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实时系统论文-熊霞,陶晓峰,高鲁鑫,邱志辉

自适应实时系统论文-熊霞,陶晓峰,高鲁鑫,邱志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适应实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表合一,一体化采集架构,多任务,任务调度

自适应实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熊霞,陶晓峰,高鲁鑫,邱志辉[1](2019)在《综合能源一体化采集系统的多任务自适应实时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互联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的建设推进,促进水、气、热、电的远程自动集采集抄建设已尤为关键。文中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设计了电、水、气、热能源计量一体化的采集技术架构体系,明确能源计量系统的技术路线。通过对系统采集任务类别解析,提出基于Spark集群的多任务自适应的实时调度方法,解决了采集系统基于Spark集群现有调度机制存在任务分配不均、总体任务完成时间较长和优先级高的任务超时响应造成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把总数为200万采集任务划分六类,采用文中和Spark默认调度方法进行对比,该方法针对时效性和优先级要求高的任务完成时间均早于默认方法,获得较好的响应速度,极大改善系统用户体验。(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9年20期)

张越,单连飞,余建明,李如意,杜鹏锐[2](2019)在《基于D5000的预想故障集自适应超实时预测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静态安全分析预想故障集依靠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基于D5000的预想故障集自适应超实时预测系统。首先将静态安全分析技术、预想故障集生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建立故障集静态样本库;然后根据分类误差编辑功能建立动态故障集样本库;最后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故障集分类,建立故障集自适应超实时预测模型。详细阐述系统软件环境、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科学预测故障集,提高软件智能化。(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周步祥,杨常[3](2019)在《基于实时计算光伏系统等效阻抗的自适应距离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过渡电阻倾斜角θ的大小取决于光伏电站等效阻抗的值,传统保护中针对光伏等效阻抗XN的求解存在较大误差,导致距离保护整定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基于此,在光伏并网的系统中发生故障时,文中通过分析负荷阻抗与光伏系统输出的故障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协方差方法推导出光伏系统实时等效阻抗值,从而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故障距离,提高了保护性能。文中利用PSCAD/EMTDC搭建了光伏并网模型,并用MATLAB计算出光伏系统的等效阻抗和故障距离,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测量阻抗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9年05期)

梁克顺,马立新[4](2018)在《湿法脱硫自适应Smith实时跟踪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Smith预估控制系统能解决工业湿法脱硫控制系统参数复杂多变、滞后严重、无法实时跟踪控制等问题,但对数学精度要求高,且实时负荷波动频率较高时,对系统控制性能会产生很大影响。针对该问题,设计自适应Smith实时跟踪控制系统,不仅能解决滞后问题,还能实现系统实时跟踪、误差快速稳定。对自适应Smith实时跟踪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并与Smith预估控制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适应Smith实时跟踪控制系统能实时跟踪负荷变化,及时调节系统误差,抗干扰性和鲁棒性更优,具有较强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8年10期)

