类情感节目,它从书信的个体记忆出发,讲述个人情感经历、唤醒怀旧情绪、展现历史镜像、启迪现世思考。作为一档节目,其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仪式,其艺术形式也具有仪式化的特征:通过内容环节和舞台符号形成的仪式感,重塑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正向的、具有信仰性质,对其重塑的可以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以达到序化社会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7期)
徐鑫[3](2019)在《传播学视域下论个体记忆对口述历史的作用——以《我的抗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大部分人的历史观由中学教科书建构,其宏大的叙事与单一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磨平甚至消除了很多学生对历史的多元认知。而随着口述史的发展与逐渐兴起,历史中的微观记忆与个人视角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大型纪录片同名图书《我的抗战》为例,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以"记忆的微光"理论为支撑,着重分析微观个体的记忆对口述历史产生的作用。笔者将从叙事角度、还原真相、历史延伸、叙述者的情感等维度入手研究该问题,力争给出一个全面的答案。(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金彩霞[4](2019)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程序化学习提高个体记忆能力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要想学生能够学好英语,记忆力对于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而我们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程序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策略,首先阐述了程序化学习方式的内涵及意义,结合程序化学习方式的内涵,阐述了提高学生个体记忆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广大的师生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江素珍[5](2019)在《媒介记忆框架与个体记忆叙事——凤凰卫视知青主题纪录片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与机构,既是记忆的载体,又是建构记忆的主体。它承担了记录、书写与重构等多重使命,帮助社会个体与群体进行回忆。从这一视角出发,采用影视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叙事、话语、记忆等相关理论,对凤凰卫视中文台自2005年以来的"知青"主题纪录片的"记忆"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媒体通过个体的记忆叙事来建构知青的社会记忆,并由此形成媒介记忆框架。在这一记忆框架中,"还原事件""反思事件"及"青春无悔"构成了最重要的记忆主题。在知青个体记忆叙事层面,知青通过回忆和叙事,将"上山下乡"运动及卷入其中的各种权力要素建构为一场特殊的青春场域,在这一由记忆所建构的场域中,宏观的国家权力、中观的国家权力弥散形式及微观的网状权力共同作用并形塑着知青的青春记忆。(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珊[6](2019)在《从《终结的感觉》看朱利安·巴恩斯创作中个体记忆与历史的同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说《终结的感觉》(The Sense of an Ending)中,朱利安·巴恩斯在表现记忆和历史时采取了一种相互关照的视角,将个体记忆和历史纳入同一视野之内进行思考,对个体记忆和历史采取了一种类比的写法。在巴恩斯的笔下,个体记忆与历史呈现出一系列的共同特征——碎片化、主观性、多面性、真实框架下的虚构细节和原始真貌的不可重获。为了彰显个体记忆和历史之间的这种同一性,巴恩斯在叙述中采取了一种双重结构,即表层叙述的记忆与深层叙述(或潜在叙述)的历史结合互见的手法,而在叙事方式上则采取了第一人称限制性叙事,同时采用多角度叙事模式,即一种多重式内聚焦。巴恩斯对这种叙事方式的选择蕴有哲学和社会学的深刻含义,契合并彰显着记忆和历史的本质特征——一方面个体记忆与历史相互渗透并相互构建,个体记忆的构建有赖于一定的社会框架;另一方面记忆和历史都是立足于当下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共享当下性和重建性两种特征。(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9年02期)
谢凝[7](2018)在《《上帝之城》中的创伤记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伤记忆"是指创伤主体对创伤事件的记忆,是一种心理及生理的不正常状态,主要是由严重的创伤事件所引起的。创伤事件以"闪回"(flashback)、"噩梦"(nightmare)、"意象"(image)等形式在大脑中再次或反复出现。"创伤记忆"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创伤必须以强度足够大的精神事件作为诱因,二是强调这种精神事件在创伤主题内心深处的体验。这些"创伤记忆"是对犹太人创伤的见证。这种创伤记忆成为美国犹太文学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33期)
谢凝[8](2018)在《《上帝之城》中的创伤记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伤记忆"是指创伤主体对创伤事件的记忆,是一种心理及生理的不正常状态,主要是由严重的创伤事件所引起的。创伤事件以"闪回"(flashback)、"噩梦"(nightmare)、"意象"(image)等形式在大脑中再次或反复出现。"创伤记忆"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创伤必须以强度足够大的精神事件作为诱因,二是强调这种精神事件在创伤主题内心深处的体验。这些"创伤记忆"是对犹太人创伤的见证。这种创伤记忆成为美国犹太文学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30期)
苏宣[9](2018)在《在温情的个体记忆中聆听时代的铿锵足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岁月如水,光阴如梭。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民40年的接续奋斗改变了中国的每一个家庭。而伴随着这场沧桑巨变所留下的每一个家庭的照片、家书、日记、证件、票据等等,在承载了每一名家庭成员个体记忆的同时,也全面地反映出家国发展的光辉历程。为了更(本文来源于《中国档案报》期刊2018-08-13)
翟晶,刘颖,杨青青,陈旭,张碧涛[10](2018)在《回避型依恋个体记忆缺损的行为特点及神经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避型依恋个体的记忆缺损源于对依恋相关信息的注意回避、编码不足、负性重构偏向及提取失败。文章基于回避型个体消极的他人表征及脆弱/积极的自我表征,展开论述了回避型依恋风格影响记忆加工的内部工作模式与去激活策略、记忆各阶段的加工特点以及自动-控制加工水平的神经机制,呈现出"警惕-抑制"的两阶段加工模型。去激活策略只有在控制加工水平才能在情绪和行为上发挥抑制作用,需要额外的认知资源来应对焦虑和自我调节,从而导致了记忆缺损。未来研究可以从丰富实验材料中的依恋关系类型、扩展回避型个体对记忆内容情绪的感知研究、进一步探讨回避型个体对多种情境事件和人际关系的记忆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个体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见字如面》是一档以阅读、点评书信为主的文化类情感节目,它从书信的个体记忆出发,讲述个人情感经历、唤醒怀旧情绪、展现历史镜像、启迪现世思考。作为一档节目,其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仪式,其艺术形式也具有仪式化的特征:通过内容环节和舞台符号形成的仪式感,重塑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正向的、具有信仰性质,对其重塑的可以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以达到序化社会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1].诺布旺丹.《格萨尔》史诗的个体记忆形态及其建构[J].民族文学研究.2019
[2].张诗逸,陈瑞娟.《见字如面》中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基于“仪式观”的视角[J].戏剧之家.2019
[3].徐鑫.传播学视域下论个体记忆对口述历史的作用——以《我的抗战》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
[4].金彩霞.小学英语教学中程序化学习提高个体记忆能力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
[5].江素珍.媒介记忆框架与个体记忆叙事——凤凰卫视知青主题纪录片考察[J].当代青年研究.2019
[6].张珊.从《终结的感觉》看朱利安·巴恩斯创作中个体记忆与历史的同一性[J].理论界.2019
[7].谢凝.《上帝之城》中的创伤记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8].谢凝.《上帝之城》中的创伤记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9].苏宣.在温情的个体记忆中聆听时代的铿锵足音[N].中国档案报.2018
[10].翟晶,刘颖,杨青青,陈旭,张碧涛.回避型依恋个体记忆缺损的行为特点及神经机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