董玉磊[5](2018)在《基于GPU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处理算法实时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适应光学是一门集合了光学、电子学、机械学和控制学等多种专业为一身的新兴技术。应用了自适应光学技术,光学系统中由于变形镜自身面形造成的静态误差和由于大气湍流造成的动态波前像差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校正,从而提高系统的成像质量。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叁大组成部分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其中,实时波前处理器需要实时地处理大规模数据运算,与其相关的数据传输和运算产生的延时体现了采用了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光学系统对动态波前像差的实时校正能力,是自适应光学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在实验室已有的硬件平台和算法基础上,对实时波前处理器部分进行了硬件选取和算法改进,并将其成功应用在349单元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上,为实现大口径地基高分辨率成像望远镜对自适应光学系统在扩大处理规模、减少运算延时和提高成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起源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构成闭环自适应光学的叁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着重介绍了实时波前处理器的运算构成,并分析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延时,指出在每一帧图像流水线并行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矩阵乘法规则易分解,并行处理复原运算部分。再根据Zernike多项式与像差多项式的一致性确定了像差的描述形式,并对系统的各项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介绍。其次,本文根据各类硬件的优势确定了以FPGA+GPU+CPU为主要硬件的实时波前处理器,按照功能进行分类为斜率计算模块的FPGA波前斜率处理器、复原运算和控制运算模块的GPU矩阵乘法处理器和负责发送指令、数据并监视系统运行的主控计算机。详细介绍了为实现本文所需要的运算功能所特殊采用的GPU的硬件结构、为扬长避短的CPU+GPU的异构处理、CUDA的编程模型以及执行模型。最后分析了高性能计算独立显卡NVIDIA Tesla K80的性能指标,指出用GPU作为矩阵乘法处理器的优势所在。再次,本文介绍了应用于349单元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实时波前处理器的算法流程。根据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子孔径排布和FPGA的工作原理确定了波前斜率算法,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同时减少运算量选择了直接波前斜率法作为复原运算算法,根据控制模型设计了足够适合系统的PI控制算法。最后,将本文设计的实时波前处理器应用在实验室349单元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49单元自适应光学实时波前处理器能够对100Hz以下的大气湍流频率成分实现有效校正。采用NVIDIA Tesla K80作为GPU矩阵乘法处理器测量实时波前处理部分的延时优于235μs。实验结果成功证明了本文设计的基于GPU的实时波前处理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马立新,吕梦圆[6](2018)在《氨法脱硫自适应实时跟踪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氨法脱硫系统中,可采用预估补偿装置来补偿传感器检测过程存在的延迟时间,但该方法数学模型中参数的误差对控制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无法实现负荷实时跟踪。针对该问题,提出负荷跟踪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实时控制系统,将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运用到氨法脱硫系统中,与传统采用常规阶跃响应特性来判断算法效果不同,是以实时的过程控制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数据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跟随性好且反应迅速,能有效抑制误差使系统快速趋于稳定。自适应实时跟踪控制系统在系统误差、实时跟踪效果及鲁棒性上更具优越性,在实际工程领域更具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章承伟[7](2018)在《基于GPU的自适应光学实时波前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适应光学系统通过实时测量波前信息,利用共轭补偿原理实现波前畸变补偿。自适应光学在很多应用场合对工作频率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天文应用场合需要千赫兹以上的工作频率,需要设计高效的波前控制器实现自适应光学的闭环反馈过程。本文利用GPU高效的并行计算能力,提高自适应光学控制系统效率,设计了基于GPU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控制方法,展开如下研究工作。本文结合已有的波前传感器参数,设计了基于商用波前传感器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测量的计算过程和控制计算过程,分析波前斜率计算和重构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及使用GPU解决自适应光学控制计算过程的可行性。基于计算复杂度的分析,设计了基于CUDA的波前斜率计算过程。通过CUDA内核对图像进行阈值处理,并且对计算任务进行分解,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斜率计算效率。在波前重构的计算过程中,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求解Zernike映射矩阵,并通过CUDA加速矩阵运算,提高波前重构的效率。同时使用CUDA处理波前控制过程的矩阵运算,提高系统的波前校正效率。本文对基于GPU的自适应光学控制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用研制的压电变形镜为波前校正器,搭建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自适应光学闭环校正实验,测试并比较了使用GPU优化前后的系统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 GPU在处理自适应光学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经过实验,整个系统的控制计算延时控制在2ms以内,提升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千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 GPU在处理多单元数自适应光学计算的可行性,为研制大口径多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提供控制方法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1)

顾卓远,汤涌,卜广全,易俊,王安斯[8](2018)在《基于线路相位差同趋性的电力系统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实时搜索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列控制作为电网运行的第叁道防线,对于防止系统崩溃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失步解列装置依赖振荡中心判别,无法适应多变的运行方式和复杂的失稳模式。基于双机等值系统,该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振荡中心所在线路两端相位差随着两侧机群功角摆开而增大,并最终超过90°;而其他线路两端的相位差则在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迅速减小,不会超过90°。利用线路相位差同趋性变化特征可以有效搜索系统振荡中心所在断面,且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形态的影响,无需仿真分析。通过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算例和实际电网算例验证该文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抓住电网振荡中心,计算量小、速度快、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尹良震,刘璐,李奇,陈维荣[9](2017)在《基于灰色预测的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实时最优温度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发电系统的输出性能受工作温度、气体流速、尾气排放间隔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其中工作温度是影响输出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温度控制所具有的非线性、时滞、慢时变等复杂特性,提出基于灰色预测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实时最优温度控制。该方法将灰色预测的结果代替发电系统当前工作温度测量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实现对发电系统最优温度进行实时跟踪。与增量式PID控制相比,所提方法有效减小了系统的超调,使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更平稳,有利于发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延长电堆的使用寿命。且所提方法仅根据PEMFC输入输出数据在线对控制器进行调整,对PEMFC参数不敏感,可应用于类似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7年12期)

孔林[10](2017)在《太阳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实时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太阳磁场活动产生的机理,获得整个太阳活动区的大视场高分辨力图像对太阳物理学家而言至关重要。传统自适应光学(CAO)只能在较小的视场内改善图像质量,无法满足大视场高分辨力天文观测的需求。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CAO)是近年来自适应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湍流的大气分成若干层,然后对每一层的波前畸变进行分层测量和校正,消除大气湍流对成像系统的影响,从而实现大视场范围内的高分辨力成像。实时控制器是太阳MCAO系统的运算核心。相对于CAO系统而言,其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子孔径数以及变形镜的单元数更多;相对于夜天文MCAO系统而言,其使用的波前斜率探测算法更加复杂。因此其最大的难点在于大计算量的前提下,实时性的保证。为了动态补偿大气湍流的变化,帧频通常要求高达数百帧甚至几千帧每秒,而且要求实时控制器必须在一帧内完成相应的计算,因而实时性要求非常高。本文主要针对太阳MCAO系统实时控制技术开展了研究,并且基于FPGA+多核DSP的定制化硬件平台开展了相应算法的并行化实现。首先,论文简要介绍了大气的时间和空间统计特性,太阳MCAO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太阳MCAO系统的实时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MCAO实时处理算法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计算量和实时性的需求。其次,根据计算量和实时性的需求分析,比较了多种并行计算平台的优缺点。通用的多核CPU的优点是编程灵活,资源丰富,然而由于系统调度或者中断响应,会引起时间抖动,影响系统性能;多DSP阵列虽然具有很好的实时性,但是对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中大量的子孔径和子区域图像,需要使用很多片DSP,这通常会引起非常复杂的外围电路设计。FPGA使用硬件描述语言来定义硬件,可以灵活的并行化处理大量的子孔径和子区域图像,与此同时,多核DSP十分擅长浮点数运算,尤其是大矩阵的并行优化。最终提出了基于FPGA+多核DSP的异构计算平台,并且完成了相应算法的映射。然后,针对波前探测,在FPGA中采用了多种并行加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750倍的硬件加速;针对波前复原和波前控制,在多核DSP内完成了相应代码的并行优化,实现了8倍的加速。整体计算延时得到大大的降低,可以满足实时性需求。最后,针对实际的两层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使用了1个37子孔径的多视线相关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每个子孔径中选择5个子区域),2块变形镜(地表层151单元和高层37单元)分别共轭在0 km和2-5 km。在室内针对5路激光点源以及在室外针对太阳均开展了相应的实验,实时控制器成功地得到了应用,并获得了室内MCAO的点源校正图像以及太阳地表层自适应光学(GLAO)的校正图像。实时控制器在800 Hz的相机采样频率下获得了116.2μs的计算延时,系统的0 dB误差带宽达到30Hz。该套实时控制器是首套基于FPGA+多核DSP架构的太阳MCAO实时控制器,能够运行在CAO,GLAO,MCAO叁种工作模式下,自由切换,并且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升级也十分方便。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太阳MCAO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期刊2017-05-01)

自适应实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静态安全分析预想故障集依靠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基于D5000的预想故障集自适应超实时预测系统。首先将静态安全分析技术、预想故障集生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建立故障集静态样本库;然后根据分类误差编辑功能建立动态故障集样本库;最后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故障集分类,建立故障集自适应超实时预测模型。详细阐述系统软件环境、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科学预测故障集,提高软件智能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适应实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熊霞,陶晓峰,高鲁鑫,邱志辉.综合能源一体化采集系统的多任务自适应实时调度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9

[2].张越,单连飞,余建明,李如意,杜鹏锐.基于D5000的预想故障集自适应超实时预测系统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2019

[3].周步祥,杨常.基于实时计算光伏系统等效阻抗的自适应距离保护[J].电测与仪表.2019

[4].梁克顺,马立新.湿法脱硫自适应Smith实时跟踪控制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18

[5].董玉磊.基于GPU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处理算法实时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

[6].马立新,吕梦圆.氨法脱硫自适应实时跟踪控制系统[J].系统仿真学报.2018

[7].章承伟.基于GPU的自适应光学实时波前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8].顾卓远,汤涌,卜广全,易俊,王安斯.基于线路相位差同趋性的电力系统自适应失步解列断面实时搜索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9].尹良震,刘璐,李奇,陈维荣.基于灰色预测的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实时最优温度无模型自适应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

[10].孔林.太阳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实时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7

标签:;  ;  ;  ;  

自适应实时系统论文-熊霞,陶晓峰,高鲁鑫,邱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